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知识变现难在哪里?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到了自己过去十来年的经历。在这里我也就说点自己的干货,以及对行业的整体认识吧。

1、知识变现,模式只有三种

记得是在十多年前,当时看过一篇写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文章。那篇文章里面提到,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来源和运营模式虽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三类:卖广告的、卖货的和抽成的(也可以把抽成理解为收租)。如今虽然互联网产业已经又发展了十几年,但大体模式仍然没变。对于知识变现来说,要变现也基本就是和三种方式。
具体来说,所谓的“卖广告”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平台,帮别人吆喝,无论是各种软 的硬的恰饭,还是从平台拿流量分成、创作激励,性质都是一样的。
“卖货”也好理解,电商就是直接卖货的,而知识类自媒体做到一定程度自然也可以卖货——这里的货既可以是实体的产品,也可以直接售卖的如各类培训课程、订阅专栏之类的虚拟产品,还可以是自己的服务(如保险经纪人以自媒体引流,来拓展客户群,或者类似知乎的咨询服务等)。
至于说“抽成”,则是类似于淘宝等平台一样,根据成交额来收取相应比例的费用,如果你将自己的自媒体作为一个卖货的平台,也可以与别人约定分成的比例,然后进行变现。
当然,如今有些人也会把三种方式混到一起,把变现玩得飞起。比如,之前频频被骂的某快手主播,在带货的时候既卖广告(收坑位费),也抽成(达到一定销售额后,按比例分成),并且还卖货(有自己的“辛选”品牌)。再比如B站,既有自己的周边卖,也可以卖流量给UP主各种“激励”,自己还做一些课程跟UP主共同分成。
在这个角度上说,想要说知识自媒体怎么变现,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最适合哪种变现模式。不同类型的自媒体在变现模式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比如说财经类的自媒体,一般总粉丝量不多但粉丝消费力强,这时候卖货或者卖课就是个好选择。反之,一些娱乐八卦、新闻时政的自媒体,虽然粉丝量多,但粉丝粘性不高,大多数人也就是看个热闹,因此这类自媒体最好的变现方式就是广告——之前抖音某4000万粉丝的新闻账号也尝试过直播带货,但结果惨不忍睹。
而很多人之所以变现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开始并没有想清楚变现的模式。根据我的了解,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自媒体变现,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广告。这不仅是把自媒体变现的路想窄了,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可能在做选题、追流量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受到卖广告模式的影响,反而走上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

2、资源——知识变现的基础

那么,对于自媒体创作者来说,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变现模式?从我做自媒体七八年的经验来说,知识变现模式的选择,既要看个人的擅长的领域,也要看个人的优势资源。前者当然好理解,你是某个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做这个行业的行业内容肯定更容易获得认可,进而变现。
但后者则往往为人所忽略——或者说,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变现”这个行为本身只有建立在你已有的能力和资源上才可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许多人虽然想到了“变现”这个渠道,却最终受困在自己的资源上。
这就好比,在现实中,教培机构的老师主要负责教学和课程研发,市场部门负责销售,大多数“名师”并不具备直面客户进行销售的能力。而如果这个老师靠知识输出获得了百万粉丝,她却并不见得从这些粉丝身上赚到钱。
知识变现需要哪些资源呢?还是根据那三条一点点说。
首先,如果选择卖广告这条路,那你能跟多少甲方搭上话,就决定了你能恰到多少饭。在现实中来讲,大多数甲方投广告都是根据MCN机构或者是公关公司提供的报价表来决定的,极少有甲方(特别是大品牌)会直接与创作者沟通,那么你的名字能不能出现在报价表中也就取决于你的人脉和渠道。那些在圈子里人脉较多的人更好变现,这也是为什么你会看到很多10万粉丝有媒体工作背景的创作者比普通的百万粉丝的创作者接的广告还多,活得还舒服的原因。
其次,如果选择卖货,那么无论是卖实体产品也好,卖虚拟产品也好,都是标准的电商行为。在行业中,这类电商一般被称为二类电商。既然是电商,对核心的能力就两点,一是供应链,二是营销和管理。但据我所了解,绝大多数的知识类创作者或者没有相关的经验,或者对销售、商务谈判这类事情就是天然抵触的,其实很难做好带货。这也是为什么只有极少数创作者愿意选择以卖货的方式变现的原因。
第三,如果选择抽成,那就既需要有资源,也要有商务谈判等相关能力。本质上说,“抽成”其实也是一种卖货,只不过你自己卖货需要自己掌握供应链,当然最后的利润也都是你自己的,而“抽成”只是相当于你帮别人代销,供应链和主要的利润在别人那儿。如果你自己没有做供应链的能力,抽成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要抽成的话,你就必然要给合作方一个与你合作的理由,同时如何谈抽成比例也对个人的谈判能力、对行业是否了解等有相应要求。
从以上这三方面来说,知识变现其实既考验创作者的创作能力,同时也考验创作者的变现(或者说商务经营)的能力。那么,对没有太高商务经营能力的普通人来说,是不是知识就没办法变现了呢?
这倒也不尽然。知识变现的基础是你掌握的资源,普通人或许没有过多的甲方资源、商务资源和做生意的能力,但每个人也总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熟悉的领域,以及别人不具备的资源,这就可以是变现的基础。
在这方面,我可以举一些我在知乎上熟悉的例子。在知乎上,我认识的朋友萧溪老师,是个有着20多年出版经验的资深出版人,他把知乎输出行业知识的同时,知乎也成为了他的业务引流平台,每年靠着知乎接的业务就可以养活一个小团队。另一个在知乎上做情感咨询的大V,靠知乎带来的收入也养活了十几个人的小公司。还有在保险行业工作的人,也通过财经类内容来拓展用户群。而在今日头条上,则有几个做文史类内容的朋友,靠定制的专栏销售,每年也有几十万的收入。甚至还有一位朋友,因为老家在农村,靠着家人的关系帮村里卖苹果,倒也有每年十来万的净利润。
正因为如此,在现实中渠道、资源这些东西,往往远比知识本身重要。虽说从行业现状来看,知识变现想要挣大钱还是要靠卖货,但对普通人来说,每年十来万、几十万的副业收入倒也不算少了。何况,如果靠知识变现能有比较稳定的收益,也可以招人组团队扩大规模。

3、“知识”+“变现”=知识变现,能力、渠道同样关键

至于说我自己,自然也深感渠道和资源的重要。由于之前有过互联网与公关行业的工作经验,依靠之前积累的人脉,我得以参加一些品牌活动,当然也更容易恰到饭。同时,由于我自己专业的关系,对于做培训以及专栏销售相关的业务,也有相应基础。此外,作为粉丝量较多的平台之一,知乎的一些官方渠道也给我提供了不少合作机会。
其实,对于知识类创作者来说,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会将知乎作为一个推荐的可以尝试的平台。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平台来说,知乎的定位本身就更适合知识型的创作者来发展,特别是那些具有比较好的专业能力但不太擅长营销、选题等等的人来说,完全可以通过在热门问题下回答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曝光;另一方面,就用户群体来说,如果你是个经常逛知乎的人,也会发现你输出的内容其实更适合知乎用户阅读,特别是对很多专业性强、垂直输出的创作者来说更是如此,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做到多平台通吃(比如说半佛)。
当然,有一说一,知乎也有自己的问题。一是在过去知乎的变现生态确实不如其他自媒体平台丰富。另外在知乎上想要做好粉丝增长以及变现,也不单单是专业知识过关就ok的,这也需要针对知乎的传播特点进行强化。我自己在当年最开始玩知乎的时候,也是走了些弯路。不过,知乎最近也有了自己的官方课程,对知识变现有兴趣的人倒也可以看一看。


这个课程是知乎官方做的,可以看做是知乎运营的“定制手册”,主讲人则是知乎大V和官方人员。内容方面我也看了一下,基本上就是针对知乎的传播特点来的,多了解一下不管是对运营知乎,还是其他平台的知识类账号都是有益的。当然,就像一开始所说的,知识变现最难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还有背后的资源。如今很多自媒体课程在卖课时都会说“成绩优秀者可成为账号签约创作者,为账号定期供稿”,但实际上能做到这些的没有多少。
而知乎的这个课程,一个优势是变现的渠道比较多样,像上面说的卖广告、卖货、抽成这些普通人也都可以参与,你可以选择个人适合的方式去玩,另一个则是可以直接对接官方的商务资源——不管怎么说,知乎也是个有几亿用户的大平台,这个保障肯定是要比那些几万、几十万粉丝的公众号所谓的“签约供稿”靠谱多了。
当然,之所以说普通人都可以试一下,也是因为这个课程的售价只有1块钱。在这个1块钱连一串烤土豆片都买不了的时代,知乎玩这个,用意也显然不只是卖课,而是希望寻找长期的商务变现的合作者。这样对知识创作者来说,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创作本身,借助知乎官方的资源来变现。反正价格就是这个价格,在我看起来肯定比那些动辄999、8888的各类自媒体培训课要可信得多。
总的来说,正如我反复所说的那样,知识变现难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变现”的能力在这个回答下,不少人将知识变现难归结于“普通人需要的是XX类型的知识”、“你需要灌输焦虑、诉诸恐惧”等等,但问题在于,现实中诉诸焦虑来写稿赚流量的人很多,真正能靠这个发财的人却并不多。
或者说,不妨做个设想,就算你真的写了一篇流量很高的文章,但你有信心用这个文章带好货吗?如果读者看到了这个文章,表达了对你的产品的兴趣,你自己能实现多高的转化率?所以,归根结底,知识不是生意,但“知识变现”却是生意。既然是生意,本质上考验的还是商业运营的能力。而对于想靠知识变现来提升副业收入乃至于提升生活水平的人来说,补好“变现”这门课,或许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


user avatar   windycloud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识变现,两个词组成一个词:

知识、变现

【知识变现是什么】

知识变现,就是售卖课程。

就像苹果种植变现,就是卖苹果一样。

苹果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做苹果汁、做苹果片、酿苹果酒 还可以 根据 用户的爱好设计 果园现摘现吃 等等活动。 做苹果汁和苹果片、苹果酒 都不同程度的延长了苹果的可售卖期。

售卖课程,最早是线下在教室中,之后学生们逐渐会想听最好的那个,于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讲师们或者采用线上直播,或者线下录制好 、或者写成书、或者做成音像制品,再加上签售,训练等等,也可以形成一套体系。

【知识变现的历史依据】

知识变现,从远古时代就存在,但一直是标准化最难的一种商业模式。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常看到的是:

1 劳务变现或者说技能变现,这个最普遍,交出你的时间使用你的技能,获得报酬。

2 资源变现,用你掌握的材料变现,比如说你有五百颗鸡蛋,我给你五百颗鸡蛋的现金。

真正的知识变现,很少,尤其是要求以知识作为交付而付款的情况就更加罕见:

比方说,我们来到这样一个地方:学校。

学校里面,学生都是学习知识的。但是学费是按照学期交付,家教也是,不按教了多少知识点来计费,而是按照时间计费。学校设计考试,而学生普遍不及格,家长会责怪孩子不够努力,没有人会要求学校退费。

因为大家都知道,学到多少,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事情,并不是同样的教学,能学到一样的成果。而目前的情况,教育资源还没有充裕到可以完全的因材施教。孔夫子是几千年受人敬仰的大教育家,教的最得意的也只有七十二个人。

【如何看待知识变现】

知识变现有三种角度看待:

1 平台方,为什么平台会提出这个概念

2 讲师方,讲师会如何制作知识变现的产品

3 用户方,用户使用知识变现的场景是什么,核心诉求是什么?

一个商业模式的出现一定是需求在先,这些需求潜伏在每个用户心里,被优秀的创业者发现,通过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制作了产品。


【我是怎么做的】

过去三年我参与制作了50+ 份的知识付费产品,直接影响了大概8万 付费用户,知识付费的设计流程一般如下图所示:

知识付费的设计,选题是第一位的,选题的重要程度不亚于创业成立一家公司选择自己的主营方向。对于一个讲师,选好自己的课题就是选好自己的方向,面对消费者的关键路径。




知识变现,天生就不属于 生理需求,不能照顾到最大范围的用户,它的出现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社交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因此常常有一个现象:同样一个知识,名人讲更好。

同样的商业道理,听马云的,或者说讲出一个道理给朋友,心里想这是马云的观点,更有自信。

目前知识付费行业整体一般,产品定价都非常低,我们可以对比雷军的一段关于制造业的观察:

你走到商店去看,我们国产的产品,拿起来就觉得很劣质,一看价格还贼贵,这就比较邪乎了,至少在2010年我做手机的时候,整个国产手机的实力和产品都有一些问题,不仅仅是手机行业,各行各业都有同样的问题。这中间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美国的零售价30块美金的衬衣就很好?我认为我找到了中国制造业最难的问题,其实是整个中国社会效率低下。因为效率低下之后,我们为了把东西卖出去,我们花在市场,花在营销,花在渠道,花在店面,花在促销上的钱实在太多了。 所以我们整个制造业和品牌厂商就拼命压缩成本,原材料成本,制造过程中能不能减少工序,努力把产品成本做到最低。这样抠成本就导致产品和设计都有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雷军《说大家认为的“就是便宜”其实都错了》

我们为了把东西卖出去,我们花在市场,花在营销,花在渠道,花在店面,花在促销上的钱实在太多了。

低价的知识付费很难走得通,产品和设计有问题的模式走不远。

【知乎用户反变现的母鸡理论】

有很多知乎用户反对知识变现,他们用心是良苦的。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是这么讲的:

有个寡妇养着一只母鸡,母鸡每天下一个蛋。她以为多给鸡喂些大麦,就会每天下两个蛋。于是,她就每天这样喂,结果母鸡长得越来越肥,每天连一个蛋也不下了。
《伊索寓言 寡妇与母鸡》

很多用户觉得,大v一旦开始变现,就是母鸡喂胖了,以后就不会“下蛋”了。所以很多神逻辑的用户说,不要给大v们吃大麦!胖了就不生蛋了!

说实话,我真的查了母鸡胖了是不是会不产蛋,以下这篇大家可以看看:

光吃料不产蛋,这样的鸡养在谁家也会令人发愁,情急之下,养殖户们请来了乡里养鸡协会的总顾问张麦收,让他帮忙看看情况。张麦收很快便指出了不下蛋的母鸡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长得体态丰盈,膀大腰圆,屁股明显下坠。它们之所以不下蛋,原因就是太胖了。
太胖不下蛋,营养均衡很重要。 按常理说母鸡到了下蛋的年龄,就应该安心产蛋才行,可是有的母鸡就是干不好自己的本份事儿。家住河北省兴隆县大仗子乡的修亚琴,养柴鸡有一年多光景,规模达到500多只,可最近她发现,大约有三四十只母鸡,身材倒是挺壮实的,却从来没见它们趴到鸡窝里下过蛋。而且,这样的情况在村里的很多养鸡户家也都存在着。

光吃饲料不产蛋,连乡里的总顾问都着急了,一胖毁所有,屁股还会下坠,真是可怕。

还有一篇,是讲怎么让胖母鸡下蛋的:

受精卵在输卵管下行过程中,依次被输卵管壁分泌的蛋白,壳膜和蛋壳所包裹,就是我们打开生鸡蛋,卵在输卵管中移动时由于管壁肌肉移动而旋转,裹以蛋白层,两端蛋白随扭转而形成系带,发现的蛋黄两端白的带状物。蛋壳为89%~97%的碳酸钙,还有少量盐类和有机物。有的鸟蛋上有颜色和花纹是输卵管下端管壁色素细胞产生的母鸡一侧卵巢退化另一侧卵巢产生成熟的卵通过输卵管前端的喇叭口进入输卵管受精过程发生于输卵管上端(我们吃的鸡蛋没有受精),受精卵在输卵管下行过程中
天天吃的不少,长胖了,好长时间就不下蛋
让它多运动运动 菜叶吊起来喂 --吊高点 如果是多年的老母鸡的话 可以考虑拿来进补了 看看有没换毛之类的问题

所以把菜叶吊起来还不够,还要吊高点才行。万一你吃胖了呢?

有时候就是这样,想让马儿跑又想马儿少吃草。

然后你只好买个小排量的自行车,这是后话了。


【认知和行动力有鸿沟】

投资圈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反身性理论,复杂一点讲是下面这个样子:

假设人的行为是y,人的认识是x,由于人的行动一定是由人的认识所左右的,因此,行为是认识的函数,表述为:y=f(x)。它的含义是:有什么样的知识就有什么样的决策行为。同样,人的认识并不是孤立出现的,人的认识是受客观世界的影响的,而客观世界又是与人们的行为紧密相关的。这也就意味着,人的行为对人的认识有反作用,认识是行为的函数,表述为:x=F(y)。它的含义是:有某一类决策行为就会有某一类知识(认知)。把上述两个式子合并之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公式:y=f(F(y)),x=F(f(x))。这就是说,x和y都是它自身变化的函数——认识是认识变化的函数,行为是行为变化的函数。

索罗斯自己也承认,既然存在着认识的局限性,那么,他的“反身性”也就必然是有局限的,“反身性理论本身就是反身性的

认知带来认知改变,行为带来行为改变。你每天蹦跳不停,肌肉的记忆和熟练度是只听知识带来不了的,所以很多人说听live没有收获。那是因为本来一个人要在行为上产生改变,第一基础还是自己的行为需要先做变化。

有时候一个游泳爱好者,听一堂游泳课,昏昏欲睡。 但是等到训练发现没效果的时候,听课程中的只言片语,改变行为模式却能慢慢发现改变。

认知能改变行为模式之后,才有行为变化。


【走对方向可以让用户真的想听一些东西】

围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非常偏重实战磨炼,一开始学来的理论大多没有什么用处,所以究竟分享经验值不值钱,我们自己也犯嘀咕。

看到live产品形态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于是业余时间下了不少心血。最终和著名美女职业棋手 @李源鲲 实现了合作。

知乎 Live - 来这里参加最棒的围棋入门课程

后来我们做了很多设计,从讲义到在线习题甚至加上四个助教,去卖一套299,为期半年的十堂围棋入门课。

买的人虽然不多,但是效果真的棒呆了。

1 首先说确实有人买了不听,这部分人大概占一小半,百分之四十。另外的百分之六十加了我们的live总群,大概是这样子:

2 人均一次以上下载讲义,积极度很高

即使到了后期,live讲义的下载次数依然是相当不错的。

做一个总结图,因为我们这套期间还办了两届比赛,瑞士制,为了最后给段位证书:



一套299的课程,需要一个六人团队去做,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可以说小众爱好真的是没什么收入好谈。

到现在我已经和很多我熟悉而佩服的朋友,包括两位世界冠军 @周睿羊 九段和 @范廷钰 九段合作过,live共有一万八千多次参与,一次均价大致20左右。

坦白讲我只有一种感觉,就是负担大时间负荷高。如果没有live里很多知友的支持,这么一点收入很难让人产生什么动力。知友们可能觉得知识就该是无偿的,但是live里的请来的这些大牛,时间价值都是非常高的,低票价高人数的产品只容易让人无所适从,面对太多样的问题产生犹豫。

【个性化需求需要个性化产品来解决】

最近我和围棋圈内非常有名的一批顶尖棋手实现了一系列合作,制作了围棋思维课程。

我们发现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水平到达一定层次需要听思维内容的时候,用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一堂两个小时的课满足的只能是少数人。

最终越大的话题导致的越是两极分化的评分,非常遗憾。


【总结】




狠狠说说知乎live现在之悠悠转的这个产品风车:

  1. 付费方式繁琐,知乎live非常麻烦,充值什么知乎币,有的用户折腾了两天都没搞定。
  2. 站内深度用户号召力存疑,所谓的深度用户影响力并没有很大付费转化的能力,知乎live人数过万的基本上都是站外真正有品牌IP积累的真大神。知乎很多用户最爱玩的是“高开低走”,一开始搞个多么高大上的名头,名校好工作,最后想低下头来赚钱,抹不开脸讲基本的东西。高大上的又没有行业地位,尴尬。
  3. 流量上升,用户质量下降,越来越少的人认可知乎大v的发言内容。
  4. 传统社区形态并不是最好的知识分享的形式,其实live群的产品模式保守来说就是一个垃圾,用户听一条两分钟的语音,背后录很多次的情况就不说了,光是最顺畅的模式也是一个非常消耗双方时间的过程:录一分钟,点击发送,用户看到新消息,再点击。用户等主讲人录制的过程非常不舒服。


知识付费,其实高端需求一定是个性化的训练需求,真正能满足定制知识成长,才能带来提升。目前的情况,要么公司大规模联动,要么站外名人继续碾压站内所谓大v。说实话,以这样的低票价想玩的转,只能衍生出越来越多大而全,又没什么实际帮助的live出来。

从平台的角度讲,UGC 转向PGC 模式,也要讲一点基本法才行。


【主讲人难点多】

啥都不说了,你是更愿意打一把游戏买个皮肤还是花几十块用晚上两三个小时听个严肃认真的课程呢?

为了把你拖来买了学到东西愿意继续学习,这考验简直就像勇者斗恶龙。只能希望我能给大家上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了……


user avatar   justiceforal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四考研的时候,我的一位智商140+的室友亲口对我说,不要去参加什么考研补习班也不要看视频,都是非常低效率的学习方法。

我问他怎么才能高效学习,他回了四个字:自己看书。

之后,他自修三个月(虽然早就报名考研,但他决定考研认真复习已经距考研只有90天),考上了全国某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前十大学的研究生,嗯,热门专业。

我现在思考学习某种技能或者学习某项理论时,还经常想起这件事,核心其实是一句话:我该如何学习,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是低效率的看着视频自我欺骗。还是说服自己集中精力高效的阅读书本——你看我们都知道,书本学习本身必然效率高于视频教学,文字比视频更快,可最后却没人承认。

诚然,天才太少,他这种念书考试玩一样的天才更少(大概是每门课考前复习一夜就是85+的水平)。但我也明白了一件事,太多知识(比如过去的考研班、公务员、新东方等等以及现在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变现)的销售,重点不在于给了学习者高效学习的途径,而是给了“求知者”一种我在学习的幻境。这事本身和我们疯狂的买书读不掉几本没什么区别。

而对大众来说,这种幻境显然更重要。

说白了,满足大众,我要学习的欲望。

你要说知识变现,首先你得定义知识是什么:

维基的说法是,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百度词条的说法是,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

显然这些定义都已经不在符合现今知识变现的语境,在我看来目前的互联网知识变现主要提供了两类内容:

  1. 以轻度学习、经验或体验类为内核,以满足“求知者”学习欲望为目的教授。
  2. 提供行业信息、数据信息等信息集,也可能只是行业内八卦。


前者以live、分答为典范,后者以各种网络行业意见领袖建立的私密信息圈为例:比如小密圈(小密圈 - 连接一千位铁杆粉丝,知识变现,小团队共享),收费专栏等。

对于旧时代的各种线下教育如考研班、新东方、雅思班等等,已经某种形式上全部或部分转化为网络教育,这点应该就知识变现与网络教育进行严格区分,这绝对不同。

在我看来,所有的学习只和一件事有关:生存。如何生存或者说如何更好地生存。或者说的通俗点,如何赚钱或如何优雅的赚钱。我们所有的学习不过是在推动自我的生存。

对于第一点内容,我希望有5年最好是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读者思考一个问题,你赖以生存的职业技能是什么,里面的关键点是哪些?

这些关键点是因为他人不知,也就是说你在赚信息不对等的钱。还是说关键点是你的职业技能学习依托于大量时间的投入。

如果是前者,你愿意如何定价把这些知识(或信息)变现?

或者说,你愿意网上5块钱10块钱卖给大众嘛?大概不会,如果营生的关键在于信息不对等,一旦散播开,就意味着你失去了这条赚钱的路子。

对了,国民老公可以回答你他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喜欢什么样的姿势。但永远不会回答你他在投资什么,他怎么赚钱。

就我自己接触的几个行业来说,我很难把里面的一些关键告诉他人,甚至我的朋友,不止是信息本身价值的问题,有些信息传达给他人,哪怕是朋友,也是在给自己找麻烦,这种麻烦既可能是他人的恐慌也可能是他人的不信任——完全当你说的是天方夜谭。我想有过一些工作经验的朋友会有一样的感受。

几年前曾有好心人在知乎回答一位问如何积累财富的年轻人:把你全部资产买比特币。于是这个回答这两年收货了大量点赞,至于几年前,谁信啊?

或许对大众来说,分辨什么是有效的信息比不加分辨的学习大量信息更有意义,而分辨信息的能力又取决于每个人既有的知识结构与信息量。

想象下,让你穿越回几年前让你疯狂的安利身边人买比特币,你能搞定几个?

你看,当时当刻说出真理本身也不一定会获得认同。

互联网资本的冬天来临时,没有媒体告诉大众。而当寒冬已至时甚至快要过去时,所有的媒体才急不可耐的报道。

同样的,当媒体告诉你,知识变现的时代来临时,其实它已经快过去。这时只需要拉着更多人入场,一起作这场梦即可,总有后浪推动前浪,也总有你想不到的获利者在偷笑。

未来通过角逐脱颖而出的必然是凤毛麟角,这些佼佼者必然面临新一轮媒体的炒作,报道(想想媒体鼓吹创业的时候,那些成功的年轻人们去了哪里),从而带入新一批后浪。

早在2006年的《时代》周刊年度人物颁发给了“YOU”,也就是每个独立个体。不否认大量的知识变现者进场总会带来新的玩法,新的变化。只是脱颖而出的难度大大提高了。中国9亿的网民拓扑上,涌现出1亿+新晋创作者,互联网红利持续跃迁,也在持续内卷。

接着说,如果是后者,你的职业技能依托于大量时间投入,培训等。那我想你并不会介意告诉后进者,怎么少走弯路——少走弯路并不意味着后进者能大大缩短技能培训的时间进程。

说清楚了以上两点,就否定了任何live存在的意义,真正拥有稀缺信息的人很难愿意分享他们的知识(信息?)。分享通过时间可以培训的技能来说,不会因为多听几次讲座就能大大缩短技能培训时间,而能少走弯路的“捷径”在同专业或技能领域的前人们并不会吝于说出:照着做,花时间就行了,能查到的免费指南比比皆是。毕竟这类技能的关键投入不是购买知识,而是每个人的时间成本。

还是会有人告诉我,我真的通过付费学会某些东西,其实我想告诉你,你获得的是谈资并非实操的经验,当你实际操作时会发现这是完全两回事。

懂怎么插花和实际去插花是两回事,懂摄影技术、懂各种设备、参数和你能拍出好照片是两回事。你以为你会的只是你以为。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谈到如何成为小说家:直截了当地丢到水里,看它是浮起来还是沉下去(p17)。在我看来其他领域亦然。

所以我并不完全排斥一些“成功学”,因为成功学并非如很多人口中那样不堪,能否转化为成功并不在与它讲了什么,而是在你自己的大脑内是否有建构、解构、重构的基本能力。

无论是书、课程、讲座亦或是live,你不可能指望分享者亲手把所有内核拨开,那是在做慈善。具有上述能力的兹类,往往不囿于内容本身,做的是信息的筛选或批判,拆解逻辑。思考这些成功学家是通过哪种方式,收割自己的韭菜,他们就可以向着哪个方向走,继续收割别人的韭菜。

而有些人读完听完,只是对内容文字与音频的物理化留存,对他们来说枭哥和巴菲特没有任何区别,听懂掌声就够了。

同理,想要在知乎平台实现变现,你也要去思考,这个平台到底是存在怎样变现逻辑。很多人盲目跟风照搬所谓爆款,模式化地冲内容量,提高粉丝,直到有一天看起来成为了“大V”,却发现账号的商业价值还不如一些KOC,买椟还珠大致如此。

知乎副总裁张宁在他自己的书《创作者》中提到过:”创作就是从“你”开始的,“你”就是你的创作,用你擅长的方式,表达你想要表达的内容。”

流量变现终归还要落到“你”这个创作者的本位上去。当你自己可以回答出你的内容能为用户带来什么?能为平台带来什么?能解决哪些诉求?你就可以去告诉他人,如何通过内容变现了。


再来说第二点,我对提供各种行业信息、数据信息等行为存疑,前者缺乏一种即时性、有效性,受众并不能专项获得自我需求的信息,信息源并不会依照每个受众真正的需求给与信息。

说个直白的例子:告诉你某只美股明天会大涨,而你连美股账户都没有甚至来不及办理,这就是一条无用信息。

知道某司高管今夜因不可描述原因被带走对你明天的生活有任何帮助吗?

后者,数据信息,存在我看来的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准确性问题。不想展开说太多。你付钱买到的数据的价值不可能高于你付的钱,而少量数据的错误,哪怕整体里的1%谬误,都会给你带来决策上的巨大失误。

我观察过live,卖的最好的是两类系列课程,带你读书和带你学英语——恰好是两种仅仅需要自我投入时间就能完成的技能,大多数人需要的只是一个带着你一起做这件事的人,却并不一定是个领路人。

一起完成这场梦,于是知识变现了。

迪士尼卖给观众的是一场美妙的梦。某种意义上,知识变现者在提供的也是一场梦,一种听起来“求知者”照做就能完成的梦。细心的读者可能发现了,我一直在给“求知者”打引号,因为我认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求知者,他们只是满足自我学习欲望,解决自我生存焦虑,完成一场梦的追梦者。

这点知识变现的鼻主最有发言权,李阳把喊出来就能学好的英语做到了极致,告诉每个学子,你照做,英语就能和我一样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今的知识变现者在提供的是和李阳一样的东西。

某宇提供的是一场DS逆袭当上高管赢取白富美的梦,某相提供的是一场文艺青年的梦,某阳提供的是一场牢牢把控住你男人的美梦。

这回答真难写,难写就难写在当你举例时,你总要或多或少的提到一些不该提的人。但我想聪明如你,一定能想到更多案例。

所以对于知识变现者来说,真正麻烦的地方在下面几点:

  1. 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提供什么,是真的在提供知识还是提供满足受众填补欲望的过程。认识到自己是否真的拥有稀缺知识。对了,如果你在作成系列的培训课,请出门左转,那是在线教育而不是我们现在在谈的这种“知识变现”。
  2. 通过某种方式论证自我拥有这种知识,并论证这种知识可以传递给受众。(学历认证?职场身份认证?渠道认证?传递的话最好是短期高效速成,速成后高收入)
  3. 找到合适的渠道招募自己的受众。(某种意义上,尽早抱上高速发展中平台的大腿是最好的)当然,如果您是卖国学的,我建议多联系下各种企业家俱乐部,找到适合自己的渠道很重要。
  4. 找到包装自我、包装您拥有“知识”的方式方法,并有效地推销。是推销,不是营销,我还是固执的认同德鲁克给出的营销定义: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是产品和服务完全适合他的需求并形成产品自我销售。推销本身只是单纯的卖掉它就好。
  5. 了解受众的痛点在哪里,知道自己售卖的“知识”如何解决受众的痛点。
  6. 以现今浮躁社会来说,越是和“现实”靠的近的“知识”,越容易售卖,如:如何婚恋、如何找工作、如何赚钱,大到行业分析、职场规划等等。选择你要售卖的知识很重要。我有几个不知趣的朋友去弄诗歌班就是费尽心思白忙一场,当然,也可能他们满足了自己的初心。
  7. 对了,你可能都不是在售卖知识而是在售卖方法论、人生观,甚至你的生活。
  8. 做到一定高度后需要同所有既得利益者抱团鼓吹知识变现的价值,鼓吹知识变现时代。引入更多的入行者带动整个产业。
  9. 用组织邪教的方式组织你的受众是最高效的。


我曾因好奇读过一本大卫林奇的书,书名是《钓大鱼》,开卷之前我满心欢喜的以为能够如宣传语般领悟到林奇的创意之道,结果发现半本书都是林奇在安利:你要找个没人打扰的房间每天打坐15分钟,我的创意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最后除了打坐,我什么都没学会。

p.s. 没什么时间争论,而时间又会证明一切。

如有不同意见敬请另行书写答案投递,评论区仅对我关注的人开放了。


user avatar   nian-que-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多人所谓的知识不配变现,绝大多数文学历史类公众号都是抄书,洗稿,自己再脑补一下,还不如写游戏攻略和动漫评测的人专心,人家起码要认真看动漫和打游戏。

一位知名学者的专著才多少钱,公众号给删减90%还加私货就敢卖好几倍的价格,爬。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识变现”抓住的根本不是人们的求知欲,而是焦虑感。

大V们拿出来变现的也不是“知识”,而是个人经验

但喝了所有的鸡汤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听了别人的人生经验,你的焦虑依旧会存在。

读懂这三句话,就能搞懂知识变现的难点。

首先,我们来讨论什么是知识?

狭义的知识被柏拉图定义为“被验证过的,正确的,是被人们相信的”。所以知识有一定的通识性和易得性。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被前人多次实践过的,可以由不特定的人提供的。就像大学里教受的知识,它逻辑自洽,体系成熟,由哪个老师来教其实并不重要,智商正常的人只要肯用点功都能够拿A。

与此相对的,2016-2017成为热点的知识变现就不一样了。无论是得到APP还是喜马拉雅里的专栏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时常直接把大V名字冠在专栏上:XX教你学XX,XX商业内参。这个XX很重要,如果换成了隔壁老王肯定就没人看了。这么做的目的部分在于个人品牌和粉丝效应的实现,还有部分目的是想告诉你:“这里提供的信息基于主讲人的际遇总结而来,独一份儿,别人那里可学不到。”

个人品牌+粉丝效应+商品的不可替代性=价格的绝对主导权

这确实比前知识变现时代的打赏+软文方式不知高到哪里去了。打赏的付费行为在享受“知识”之后,卖的是个同理心,为了戳读者G点,公众号只能不停秀下限直至触碰社会底线。而打软文广告则要求公众号保持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求读者的量而非质,可想而知公众号的内容会走向哪个方向。

但跳出了乞丐/小丑模式的loop是不是又陷入了一个新的loop?

我倾向把那些易得的、通识性的、不需要特定老师来授予的信息称为知识。而那些难得的、私密的、需要特定人来授予的信息,称它们为个人经验。


画了一张猥琐的小图图,干货性和私密性都有他们的价值,把他们作为横竖两个坐标轴,大致标示了目前市场上通行的知识产品的定位。

左上角的免费公开课系列,篇幅所限我只写了两个。它们本质上是把高校的课程互联网化,视频化,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和互联网的连接口,而在知识传授模式上并没有创新(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想自学大学课程也可以通过图书馆借阅和蹭课完成,只是麻烦了些)。这就是狭义上的知识,易得,不需特定人教受,用功谁都学得会。它们本来就是开源的,从另一个角度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会是免费的:P

而整个坐标系右侧的产品则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传递方式——“知识变现”。或者说,是“经验变现”。

目前市场上的“变现”大致有三个模式:

1、付费社群(小密圈、各种基于QQ和微信的付费圈子)

2、单次付费问答(分答、值乎、包括面对面的在行)

3、付费订阅(喜马拉雅专栏、得到、知乎Live、未来的微信付费订阅)

1、付费社群方兴未艾,这里按下不表。

2、单次付费回答。每个产品都企图用信息和金钱在提问者、回答者、围观者之间做一个传播闭环。分答运营之初提问有字数限制,回答有1分钟时间限制,加之初代答主大多是影视圈/商界/泛娱乐圈大V,又在微信H5上运行,导致了产品爆红但无可挽回地滑向面向粉丝的八卦分享器。1分钟时间,什么都问题都说不清楚,对于消费者来说投入回报比最大的当然是八卦。

而值乎初代入驻的大多是伴随知乎成长起来的KOL,它更像一个轻内容沉淀变现的工具,相对八卦少一些(谁会关心一群理科男的桃色新闻啊╰( ᐖ╰)≡(╯ᐛ )╯),但依旧严重地存在。

3、付费订阅 这里是“经验变现”体现最明显的地方。也是内容创造者们贩卖“焦虑感鸡汤”的密集地。腾讯科技曾经做过一个调查:


63.3%的人选择购买知识的有偿分享,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事实上各大平台卖的最好的也是带着商业、效率标签的专栏。

“某成功人士告诉你他成功的小秘密,只要100多块。”

翻译过来是:我花了100多块,就获取他的商业经验,从而升职加薪,成为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说白了,知识变现时代的消费者不仅仅是消费者,更像是做短线的投资者,希望寻找ROI高,周期短的标的。听起来多像武侠小说,一位世外高人见你骨骼清奇,愿意把一本集毕生经验所著的《如来神掌》传授给你,让你制霸整个服务器。但作为报酬,这本书世外高人得收你100块。

如果现实生活里你碰上个这样的高人,肯定觉得他是一骗子。但把这套披上互联网的外衣,很多人就会迷糊了。“知识变现”里不乏干货和对日常生活学习有用的小技能。但当大部分消费者都抱着快速提升自己工资和社会地位,快速走向成功的目的而来,这种基于成功人士个人经验的付费分享,是注定要让他们失望的。

我想起一个被转烂的笑话:甲乙丙三个人坐一部电梯,甲在电梯里唱歌,乙玩手机,丙发呆了一路。他们都到了楼顶,大家纷纷询问,你们怎么能爬的那么高?

甲说因为我坚持不懈地唱歌,乙说玩手机才是坠吼的,丙在最后却缓缓道来他的成功秘诀:无为而治。

但就是尼玛没人提那台电梯。

即使你听从了他们所有人的成功经验,边玩手机边唱歌,同时还奉行黄老学说,没有那台电梯,你一辈子还是呆在楼底。

花钱多听一些别人的经验,总比什么都没听要好吧?——现代人的焦虑感:生怕升职比别人慢,知道的比别人少,一步错过步步错过。成功人士的经验变现似乎倾其所有,教你怎么投资,怎么为人处世,怎么洞察一切。但当人们恍然大悟,发现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个更加成功的岳父的时候,“知识变现”看起来就不那么吸引人了。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款海报咯:


(制作素材来源于付费网站)


user avatar   liu-yi-jie-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款海报咯:


(制作素材来源于付费网站)


user avatar   he-ming-k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分清楚责任

一件事情如果做错了,会找到责任人,责任人很重要,不要帮人背锅。当然,也不要随便推锅。如果有人推锅给你,一定要怼回去,用邮件怼。


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果自己负责的事情做砸了,不要慌,也不要推锅。要分析一下root cause,找个solution出来,即使这个solution你自己搞不定,这个步骤也要做。尽量从工作流程中找到问题的根源 :)


不要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别人

除非老大正式的让你去协助别人(邮件为证),否则不要帮别人完成工作。很多时候,帮别人做不该做的事情,就是背锅的开始。


一切以邮件为准,不要口头协议

如果是口头确定过的东西,写个邮件发出来,抄收给所有相关的人,特别是相关的老大。并且,找他们要comments。这是以后避免背锅的最重要步骤。



这些不仅仅针对印度同事,而是针对所有同事。




  

相关话题

  知乎是否会成为像微博微信那样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 
  在知乎上在哪些方面可以达到罕见的意见一致? 
  如何看待现在用手机浏览器看知乎必须要下载app才能查看详细内容? 
  如何引导初二的妹妹上知乎? 
  知乎存在盲目个人崇拜吗? 
  知乎应不应该取消匿名功能? 
  马云这类大佬的经验与知识和一千万你选哪个? 
  现在大环境下,做什么项目平民创业就是难? 
  知乎上的外国人需不需要被清除一下? 
  蝙蝠平常是倒挂在墙壁上的,那它们大小号也是倒立着解决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卢伟冰称「3 年内小米之家要达 3 万家,届时小米国内销量将反超 Ov 和荣耀」?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觉得现在有些教师越来越没有师德了?





© 2024-05-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