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罗振宇的价值观有什么问题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ichael-62-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次听还行,现在是2021年底,再听就觉得错误太多,比高晓松还多。

1,先有结论,再找证据。这个最致命。

2,喜欢吹嘘经济,商人哪儿有什么坏心思呢?

3,有个流传很广的理论,“细节决定成败”,导致很多人喜欢从很小的点来推导大问题。

其实是不对的,容易误判,成败是看核心因素的,不看细节。假如这个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就不是细节,而是核心因素。

比如iPhone手机的火,它的外表很精致,这是细节。但它的火不是因为外表精致,而是系统的稳定,运行的流传,传输的速度等,这些都是核心。

再比如战争,美国打败日本,不是因为美国的武器擦得怎么干净,炮筒上有没有晾衣服。而是出色的后勤,先进的武器装备,优秀的战争战略和指挥。

罗振宇谈历史,经常拿一个小点来扣,然后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很多人觉得有道理,我看来很扯淡。

其实公司管理也是一样的,不要扣这些无关紧要的细节。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回到最本质的问题,听了那么多逻辑思维,你是考试分数更高了还是挣钱更多了?

知识是有门槛的,举个例子,如果没学过微积分,根本没法理解量子力学。如果不能理解量子力学,那么所有你学到的有关量子力学的那些皮毛其实都是不准确的。同样在这个基础上你的一切自己的想象都是胡思乱想。

同样,经济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统统都是有门槛的。假如没有基本的知识储备,你眼中看到的东西跟事物本身就会有巨大的偏差,这个偏差也许就是一种误导。

逻辑思维的问题在于,他总是舍难就易。大部分所谓推销的书籍都是“畅销书”的行列。畅销书本来就已经存在很多误读和夸张。更何况逻辑思维又再夸张了一次呢?

我这么多年下来有一个经验,对某个事物了解得更加深入远比对很多东西都落知皮毛要有用。

当然,人的天性更加喜欢新鲜刺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注意力总是会分散到看似奇妙的东西上。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欧美的普世价值? 
  如何看待《罗振宇的骗局,大部分知识付费其实都是大忽悠》一文? 
  和读中外合资班后花钱变得大手大脚的中学好友闹翻,我的想法有问题吗,不同阶层价值观的人能做朋友吗? 
  是否存在中国人不受全世界欢迎的现象?如果是,原因是什么? 
  一个国家在全球大范围形成价值观、文化的强势输出要具备怎样的条件? 
  既然靠学历逆袭越来越困难,那么好好学习的意义有哪些? 
  为什么欧美国家形成了个人主义价值观,但是东亚形成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 
  为什么有很多优质男性依然单身? 
  什么叫做内心强大?怎样变成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哪些知名的书籍和电影长期以来被严重误读了? 

前一个讨论
周润发、梁家辉、梁朝伟三人的演技该如何排名?
下一个讨论
锡克人和普通印度人有什么区别?





© 2025-02-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