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有一道历史题,谁打响了黄花岗起义的第二枪?
答案是黄兴,因为按照历史课本的说法,黄兴朝向空中鸣了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
又是谁打响了央企混改的第一枪呢?现在一般认为2017年引入民营资本的中国联通打响了A股混改第一枪。
但这个问题是有疑义的,早在2014年中国石化就开始混改了,但轰轰烈烈的运动式混改,在资本运作大师--时任中国石化董事长的傅成玉退休后,就偃旗息鼓了。
现在几乎没有人再提中国石化的混改,当时的投资者有被套牢的感觉。被圈住的几千亿,四年下来,如果拿去炒房也该翻番了。
反观中国联通,进展非常顺利。
首先是政策给力,为了央企混改,证监会也是操碎了心:
2017年8月16日下午,中国联通发布了非公开发行方案的公告,宣布混改细节,但8月16日晚间,中国联通在上交所撤回了关于非公开发行方案的公告。原因是中国联通近日宣布的定增股份数量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40%,与证监会今年2月17日修订的再融资新规“不超过20%”的限制相冲突,对此证监会20日深夜专门发布《中国联通混改涉及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宣布“对中国联通混改涉及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作为个案处理”。
再次是引入的资本吸引眼球:
根据公告,中国联通的混改将通采用非公开发行和老股转让等方式,引入中国人寿、腾讯信达、百度鹏寰、京东三弘、阿里创投、苏宁云商等战略投资者,同时由联通集团向结构调整基金协议转让其持有的联通A股公司约19亿股股份。
说句题外话,很多投资者都忽视了中国人寿,中国人寿的投资路线图是很庞大的,在3500家上市公司中,至少166家的前十大股东有中国人寿的身影,改天我会在专栏探索一下。我们在寻找中国的巴菲特的时候,往往去寻找牛人、个体,却往往意识不到巴菲特其实也是一个团队一个公司,中国人寿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的巴菲特。
BATJ的进入,给央企带来不一样的活力。我们都知道,移动联通掌握着中国绝大多数用户的信息,这些客户数据就像一座金矿,联通用它来做什么了?偶尔通过短信推送几条购买流量升级套餐的信息,别的也就没有了。
如果再做进一步的营销,恐怕就要被客户举报侵犯隐私了。
但是我在QQ推送的广告上看到“腾讯大王卡”的广告时,就不会觉得是侵犯隐私了。为什么呢?
因为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推送,并没有真的侵犯用户隐私,而是通过这种手段把用户和商家紧密的连接在了一起。系统知道你来过,系统知道你想要什么,系统推荐给你想要的。
当电信运营商的大数据和BATJ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对于企业的营销就充满想象力了。当然,此处我暂且不讨论个别不良商家对用户隐私的恶意侵犯,这些可以通过法律和技术来规避。
联通宣布混改打响第一枪后,并没有向中石化那样沉寂下去,而是迅速的展开了工作。
一、三个月的混改成效
从2017年8月宣布混改,到2017年的年报出具,联通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都做了些什么工作呢?
1、有钱了。
这是必然的,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联通集团老股转让,成功引入14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与公司具有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并在联通运营公司层面获得资金注入约人民币750亿元。
虽然在年报中,联通高度称赞了这750亿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营收超过2700亿的大型企业来说,750亿固然有用,但意义并没那么重要。
思维和体制的改变,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央企员工,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关注点。
2、创新合作。
不难发现,央企这两年的服务态度都有了质的飞跃,虽然比门口卖肉夹馍的美女老板娘的服务态度还有很大差距,但一脸冷冰冰让你无休止排队的现象越来越罕见了。
三个月来,联通借助腾讯及多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线上营销触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以低成本获取2I2C用户约5000万户;与百度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深度合作;与腾讯和阿里巴巴在云业务层面开展深度合作,相互开放资源及能力;与京东、阿里巴巴、苏宁联手打造智慧生活体验店,积极探索新零售业务模式;与各战略投资者在基础通信业务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互利共赢。
作为联通的忠实客户,我也发现,这三个月来,联通推送的短信广告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我昨天甚至接到一个10010的电话,告诉我可以办理99块钱包省内无限流量的套餐。
当时我就楞了一下,联通不过日子了啊?
其实是联通终于想清楚了一个事实,卖流量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如顺势而为,卖流量不如卖服务。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年3月6日表示,将推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今年7月1日实施取消移动流量“漫游”费。
漫游费都要取消了,那运营商以后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呢?
三年前我买了一个叫做“车悦宝”的车载产品,自带三年联通流量,每个月1G。对于喜欢自驾的我来说,把这东西放车上,无论是我的安卓导航还是手机还是同行的家人朋友,都可以使用这个流量,只是1G太少了。我在那时候就想,哪天能包月不限流量了,车联网时代就要爆发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现在车联网概念还停留在基础功能,比如一些安卓设备:导航、车镜、微信找车等。而这些设备都依托于流量,尤其是像安卓导航,动辄更新地图要好几百兆,用手机流量吧,几天就消耗光了,用wifi吧,停车位不好找,把卡拔下来去家里更新吧又太麻烦。
流量终于包月不限量了,虽然暂时还不能跨省--考虑到信产部发布的意见,也许下半年就可以全国包月不限量了--我期待的车联网时代要来临了。
当然,不仅仅是车联网,物联网时代也快了。
为了方便客户,公司在营业网点布了一台洗车机,由于和厂家沟通不及时,导致都施工完了,我带IT部的人去看,发现竟然没有安装网线。厂家技术人员挠挠头说,我们的洗车机支持sim卡。我们做了个测试,在特定情况下,一天就把几个G的流量用光了,厂家技术人员冲我憨厚的笑了笑,我也苦笑一下,准备和基建部门沟通挖个沟重新走一下网线。
而如今不限流量了,这就不是问题了。很多对网速要求不高的物联网设备,就可以抛弃繁琐的网线了。
我三叔在农村有几十亩地,但他懒得种,以一年一百块一亩的价格租给了南方人。我想用那些地种核桃树,并研究了一套探测土壤干湿度并自动浇水的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不过由于位置布网线很麻烦,这事不了了之。如果用不限流量的sim卡,这个方案就可以实施了。
3、改革体制,激活人力资源。
瘦身健体,精简机构,推动人员向一线流动,打造精简高效的组织体系。推进管理人员市场化、契约化管理,实现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推进划小承包改革,竞争性选拔“小CEO”,搞活激励分配,激发基层内生活力。推出员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期将向核心员工授予不超过8.48亿股限制性股票,科学设置各级组织与个人解锁条件,实现当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股东利益、公司发展和员工利益协同。
作为央企员工,我对体制的诟病深恶痛绝,而且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这种体制是不可更改的,除非到公司倒闭。
有朋友在联通,级别还不低却怀才不遇,这次大规模改革的时候他报名买断。结果被大领导批了一顿后,安排另作他用,说是要成立创新公司让他去负责。这些消息也体现在联通年报上,这就让我对央企混改的思路充满了想象。毕竟,联通是央企混改第一枪,这个模板,很可能会套在其他央企头上。
不难发现,轻资产,重运营是央企混改的主要方向。
二、年报概览
2018年3月16日,中国联通发布了2017年的年报,这份成绩单还算差强人意。
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748.3亿元,同比增长0.2%,主营业务收入稳步提升,达到人民币2,490.2亿元,同比增长4.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实现人民币4.3亿元,同比增长176.4%,剔除光改相关的资产报废损失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实现人民币11.5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0.0亿元。2017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913.4亿元,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21.3亿元。截至2017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6.5%。
营收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净利润有所增长,主要增长点来自数据业务。
1)语音业务。2017年公司语音业务收入实现人民币535.2亿元,同比下降14.2%。
2)非语音业务。2017年公司非语音业务收入实现人民币1,955.0亿元,同比增长11.3%。
上周和一家软件商谈大数据相关的需求,递来的名片上赫然印着一个明显的微信二维码,我们加了微信好友。今天我打算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发现我竟然没有谈了几个小时的软件商的客户经理的电话,于是微信联系起来。聊的很happy,聊完后发现又忘了要他电话。
好像现在很多场景,已经不需要电话了。
根据2017年工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3G+4G的用户总数为9.78亿,而微信用户总数目前已达9.63亿。
中国联通推出不限流量卡,应该是为了加快企业转型,就像当年抛弃寻呼机一样,电话语音业务已经是明日黄花了。
联通的主营业务已经从通话费转变为“固网业务”,这部分固网业务主要是宽带业务了。
也就是说,中国联通其实早已悄悄转型为宽带提供商而非电信商了。
从资产负债率看,联通的资产结构得到了大幅优化,截至2017年底,公司资产总额由上年底的人民币6,159.1亿元变化至人民币5,736.2亿元,负债总额由上年底的人民币3,854.0亿元变化至人民币2,666.0亿元,资产负债率由上年底的62.6%变化至46.5%。
从费用情况看,联通的管理人员分流明显,人工成本大幅向一线倾斜(某些坐在总公司、省公司央企机关混日子的人瑟瑟发抖)。
另外,联通在2017年产生了258亿的其他业务收入,这在往年是没有的。我通过年报推测,这和联通的转型息息相关:朋友,你听说过联通盒子吗?
总结:在一潭死水的央企发展进程中,混改无疑是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从联通短短三个多月的混改情况来看,混改的前景是振奋人心的。激活了人才,带动了创新,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在联通尝试将网点、业务拆分进行新版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十九大提出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概念得到落实。十九大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与十八大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央企不再是“守财奴”的概念,轻资产重运营成为改革的方向,放下包袱,将盈利能力较差的小网点承包出去,自己的运营模式到社会上进行加盟式合作,都是央企混改激活企业活力的趋势。这和某桶油“小站委托”、“他有我营”的概念不谋而合。
央企在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央企和国企承担着超过一半的国家税收。2017年中央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实现利润14230.8亿元,首次突破1.4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874亿元,同比增长15.2%。
一边饱受诟病,另一边又承担着国民经济命脉的中流砥柱作用。央企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同时,还解决了大量的人口就业、中小企业共生等问题。但由于体制原因,带来了效率低下、贪污腐败、与民争利等现象。
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央企搞不好,中国的经济就搞不好,经济搞不好,民企也会跟着受影响。如今央企开始打开大门进行混改,能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春风,拭目以待吧。
对于上市公司财报的分析,欢迎通过我的公众号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