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得好,没有工作会死吗?房贷断供会死吗?没地方住可以住天桥下,那么多天桥哪个不能住人的。没有工作没有饭吃可以捡垃圾,翻垃圾桶,怎么着都不会饿死。你看那么多公务员,还不是都待在家里,哪个像你一样偷偷去工作了?
评论区有好多人说这是泉州,而且深圳的天桥下不能住人,其实都一样,但还是改了。
昨天因为航班失事事件,全国致哀,不少软件界面也变成了灰色。
这样做固然没问题,合乎情理。
但是,普通人讨薪被当作恶意讨薪打进医院,脚手架上的工人失足坠亡,出租车司机载客被刺...
大大小小,无数不公平,令人愤怒的事件,可见媒体们对此有过报道,关心?
热搜上永远是戏子屁事,国家战略,从未聚焦过这类事。
仿若不存在一般,刻意忽视。
如今疫情,奉献最大的自然是国家,参与的党员,医生们....
同时地,还有新闻报道很少提及过的广大群众。
他们是这次疫情中牺牲最大的人,抗疫的胜利,建立在他们的牺牲上,这是无可否认的决定性因素。
然而新的问题来了。
不工作,不生产,不劳动,哪来维持生活的钱?
有钱人无所谓出不出去,顶多闷点,人家的物质生活岂是我等鼠人可以比较,根本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普通人呢?
何不食肉糜,莫不成米会从缸里自己冒出来,然后变成饭。
要人呆着,又不给出补偿,别跟大家扯什么通货膨胀,财政巴拉巴拉,如果咱能提出好的方法,您那屁股也该挪挪窝了。
如今之计,防疫抗疫不能一刀切,要么让人出去工作挣钱养家,要么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从群众中来,当回到群众中去。
恶意做工,恶意返乡
团团反转了,是因为jc知道这个男的没饭吃,所以把他善意拘留,让他免费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你要谋生干什么?
我是贵州的,我们县只封过一次城;就是2020年疫情爆发时封过城。然后就再也没有封城。
遵义发生疫情、三穗发生疫情也没有封城。
我们这现在只有去医院才戴口罩,去其他地方不用戴。
我们这经常举行招聘会。
我在我二叔开的电杆厂工作,2020年年底。二叔病倒了,他一倒公司就乱了;二婶和二叔之子根本不懂经营。去年十月电杆厂全面停产。电杆厂的员工全是农村人,家里有房子;不济可以回家种地。
公司人心惶惶;好多人都开始找后路了。二婶又提出精简人员,很多老员工、有能力的员工直接跑了。据说有个项目部经理带着四个人一起跳槽到其他公司,还有个十几年的老员工据说此人有一建资格证被其他公司挖走了。现在只能支撑一年。
恶意活命……该枪毙……
我觉得大家都散了算了。
提问者号称专业的,看看人家多少视频专栏和回答。
这个提问不过是人家明知故问而已,你认真回答了弄不好还转手就被这“专业人士”拿去当作自己的东西了。
标准答案是:你就不该让孩子带去。
酸碱体质和酸碱食物学说。
算是很有趣了,说它是民科因为它毫无根据,说它有趣是因为它利用了对的结论去反推无稽之谈般的原理这种奇妙手法,让很多人无法全盘否定它。因此在很多民科信口提出酸碱体质说的时候,因为他们最后的落点是:多吃蔬菜少吃肉更健康,导致我们无法有力反驳。这就是这类民科的厉害之处--用民科的论据去包装科学的论点。
而它的民科部分在于:空口说某些东西是酸性某些东西是碱性,比如我完全不明白它认为白米饭是酸性的?是体外实验还是吃下去后发现血液pH值有显著性下降?而且血液和身体微环境又是如何被这些所谓酸碱食物凭空改变了pH?
以下我们拆解下民科部分,然后肯定下真正科学的部分:
1.血液是强大的缓冲体系,不会因为饮食有大波动(此外呼吸也是调节pH的一个环节)
血液中有三对缓冲对(蛋白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碳酸氢盐缓冲对),它们在血液中构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缓冲体系;毕竟血液酸化或者碱化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体必然不会进化了这么多年还会仅仅因为吃的东西太单一就严重影响身体pH而生病。再说,其实人体摄入食物消化后产生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并不是主要由缓冲对来调节的。
2. 肾脏对血液的pH有强大的调节功能--维持体内pH长期稳定
肾脏不仅有滤过血液功能,还有分泌功能,因此它可以双管齐下来调节血液的pH,尤其是纠正因为饮食或者生理病理原因导致体内酸或碱累积过多的情况。
3.饮食所产生的酸碱作用非常有限
最后落实到食品上,到底哪些食品是所谓“酸性"或者“碱性”的。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关于大量动物性蛋白(如肉类)的饮食会增加尿酸,且尿钙上升(这是陈述性事实),而这部分钙的来由在以前并不明确,有学者猜测是骨钙释放而来;因此民科认为是“酸性的肉类”导致了骨钙减少乃至于骨质疏松。而事实上,近十年来的科学研究大多均表明尿酸增高和尿钙增高其实跟骨钙丢失没有关系(1),因此就对于民科把一个陈述性的事实(尿酸尿钙增高)和他们放飞自我的猜想(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联系起来,最后形成了一个看似严谨的套路:肉=酸性物质=有害健康。
4.利用共同“关键词”偷换概念
比如说酸性食品导致酸性“微环境”从而致癌这一说。这句话利用的就是一个基本事实:癌细胞可以利用糖酵解(无氧呼吸)的方式维持生存,而糖酵解的代谢产物正是乳酸这种有机酸。因此癌细胞周围的微环境确实是较其他地方偏酸性的。而这就被民科利用了,并且强行联系起来之前的肉类是产酸物质--所以酸化微环境--致癌。这显然是本末倒置说不通的,但是对于不懂生理学的人来说,听到个癌细胞偏酸,又听个肉类产酸,最后得出吃肉致癌的结论,反而比正统的说教更容易接受。
那么最后分析下,为什么说“酸碱体质说”的结论是对的呢。因为说它是民科,主要因为民科其实没有从头推导和验证的能力,而只有猜测和自圆其说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民科都是从结果推到到论据的。所以他们是从正确的饮食建议出发:多吃蔬菜水果,杂粮五谷,限制红肉和动物来源的蛋白,然后自己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蔬菜谷物是碱性而肉类是酸性的说辞,这样的好处就是:你永远无法说他们是错的,毕竟他们用的结论都是对的。
然而这类民科的害处就在于,它简答粗暴的教会很多没有科学基础的人一个错误的观念,导致这部分人很可能会极端而粗暴的理解食品,比如很多人会长期完全不吃肉或者低蛋白饮食,而因此增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概率,还乐津津的觉得自己碱性饮食很健康。
近期这个学说的创始人被罚款了,可见捏造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会导致很多人的饮食观走偏而被商家利用,最后由于人群健康受损,买单的还是纳税人,所以抵制伪科学是全社会的责任。
Cao, J. J., & Nielsen, F. H. (2010). Acid diet (high-meat protein) effects on calcium metabolism and bone health. Current Opinion in Clinical Nutrition & Metabolic Care, 13(6), 698-702.
中途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