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常用的粮食单位叫做蒲式耳
现代蒲式耳相当于35-36升(视英美制不同)
中世纪蒲式耳小一些,也在差不多30升左右,约等于中国古代的三斗,是一个人能够携带走远路的份量。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单位是“麦斗”,一麦斗约等于50升。
用体积计量粮食比称重计量更有优势。
一是方便,量器即是容器。你要几个单位,就用量器装满几次,不用慢慢调整。
二是相对不容易造假。量器光畅畅摆在那里,大小一目了然。而秤砣重量和杠杆比例可以作假的地方太多。
三是利于储藏。建造谷仓时,容积是直观的指标。重量还要换算一次。而且不同的谷物、原粮和加工粮的密度差别很大。谷仓能存放的重量各不相同。
古人不关心大宗货物的重量,他们的计量方式就是拿体积(容积)来讲。
只有不足最小容器容积的微量货物,才需要用重量来计。
重量在今天是计量货物数量的唯一标准,在古代不是。
如果遇上一个倔人(比如曹冲),非要知道重量,那么,对于数量较大的粒状、粉末状物品(比如玉米粒),用固定容积的容器称量体积,要比称量重量方便快捷得多,只要称出一斗的重量,再乘以总共多少斗的数量,就会得出整个玉米堆的重量,比一斗一斗地称重然后相加要快得多,而且由于称重次数少,减少了每次称量的误差值,总额反而更准确。
古人当然不会只称一斗的重量,他们会随即抽查几斗来计算平均值。
欧洲人也一样,蒲式耳和加仑都是容器的名字,古代英国一蒲式耳等于八加仑,沿用到现在它们仍旧在表示体积而不是重量。
在今天,仍有很多货物要用体积来计数,到了会计那里才会转为重量。比如运输洗精煤要用袋子装,通常是用吨袋,装满一袋就是一吨,交接货物就只数袋子有多少即可,不需要过磅。想看洗煤厂供货是否足量,只要抽查吨袋称重即可。原煤不装袋,计量更为粗疏,一般是按列计算,一个车皮60吨,一列25个车皮或40个车皮,双方都认可这一列是1500吨或者2400吨,具体某一节车皮是装满了还是没装满,双方都不计较。电厂如果把车皮里的煤转到煤斗里,一斗一斗逐个称重,成本就太高了,也没那个必要搞得太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