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觉得读的书越多,三观越不正? 第1页

  

user avatar   liu-xiao-qiang-81-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水平真是江河日下啊,很多莫名其妙的生物都参与了进来。

到处都是歌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抱歉,不是我想打击你们,但你们的智商真的堪忧。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都是自私的”这种理论,对不对?

当然对,就算小学生都能理解,这么简单的理论。人首先是为自己活着的,这个绝对没什么问题。但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言论,当着自己的人生准则,只能说你们智商堪忧。

人,首先是一个群体动物,需要在社会里生存。既然一个人在社会里生存,就需要遵守大家都默认的规则。

你去当一个员工,每天只想着自己,完全不考虑集体利益,早晚被大家踢出局。

你去当一个老板,每天都跟周扒皮一样,早晚让员工坑死。

什么“道德”啊,看穿了的确没什么用,但当你开始抛弃“道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主流的社会再也容纳不进去你了。做人要讲良心,并不是说,“良心”本身就是值钱的,就是“无上宝”。而是“良心”这个东西,是人融入集体,交朋友,社交必不可少的一个东西。

一个人良心丢了,还想在融入社会麽?

当一个商人,每天想着坑蒙拐骗,我不信你能坚持两年。

当一个学者,每天品行不端,我不信你能在学术界混多久。

古人讲: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什么是“道”?“道”就是良心,一个人只有讲良心,重信义,大家才愿意帮你,或者不为难你。

那些讲什么“人不为己天地诛”的,的确没什么不对,就是智商太低。他们这样想的前提是,把世界上其他的人,都在当傻子看待。这个世界最不缺的是什么?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在一个人人都想“向上爬”的社会,道德品质是最好的人生保护伞。

那些歌颂什么,“人都是自私的”,“良心没什么用”,的确没什么不对。但是,这样的人可能连最起码的做人都不会,更加别提有朋友跟着你打拼,跟着你创业了。按照知乎上的“某些人”的观点做两年,估计人生就会达到“光杆司令”的境界了。

当人,活到知乎嘴炮的”人生境界”,到了那个时候,估计有点什么困难,一分钱也借不到。到了那个时候,大家对你这种人,一定会欢喜的落井下石的。

鲁迅说:搞鬼有术,也有用,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从来无有。


user avatar   cao-min-yi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和尚曰,修行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

同理,本答主曰,读书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读书,有三观,但是这个三观多是未经现实历练过的三观。这个时候可能读的多是励志书,成功学什么的。

第二阶段:读书,之前的三观开始动摇。因为读书多了,认知到世界的广大和人性的复杂,对自己之前所持的东西有了怀疑。

第三阶段:读书,重新建立起了更加博大,圆通和坚定的三观。这个时候,读书更加像两个独立灵魂之间的相互欣赏。


user avatar   hei-sen-lin-mu-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观”是人自身认知体系的投影。

三观不正的根源是因为接触的知识、信息过于片面,过分集中在某一领域,使得整个人认知体系本身侧重发生偏离。

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认知体系虽然简单,但是由于其被灌输的往往是“大道理”,因此总会形成不偏不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这也是某些大人眼中的天真或者幼稚。

因为这种认知体系太过单薄,所谓的三观也只是在大人引导下一种简单、空洞的概念框架而已。

随着发育成长,随着知识不断的积累、随着越来越多的见识与经验:

一方面原本的脆弱的“三观”被不断充实的信息强化、重塑;

另一方面,随着对社会认知深入,要维持知识、经验体系的全面性越来越困难。这是大多数人容易进入的陷阱。

读书越多,在人思维惰性的影响下越容易积累某一方面知识、强化固有观念影响看待问题的全面性,这就导致原本不偏不倚的三观发生重心偏移,也就是题主所说的三观动摇。

比如道德问题,一般人只被道德约束,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能看到道德形成建立的原理与弊端,真正懂得道德的人会知道其存在的价值以及其对于自身的意义所在。

因此,“读书越多,三观越歪”?不一定。

读书或者说任何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都在深刻的塑造着“三观”,其中:

接收信息的量与质,决定了对应思维方式的深刻程度——即三观是否“坚定”;

外在信息来源的结构,决定了思维方式的维度、角度——即三观是否“正”。

侯亮平、祁同伟是大学同学,走出校门,一个成为检察官、一个是变成了贪污犯,同样认知能力下,双方的家庭背景、所处的环境不断着影响这三观。

这里就不举例了,都是过于浅显的道理。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参禅不是禁锢于内心的自洽,而是通过不断认知这个世界塑造自身三观的过程、是一个先破后立的过程、依儒家言还是格一物、格万物最后格自己的过程。

基于生理条件,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能接受的信息也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填满知识体系的每一个角落。偏信偏听、先入为主、固有意识的自我强化都是人性最自然的趋向。

不断丰富知识、完善知识面、丰富经历、形成多角度的思维方式是与人性抗争来维持三观“正”的不能懈怠的过程。

有时候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不是因为对错,而是提醒自己人性的弱点而已…

zhihu.com/question/2014

如何理解参禅三境界?


user avatar   zhang-meng-51-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村上春树有一句话,是:当强壮本身成为道德,强壮必将被更强所打败。

有一些书友,信奉虚无主义的善恶观,以为这个世界就是没善没恶,只有利益和屁股的。我并不喜欢这样的东西,但事实上,虚无主义这种东西,当一个人接触到很多社会讯息,无力辨别也把持不住自己内心道德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而且他还让人觉得自己很高明。但事实上,这个人生阶段通常与中二没什么区别。

我们是弱者。为什么,事实上书友当中有不少恐怕还是本身很有力量的,或者在社会上风生水起的,但即便是这样的人,如果仅以强壮作为衡量的标准,更强的永远存在。但世事若真的无善无恶,强者欺凌弱者,或者就真的不需要理由了。

世事残酷,所以美好才显得弥足珍贵。有些东西,不是过家家,而是需要你拼命去争取和保护的。而在这世道中,我们都是弱者,我们手中的东西,可能被夺去,拥有的美好,可能得不到保障。如果有一天,有人践踏过来,法律能够完全保护你吗?现在谁家里出事,找的都是关系。打个比方,一个亿万富翁,你得罪了他,人家花钱花关系杀掉你,或许能够很轻易地把事情摆平。全世界都有这样的例子。在一个虚无主义善恶观的世界上,人家想踩你就会肆无忌惮地踩你。真正能够保障你的,能够让强壮的人不至于肆无忌惮的,能够使人与人尽量平等的,是道德观。

而就我所见,越是身无恒产,越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反而对于道德观、善恶观,越是轻视。但反倒是走得上一点的,能多少有所敬畏。我并没有走上去,我也跟大家一样处于底层,而当我写出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感到的是恐惧。

有一天被逼到极处的人只能拿起枪到街上杀人。只能到幼儿园里去杀孩子,就好像马家爵杀了自己的同学。有一天这样的事情或许还会降落在你我的头上,遭了厄运,无处可去,走投无路恶向胆边生。梁山的人,也类似于此。

但唯一能够保护你我的,反而是道德与善恶干。道德与善恶观以真正人人平等的方式厘定每个人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它未必是学雷锋,而是给所有人一个平等的束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法律无论如何森严,都是有层次的。对于弱者来说,我觉得更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摘自赘婿选段,愤怒的香蕉


user avatar   ling-yu-zhong-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小时候,二三年级吧,就看过《红楼梦》,但是不是原书,是那种通俗儿童读物,配着七八十年代的插画。

在那本书里,薛宝钗就是圆滑世故,林黛玉就是唧唧歪歪。

这两个形象在儿童读物里就这样,有时候在大戏台上也这样,在很多读者心里就更是这样。

再看《红楼梦》,是五年级那会儿,听刘心武讲。坦白来说,当时我很确信“秦可卿是废太子女儿”这个观点,我觉得好有道理,太厉害了。也是那个时候开始,第一次看《红楼梦》的现行本,加上高颚续书的120回。往往是刘心武引用到那里,就翻到那里,其实那个时候是看不懂的,就是大致翻翻。后来刘心武的四本书都出版了,节目却下架了。然后就是大规模的批判,一直到今天,知乎红楼梦话题天天骂他。我那时候也跟着骂他,以他为我阅读《红楼梦》的引路人为耻。我开始自己耐下性子,真正的开始读《红楼梦》。

初中那会,情窦初开,《红楼梦》其实很有启蒙效果。第五回贾宝玉梦遗,第六回跟袭人初试,第九回隐晦地写同性行为,第十五回秦钟得趣馒头庵,晚上还要和贾宝玉“细细的算账”……原来看贾瑞照风月宝鉴,“胯下一片濡湿”,不知道是啥,是初中那会借着《红楼梦》,才第一次体会。心里一直存了个念想:我也想和“一经男人挨身就浑身酥软的姑娘”试一把!

后来掌握网络,有了更发达更直白的性知识来源,再看《红楼梦》就不会反复看那些蚊子苍蝇腿儿似的情爱片段了。我那个时候知道《红楼梦》是悲凉之音,不爱看悲伤的地方,专挑热闹的看。更喜欢看得是富贵,是团圆,是热闹,是吃。一个是元妃省亲,一个是螃蟹咏,太热闹了。那个茄鲞,还有宝玉挨打喝的那个“小荷叶小莲蓬汤”,哎呦给我馋的,我记得好像芳官还嫌吃得腻,我看着她那四个菜都馋死了,而且,更羡慕她能“嫌美食腻”这个行为,太有范儿了。

当时就这么想。

再后来,长大了,经历得多了,好好看书。可是还是喜欢黛玉,不喜欢宝钗;喜欢晴雯,不喜欢袭人……泾渭分明啊,无论薛宝钗说什么我都觉得“这真是太虚伪了”“就会挑人家爱听的说”,尤其是她过生日点戏,转挑贾母喜欢的热闹烂戏文,贾宝玉都看不下去,说出了我的心声。

你看那时候我就忘了自己之前是多喜欢看热闹,一味投入到新的讨伐之中了。

下一个转折在高考结束以后。有一天我刷知乎,发现有人骂刘心武。骂得那个难听啊。可是我心想,我看过他的四本书啊,他的秦可卿理论固然不好,他的续书也根本称不上上品,可是他对《红楼梦》的大多数索引是有道理的,他那个“曲柄七凤黄金伞”的考究曾经一瞬间感动过我啊……

我又摇身一变,成了刘心武的捍卫者了,在回答下尽量说些他的好,因为确实骂得过分了。而我也过了那个需要靠贬低别人获得自我认可的阶段。

刘心武有那么多好处,那么薛宝钗呢?

然后我发现原来宝钗也有那么多好。

她扑蝶的时候那个状态,很美。

她有酥白丰腴的手臂,搭着红麝串,让人想摸一摸。

她去审颦儿,不是抓住把柄如何如何,而是告诉她,“我也看过”,你也有我的把柄了,我们彼此都得小心,也都安心。

她选秀似乎是败了,“没个好兄弟好哥哥做得杨国忠!”,告诉丫头“你要小心!”她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啊……

“我难道是为了抹骨牌来得么?”她也有小女儿心思,这句话多赌气,如果你也是个恋爱的人,你就更懂这句话的酸涩。

这是圆滑世故工于心计的宝钗么?眼下我能想起这么多,你看她也有那么多喜怒哀乐。

林妹妹呢?

林妹妹是“情情”啊,那是真性情,是一身傲骨仙姿,她不是只单单为宝玉,为“木石前盟”,她有一种对生命和世界的冷静思考和看待,偏偏还极善感细腻,看得通透才更伤心,她哪里只是小女儿情态呢?

“管他呢,少了谁的也少不了你的我的。”面对林黛玉对家业凋敝的担心,贾府的接班人宝玉就这样回答。我若是黛玉只怕也只能一笑了之,林黛玉冷眼旁观,家用无度早晚崩塌,她看得如明镜一般。只是宥于身份性别,她也好,宝钗也好,探春也好,都不能施展才华挽救家族,这多可叹。黛玉哪里是个只会挑三拣四耍脾气的小姐呢?

这时候才堪堪品出曹公的心意,《红楼梦》里绝大多数人,无论是主要次要,曹雪芹的笔墨都是基本中肯的。对于主要的女子们就更是,十二钗里人人可叹,不是我们想得那样那么简单,因为曹雪芹写得是这个真实的世界上真实的人性,人性很复杂的。

除了如赵姨娘,王善保家的一类的七七八八的,还有詹光吴星戥那群随口谐音取名的人,那是曹雪芹真的一点都不喜欢,大多数人都是非常立体的,有不同面的。而林黛玉,薛宝钗这二位,就远远不是一面两面可以概括,她们甚至比很多活人形象还鲜活。

她们根本不是我童年记忆里的“圆滑世故”和“唧唧歪歪”。

题主你拿薛宝钗举例子,我用《红楼梦》来破你这个题。

人心似水,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读书人博观约取,每读一本书,就是在与原作者的灵魂进行一次单方面的交谈。为什么我喜欢读书?因为我觉得通过阅读,我看见了书作者的世界,就等于也多了一个短暂的人生经历,等于延长了我有限的生命。

而这个沟通是单方面的,作者的思维单方面的传递给我,不同年龄不同阅读力,不同阅历不同角度,我的想法就是时刻变化的,所谓“三观”也正是我自己内心本源想法的写照。

是否越读书,“三观”越歪?

不是。

“三观”的正与斜,有谁规定?每个人三观都不一样,怎么能区分优劣?

但你现在不是三观正不正的问题,而在于你阅读的能力或许还不足够支撑你在阅读中构建三观,此刻你的想法看似完善,可不用他人,再过一阵你自己就会推翻。

所以管它三观到底歪不歪呢,你就尽管去读吧。“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先读着,丰富自己,哪怕看个热闹,总有一天阅尽世事,再看古人心血凝结之作,你会豁然开朗,如醍醐灌顶。

到时候心即是我,我即是心,凭心去做,又有什么歪不歪的。

放手去读,去成长,去感受,别那么早就停止耕耘回头看,别那么早给自己下结论找定义,且做。

生命是一件很长的事情,你不要着急。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相关话题

  根据外交部的发言,中日关系目前处於什么状态,事态将如何发展? 
  这个描写怎么样? 
  在社会上如何在合理的限度内用流氓痞子等非正常途径解决问题? 
  哪些书能看一辈子? 
  假如文学大师们还活着,他们会怎样描述今天的疫情? 
  毕业生各种煽情,感情真的那么深吗? 
  如何看待业内知名KOL姜茶茶推算了李佳琦和薇娅的年收入分别为30亿和115亿? 
  如何评价唐家三少和跳舞对网络小说的言论? 
  国内防疫政策导致受“影响”的人群有多少? 
  面对舆论、谣言,是否应该放下面子? 

前一个讨论
不喜欢发节日祝福短信,我是不是很冷血?
下一个讨论
琼瑶小说三观不正吗?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