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感觉现在的国产电视剧越来越不堪入目? 第1页

     

user avatar   tan-xin-she-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众所周知,普通人“不配”代入国产剧。


育儿、内卷、职场、中年危机......这几年火的国产都市剧,几乎可以凑成一本网络热词大全,精准踩中当代人的生活痛点。


看似还原现实,细品总觉得不对味。


荧幕上的高管夫妻,动辄翘班给孩子开家长会;


月薪5k的职场新人住北上广的精装loft公寓,几乎不怎么操心房租水电。


观众看一眼工资余额,听着合租舍友加班回家洗澡的嘈杂声,想想明天要挤的早高峰地铁,只能默默翻个白眼——


“是我不配,不配过国产剧里的‘普通’生活。”


全民“中产”的国产剧


这年头,你以为国产剧炫富,还仅限于总裁高管们手拿精英剧本,谈笑间便签下几百万的大生意吗?


实际上,光有钱,早已落入“国产剧富人”的鄙视链底层。


讲究吃没什么稀奇的,要能一打眼就看出产地新鲜度,才算有品味的真精英;



一言不合还要自己动手,几万块买条鱼放进料理店,“装格调装得惊天地泣鬼神”。



哪怕是早已财富自由的上海小老板,和上流人士之间,都还隔着几个稀有皮爱马仕。



许是主创团队也知道,精英们的生活太遥远,于是另辟蹊径:这两年火起来的剧,更爱拍大城市中产家庭的鸡毛蒜皮。


美名其曰,“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


比如上半年热播的《小舍得》,打着现实题材的幌子,依旧玩着不接地气那一套。蒋欣饰演的商场经理田雨岚,嫁了个富二代老公,公婆劝她生二胎,“奖金”是惊人的三百万。


夫妻俩最大的生活困局,除了鸡娃焦虑,就是如何应对父母每月砸钱的“过度好意”。



姊妹篇《小欢喜》也是如此,剧里着墨最多的三户人家,一家在北京坐拥五套房产,一家有官员背景;


其中家境最普通的一户,一个月的家庭支出是“小四万”。



对“普通人”的塑造尚且如此,穷人在国产剧里更是几乎隐形。


家庭题材被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占领,那职场剧里的北漂沪漂小年轻,总该有个“穷样”了吧?


并不。


社长先给大家出道题:


以下四张图里,谁是生活窘迫的职场新人?



答案是:前三个。


这几位在剧中的设定,分别是工资只有两千块的小客服、没钱没势的小北漂、以及打着第27份零工的底层姑娘。


穷女孩们住着窗明几净的三层小别墅,下班了回到ins风精装的房间,还能钻进观景大浴缸里泡个澡。



真正为钱发愁的普通人,如果妄图在国产剧里找共鸣,只能收获一记的响亮耳光。


配合演出的“穷人”们


细究起来,国产剧里并非完全没有穷人。这种“穷”,主要靠对比。


前段时间刚官宣了第三部的《欢乐颂》,单是五个女孩泾渭分明的出身设定,就透着一股残酷生活物语的味道。



其中一段情节,是被看做“捞女”的樊胜美应酬完回家,醉到在路边崩溃大哭。


曲筱绡看见她的第一反应,是远远地、试探性地、伸出一根手指戳人。


“喂,是人是鬼啊?”动作、眼神、台词,都透着蔑视。



生活优渥的安迪和曲筱绡,私下里点评其他几个女生时,落下一句结论,“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


经济实力相当的两人,自然彼此视为“同好”;


对待合租屋里的三个普通女孩,则是居高临下的“不共傻瓜论短长”。



五美聚集的“22楼”看似其乐融融,实际却像极了一个壁垒森严的金字塔,处处暗示着有钱人和穷人之间“圈子不同,不能硬融”。


前面提到的《小舍得》中,同样有类似的对照。


给田雨岚做保姆的米桃妈妈一家,被观众们评价为国产剧里难得一见的“真穷人”。


妈妈做保姆,爸爸开小卖部,空间逼仄的屋子连铺面都称不上,只能开个小窗做生意。


背后,女儿窝在高度不合适的书桌前写作业,还得时不时帮忙招呼客人。



然而,观众刚夸完“真实”,剧情就开始急转直下。


米桃的父母总是把“家里穷,你要争气”一类的话挂在嘴边,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不少心理压力。



米桃妈妈做保姆,把米桃也带到雇主家做功课,理由是:让孩子“沾点光”。



当看到同学满屋玩具、零食的时候,米桃的自尊心被刺伤,不想再去蹭吃蹭喝蹭辅导;


爸妈却并不理解这一点,反而冲她发脾气。


贫穷带来的问题被无限放大,温情的家庭氛围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父母与孩子的互相埋怨。


穷不配幸福,只能一直挣扎在贫穷的泥潭里。


似乎编剧塑造这一家人,就只为了诠释“人穷志短”四个字。


同样,在都市爱情剧《流金岁月》里,“凤凰男”章安仁爱上富家女蒋南孙,原以为会往校园情侣打破现实藩篱的方向发展,最后却成了“门不当户不对”的反面典型。



剧里的章安仁集所有缺点于一身,自大自私又敏感多疑,为了能够留校任教,他不惜举报情敌,更要在蒋南孙面前自我开脱。



那些“为了配得上你”而做出的荒唐事,背后藏着的,更像是是编剧的潜台词——“你不配。”


家境不好成了性格缺陷的原罪,爱情无从奢望的同时,生活更是一地鸡毛。


“穷人”在国产剧里唯一的作用,好像只剩下了配合富人主角的演出,作为他们口中大道理的注脚。



真正的烟火气,哪去了?


国产剧悬浮、套路的毛病,早已不是第一天存在。


社长时常困惑一件事:拍电视剧的人,是不是真的都没体验过正常日子?


不要说观众厌烦了真实生活的压力与苦闷,过去电视上那些家长里短,我们照样看得兴致盎然。


千禧年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里,主角张大民的生活,现在看来,真挺惨。



一大家子人,挤在一间小破屋里,日子有多憋屈?


家里最小的弟弟哭着说,长大后宁可去边疆种青稞,也不想在这个满是床腿的小屋里待下去。


穷不说,生活的坎也一个接一个,弟媳出轨、老妈走失、妹妹患病,倒霉事接二连三。但无论在什么时候,张大民都能把日子张罗得红红火火。


他没什么了不起的愿望,就希望儿子能天天喝牛奶,再给老婆烧上俩鸡翅。



演到最后,张大民和老婆孩子坐在房顶上放鸽子,孩子问:“妈,人活着有什么意思?”


“有时候觉得没意思,刚觉得没意思,又觉得特别有意思了。”


“没意思怎么办?”


“没意思,也活着,别找死。”




这是市井人的生活智慧——生活总是一波三折,不幸的弯路走过了,又会有上坡。


在今天,人们喜欢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看做“贫民故事”,单论剧中人物的家境,的确是“穷”。


但,不耽误它是“幸福生活”。


时间再倒退二十年,《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等经典作品,都是这样本本分分,讲着普通人的故事。



家长里短,嬉笑怒骂,凝结的都是热腾腾的生活气息,是上世纪90年代人们朴素昂扬的精气神。


当观众批评国产剧里没有穷人时,我们想看到的,不是对不幸者居高临下的俯视,和充满猎奇意味的旁观,而是这种细水长流的讲述。


刚在白玉兰颁奖礼上斩获了一批奖项的《三十而已》,虽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剧中有一个细节,让社长记了很久。


在每集剧情的结尾,都会出现一个葱油饼小摊,和摊主一家人。



一家三口,每集出场不过一分钟,和剧情的主线没有任何关联,却始终在他们的小天地里,自顾自地、幸福地忙碌着。


国产剧里的穷人们,究竟何去何从?


反正,不该只有这一分钟。


user avatar   li-de-sheng-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难听讲句,因为内地电视剧,特别是现代都市题材的剧的整体氛围很烂,资本至上流量至上,剧情追求的是争议性而不是精彩,演员是看资本而不是看演技来决定咖位,观众和舆论的审美又偏好男的小鲜肉女的白瘦幼。

作为港剧观众,我觉得港剧现在还真的远远谈不上没落,相反它这五年都在不断进步,香港年轻一代演员都成长起来了,剧情题材都更加丰富多样。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大陆的电视剧这些年来一直在大幅退步,是的在退步,各位想想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内地电视剧的题材是多么多样,演员的水平普遍在线,而现在又如何。


这一年来我看过三部内地电视剧,《精英律师》,《安家》和《三十而已》,前者是靳东个人视频版写真集和林肯汽车广告之间插播一点法律知识的所谓电视剧,所以我不多说了。看《三十而已》时见到高海宁的出现让我异常惊讶,不但是因为这是内地剧事前也没听说过高ling会出现,而且TVB的全职签约演员一般不会到别的地方拍戏。那几场戏看下来觉得TVB的演员实在比内地剧的这群只会整天摆造型的脸瘫好太多了。高海宁在港剧里本来也是个花瓶演员,跑龙套做女二女三很多年,偶尔穿的性感一点给观众发发福利。我是从中学看她到现在,她是最近一两年才有机会试水做主角但也是在一些炮灰剧里做主角,但即使如此,她的表现比起其他三个主演都是来的好很多,有深藏不露的隐忍到正宫撕逼的骄横四射再到后来的感叹自己人生无奈无力感,当她接近江疏影的时候短短几场戏几个局对白时的眼神流露就已经活脱脱一个正宫形象,就这已经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角色和她背后的故事。

这部戏看下来我们都记住了剧情各种讨论剧情,这位编剧还是很成功的,因为剧情引起这么广泛的讨论(不论是褒还是贬),起码钱是赚到了话题性引起了讨论很广泛。但是,探讨三位主演演技的有多少?现在看来三位主演里让我印象比较好的是饰演钟晓芹的毛晓彤,江疏影和童瑶在很多时候的表现最多算及格,但在需要强烈戏剧冲突的时候往往交戏不足。更何况三位主演都三十了该要进入事业的高峰应该要成为主力了,可表现还是这样不汤不水的。说TVB没落的,比较比较一下:高海宁一个花瓶都要摸爬滚打跑龙套快十年才能做到跻身上位的梯队里,就这么一个被人说了七八年花瓶的高Ling一碰到内地的所谓一线女星,表现却是如此的扎实抢戏,三位主演从出道到现在当女一号了,表现怎么不如一个来自“没落的TVB”的只是客串一下的准女一?不是说什么“香港演员没演技”、“香港没有正规演艺学院”、“TVB已没落”吗?


还有很搞笑很搞笑的是港剧黑喜欢说香港演员混不开的原因是普通话不好,WTF ???你们有没有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现在内地剧普遍的现状是普遍都是后期配音没什么现场收音的(特别是你们狂追狂捧的那堆俊男美女们),原因有很多,当然其中特别大的一部分就是这群所谓的“科班出身”的所谓演员连基本的台词功底都没有。所以别说普通话过不过关了,你就是演的时候用非洲土话尼泊尔话念对白都没问题,后期的时候配音就行了。很多香港演员在内地演戏的时候就直接用粤语念对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蔡少芬演甄嬛传的时候据说就是用粤语念对白的,结果你看人家不也表现的好好么?

但反过来,如果你看粤语版的港剧你就能看到人家不但现场收音,人家还往往在车水马龙的闹市中心的街道被千百号路人围观干扰拍外景,除非爆破飞车否则不会怎么清场,然后拍出来的效果那么真实。内地剧?普通都市言情戏都没几个外景,就是街道外景路上都不会有几个路人,不知道还以为在外国呢,咱们的一线城市啥时候变得这么地广人稀了。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啊。


老实说,内地现在当红的20 30岁的这一批女演员里水平基本就和下图的黄翠如差不多,黄翠如就是现在TVB里最像内地女明星的演员——表演千篇一律演什么都是她自己但又被整天硬捧,于是香港网民做了下面这张图来喷她。前几年我个人也很吐槽她的表现,但我也承认黄翠如今年在《那些我爱过的人》里的表现已经比前两年这个图出来的时候好了点,起码哭戏流的是真的眼泪。


除了高海宁,另外一位香港演员也是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饰演梁正贤的马志威。这部剧里塑造的我比较满意的男角色是陈屿和梁正贤,两者是一个外一个内,陈屿是内敛不多话但他的每个眼神都能让你知道他的内心戏是什么想说什么,而梁正贤则是完全另一个风格,演绎需要大张大合,香港的演员在处理这种外向风格的角色还是很好的。内地很多年轻演员现在则是外在戏演成脸瘫,内心戏演不出来只能靠旁白,当一个电视剧要靠旁白来描述角色的内心活动的话,那演员和编剧导演都是失败的。

很多港剧黑还有个天大的神论——香港演员没演技是因为没有演艺学院,WTF ???!先不说前提里“香港演员没演技”这个论调还值得商榷,把内地的演艺学院的作用拔高到作为决定性因素本身就非常可笑。从事过任何工作的人都知道,学校学历最多就是个敲门砖,要成为该行业的专家说到底就是需要认真的去实践+总结+再实践+在总结不断循环进步。

30+的年龄对演员来说才是真正的黄金年龄,20+的时候是成长期,就应该跑龙套就应该经历花式锤炼而不是炒成一线,TVB工作强度超级大,除了偶尔商业走秀就是整天拍剧,TVB一家电视台每年都要产几十部电视剧,要是有心栽培一位演员,20出头出道然后这样磨十年,脸瘫也给你磨成专业演员了。想要做主角的话先跑至少七八年龙套,然后在炮灰档剧集试水,口碑好了才让你拍黄金时段电视剧最后到台庆剧。而同时一直熬不到成为男女主的许多演员也会渐渐成为金牌绿叶一样的存在,而TVB的很多电视剧配角的戏份也不会少,而且往往配角的演技还更好更能引发话题,配角上位也是很常见的事。

反观内地,小鲜肉小仙女们才上几天所谓演艺学院然后出来了被资本相中,一下子就去做男一女一或者男二女二,还要记不住台词只会配音,整部戏下来没几个长点的镜头,情绪表情管理不足,演的烂之余还要被资本买断舆论流量各路水军脑残粉来瞎捧瞎吹把批评的声音淹没,久而久之真以为自己演技一流,这样的演员一辈子拍戏都只会是脸瘫或者瞪眼睛,老了只会成为老戏渣。

对了,TVB被骂没落骂的最厉害的是六七年前,不但那时是真的青黄不接老演员纷纷流失而新演员们还在培养,更主要的是那时也沾染了内地电视剧的毛病,学内地娱乐圈那样硬推俊男美女一上来就做主角搞脸瘫戏,结果就是不但内地不被待见就是在香港和广东的观众都骂个不停。于是经过这几年那些新生代都推去演配角,他们慢慢都成长起来了,状况好转了很多,反而内地电视剧,现在很多人都在呼吁戏骨呼吁演技,现在还是那个老样子。

最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内地30+的女演员就该来拍《三十而已》,剧情里常常拼命灌输给观众30岁并不可怕并不老,潜台词就是我们这群30+的女演员还是有市场价值的,这好比一个24岁的的NBA运动员拼命说自己远远不算老,WTF ?正常情况下市场价值最高的不正是30+的女演员么?所以在今天的中国,演技在胶原蛋白以及尖下巴双眼皮面前一文不值?所以现在演艺圈不能接受30岁以上的女演员?女演员就得白瘦幼?


当然,比起剧情,更有意思的是观众,流量时代圈养了一群观众,连剧情安排赵静语扇巴掌都要论资排辈,有这样的群众基础你让全世界各国的视帝影帝视后影后过来拍也不灵啊。

不过话说回来,高Ling是真有资格去扇耳光,不论是按照作为一个演员的资格资历,还是作为剧情需要。剧情还是写主角被路人甲揍一顿,那路人甲还不能动手了?



内地的电视剧尤其是现代都市题材的电视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现在更可怕的是,如果内地电视剧不走出现在的怪圈,今天的一线们的演技还是这样烂没进步若干年以后没成长为老戏骨反而变成老戏渣还整天霸屏,观众的审美也被一步步腐蚀破坏下去,把脸瘫当演技,那中国的电视剧只会越拍越烂。



————分割一下—————


国内电视剧要改进的话,首先要从下面六个主要缺点弊病入手:

剧情注水严重,明明只需要15集就能说完整的故事给注水到50集甚至70集,首先做到把20集电视剧拍的毫无尿点了再考虑怎么把电视剧篇幅加上去吧。论剧情拖拉程度,内地剧是仅次于韩剧的存在。

演员演技水平低劣,体现在台词功奇差连现场收音都做不到只能全靠后期配音,体现在普遍脸瘫,体现在每个镜头的长度不敢超过那么十来秒更别说长镜头了,体现在哭戏哭不出来,甚至体现在只要某年轻演员做到TVB普通绿叶演员的表现网上就能吹三天三夜;演技不行带来的另一个弊端就是镜头切换的极度频繁,现在的内地电视剧基本不存在长度超过二十秒的镜头,于是角色给观众的感染力大打折扣。最近翻看《溏心风暴》和《巾帼枭雄义海豪情》,由于从主演到群演都是演艺经验丰富,结果不但火花四溅,长镜头的运用还能一气呵成,有的一个镜头几十秒七八个演员轮番上阵碰撞的火花四溅,同样的撕逼现在内地剧只能两个人大眼瞪小眼镜头来回切表情还是停留在学生水平,这样水平的实在乏善可陈。

拍摄太单调,摄影师的动作和取景能力低下,现场调度能力低下没有代入感。比如拍摄角度总是那么单一,最基本最基础的聊天戏,绝大部分都是整天让说话的演员对着镜头的演啊演,一部电视剧下来所有的聊天戏拍摄机位角度都是大同小异,镜头切换的节奏和手法都是一个样,都是讲话的人脸瘫一样念台词,偶尔插一下聆听者一脸全神贯注的脸,就这么来回切换,没了。现场调度不存在实景拍摄只敢在影视城摄影棚拍,是的横店比日韩港台的影视城都要牛多了,但日韩港台的影视剧,尤其是香港时装剧是真的敢在真正的大城市里拍,真的敢现场收音,周围是真的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角色们是真的会让我们普通人那样在逛街扫货吃东西,场景多样真实,所以拍出来够真实观众的代入感够强。这一点对于一切时装戏更是至关重要。现在的国产时装剧都根本没有任何主角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拍的戏份,让人觉得哇怎么我国一线城市啥时候地广人稀到这样了。

啥都加一个高亮度滤镜,无论什么题材的剧色调都高度一致,无论什么年代什么题材男女演员都一个模子出来,让人看了毫无代入感。论滤镜和光线的运用其实美剧做的不错,光线和滤镜是用来把观众代入故事里的手法,不是给你用来把七十岁的女演员拍成十七岁用的。你看美剧纸牌屋或者兄弟连太平洋,人家用灰暗的滤镜来营造战场或者勾心斗角的阴沉感,哪里像国内啥题材都上高光滤镜晃眼睛。滤镜是服务于剧情而不是演员的。

配乐和主题曲水平普遍低下或者马虎应对。任何影视作品的配乐主题曲就像一道菜的调味料,而现在中国娱乐圈好像根本没人懂这个道理。各位想想日本人香港人甚至以前的国人在影视作品上是怎么对待音乐的,多少经典影视作品都伴随着经典的音乐,动力火车的“啊,啊,啊”一来你就知道还珠格格就知道暑假到了,“大河向东流啊”一起你就知道是水浒传。而最近十年中国影视圈有什么经典的脍炙人口的歌曲吗?看看今天国内那些出名的自媒体创作的视频,他们的很多配乐基本都用欧美日本和港台影视作品的音乐,比如朱一旦就用的国产凌凌漆和古惑仔里的友情岁月,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老实说一部电影电视剧音乐做得好+剧情通顺的话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但现在国内的娱乐圈只会对什么服化道投资大吹特吹,那也是毕竟这是难得的能拿出手的东西了。

题材和创新能力低下。这一点和港剧比更明显了,港剧是穿越宫斗商斗争产剧枭雄剧等等题材的鼻祖,就算是简单的穿越剧,国内就只会今穿古然后霸道总裁爱上我加点宫斗,港剧还有古穿今(九五至尊,超时空男臣),民国穿今(逆缘),短暂反复穿越然后引起各种蝴蝶效应(EU超时任务),还有梦境穿越(金宵大厦)。再比如今年犯罪题材的《十八年后的终极告白》,各种题材人家能玩出花来,而现在国内电视剧尤其是时装剧就是各行各业的人在不同场景里谈恋爱或者对付各自奇葩的家人或亲戚,而且矛盾描写越来越集中在男女矛盾上,就像把咪蒙写的东西给拍成电视剧而已,靠煽动观众的恨意来赚收视和流量。


——————用于吐槽的分割线——————


我发现很多没看过最近十年甚至二十年的人跑来我的评论区嚷嚷港剧如何没落,老毛讲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真佩服这部分人的自信,能够对自己根本没看过不了解的东西发表长篇大论,他们的言论就像在说长征火箭应该烧煤一样,简直是“意义重大”。

为什么过去港剧能让内地观众看到,今天内地观众却只能看那些什么飞虎、使徒二三之类的“特供港剧”,其实就是内地某某部门,规定港剧如果内地电视台要引进的话要在香港电视台播完了让他们每一集都审过了才让你在内地播,原因是一来要保护内地剧二来是不可描述的原因,过审以后还有排期问题,可能今年播完了然后四五年后才能在内地电视台看到,这么搞谁还可能引进港剧播呢。现在在内地除了广东能看TVB直播以外,别的地方的人要看最新的港剧只能在一些fan墙网站或者别的小众视频网看。

所以搞笑的是很多内地人明明是自己被那些人遮住了眼睛没办法看到那些最新的港剧,整天只能看几十年前当时审查还远没有现在那么严格能进入内地的港剧存货,整天拿至少十五年前的港剧和今天的内地剧对比,那当然会觉得港剧已经被彻底打沉了已经拍不出剧集。拜托,是上面那些有司不让你看而已,把自己画地为牢不让人家自由进来和你竞争,自然冠亚季军当然都被你包揽了,长此以往,以后估计对内地大众来说别说港剧了,就是日剧韩剧美剧都没落了,内地剧全世界最牛了。毕竟将来恐怕当一部日剧韩剧美剧能被看到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播完四五年了,然后诸位必然惊呼怎么画质这么差怎么看起来这么落伍,然后必然得出结论日剧韩剧美剧都没落了。

但与之鲜明对比的,TVB每年都要进口几部当年最火的内地剧或者韩剧日剧在黄金时段播,人家有这个自信让其他地方优秀的剧集来和自己的剧集竞争让自己与时俱进。我还记得小时候看TVB播《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微服私访记》下饭的时光呢。前些年什么甄嬛、延禧火的时候TVB也照样引进,那些演员还常常跑到香港宣传。

这种情况下自然就会诞生“特供港剧”,就是让内地公司参与注资,打着内地公司的名号却又标注自己是港剧,主要制作团队还是香港人员的剧集却又被各方面魔改的不成样子,这类港剧的特色就是糅合了国内剧集的缺点却让传统港剧的长处和特色发挥不出来,比如使用内地剧那高白亮滤镜,比如道化服极度夸张,比如剧情的脑残化,比如加插几个脸瘫毫无演技可言的20+的内地鲜肉仙女做重要角色等等,典型例子就是飞虎、使徒这些只会炸炸炸啪啪啪或者深宫计那样看不出个所以然。特供港剧里我觉得质量好的也就两部,《铁探》和《盲侠大律师》并且评分也不错,就是因为这两部没有高白亮滤镜,没有夸张的道化服看起来够真是,没有脸瘫演员瞎掺和,而且剧情本身写得还可以。


想到再更。


user avatar   huang-zong-ze-wei-hun-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不说近几年国产剧的问题,看看内地剧集真正飞升的四年到底产出了哪些精品,症结所在也就一目了然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岸三地大部分的精品和大热电视剧都出自香港和台湾班底,而内地的影视行业还处在摸索和发展阶段。

而从2000年开始,内地降低了“两岸合拍,港台优先”的合作方式比例,逐渐倾斜到以内地为主的拍摄方向。

加上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生活素材涌现,一批新导演和优秀编剧出现,给内地剧集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血液。

尤其是2000-2003四年,许多独特有趣的题材和人设出现在小荧幕上,给电视剧市场增添了巨大的活力和创作前景,可以说是让内地剧集质量和数量飞升的四年。

一、2000年

1、《大明宫词》:华丽的盛唐写生

豆瓣评分9.0,李少红巅峰之作。

以太平公主的视角叙述了盛唐时期深宫中神秘的纠葛,母女、男宠、同性、不伦、生死、婚姻……《大明宫词》集合了所有的李唐元素。

2、《少年包青天》:90后的古装探案剧启蒙之作

虽然有抄袭风波的质疑,但仍然是许多人N刷的剧集,三月半夜在B站重温,还有几十个小伙伴同时在线追剧。

3、《铁齿铜牙纪晓岚》:铁三角开启霸屏模式

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让“铁三角"这个外号火遍全国,现场收音和长镜头更是业界良心,几个经典片段到现在还经常被翻出来议论,绝对称得上常看常新的典范。

除此之外,2000年还有《西游记续集》、《闲人马大姐》等优秀作品。

二、2001年

1、《康熙王朝》:陈道明封神之作

豆瓣9.1,平均收视破8。

第一次以正剧的角度浓墨重彩刻画了清朝初期康熙皇帝充满传奇的一生,以政治斗争为主、爱恨情仇为辅,立体而不枯燥。

2、《大宅门》:老戏骨们的终极对决

豆瓣9.3,以17.74点的收视率夺得2001年央视年度收视冠军(此数据为百度百科提供,亦有粉丝总结平均收视率15.01%,但都是年度收视冠军)。

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让冯远征成为“心理阴影”的家暴神剧

90后两大童年阴影:容嬷嬷和安嘉和。

冯远征老师说2019年还有共事多年的同事害怕地问他真的不打老婆么。

4、《上错花轿嫁对郎》:古装宅斗良心之作

短短二十集以宅斗为主线讲述了六对CP的悲欢离合,人设多样,19年前的服道化放到今天也毫不逊色。

5、《重案六组》:现代刑侦剧开山之作

以季洁为主要人物,讲述了重案六组的刑侦故事。

不同于近年披着职业剧皮的偶像剧,主角团飒爽干练的气质让很多人提到刑侦剧的第一反应就是《重案六组》。

6、《机灵小不懂》:真太子玩转古代学堂

集齐了古装剧的所有狗血元素,却拍得合情合理。

也是我唯一能接受的师生恋cp,每年的重温必备。

7、《激情燃烧的岁月》:霸道娶亲第一人

没文化大老粗×知书达理小白花系列第一人,近年非常火爆的《父母爱情》就是温和版的它。

三、2002年

1、《炊事班的故事》:第一部军旅题材的情景喜剧

可以说是《武林外传》前传,没有这个系列的磨合,就没有《武林外传》的精彩配合。

2、《东北一家人》:很多人的东北话启蒙

翠花,上酸菜。

3、《大汉天子》:教主电视剧代表作

4、《十八岁的天空》:直击少男少女高考现状

5、《无敌县令》:苏有朋王艳携手破案

落难公主×机智县令破案奇遇,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美女出场。

除此之外,还有年度收视率第五的《橘子红了》、美人云集的《大唐情史》以及《铁齿铜牙纪晓岚》2等经典作品。

四、2003年

1、《金粉世家》:民国顶级豪门大戏

穿最美的旗袍,谈最纯的恋爱。

2、《粉红女郎》:四个女人一台戏

3、《穿越时空的爱恋》:内地穿越剧鼻祖

因为这部剧,我对烤鸭有了滤镜。

4、《倚天屠龙记》:从女主到十八番都是大美女

这部剧怎么做到从女主到十八番都这么美。

5、《孝庄秘史》:秘史系列的巅峰

02年12月31号首播,姑且算作2003年的作品吧(盘点收视等均算作2003年)。

6、《天龙八部》:下到八岁上到八十都是美女的武侠巨制

同年还有《神医喜来乐》、《男才女貌》和《征服》等热剧或精品剧出现。

五、持续发力

除了以上的作品,从2000年开始,内地电视剧质量和数量都呈飞速上升趋势,主要表现有以下五点:

1、喜剧类创作达到历史巅峰

十四年过去了,《武林外传》仍是爱奇艺2019年播放量第五名,这还不包括版权所有方央视影音的播放量。

《家有儿女》依然是最火爆的剧集之一。

2、抗战和军旅剧集一马当先

《亮剑》的超强质量带来了无数的后续翻拍,意大利炮梗人手一个,时至今日依旧是B站鬼畜区的最佳素材。

同时,《士兵突击》、《潜伏》等剧集持续热映。

3、民国剧持续输出

《像雾像雨又像风》、《金粉世家》、《京华烟云》成绩突出。

4、古装探案剧自成一派

包青天等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成为了古装剧的新流派,比起宋朝皇帝的生活,贤臣的故事更为吸引观众,《大宋提刑官》系列应运而生。

5、神话故事抢占市场

作为古代神话故事的顶级IP,在2000年后,以封神榜为主题的电视剧频出。

2005年后,以宝莲灯和七仙女为主题的电视剧开始抢占市场,《宝莲灯》、《欢天喜地七仙女》等电视剧走入人们的视线。

===================

从世纪初的盘点不难看出,随着内地经济实力和拍摄水平的提升,内地剧集数量开始呈井喷式增长,题材越来越多样,质量也越来越好。虽然也有一些烂片出现,但是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而且现场收音的比例也很高。

而这些优点,正是这几年内地影视剧的短板。

一个电视剧最重要的绝对是剧本

上面提到的《上错花轿嫁对郎》仅二十集,以宅斗为主线讲了六对CP:先婚后爱飒爽扬州小妞黄奕恋上白切黑逗趣少爷聂远;娇媚大小姐李琳错嫁大将军上演军营女扮男装千里寻夫;刁蛮颜控小公主一见钟情逗逼宠妻副将沙溢;老房子着火中年爱情师父师娘;药童初恋小姐;柯世昭偷情俏丫鬟......

《机灵小不懂》三十集涵盖了古装剧的所有狗血元素:麻辣教师携手欢喜冤家校园师生恋制服熊孩子小团体、假太子流落江湖拜师真龙子和尚亲哥、叔侄三人高智商破招夺嫡、拜金女麻雀变凤凰入主中宫、大将军沦为过街老鼠后失忆寻子......

最重要的是:他们“狗血”得不恶俗,剧情配合得不冗杂。

反观这几年的电视剧,别说剧情合理,不注水到七十集就谢天谢地了,即使是现象级爆剧《人民的名义》也难逃黄毛线的摧残。

并且不同于以前的独立支线,现在的配角更像工具人,全程为了主角的转变而服务,从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木偶,让很多剧的可看性大打折扣。

再一个是导演

剧本是根,导演是节奏。

最近播出的《清平乐》播出前被奶爆了(骚凹瑞,我也曾是毒奶之一),结果口碑收视双扑街,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毫无逻辑的编剧和无法控场的导演。

不怕接地气,就怕为了追求“高级”,弄一堆有的没的糊弄人,还要说是观众欣赏不了他们的艺术。

《康熙王朝》都没必要请出来,就说说同期热映的《龙岭迷窟》吧。

比起《怒晴湘西》时不时水一下的剧情,这部剧费振翔导演显然进步神速,说明人家爱学、肯学,也不掩耳盗铃。《龙岭迷窟》巷斗的戏份为了追求效果拍了三天,最后只放出来三十分钟;张雨绮独白被嘲reader,剧组也表态会重新录制;延续上一部备受称赞的实景拍摄,大金牙掉进窟窿的戏份太过真实,以至于演员拍完直接哭了。

而张开宙还沉迷在《知否》的热度里,看不到观众提出的一些问题。执着于用“蜡烛打光就是高级”这种奇怪的清高感继续拍摄《清平乐》,给我一种“恨不得把花絮都插在正片里来显摆显摆我们付出了多少”的浮夸感,这种显摆让人很不适,最终结果是整个片子强行拖长节奏,既合不上前期宣传的还原历史,也圆不上编剧和导演埋的雷。

还有大烂片《何以笙箫默》,黄斌为了圆自己的导演梦,叫来黄晓明、杨幂和杨颖这么多人给自己抬轿,一个经纪人非要揽导演的活儿?(虽然不是电视剧而是电影,但是比较典型,借过来用用)

前有张艺谋以27岁“高龄”入学北电,后有黄斌等人三四十岁了圆导演梦,现在导演还有门槛么?

如果说剧本和导演是心脏,那演员就是骨架。

一个好的剧本和班底,如果给了花瓶,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宁静当初为了拍摄古装剧方便戴头套直接剃了光头。

拍摄《机灵小不懂》时,张卫健和曹俊(饰演男主的穷学生成大官,中戏96章子怡、刘烨、梅婷、袁泉、胡静明星班的一员)因剧情需要,直接捡起沾满泥和稻草的梨啃。湖水脏成灰绿色,曹俊光正片就跳下去四次,三次被正面踢胸口落水,最后一次脸以几乎与地面平行的状态入水,那个时候他刚刚毕业。

《大汉天子》本来定的是陈坤,可是陈坤没档期,班主任推荐了黄晓明。那时黄晓明毕业拍了十部戏事业也毫无起色,拿到这个机会的他立刻借了一辆自行车骑了两小时满头大汗赶到了片场,因为这份真诚打动了制片人,拿下这个角色。

不要求新生代像张国立似的毛笔字都不用文替,替走位、替对剧本这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可以摒弃么?(有的观众可能觉得存在剧组赶时间不得不替的情况,但是这事老演员们也吐槽过呀,说明这理由站不住脚,他们的对手戏演员都感到不满了)

现在的演员不说剃光头,有的连剪短发和染发都不愿意,剧本也是干干净净的,能不迟到、不早退都得尊称一句老师了,如果是个流量,你作为路人评论一句演技不好或不敬业被发小作文都是轻的,还可能收到一堆辱骂的私信。

连最基本的敬业都做不到,怎么要求他们琢磨演技?

当然,也不是所有演员都这样。

小陶红之前接受访问就说过,徐峥之所以去当导演 ,就是他没有戏拍。

这个没有戏,不是没有本子,而是“你演茄子火了,所有的紫色都来找你了”。

对这个问题,梅婷也回应过:《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大爆后,有许多类似的角色找到梅婷,可是她不想重复这个定式就拒绝了。但是她内心是很期待再有这么好的剧本出现的,如果有,她一定还会演。

所以说,困住差生的是懒和钱,困住优等生的还是剧本。

另外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一些资本什么都想插一脚。

关于这个问题,曾经有编剧就说过怀念以前的煤老板投资人,他们只负责塞人,不会改剧本,不干涉你的正常创作。

而互联网资本崛起之后,他们不光塞人,而且塞的多是歪瓜裂枣,塞完了还要改你的剧本和人设,拍完了还要全网营销他们的宝贝堵观众的嘴,所有流程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 各位资本大佬,您,是怎么想的?

最后一个问题:演员片酬成倍上涨,幕后工作人员工作量翻倍了却还是那三瓜俩枣

电视剧从20集变成80集的注水猪肉,片酬也是直线上升。

当年李幼斌《亮剑》封神后片酬涨到20万一集,被纸媒踩到地心唱衰,如今是个能叫的出名的演员都敢开价千万,比物价涨得都快,也不管他们的演技配不配得上这些钱。

不变的是,工作人员还是十年前那点工资,而且还要求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工作。

所以他们也研究出了套模板的对抗方法:发型像个人就行,衣服穿的上就行。

娱乐圈这些人精看不出这些问题么?

他们当然看得出,所以开始了打游击。

一边抱怨着演员片酬高他们承受不起,一边继续惯着这种现象并“吸血”工作人员应得的那份拆东墙补西墙。

金钱的力量驱使他们继续这种套路。

幸好影视寒冬的到来让一部分业内人士清醒过来,开始降低片酬、缩短剧集,今年待播的网剧几乎都是十几集的短剧,这个改变让已经好几年没有一倍速看完几部剧的我眼前一亮。

只能说,国产剧的倒退不是一朝一夕的,想改变这种乱象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

作为观众,我们能做的就是抵制这些注水、天价片酬和捞钱的行为,把更多的目光聚集在真正优秀的片子上,敦促影视行业回到质量第一的正轨。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加油吧,中国影视。

(注:图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

==============

评论好多问有的剧播放源在哪,我一个个去搜了一下,截止到0916:

腾讯:大明宫词、铁齿铜牙纪晓岚、少年包青天、康熙王朝、金粉世家、粉红女郎、倚天屠龙记。

优酷:机灵小不懂、炊事班的故事、东北一家人、大汉天子、无敌县令、穿越时空的爱恋、孝庄秘史。

爱奇艺:上错花轿嫁对郎、激情燃烧的岁月、十八岁的天空、武林外传、天龙八部。


user avatar   love-sala-94-77-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前的演员,观众记住的是角色名字,好比还珠格格里面的小燕子、紫薇、容嬷嬷;家有儿女里面的刘星夏雪;天下第一里面的曹正淳.....

现在的演员,观众记住的演员本人。李易峰、吴亦凡、鹿晗、杨幂、刘诗诗,大家都记住他们那张脸那个人,但是,记不住她们演过什么角色。

本质原因,互联网时代,营销一个人的商业价值远高于一个角色。

像演容嬷嬷的李明启老师,演完容嬷嬷之后,去菜市场买菜都要被骂,这样怎么接到商业代言?怎么带货?怎么集资圈钱?

所以,现在的电视剧人物扁平化,每一人都漂漂亮亮的,圣母的人设,没有坏人。

自然也没有戏剧冲突。

剧情就像过家家一样,撒点工业糖精,营销一下cp完事了。


user avatar   yizhimadingx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很多人在怀念以前的国产剧,觉得当时的妆容审美水平很高。再看现在的大陆国产剧,怎么退步成这样了?


每次碰到这种情况,网上都是在骂化妆师造型师。比如前阵子佟丽娅在《完美关系》里的造型,就被很多人吐槽:


其实这个锅不能让化妆师一个人背,原因太复杂了,一些乱象可能是你从来没想到的。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国产剧「审美倒退」的现象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不是在为退步找理由,而是希望我们都能更全面理性地看待问题。


========

一、现在的影视市场,早就不是当年的格局了


国产剧的倒退,不是少数剧的品味问题。当某一种现象一再出现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想想大环境了,这才是决定因素。


▍ 市场驱动,门槛变低太多了


常被提名妆容精良的老剧,比如刘晓庆版《武则天》、87版《红楼梦》、《大明宫词》等等,出品公司多是事业单位、国企。


当时基本是这类实力雄厚的单位、企业在拍电视剧,非资本因素更多,都是以文化经典为题材,也带着一种传播文化的社会责任。


但这些年格局已经变了,门槛低了很多,更多的中小机构、个人资本加入其中。


有的拍剧为了挣快钱,有的为了捧红旗下某个艺人。倾向于做爽剧,剧本质量也特别参差不齐。


这种身份和目的的差别,也导致了对待成本的两种不同态度。


▍ 财力限制,每一秒都是金钱


以前大国企拍电视剧,大家拿的都是稳定的工资,拍摄资金也充足,即便拍摄周期长也负担得起。


就比如刘晓庆版《武则天》里,单是少女进宫后跪下抬头这段,就反复拍了一整天。

这是毛戈平在访谈节目里回忆的。


为了追求质量可以放缓速度,能不能靠这部剧赶紧赚到钱,根本不是这些国企拍剧的主要目的。


但现在企业自负盈亏,在利益驱动下对成本更加精打细算,对质量也产生了一连串的影响。


① 拍剧越快越省钱


现在的拍剧模式是这样的,演员、灯光、服化道等等都按天算钱,也就是越快拍完就越省钱。


每一秒都是金钱,反复打磨镜头就成了奢侈的事。


大家先来看这样一个简单的镜头,同一个场景以不同角度切换:

应该有读者认出来了吧,是《请回答1988》里的片段。


你是不是认为在演员演的时候,有好几个机位同时拍,然后直接剪辑拼接起来?


其实完全不是!


这些多个分镜,都是演员按照一模一样的台词、表情、情绪演很多遍,然后不同机位分别拍,最后再剪辑拼接起来的。


分镜越多,需要的条数就越多,演十几条甚至几十条都是很正常的。每一条拍摄,不仅演员要调整状态重新演,场务灯光化妆道具等也需要全力配合,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有时候错过室外光的时间段,还得等第二天重新拍。


所以啊,这种精良镜头的成本是非常非常高的。


像《梨泰院CLASS》里这几十秒的教科书级别镜头,很可能拍了不止5小时:


《蝙蝠侠:黑暗骑士》里,这个简单的聚餐镜头也一直被拿来做课程讲解,这么简单的一段,拍了40多遍: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数数看,一共切了几个分镜。这种拍法对前期的镜头调度和后期剪辑要求都非常高。


所以看国产剧时,有时镜头莫名其妙就拍到演员侧脸/后脑勺/被遮挡,往往原因是时间来不及、成本不允许,没法一个个机位一条条精拍,最后就是“算了就这样吧”的心态。


而且现在的国产剧集数还特别多,经常40集起跳。时间紧集数多,很多剧3天就必须要出一集,怎么可能诞生精良的制作呢?


② 灯光服化道的成本都被压缩


为了让电视剧更有话题性,很多剧组喜欢请流量明星,这样就要为他们支付天价片酬,灯光服化道等其他部分的成本会被不断压缩。


这个比例有多夸张呢?过去几年里,一两个主演的片酬就能占到全剧制作成本的50%甚至70%。相比之下,韩剧美剧的演员总片酬一般在20-30%。


但剧组不是只有导演和演员,摄录美、服化道、灯光后期等都要花钱。在一期《圆桌派》里,演员柯蓝就讲道:


“有一些演员的片酬特别高,但是基础的工作人员工资一点都没改变。”


工资低影响人员的专业度,这点我们下面会详细讲到。更直接的后果就是投入的预算少,靠着影楼风布景和服饰就糊弄过去。


估计大家也被上面这张剧照闪瞎了,那我们来看看真正优秀的服化道洗洗眼。


美剧《权力的游戏》里,每件衣服都是根据角色性格定制的。为此组建专门的服装设计与制作团队,近百人花几个月制作衣服,只为了几秒钟的镜头。

观众几乎不会关注的细节,也做得特别精美。


要做到这么高的质量,预算自然也要上去。HBO 平均每集都要砸600万美金以上,确保在演员之外,拍摄制作团队、服化道、后期特效等等都有充足资金。


▍ 专业度下降


看到这里你可能也感受到了,这种畸形的预算分配肯定会造成整体的专业度下降。


以前的演员多是科班出身,受过表演专业长期训练。现在非专业演员也很多,靠流量或资本进组。


演员之外的部分受到影响更大。预算这么低,能请到什么水平的专业人士可想而知。像服化道灯光这一块,不专业程度可能你都想象不到!


很多小公司没有固定团队,把灯光服装道具当体力活外包出去,请便宜的压缩成本,杀青后就把团队解散。


在《圆桌派》里柯蓝就说:

“有人就挣这个包吃包住,三千四千块钱一个月。所以道具组、服装组或者什么永远都是换新人。他没有责任感。”


所以很多都不是科班出身,而是来自于同一个村。亲戚找不到工作,就拉来剧组里打杂,从零学起。


这些岗位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需要专业知识。纪录片《抽象:设计的艺术》里,讲到影视剧服装设计师 Ruth E. Carter ,为了搭配衣服需要看剧本、查史料、做设计,倾注心血和创造力。


想要请到高水平人士,预算也少不了。有钱才可能把事情做好,在影视行业,预算直接影响着质量。


少数质量较好的国产剧,背后也是大公司在支撑。有能力从剧本到造型细节都让专业人士指导,经得起推敲。


-----------

二、上镜妆不好看,真的只怪化妆师吗?


话说回来,上镜不好看,我们能想到最直接的因素确实是化妆师。不过丁丁也想客观地讲一讲,这还真不全是化妆师的锅。


▍ 以前好看的妆怎么化出来的?


《武则天》的妆容到现在都被称赞,观众都知道刘晓庆的模样,也知道她当时已经40+,但眼睁睁看着她变成了少女,还没有违和感。

娇俏又纯真,脸上仿佛还没褪去婴儿肥。


毛戈平的化妆技术当然是功不可没的,但他自己说:

“化妆要跟灯光有密切的配合。灯光(师)会来看你化妆,无数次的沟通。最终我们研究出能让人拍得更漂亮的办法。”


确实从化妆师角度来看,妆容想要好看,是要结合灯光效果综合考虑的。


为了把刘晓庆拍年轻,灯光师先是用平光来打光,把脸打得非常平整。这样拥有了平滑少女肌,但立体度就完全看不到了。


毛戈平再在此基础上画出立体度,把五官调得更年轻妩媚。


为了画出年轻感,这个妆容可是下了狠手的。鼻头直接画黑,缩短中庭。缩短脸型的阴影用了深褐色偏黑,几乎打了整个腮部和下巴。

看看毛戈平比划的阴影范围。


因为要调整刘晓庆的吊眼和挑眉,下眼影晕染得非常低,下眼线也画得很宽,把外眼角拉平。


这么浓的妆如果光线不对,不难想到会多脏吧?毛戈平也说,一般化妆师都不敢这么极致地画阴影。


所以啊,不是照搬以前的化妆技法就能有一样的效果。这么好的妆效是需要化妆师与灯光师配合,并且敏锐观察演员特点来反复调试的。


现在很多剧拍得这么赶,根本不会严格根据光线来调整妆容,也就出现了很多奇怪的妆效。


▍ 灯光能起到大作用,却被当成体力活


从上面的内容也可以感受到,灯光对化妆的影响有多重要。灯光配合好了,化妆师才能施展拳脚。


很多人可能会想,不就是打个光嘛,小白都懂。但实际上,灯光是真正的技术活。


还是拿《武则天》来说,上面毛戈平讲到用平光把脸照得平整,但他也补充了一句:


“平光也不是那么好打的,平光要用无数的光源,最终把脸打得非常平整。”


好的灯光更是要根据骨骼特点、场景氛围、人物性格来打的,比如《一代宗师》被很多人夸赞的打光,看光影氛围都能猜到人物的心绪性格。


我们来看看章子怡在里面的两个场景。左边照出了两颊阴影和鼻梁立体度,色彩被淡化,简化为线条,犹如雕塑般瘦削又刚烈。

右边是另一个场景,光又清晰照出粉白细嫩的脸和红唇,还有一线泪痕,色彩变鲜明了,她的美丽与哀愁也被我们感知到。


但现在为了压缩成本劣币驱逐良币,很多灯光师专业度都不够,把灯光当低工资体力活来干。


加上拍剧时间赶,拍一条不过重新拍时,外景光线有变化也没时间调试,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在低成本国产剧看到同一个场景,光线忽明忽暗。即便后来发现问题,也因为成本原因没办法补拍。


种种原因加起来,灯光和妆容都让演员脸上 bug 太多,就统统交给后期补救了。


▍ 后期磨皮成假人,缺少精细化调整


后期的工作之一是确保人物的脸清晰好看,但前期的灯光妆容效果不怎么样,后期磨皮美颜能看就行。结果五官变模糊,面孔也变得很假,妆容质感都磨没了。

就是我们自拍也不敢这么开磨皮啊。


磨皮也不是要全然否决,给人精致感的韩国偶像剧也会加入这种后期。但因为前期灯光打得好,演员脸部有立体度又柔和,磨皮不需要开得太夸张。

室内顶光、室外复杂光源都处理得很好,脸部清晰又不会有奇怪阴影。


而且后期还有更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好的后期需要投入很多钱。比如《绿山墙的安妮》这些复古又艺术的色调:


以前的古装剧也有一种氤氲的氛围美,近年比较好的剧《琅琊榜》里,画面景物有纵深感又清晰,同时人物还不扁平,都需要后期做精细化的调整。


但现在预算低时间赶,这些精细调整都不存在了,人物面孔和环境都磨得特别光滑,没有真实感。


----------

三、请记得,某种审美现象的流行,肯定会有更深层的时代背景


讲了这么多明面上的因素,我们也可以静下心来想想,明明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很多国产剧有点倒退了,为什么还是有种拉不住的感觉?哪些因素还在推波助澜?


▍ 「流量明星剧」流行依然是“合理”的


这些年我们的选秀活动也不少,都是参考韩国那一套。但爱豆出道后却没有相应的成熟体系,让她们继续这条出道、做音乐、发专辑、开演唱会的路。


不少为了变现或保持热度,也会转型到电视剧,多一条路线选择。


他们自带流量,粉丝乐意刷热榜提高收视率,既然有利可图,影视公司也愿意合作。所以你会发现这些剧选角有时出人意料,不考虑和角色的契合度。


这种环境下,观众觉得演员专业度下降也是正常的。


表演是一门艺术,没有受过相关专业训练,全靠天赋拥有高超演技的,可以说特别特别难得,也需要投入很多个人时间打磨。


而很多爱豆本来就日程繁忙,一共呆在剧组的时间甚至都没多少,提升演技的阻力就更大了。


▍ 「爽剧」流行有庞大的观众基础


剧本内容与编剧水平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题材的选择。


现在很多人生活压力大,充满焦虑,看剧就想看简单、不费脑的,不是作为审美活动而是一种消遣。


这种剧就是面向这种需求的,所以情节都单一套路,角色扁平不立体,胜在看起来“很爽”。


复仇、职场翻身等,越有代入感越好,让反面角色成为观众的靶子,把日常不满发泄出来。霸道总裁、耽美小鲜肉等,替观众把内心的期待完成了。


这些剧本能够流行,说到底还是因为观众有需求。


可能你觉得这不符合你的生活经验——我身边的人可都不看啊。但社会上的教育水平分歧还是很大的:

对这部分庞大的观众来说,剧没有营养没关系,能打发时间就行。


那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分层吗?也有,但他们的电视剧题材很丰富,能分别吸引不同文化程度的人。


比如我们熟知的美剧,其实是黄金时段美剧,品质很高。还有一类大家基本没听过的日间剧,是给白天待在家里的主妇和老人消磨时间的。成本低很多,质量也差些,相当于国内的爽剧。


这种剧确实拍起来更容易,也有市场。但如果大家都没有了对高水准的追求,整体的电视剧水平也就只能停留在爽剧层面了。


▍ 「美颜化审美」流行挤占对演技的关注


上面提到了观众在这种现状中扮演的角色,其实我们作为观众还会有更大影响。


国内不少观众对演员容貌特别苛刻了,让男演员因为变胖而出来道歉:


以“女主角丑”为理由给差评的,更是铺天盖地:


这位在评价里“丑出天际”的女演员,实际上长什么样呢:


而在剧里她可以变成这样,几乎辨认不出原来的美貌了:

为作品牺牲美貌的演员,得到的不是赞赏,而是对长相的抨击。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太多演员都希望自己完美无瑕,美貌的呈现也成了他们的巨大包袱。


现在的镜头这么高清,想要完全没有斑点皱纹,那滤镜必须开到最大。也完全不能做表情了,根本没法用微表情来展示演技,只能绷着脸保持完美。


其实理想状态是,在好的灯光、妆容、后期配合下,演员愿意真实面对镜头,用心成就角色。


电视剧不是播放硬照 ppt ,动态中不可能随时完美,细腻真实才会打动人。


珠玉在前有周迅的经典镜头,皱纹、斑点、唇纹全都清清楚楚,但你会完全被她的小表情所吸引:


他山之石有 The End of the F***ing World 这部英剧,里面的主演也是90后、95后,演技都非常好。


在高清镜头下,痘印、法令纹也都不躲避,细微的演技完全呈现了出来,显得很有张力。


这样的画面虽然不“完美”,却是真正有表演艺术之美的好作品。


=========


聊到这里,聪明的你一定也发现了,审美倒退是方方面面互相影响的结果。


真正让国产剧进步,既需要行业中各方面的推动,我们作为观众也需要沉淀下来,不只是停留在消遣层面。


现在市场依赖粉丝,作为观众、粉丝还是有话语权的。一个例子是杨幂粉丝因为不满嘉行自制剧的质量,在场合公开抵制,最后杨幂弃演了部分剧。


我们选择看什么,其实也是在投出手里的一票。


剧情引人思考,画面审美在线,靠内容质量就能撑起口碑,静下心朝着文化艺术创作方向进步。


——这才是国产剧真正的高光时刻。



如何避免所谓“精心打扮的土气”?

怎样快速学会穿搭和找到风格?这篇合集一定要收藏!

怎样做才能更有效的变美变漂亮?

女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时尚感觉和品味?

怎样让自己眼睛有神?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阅文的编辑一直在催这周能不能双更或者五更,实在不行我换个人“帮”你写几章,咱也不敢说,这段就别管自己原来剧情是啥了,加个貌似牛逼的大boss让男主秒了爽就得了。

经纪公司的专务一直问能不能把自家几个会唱跳rap新练习生的加入当主演,而且让他表演一段擅长的篮球,咱也不敢拦,能说1234对嘴型就得了。实在不行出几个表情后期合成。

投资方一直怀疑服化道居然要钱是不是要吃回扣,咱也不敢犟,拼夕夕9.9包邮点喽。

芒果台一直在质问为啥一个小时的电视剧,两个小时还没拍完,咱也不敢顶嘴,一条过就是了。

出品方一直在说分成可以,但能不能对赌,咱也不敢赌啊,低价卖出去版权啥的我也不要了。

然后一部电视剧就诞生了


user avatar   ye-gou-zi-nuan-ye-mao-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们好像不谈恋爱

就会死一样。


明明白白规定了神仙不能谈恋爱。

你搁着谈你吗呢????


要你打仗,要你谍战,你队友都遭人按在地上摩擦了,尼玛的也要先谈个恋爱助助兴。

要你他妈的走,你不走,非得等人死绝了,再走。

要你当医生,治个病,病人就差自己给自己做手术了,不管,先谈恋爱。

要你当律师打官司,请你的人,半个身子都进去了,莫着急,老子们等你先谈个恋爱。


一天到晚谈恋爱。


似乎编剧们就默认了,中国女性就是蠢,就是喜欢看脑残剧。

实际上,这才是妥妥的对女性的不尊重。


你看啊,我女朋友本来就够傻了。

特爱看那种,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电视剧。

我寻思着,你哪怕叫头猪来拍,都能让她看的津津有味。

但是,好笑的就来了,这段日子,她不看剧了,改完游戏

然后折磨我了,我现在就戒网瘾了,你们晓得吧??

哦对了,女孩子们,如果你男朋友爱打游戏,你又反感,你就和他一起打,打到他一局游戏,气到喘气不赢,你再一副要死的样子,说对不起,我给你拖后腿了。

我反正是一个星期的样子,戒的网瘾,至于你们男朋友,我就不知道了。

就你们晓得那种,明明就气的牙痒痒,看她操作血压上升这么个情况。

和她玩游戏,真的是一种煎熬。

还要笑嘻嘻的夸她玩的好。。。。

哎,男人真的很累啊。


你们他妈的,拍电视剧的,能不能用点心啊

连我女朋友都看不下去的剧,你们也拍的出。

真是日了狗了,妈的。

她可是看还珠格格,都能看好几遍的存在啊。


还有哦

强烈建议这帮拍电视剧的,去一趟偏远山区,或者去一趟三四线城市,做一下底层打工人。

不然他妈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叫穷人啊。

他们眼中的穷人,指的是那种住高级公寓,随便下馆子,一天到晚不用上班,还有高富帅当舔狗的啊。这尼玛,怎么玩??

就这样的扑街,你要他怎么拍的出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剧!??


还有一套固定的格式,男女主配角就仿佛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适用于一切剧。

从商业的角度分析,无非就是投入太大,而选择了一味模仿,不敢创新。

但是做内容的,这种行为真的非常不尊重观众,也没有责任心。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小成本电视剧拍的吊炸天。

所以我们会怀念以前的电视剧

无论反派正派,哪怕配角,都有血有肉。

《仙剑奇侠》YYDS


演技来讲,真不是我喷哦

有些个“演员”,你们他妈的有空去看一下毛片行不行?

人家拍毛片的,都比你演技好。

你这钱,拿着寒碜不寒碜?

粉丝把你当偶像,你把粉丝当韭菜?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user avatar   xia-zhi-5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像没有人说布景

作为一个学园林的画图狗,看到现在古装剧满屏不中不洋的景观真的感觉好辣眼睛,都不说完全背离中国传统风格了,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以下评论并不针对某部剧或者演员,因为也算是近年流水线式国产古装剧的通病了)

比如,仙界布景:


随着技术的进步,审美真的越来越跑偏。看看三十年前的仙界戏:

完全靠手绘和幕布搭建的天宫背景,还运用了透视原理,又深谙“留白”之道——即使在狭小的摄影棚都能做出四周的空间仙气飘飘又无穷尽的感觉。当然了,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还是显得没那么“大气”。


元素并不过多堆砌,但是表达很精准,比如荷花、仙鹤、飞檐翘角、汉白玉栏杆等都是常见的古典符号。

单拿中国园林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山石来说,现在很多摄影棚完成的古装剧,无论是仙界还是凡间景观,好像都没有重视过。


可叹的是,当年根本没有什么好材料来布景,这些石头都是剧组用泡沫板烫成珊瑚礁,再粘亮片和碎镜片制作的:

珊瑚礁在海底是必不可少的,美工师就把米菠萝,也就是泡沫板,烫成各种各样珊瑚礁的形状,再涂上颜色。光有颜色不行,还得闪闪发光,怎么让它发光呢?这就必须要粘亮片。哪儿找这种亮片去呢?后来美工马运洪他们打听到,这种亮片当时只有东莞有卖的,就派专人去了趟东莞,买回了这种亮片,粘到了珊瑚礁上。这样做出来,杨导演还不是太满意,于是除了亮片以外,又搞了一些镜子的碎片镶上,这才做成了闪闪发光的珊瑚礁。

对照一下现存江南园林中的名石,是不是感觉到风格比较相似。至少一眼能看出来是中国古代神话的龙宫吧……

再来看看现代的:


如果说这都是因为实景拍摄更吃香,那再来看看手工布的景——三十年前的审美照样甩了现在几条街:



虽然相比演员、服饰、妆容等直接表现在镜头前的主景,建筑、园林这些配景要素并不引人注目,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存在感也不强。

但是电视剧作为人们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媒介,不求实地拍摄或精益求精,难道体现一些传统文化都做不到吗?既然披着“古典”的皮,还搞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来辣观众的眼睛?

是啊,是不用“这么费劲”了,因为今天的很多古装剧制作压根不在乎布景了( ̄□ ̄;)


user avatar   zhou-to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国产影视行业,从整体上已经彻底放弃行业自尊和职业体面,大大方方地承接了全球影视产业链在世界各国的分工,找到了足够养活自身的广阔稳定市场,放低身段,专心媚俗,专注粗制滥造。

国内观众,看漫画,可以选日本《火影忍者》《哆啦a梦》《灌篮》《龙珠》。看超级英雄,可以选好莱坞《蚁人》《美国队长》《猩球崛起》《复联》。看特效,可以选《阿凡达》《海王》。看虐恋情深的帅哥美女王子灰姑娘,可以选韩剧的《来自星星的你》。

对剧情和烧脑有高要求的,可以选英美剧的《西部世界》《权利的游戏》《黑镜》。对反映现实,揭露阴暗面的电影有兴趣的,可以选韩国电影《出租车司机》《寄生虫》。

国内影视作品,当然也不排除有少数对品质还有有追求,对名声还有顾忌的珍稀的良心从业者。但中国本土影视,从整体上,近年来是不断地往鄙视链的中下层游走的。

为什么他们没追求?

因为提供次品远比打磨精品省劲儿,手撕鬼子,裤裆藏雷,多好拍啊?比做一盘手撕鸡还简单。

而当次品的市场足够大到养活一个以提供次品为主的产业的时候,劣币必然驱逐良币。

挺好的,各取所需。他们造次品不费劲,受众理解消化次品也不费劲儿,对次品不满的人,跨海代购,消费境外的精品更不费劲儿。

谁都别怪对方没出息。


user avatar   li-ji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只反问一个问题:是打造赏心悦目的作品更花时间还是生产不堪入目的作品更花时间?

《大明王朝1566》和《我的团长我的团》好不好看?多少年才出一部?

那在没有这类作品的“空档期”,怎么办?

各大卫视啥都不播,电视机一打开就是全屏雪花?

各大网站也啥都没有,打开就黑屏?

娱乐是刚需。

啥叫刚需?

就是不论有没有人看,看了是不是骂街,你“货架”上总得有“货”。

“货”好不好还在其次,但首先你得把货架摆满。

各个平台,不管是卫视还是网络,就得不停的有东西在播放,哪怕观众压根看不下去,不停的换台或者怒关电视(电脑),但只要观众一打开,至少打开的那一瞬间,上面就得有东西在放。

平台越多,货架越多,营业时间越长,需要的货就越多。

《大明王朝》和《我的团长我的团》这种,十年都未必有一部,“抠图王朝”和“裤裆藏雷”一年十部都不止。你指望靠哪个摆满“货架”?谁等得起?

是的,没错,从长远来看,烂片终究是扑街的命,终究会死于竞争。

可是,还有很多好片都等不来竞争的那天就先“老死”了。

至于怎么破解……

方案一,观众老爷人均头铁,宁可自娱自乐满足刚需,也绝不为烂片打开电视(电脑),压根不提供市场,憋死它们!

方案二,《大明王朝》和《团长》水准的剧,不说十年磨一剑,起码也要一年一部,产量上去了,规模化挤占市场。这就很考验产业水平了。

方案三,比照流量费,按观看时长收费。好看,舍不得退出,看的时间长,收的钱就多。不好看,随时随地愤而退出,看的时间短,收的钱就少,看以后哪个平台还敢亏本买烂片。

反正,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相关话题

  感觉抗日剧里喝完酒摔碗是很逗比的事情,你们觉得呢? 
  你是否欣赏主旋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 
  为什么当前会热衷投拍播出辫子戏,而不热衷投拍播出明朝戏呢,原因何在? 
  《长津湖》和《能文能武李延年》真的可以相比吗? 
  《大明王朝 1566》中,嘉靖为什么突然因为别人叫吕芳「老祖宗」而大发雷霆? 
  如何评价电视剧《罪域》里的郭守仪和他的结局?如果他没有那种结局,会面临怎样的惩罚? 
  人民的名义中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拍郑西坡和他的儿子? 
  如何看待张萌称「选角要有底线,林有有这样的角色我不会演,太 cheap」,第二天又发视频道歉? 
  影视剧中有哪些经典的「女扮男装」角色或荧幕形象? 
  《还珠格格》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前一个讨论
长沙橘子洲烟花将于 6 月 30 日晚回归,最佳观赏地点在哪儿?有哪些观赏攻略?
下一个讨论
现在大量 33 层的高层住宅未来怎么拆迁?拆得动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