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是中国人发明了麻将,西方人发明了扑克吗?怎么证明? 第1页

  

user avatar   dight1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麻将、扑克等等各种牌类游戏均起源于中国,这早已为学界所公认。最早的文献可以追溯到 1895 年 W.H.Wilkinson 发表在《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上的《

CHINESE ORIGIN OF PLAYING CARDS

》。

中国传统博戏由一大主流——骰子,和两大支流——纸牌、骨牌汇合而成。商周时期就已经非常盛行的古老游戏「六博」就使用骰子。最古老的纸牌游戏——「叶子」诞生于唐朝。顾名思义,当时人们是在叶子上绘制图案来玩的。叶子于明朝中晚期盛行,材质也变为纸制,后世俗称「马吊」。马吊牌的牌面图案为「钱币的数量」,分为「文钱、索子、万贯、十万」四种花色,索子指的是用绳索穿起来的一串文钱,所以钱币的数量依次增多,其基本玩法也是「以大击小」。

▲马吊牌

骨牌最早称为「宣和牌」,是在宋朝宣和年间由骰子发明而来,以象牙、兽骨为主要材质,牌面的图案为「两颗骰子的数目」,一副牌有 1-1、1-2、……5-6、6-6 共 21 种组合。宣和牌最早的游戏方式即为「凑牌成和」,类似于今天的麻将。

▲宣和牌

▲《宣和谱》【北宋】

清朝是纸牌和骨牌大发展、大融合的时期。纸牌去掉了「十万」一门,只留下「万贯、索子、文钱」三门,每门从 1 至 9,并逐渐发展为「万、条、饼」。马吊牌中「千万贯、半文钱、空没文」等特殊牌张演变为「千万红花(半枝花)、白花(全无)」。人们也开始将多副纸牌放在一起玩,并发展出纸牌的「凑牌成和」玩法,这一支发展到今天叫做「长牌」。

▲南通长牌

▲天津纸牌

清末人们为了方便在船上游戏,干脆将骨牌的材质也借鉴过来,将纸牌的钱币图案绘制在骨牌上,并加入了「东、南、西、北」四风牌,把「千万、红花、白花」3 张特殊牌变成了「发财、红中、白板」。纸牌与骨牌的集大成者——「麻将」就此诞生。

▲麻将,溥仪御用「五彩螺钿牌」

另一方面,骨牌在清朝也发展出「以大击小」的玩法。但 21 种组合太少,人们将 21 种骨牌分为 11 种「文牌」和 10 种「武牌」,将每种文牌变为 2 张,10 张武牌和 22 张文牌共 32 张为一副,这便是今天的「天九牌」。

▲天九牌

时间倒退回 12 世纪,中国的纸牌随着丝绸之路传到西亚,伊斯坦布尔出土的 15 世纪的纸牌是现存最古老的西亚纸牌。中国纸牌的「文钱、索子、万贯、十万」四种花色演变为「硬币、宝剑、杯子、马球棍」。Wilkinson 认为,不懂中文的西亚人并不知道中国纸牌上「万」字的含义,他们把「万」字颠倒过来,变成了杯子。

▲ 15 世纪的西亚纸牌,出土于伊斯坦布尔

14 世纪,纸牌由南欧传入欧洲,欧洲人并不像西亚人善于骑马,他们把「马球棍」改为普通的「棍棒」(Club)。意大利人还在纸牌的基础上发明了「塔罗牌」,最早的塔罗牌分四种花色,是用来玩而不是用来算命的。纸牌的四种花色,由意大利的「杯子、硬币、棍棒、宝剑」一步步演变为法国的「红心、方片、草花、黑桃」。而原本纸牌中「千万、半枝花、全无」3 张特殊牌逐渐演变为「国王、王后、小丑」,并由整副牌 3 张变为每种花色 3 张,最终成为今天扑克牌中的人头牌「K、Q、J」。15 世纪以后,法国的「红心、方片、草花、黑桃」四种花色一副 52 张牌成为欧洲纸牌的统一标准。

▲ 纸牌花色在欧洲的演变

骨牌则是在 18 世纪初才传入欧洲,欧洲人采用了和中国人截然不同的办法来解决「21 种组合太少」的问题,他们加入了「0 点」,使得一副牌多了 0-0、0-1、0-2、0-3、0-4、0-5、0-6 共 7 张牌,总共 28 张,这便是「多米诺」。

▲多米诺

总结一下世界纸牌和骨牌的发展史,大致上是这样的脉络:

所以说,无论是扑克,还是麻将,归根结底,它们都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相关话题

  副露听牌防不胜防,如何降低铳率? 
  你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技术发明是什么? 
  如果美国衰落后,那时的中国人会怀念美国的什么? 
  日麻游戏《雀魂》中如何突破银之间? 
  如果我对一个生活必需品有专利,例如筷子,那么如果我不制造筷子,全中国人是不是都不能使用筷子? 
  日本麻雀中,六巡和七巡后向听数的期望分别是多少?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的中国人批判儒家文化到了疯狂的程度? 
  为什么有的韩国人瞧不起中国? 
  为什么淘宝上售卖的日本麻将(大洋化学)中的赤牌上没有点? 
  抓饭是乌孜别克族发明的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很多歌曲结尾的几秒钟是一片空白?
下一个讨论
如何使自己始终保持正确?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