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心理咨询师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u-yan-zu-73-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随口一说,看完一笑置之即可。

围棋可以,自动驾驶也可以,因为它们是存在或可以具现其规则的。

人心或人的思想、心理和思维有具体的规则么?

当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了解到这些,成为心理咨询师时,那人工智能会有心理问题么?

它们需要心理咨询师么?

它们的咨询师是找人还是找机器?

取代?

意味着比人更懂人的心理?

当这个提问的答案变成了肯定之时,

或许在那时「它们」已经变成了「他们」了。

而人的「他们」是否又会产生些许变化?


user avatar   minz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2019年东京论坛上,马云说:“在未来,有超过50%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这很可怕,但也令人兴奋。”


究竟什么职业会被取代呢?BBC基于剑桥大学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未来在英国的“被淘汰概率”

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会计以97.6%至99%的概率位列前三甲,超过90%的还有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等。多数第一与第二产业工作,都以60%-80%的概率可能被取代。

解决人类精神健康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有多大可能性被人工智能替代呢?

BBC的答案是0.7%!


01 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缺口让我们需要AI


WHO预测中国有5400万抑郁症患者,仅不到20%接受了治疗。也就是说,有4000多万人,遭受抑郁的折磨,他们无法得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

根据WHO建议,每千人拥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是健康社会的平衡点,按这个估算,中国还需要130万名心理咨询师——这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AI不得不在心理健康服务中,支持专业工作者,目前可见的有前景的应用在计算精神病学(computational psychiary)和聊天机器人。

02 提升诊断与治疗效率:计算精神病学

计算精神病学是通过使用算法与大数据,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精神障碍的诊断,依据的主流范式是症状学,靠对于症状的表象观察,获取主要的诊断依据。美国DSM系统(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是应用最广的诊断系统之一。


可是,这种靠观察和表象为主要依据的方法,也不一定靠谱(想想中医的望闻问切)。2012年人民网一项报道称,在中国,一流精神科医师初诊误诊率达20%,“三流医师”甚至会高达40%。

首先,由于缺乏生物标记物(例如,感冒是上呼吸道感染),通过观察收集到的症状,在不同的诊断类别中会有所重叠。比如,情绪低落这一症状,可能在抑郁症、PTSD、精神分裂症等多种障碍中均有体现。

第二,人类的观察容易产生主观性错误。比如,性格内向的多动症儿童,表现出焦虑、抑郁等,应该与焦虑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相鉴别。

面对这一困境,人工智能的介入就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例如,弗吉尼亚科技集团(Virginia Tech group)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能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结果与大量数据相结合,包括心理测量、行为数据、访谈的质性数据以及医生的评估等。


这些数据的结合,会为专家提供充足的诊断依据:

  • 首先,因为有行为大数据的支持,人工智能对症状的观察更全面,不会有选择性忽视一些而重视另一些(人类的观察会有这种偏见)。
  • 其次,fMRI的应用使内在的生理数据得到全面分析。
  • 最后,人工智能可以结合行为和生理数据,做出更充分的判断。

所以,有专家甚至相信,在不久将来AI可以取代人类专家,做出独立诊断。


在精神障碍的治疗中,用药并不是最有技术含量,最重要的环节,对于疾病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在用药之后的效果评估、病程预测、预后管理

人工智能能够帮助人类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预测疾病的进程,帮助选择最佳的治疗路径。算法通过挖掘现有的临床试验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可以对特定治疗药物作出反应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识别。


03 机器人“大白”

你有没有想过拥有一个像《超能陆战队》里大白一样的智能机器人?

他善良贴心,总是能够想尽办法让你开心起来。聊天机器人就是为你我量身定做的“大白”。


有一款聊天机器人叫Chatbot。

据统计,我国心理疾病人群整体就医率不足10%,形成"患病不看病"的客观现实。信任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显示,来访者对很多素未谋面的咨询师很难产生信任感。但是面对机器,他们会放松警惕。

即便如此,Chatbot也无法完全替代咨询师所扮演的角色。比如,机器会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场景中犯错。因此,在目前的实践中,还仍需心理咨询师帮助机器优化它的学习系统框架,例如,识别潜在的性别、种族和年龄偏见等。


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虚拟咨询师(or还原虚拟场景)

VR在还原虚拟场景上,有人类心理咨询师做不到的地方。比如:

在《扪心问诊》第三季第一集中,来访者Sunil是一位老年丧偶的印度裔男性,他被自己的孩子带来做咨询,在他们的文化中,只有那些“疯子”才需要看心理医生。于是,在第一次咨询中,他展现出极度的阻抗。

但是心理咨询师的真诚和愿意帮助他的动力,打动了他,在结束的时候,心理咨询师邀请Sunil下次继续来,于是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心理咨询师说:

我很愿意帮助你,只要是我能做到的。



Sunil说:
也许 你能给我开个药方。

让我可以返回印度。我的妻子能够依然在世。我会自己走回家,我们会互相问候,就好像我只是刚刚远行回来。然后我们会来一顿丰盛的晚餐,聊聊在我离开时,我做过的事和看见的东西。

然后我们沉沉睡去,伴着洒在窗户上柔柔的月光。

你能做到吗?Weston医生?


人类心理咨询师做不到的,VR可以做到。

韩国母亲用VR与去世女儿重逢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0662344638242816


但是,与故人重逢,并不是心理困扰解决的办法,它让你获得安慰,也可能让你沉迷其中。

所以,VR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辅助,但很难完全代替人类心理咨询师。


04 0.7%背后的理由

根本原因在于,人工智能还无法在复杂的情况下处理问题。

这其实上升一个哲学议题,你是否相信,人类复杂的内心世界,是否可以用数学工具准确表达。AI是数字化的计算和信息处理,它对模糊的,复杂的,不一致的情景无能为力。

这也是为什么,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人类咨询师的直觉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这可能是BBC仅给出0.7%的理由吧。


当然,AI与人类并非完全对立,AI在提升和优化人类在心理服务上的效率与质量,依然有很大潜力。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相关话题

  为什么中国心理咨询师缺口那么大但同时心理学专业的人很难就业? 
  为什么无知可以让人变固执? 
  马斯克称「特斯拉或许应该制造一款连接交通灯的 AI 设备」,透露了哪些信息? 
  女性化妆、打扮,是本能上为了掩盖缺点、吸引关注、吸引异性,获得交配吗? 
  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和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相处与沟通? 
  食堂大妈不愿给同学们打肉,食堂的肉去哪了? 
  人生在世,有哪些道理或者观念越早知道越好? 
  为什么很多程序员喜欢养猫? 
  做底层 AI 框架和做上层 AI 应用,哪个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或综合能力)促进更大? 
  一个人有实力没野心是怎样的体验? 

前一个讨论
从现实出发,你期待活成什么样子?
下一个讨论
看新闻心慌,不看新闻心更慌?生活的哪一刻,让你意识到积极的心理状态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息息相关?





© 2024-06-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