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认为演义对周瑜的描写无所谓褒贬,只是加了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情商戏,而这种情商互动在整本小说一直存在(例如呂布对陈宫信任的时候,曹操那么多猛将谋士都打不过他,后来就因为“结袁术斩其婚使”之事对陈宫开始言不听计不从,结果双双败亡),正因为有这些互动的存在,所以《三国演义》广受人民群众欢迎。
一个关键情节在于,演义里,周瑜对程普以及其它下属那是很有气量的:
次日平明,瑜赴行营,升中军帐高坐。左右立刀斧手,聚集文官武将听令。原来程普年长于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乐:是日乃托病不出,令长子程咨自代。瑜令众将曰:“王法无亲,诸君各守乃职。方今曹操弄权,甚于董卓:囚天子于许昌。屯暴兵于境上。吾今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程咨回见父程普,说周瑜调兵,动止有法。普大惊曰:“吾素欺周郎懦弱,不足为将;今能如此,真将才也!我如何不服!”遂亲诣行营谢罪。瑜亦逊谢。
这个情节说明,周瑜对程普无礼犯上的行为并不在意,以公事为重,最终将相和,说明演义里的周瑜其实也有一定气量,此外他还与很多其它资历老的同僚,比如说黄盖,关系都处得相当好,没有高情商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正是这个情节忽悠了不少人,比如央视三国演义的编剧就据此(借诸葛亮之口)认为周瑜并不嫉妒诸葛亮,只是担心其为东吴之害而欲除之。不过我觉得这个也是过度解读,因为周瑜临死前尚且”既生瑜,何生亮“,是明明白白这么写的。
我认为更接近真相的情况是,作者暗示,人们对不如自己的人,有气量是更容易的,只有发现自己明显不如某人的时候,才会嫉妒该人,正所谓强者的宽容。周瑜对程普不如自己那是有绝对的自信,所以比较宽容,但很快就发现自己不如诸葛亮,因此争强好胜的心理爆棚。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庞统,刘备、张飞一开始对庞统都有些无礼,庞统却并不计较,用实力让张飞心悦诚服,但是到了与诸葛亮同为正副军师之后,就开始明显对孔明体现出竞争意识,惟恐立功落在了诸葛亮后面,心态急躁,终于因此殒命落凤坡。
这种情商戏也不能说完全就是瞎编的,比如普鲁塔克《费边传》曾记载道,费边担任独裁官期间,非常有气量,其副手米努基乌斯·鲁弗斯是费边的政敌,不服费边的拖延战略,不听指挥,处处给费边使绊子。费边却以大局为重,毫不在意。后来鲁弗斯被汉尼拔围困,费边不计前嫌,率军杀入包围圈将鲁弗斯救出,结果鲁弗斯一回营寨就一屁股跪下了,直呼费边为”父亲“。正是这样一个宰相肚里能撑船之人,后来一代奇才西庇阿冉冉升起后,却也明显显露出嫉妒之情,当西庇阿提出远征北非之时,怕被他立了不世之功,处处阻挠。因此费边这种转变,也曾让普鲁塔克颇为不解。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只是猜测,我怀疑是不是罗贯中在当张士诚军师期间也有类似的竞争关系,所以就以这种经历为蓝本把它写出来了。演义的周瑜固然不是那么完美,有明显的性格缺陷,但是毕竟嫉妒的人只是诸葛亮,其实也算不上很丢人。而且,这本身也是演义塑造人物的一大特点,演义里没有完人,就算是诸葛亮,在演义里也不是神,也不是计无不中算无不成,否则如何会有荆襄、街亭之失(演义里明确写了诸葛亮建议关羽攻打襄樊,正史似乎无此事)。
至于有些网友“周瑜在孙氏集团并没有那么重要”的说法,我觉得倒也是矫枉过正(跟刘备死前的诸葛亮地位被矫枉过正差不多),三国演义抬高的地方大概也就是左都督变成了大都督。
孙策生前即任命周瑜为中护军、江夏太守,没有托孤于周瑜,很有可能是因为周瑜留镇巴丘,统兵在外,所以来不及回来,而周瑜赶回来奔丧以后,立刻就与张昭“共掌众事”,也没法更高了。也就是说,张昭周瑜确实就是孙权集团前2的人物,这大概就是演义“内事不决。。。外事不决。。。”台词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