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见世面
因为那边福利好,不怕穷,活着踏实。
其实,移民这么大的决定,往往是合力的作用,不大可能是单一理由。
为了不被删除,又不想说假话,于是我就挑这个理由。
十几年前,我和我妻子谈恋爱的时候,她就说想出国,读书,然后移民。
当时我就不干了。我知道国外好,但是我在国内混的好好的,干嘛要走呢?要走你走,我反正不走。我态度非常坚决。
于是她就没出国,选择和我成家。
2011年底,妞妞出生了,我在原单位干着没意思,煤炭的生意也不爱做了,就选择辞职赋闲。
那个时候,我第一次产生移民的想法: 听说那里环境好,福利也好,不如趁着我手里有俩钱移民?
在这里,我有必要交代一下我个人的性格: 我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是非常开放、包容的,从小,我爸妈就教我"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以我接受度很强,讲道理,不挑剔,就是有时候有点认死理儿。
但是,想法转瞬就被放弃,因为母亲还在生病,孩子也很小,我对国外也难说了解,所以"以后再说吧"。
在后来,身边的人谈起我移民的事,就说我是被我妻子影响的、劝说的,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整个2012年,是我非常苦闷的一年,年幼的孩子,病重的母亲,再加上赋闲在家,我觉得自己对家里人没什么用处,我永远记得那个落下去的冬日,那残存的阳光,像极了我的内心。
我对未来感到困惑、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
回想起来,也许移民是我挣扎求存的一种本能反应,就好像一个落水的人,为了不淹死,拼命抓住手边一切那样。
但是,我就是我,我不可能走上不适合自己的道路,我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阴霾,更何况,我其实是会"游泳"的。
所以之后我整理整理思路,就创业去了。
转眼到了2017年,母亲已经去世两年,我的第二个孩子已经三岁,上幼儿园了,事业小有所成,我再次来到了岔路口,但是生活却比五年前轻松的多了。
那个时候我虽然谈不上迷茫,却面临很现实的选择:是移民,还是办企业搞生产?
此前我是一个搞外贸的商人,倒买倒卖,上游受到供应商的限制,下游受到客户的限制,或者说盘剥,我是很不服气的。
A计划,我到国外去,和客户竞争。
B计划,我搞生产去,提高利润率。
结果,我选择B计划,带着自己的全部身家,办企业去了。
然后就到了2021年,我企业办得不错。
该说不说啊,还是当贸易商日子好过啊——负担小,挣一分也是挣啊。
如果说以前日子是"苦闷",那么这四年就是"艰辛"。当然,主要是前两年,这两年好多了。
四年前,还有陌生人把我叫小伙子呢,现在,绝对没人这么称呼我了。
2021年三月份的一天早上,准备出发上班了,我妻子一边整理衣服,一边抱怨工作繁重,老板不好伺候。
(各种原因,我妻子一直都没有和我一起创业)
几乎天天如此,唉,我靠在沙发上,面无表情,默默地听她絮叨,冷不丁幽幽递出了一句话,打断了她:
" A计划吧。"
"嗯?"
" A计划,"我站起来,扥了扥衣服,"咱们移民吧。"
然后空气凝固了十秒钟。
"你当真?"
"是,我是认真的,我们离开这一切,带着孩子们,到天涯海角去,反正现在我也没什么事情可做,让我去和客户们内卷吧,应该不会比B计划更难吧。"
"厂子怎么办?"
"没想好,会有办法的,也许交给我爸去打理?反正他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总比看孙子有趣吧,呵呵……"
于是就这么着,十几年后的今天,移民了。
没什么特别复杂的,可能我就是太废了吧,毕业回国之后被压的喘不过气,各种无偿加班,各种人情世故,各种脸色,我看不惯,也适应不了,也改变不了,活的太累了......
跟还在国内打拼的哥们儿们比,我就是个废物,抗压能力低,适应能力差,又不会处关系也不太会察言观色,我这种人在国内是注定被淘汰的。
我只是个懒惰又有点小聪明的普通人,我只想衣食无忧自由自在开开心心的过完这辈子,每天晚上都可以安稳的睡个好觉没有什么压力,有房住有点闲钱花,能有更多的空闲时间陪伴好妻子孩子就很满足了,可是在国内我这种不够优秀的人想做到以上这些真的太难了......
中国属于勤劳勤劳的人民,属于无私的人民,属于坚忍的人民也属于聪明的人民,但是不属于我这种废物,对我而言,移民也算是给国家减轻负担了,这也算是我爱国的一种提现吧
在研究了无数移民的话术之后,我发现了大多数无产阶级移民(包括我)的目的,获得在西方国家随处可得的合理工作时间和相对高的报酬和更加易得的房子,代价就是远离文化故土,切断原本的社交圈子和面临难以真正融入的西方社会。两害相权取其轻,赌的就是从无意义的加班中保存出来的体力和时间可以用来探寻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当发现自己如果过上了一种一眼可以二十年望到头的日子的时候,一定要万般警惕这种岁月静好的陷阱。对我来说,移民之后如果不能借此获得可以支付的高等教育,完成我职业规划的大转弯,搭上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列车,并在西方世界里初步了解到世界的格局和发展趋势,移民就如同鸡肋。这样的移民也有可能是暂时的,因为世界是在动态变化的。当过度内卷和无意义加班和高房价这个问题在国内得到解决的话,我这个骑墙派会毫不犹豫的回流。要警惕那些沉没成本太高,而开始为自己的选择美化无法再回头,使得人生永远在岁月静好的陷阱里一沉到底的人,要保持自己的人生随时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
真正移民之后过得比较幸福的都是那些充当了中西方桥梁角色的人,或者是通过在西方国家的名校完成高等教育之后实现了阶层跃迁,再充当中西方桥梁的人。
但是高等教育如今又在中国人的内卷效应下演变到博士满大街的局面。要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并找到对的平台,可想而知并不容易。当数百名海外名校毕业生最后选择去深圳某中学当初高中老师的时候,其实又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国内的一些问题,高等科研岗位的缺失,高等教育的过度内卷导致的博士生人数过溢,体制内的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反应了科研产业薪酬的不合理,和体制外过高的生存压力。国之重器再一次落了岁月静好的窠臼,这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选择,也许如果身在其中我也做不到更好。毕竟,能够如愿的估计十有一二就不错了。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我觉得现在来谈赢家还为时过早,因为几个能决定战后格局的重要因素还无法确定。但有两点可以基本确定了:这场战争没三个月无法结束,北约方面不会派兵直接干涉。所以从这两点来看,欧佩克等能源输出国(除了俄罗斯)将肯定是赢家;同时国际资本将向美国回流,美联储终于有了加息的物质基础。
至于未来的国际政治秩序和金融格局等都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俄罗斯过两年熬到懂王上台后咸鱼翻身也不是没可能。唯一可以确定被严重打击的就是现有国际秩序将会礼崩乐坏,我们又要回到霍布斯丛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