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地球「碳知」计划| 如果你是「绿色低碳」宣传大使,你会如何让网友关注地球「双减」:减碳减耗?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rui-jin-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邀请,这题我很感兴趣,我来回答一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还是得说一下为什么要减碳减耗。

大家都知道,近些年极端季候层加剧,气候紊乱甚至干扰了正常的工农业生产。

根据2021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强发、广发、并发。全国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
据了解,2021年,全国共出现36次区域性暴雨过程,汛期暴雨过程强度大、极端性显著,河南特大暴雨影响重;黄河流域秋季出现持续降雨。全国共发生47次区域性强对流天气过程,局地致灾重。寒潮过程多、强度大、极端低温频现。
2021年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偏多且极端性强。这既有全球变暖和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也与年代际气候演变有关,近70年来我国主雨带具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公报还显示,2021年全国平均气温为10.5摄氏度,比常年偏高1摄氏度,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高温过程多、结束晚。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672.1毫米,比常年偏多6.7%,其中北方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历史次多,仅次于1964年。[1]

这些现象都是地球步入工业社会后碳超量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所衍生的现象。

但减碳减耗而言,这个不单单是地球温室效应加剧需要各国共同维护,其实更是中国在产业升级,就产业转型跟保护环境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切实需要。

众所周知,我国工业化几十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增加值占世界近1/3的头号工业强国。

虽然工业的蓬勃发展给我带来了高速增长,但是其代价也是相对沉重的。

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这些严重的污染了我们环境,影响了群众的身心健康。

同时高能耗的发展模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是不可持续的,也是无法走到最后的。

所以我们国家16年提出了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社会的生产力。

然后紧接着就又提出了碳中和3060计划,准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

我一直关注国家的碳中和3060计划,我也在知乎多次回答相关内容。

减碳减耗对于我们来说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可以走出以煤炭跟石油为主要的能源依赖,至少可以改善我们的能源结构。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石油进口大国,中国每年进口的石油。以18年为例,进口石油4.62亿吨,约合人民币1.59万亿,进口依存度70%。

此外中国还大量进口煤炭,大量进口天然气等化石能源。

从这些来看,中国的能源结构极其不健康,而且存在巨大危险。

而且当下的能源市场波动剧烈,石油因为世界局势的缘故,增长迅猛。

而我们的石油进口依赖,不单单压缩了我们制造业的利润,也会推高国内产业链终端的产品价格,从而导致通胀加剧。

如果践行双减策略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蓬勃发展,不但调整我们的能源结构,也保障了我们的能源安全,新能源提倡跟发展,更是是我们新的增长点,我们有了新需求,所以也会有新发展。

所以我们看到国内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链如火如荼

第二,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下的生活各行各业充斥着浪费

就生活中的快递行业而言
要知道咱们国家每年快递业的消耗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这些包装不光是生产要成本,处理也同样要成本,当然更重要的就是,会破坏环境。
尤其纸类生产可是高耗能,高污染。
如果能有什么办法从流通环节节省一部分,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环保效益都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至少减碳对于快递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减少高耗能生产,减少碳排放,增加资源利用率,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是符合我们的健康需求。

其次跟据《中国城市餐饮食物浪费报告》

报告发现,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93克/人/餐,浪费率为11.7%,人均食物浪费量因城市、餐馆类型、就餐目的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但城市餐饮浪费人均浪费量不容乐观,总量惊人。初步测算,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在1700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

我们国家是个人口大国,粮食压力其实一直存在。

虽然因为经济高速发展,物品生产已经很丰富,但是因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食物浪费是相当严重的。

减少浪费,减少消耗,无论是粮食安全还是个人健康都是我们所要做的。

根据联合国报告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估计,每年浪费的粮食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33亿吨的二氧化碳。如果把它比喻成一个国家,它将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排放国。因此,提高粮食的使用效率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2]

而节约资源,就是减碳。

所以,从国家到个人层面,大力执行双减都是我们所需要的。

很多人都说,不知道如何做起,其实节约资源,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就是在进行双减。

最后具体本题,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双减,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减碳减耗自然就有动力从身边做起了。

参考

  1. ^ http://henan.china.com.cn/tech/2022-03/02/content_41891779.htm
  2. ^ http://www.tanpaifang.com/ditanhuanbao/2013/0924/24437.html



  

相关话题

  女生节宣传语怎么写? 
  为什么不宣传南水北调了? 
  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广播电视台被约谈,被要求坚决整改过度娱乐化等问题,会给电视节目带来哪些改变? 
  为什么看了反诈宣传后还有很多人人被骗? 
  潘长江回应虚假宣传卖酒,称自己根本没说过跟茅台老总认识,也不知道外面卖多少钱,如何看待这一回应? 
  如果地球上水多一倍,平均温度是上升还是下降? 
  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启动,会给哪些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是否可以在有限的核弹引爆下,用核冬天来中和全球变暖? 
  机器人和人类,谁的运行机制更低碳环保? 
  如何理解袁隆平「请不要往超级水稻泼脏水」文章中的知识点?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物流行业首个绿色物流互动社区上线,消费者可查看「个人减碳账单」?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东西不贵又体面,还能提高家居质感?





© 2024-06-1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