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谈棋应该赢不了AlphaGo,而且这次设置这盘棋的目的应该也不是简单为了比赛求胜,更像是为未来借助程序来进行集体研究所做的预演。
-
围棋,归根结底是一对一、黑与白的对抗,同一方的思路必须是连贯的。当年吴清源反对打挂制度和长时限比赛,就说“围棋是真剑胜负,应该一口气决出结果,以后应尽量在一日内完成比赛”。
连同一个人在一盘棋中,只在时间上经历断裂,都可能造成思路和状态不连贯,而发挥下滑。不同的人配合下同一盘棋,兼容性问题就更严重了。
就像打仗,令出多头,计将安出?红军反围剿,这边的指挥部要灵活迂回,绕过敌军主力奇袭侧翼,那边的国际代表要求在重点城镇正面迎战,寸土不让,最终结果如何?指挥体系一片混乱,前线大败,不得不战略转移。
多人联棋和多人相谈棋,其实都属于人们创造出来的特殊对局方式,娱乐的成分要高于真剑胜负的意味。不懂围棋的朋友经常会有个误解,觉得下棋好像打架一样,人多力量大,或者像普通的团体讨论一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
-
多人联棋,是一人下一步,但不能互相沟通。所以大家可以想象,队友之间的配合经常是不默契的。而且再默契,也比不过一个人自己的思路连贯。所以联棋的发挥,往往低于一个人下棋的发挥,而且参与联棋的人越多,队友之间实力相差越多,棋风差异越大,最终形成的整体实力也就越弱。但也正因此,联棋期间会有很多滑稽的事情出现,娱乐性很强。队友中的下手方(弱的人)打将,好让上手方(强的人)连续下棋,也因此成为了联棋中提高发挥的常用战术。
历史上最著名的多人联棋,应该是1984年吴清源退役时,一众日本超一流棋手对吴清源的对局。
图1. 电影《吴清源》中还原的1984年吴清源退役棋仪式场景
看似是一群人打一个,但这盘棋其实是一场仪式性的荣誉比赛。大家集体上阵,和吴清源完成其现役的最后一盘棋,也表示了当时棋手们对吴清源的尊重与爱戴。
现代的联棋,多以男女双人联棋为主。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盘联棋下来,说不定还会产生什么不可多言的微妙情愫,无数故事就这么诞生了。
-
多人相谈棋,比联棋好一些,毕竟可以讨论。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时间限制上是怎么样的?队友间的沟通、理解和协调是需要时间成本的,这种时间成本会使得棋手花在棋本身的时间上打折扣,而用时越短,这种时间损耗越明显。但如果时间较宽松,队友之间水平接近、棋风相差不是特别远,那么大家讨论下的发挥有可能比一个人下要好。如果不限时,那就相当于现实中的集体讨论研究了。
不限时的相谈棋,最有名的例子是1933年吴清源对日本末代名人秀哉的特别对局。
图2. 1933年吴清源vs秀哉特别对局现场照片
当然,这盘棋名义上不是相谈棋,只不过实际上被秀哉操作成了单方向不限时相谈棋。秀哉手握打挂权利,下到关键处就打挂,然后回家集合门下弟子,进行不限时的集体研究,什么时候觉得研究的差不多了,什么时候再通知吴清源继续下。就这样,靠着集体研究中讨论出的一步妙手,艰难的逆转了形势,小胜吴清源。这位末代名人的“耍赖”,也成为了围棋史上的重要八卦。但我们可以看出,相谈棋在不限时的情况下,确实可能比一个人要强。比如秀哉和吴清源的那盘棋,如果不给秀哉打挂进行集体研究的权利,他明显是赢不了的。
-
中国围棋近12年来相对韩日的狂飙猛进,除了国力增强、资本注入、人才井喷等原因外,大量的采取集体研究是很重要的成分。不同的棋手确实会有不同的棋风,因为围棋正解解集的可能性空间很大,足以容纳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所谓不同的棋风,在对局表现上相差也不多,因为大量局面下,合理变化能给你的优异选项也不多,很多封闭空间的强逻辑分支,甚至都是一本道(一条路)。所以集体研究,在时间充分,不断积累的情况下,就像是程序不断的版本迭代,确实是可以提升人类的整体围棋实力的。
近年来布局套路、定式变化等各种前半盘变化研究的井喷,也得益于此。中国围棋发展快,也体现在中国棋手们在集体研究下,推动前半盘变化革新的速度很快。动不动某次世界比赛,中国棋手群体就不约而同的拿出一个新套路,韩国棋手学过去拿回家研究,很快又在网上训练或者正式比赛中反馈出新的思路,然后我们继续集体研究。在这种形势下,近二十年来的布局和定式革新一直在加速。AlphaGo的出现,所带来的新思路,又为这种加速点了一把大火。
-
可集体研究,说的是不限时的研究。至于限时的相谈棋,水平也许比一个人高,但到底能高多少,到了赛场上真不好说。
13年和15年,中韩间搞了两届三人相谈棋的团体对抗赛。这个比赛有些娱乐性质,火药味不浓,但也能说明限时相谈棋的一些弱点。13年第一届时,中国三位棋手中有一个棋风偏向实地与治孤,另一个偏向攻杀,还有一人棋风均衡。结果在讨论的时候,喜欢治孤的和喜欢攻杀的争执不下,意见动辄截然相反,最后白眼以对,而棋风均衡的也不敢多说话,只好看着两人笑呵呵。最后中国队惨败。
赛后去了解韩国队的情况,发现他们的配合很聪明:棋力最强的那个人主下,另外两个人一个人专门点目做形势判断,另一人专门查缺补漏防止主下打勺。其实当时从实力上来说,如果3v3下三盘棋,中国的三名队员实力上明显稳稳压过韩国那三个人,但一相谈讨论,却是这么个结果。15年第二届比赛,柯洁也参与了进去,但还是输给了韩国队。不得不说韩国队在配合上确实高明。古力今天直播还调侃:韩国队三人相谈时XX(一个辅助者)是专门负责买饭的。
-
今天我看到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很多人只知道柯洁,没听过周睿羊、时越、陈耀烨他们,就认为他们只是一些nobody,加一起也不如柯洁。但实际上,在今天这种偏宽松的赛制下,如果他们五个对的是柯洁,我谨慎看好五人获胜。
舆论都知道柯洁世界第一,但柯洁比这几位其实真没强那么多。下十盘赢个五六盘很正常,甚至状态奇好赢七盘都是有可能的。但要说柯洁能碾压他们几个人之中的谁,这真不可能。我这么说吧,李世石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李世石对上这五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是明显下风。
五人相谈,在时间充分下可以尽量避免一个人因为体力不支或精神松懈出现的明显失误,这是多人讨论的优势所在,但优势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跟AlphaGo下,我不认为今天的五人能比昨天的柯洁表现更好,现在来看也确实远远不如。原因也不复杂:昨天的柯洁是当成了一对一的真剑胜负,放开了想挑战自己的极限,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可能会有很好的发挥。而今天的五人相谈,比赛的意味就很淡了,他们相对来说没有那种真剑胜负的压力和动力,就像我说的,像是未来借助计算机进行集体研究的预演。
-
人类对围棋的研究,是几千年的积累、“版本迭代”的过程,而且时间越接近现在,这“版本迭代”的速度也就越快,而且在可见的未来,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这是人们对于客观真理的追求,也就是求道。
可要说围棋作为竞技运动的意义,棋手们作为运动员,对于突破自我极限的追求,那还是要看一对一的正式比赛。
很想再强调吴清源的那句话:“围棋是真剑胜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