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剧场版动画《名侦探柯南:计时引爆摩天楼》? 第1页

  

user avatar   li-sheng-x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接到邀请,有幸写下一篇关于评价名柯剧场版动画的系列回答,而这篇回答是系列第一篇。

开头友情提示:手动剧透警告!

没看过M1《计时引爆摩天楼》的童鞋,可以先收藏着,等看了M1之后,再读这篇回答。

相信我,没看过M1的人如果就开始读这篇回答,一是会极大地影响你有朝一日看M1的观感,二是你无法准确理解这篇回答我在讲些什么。

这篇回答我仅随时欢迎看完M1之后的童鞋来评论区指教~

说不多说,先拿一张临摹73的画风挺像的同人作镇楼:

这张图对应的M1情节来自新兰经典槅门背对背+ED后彩蛋,看了就懂了~

正文开始!


I.对M1创下名柯剧场版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优势的评价

首先截一张M1《计时引爆摩天楼》(后文简称M1,不再赘述)的标题:

作为名柯剧场版动画的开山之作,事实上动画制作方对待M1的态度是相当认真的。

这可以从M1的开头介绍部分看出:

在之后的剧场版动画中,你还能看得到在开头介绍部分与TV动画在OP期间一样,显示这么齐的基本staff(包括原作、脚本、音乐、人设、美术监督、摄影监督、音响监督、基本主角群声优、制作人、监督)信息的嘛?

事实上只有M1这么做了——这一点,我相信你所能在网上看到的95%以上的M1影评都不会提到。

可惜的是,名柯剧场版没有把这一点保留下来,我觉得还是有点遗憾的。


而另一个M1独一无二之处,就是补充了好几个基本主角群角色们经典的名柯式蓝色基本介绍框。

江户川柯南:

阿笠博士(注意:M1把「阿笠博士」的假名打对了,正是他的姓名,而不是平时习惯的称呼姓氏+职称):

毛利兰:

毛利小五郎:

目暮警部(注:当时名柯的世界观尚未扩大,73还没有公布出目暮警部的名字,所以此处显示的假名是姓氏+职称,没毛病):

白鸟刑事(M1是白鸟在名柯全IP下的初登场,当时他是目暮的直属部下,也是M1中目暮唯一登场的有姓氏的部下):

步美、元太、光彦:

铃木园子:

上述拥有名柯动画经典名牌的角色,就是截止到当时1997年的主角群角色了,也是M1登场的所有主角群角色(当时的白鸟其实还不算主角群角色,不过得亏制作方原创了他,要不然目暮就成了一名手下全是大众脸的「光杆司令」了)。

----------------------

除了以上这一点之外,M1还有一个独一无二、让名柯制作方难以复刻的优势。

这就是还原M1所在的上世纪90年代日本特殊的时代氛围——日本的泡沫经济崩溃后导致的经济萧条,然后结合末世论导致的人心惶惶。

与森谷帝二想要抹杀其他不是左右对称的建筑的原因不同,他要炸米花城市大楼这栋不是左右对称的建筑的原因是,因为泡沫经济崩溃后导致资本家对房地产的投资预算减少,使得他对米花城市大楼完全左右对称的设计理念没有付诸实施,变成了不完全的左右对称,因而破坏了他的设计美学。

安排森谷帝二说出图上这句台词,我怎么感受到了当时的动画制作方其中有人有些因抱怨而产生希望借森谷帝二这名犯人讽刺社会的意思呢~笑。

----------------------

顺便借由评价M1独一无二的优势,说一下M1对名柯IP的影响。

①众所周知的一点也是我以前在回答中提到的一点:

男主工藤新一的生日就是由M1而确定为每年5月4日的~

毕竟新一这个17岁生日可以说是终身难忘了~

②神奇的老旧钟楼

M1里的这座钟楼,你会不会感觉很熟悉?

其实《计时引爆摩天楼》的这座钟楼,也就是《魔术快斗》里的这座钟楼啦~

上图来自名柯原版219/海外版235《被召集的名侦探 工藤新一VS怪盗基德》的前半段,改编自《魔术快斗》第4卷中的《漆黑之星 前篇》。

(我其实不太愿意发《魔术快斗》的原作漫画的截图。

因为网上通行的版本都是台版,对看得不多的人来说,读起来多多少少会感到有些奇怪。

比如魔术快斗译作神偷怪盗,怪盗基德译作怪盗小子,钟楼译作钟塔,町译作镇)

如上图所示,两座钟楼都显得比较老旧,都在东京的车站前,都是各自男女主留下深刻回忆的地方。

这么多共同点……结果有人告诉你,这是不同的两座钟楼,你信嘛?

反正我不信,我认为是同一座。

而且从时间线上来看,73先与名柯动画制作方一起合力创作M1(1997.4),后带领漫画团队创作魔快漆黑之星篇(1999.4)。

此外73也曾表示过第4卷中对漆黑之星篇的独爱[1]

Q:第4卷中您最喜欢的故事是哪个?
A:我最喜欢的故事,当然还是(快斗)和新一对决的漆黑之星篇吧。


II.对M1的两段高潮戏的评价:名柯动画如何还原73对名柯的两大基本元素——「推理」和「恋爱」并重的理念,是对一部名柯动画作品评价高低的关键

现在至少确定的是,73主导名柯原作漫画的创作、参与名柯动画剧场版的企划、原画以及(在部分剧场版中)担任相当于总监制的工作,在历年剧场版中不同程度地创作恋爱剧情

(比如,程度最轻的是M19,鉴于73当时在养病所以M19的感情戏才那么少、推理戏才那么突兀,像是不存在总监制一样;程度最重的是M4,新兰/柯兰畅游多罗碧加游乐园首尾的两段感情戏是由73+古内+儿玉三人一起创作的,73原创了毛对妃求婚暨柯对兰告白的名场面台词而且对全篇进行了相当于总监制的工作)

而对TV动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73都处在「只是不定期提建议、对制作基本上不管」的状态 [2]

(求别再出现「吐槽名柯TV动画→甩锅给73」的人类迷惑行为了——误导自己是小,误导别人才是大。相信上面我的表达够清楚了吧?基于这层意义上而言,我自认为自己的影响力距离大V能做到的还差得远……)

既然在每一部剧场版,73的参与程度各不相同。那么在M1,73的参与程度如何?

据多次青山访谈中[3][4][5]的介绍,73至少主导了如下几处的创作:

1.炸弹最后的红线与蓝线

73在多次访谈中都提到,炸弹最后的红线与蓝线是他想到的。因为这来自他连载的第一部长篇漫画《魔术快斗》里面的两位主要女角的名字:中森青子(「青子」照应蓝线。在日语中,青=蓝)和小泉红子(「红子」照应红线,在日语中,红=赤)。

剧场版5周年大全:

而红色与蓝色电线的点子,其实是从《魔术快斗》中的两位女角——红子和青子的名字想出来的。

剧场版10周年大全:

当《柯南》决定电影化的时候,我最直接的感想就是“太棒了”。结果,我就把一些很好的一股脑都拿出来。其实红线与蓝线的点子,原本是打算用在《魔术快斗》上的。因为《快斗》里面有红子和青子这两个角色。而且那还是《快斗》剧情中最重要的部分,但结果就这样用掉了。(笑)


2.最后新兰的感情戏

73指的是新一隔着门对小兰说同生共死的那一段。

剧场版5周年大全:

当电影开始制作时,制作群是先到我家来开会,不过当我向他们说明《计时引爆摩天楼》最后一幕那段新一和小兰的爱情戏时,我真的花了好多时间。(笑)

剧场版10周年大全:

那部分的台词我还写在一张张的笔记上拿去影印……然后分给大家,对大家说:“最后就用这个点子吧!”抱歉,其实我是拜托人家“请考虑用这个点子吧!”。


3.柯南带伤行动的设定

剧场版10周年大全

另外,因为漫画中的柯南很少受伤的关系……就算受了伤,到下一话也会治好,所以我就想到让他在受伤的状态下、在有危险的状态直接走到最终幕。这也算是第1部的一个内幕吧。受伤真的比较好呢!会让人有很拼命的感觉。(笑)


4.《计时引爆摩天楼》及其主题

关于《计时引爆摩天楼》的主题,73也曾在访谈中说起过。

剧场版五周年大全:

关于主题的起源来自我小时候曾经看过的一部恐怖片吧,那时候我就很想将剧中关于红线的剧情画在漫画里,因为我觉得这种剧情放在一部爱情喜剧漫画中应该会很有趣。(笑)
通常我出的点子都是有关结尾的剧情,而且制作群也都会将这个点子扩张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此外我的点子通常也会被他们用在电影以外的地方。

SDB30+

这本设定集收录的青山访谈中,有两段是关于M1的。

第一段:

【想在电影里做好多、好多事】
——听到《柯南》要推出动画的消息时,您有什么反应?
我是在拉斯维加斯度假时得到消息的…(笑)。当时好想马上赶回来。因为我有好多题材想在推出电影时尝试看看。虽然有些原本是在《魔术快斗》时就想尝试的故事,不过也能套在《柯南》上。这些真的、真的都是我最压箱底的题材。所以我认为绝对没有不好看的可能,因此有这个机会我感到很开心。当时因为我以为不会再有这个机会,因此第一作就全部豁出去了。

第二段(部分收录):

【在每部电影中灌注的爱】
——对青山老师而言,每部电影中的卖点与主题何在?
第一作是隔着一道门的那一幕。因为我从很早以前就很想画了。

剧场版10周年大全:

还有,只是我原本是想当动画工作者的。因此我就去问人家能不能让我画原画……我认为自己的画如果能放在那么大的画面上,感觉一定很棒。因此我就向监督说明“我有多么想成为动画人”,并且成功获得画原画的机会。我在原画上,也写了激励现场工作者的感言哟。另外还有注明一些像是“柯南界”规则的说明……例如“头发末端并不会被风吹动。请把那当成是硬的东西。”之类的种种。


----------------------

在这一章的最后,是时候奉上这一整段经典的新兰感情戏了:


III.对M1的“副本BOSS”——森谷帝二的评价

森谷帝二可能是名柯剧场版动画截止到目前为止,最让人感到印象深刻的犯人。

他是一个人前仪表堂堂,人后阴险毒辣、漠视生命的建筑家。

森谷帝二的姓名和有些人设,均来源于莫里亚蒂。

姓名上是如此照应的:

Moriarty→モリアーティ→もりや ていじ

性格上【人前仪表堂堂,人后阴险毒辣、漠视生命】这几点均与莫里亚蒂教授如出一辙。

再比如称呼上。剧中人物都称呼他为「森谷教授」,这是因为森谷帝二在作为日本国内著名建筑家的同时,也兼任东都大学建筑系教授——作为他的原型,《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人物一般都称呼莫里亚蒂为「莫里亚蒂教授」,那是因为他是数学系教授。

我认为森谷帝二是一位非常适合作为M1这部名柯剧场版开山之作的BOSS,就契合度而言,满分10分,森谷帝二可以打8分保底,甚至契合度高到可以打10分满分都问题不大。

这不仅是因为森谷帝二的完美主义和契合做出极端事情的犯人,也是因为73和制作方借森谷帝二来表明,名柯虽然大量参照了《福尔摩斯探案集》,但是两部作品之间更多的是不同。

森谷帝二确实是姓名和有些人设以莫里亚蒂教授为蓝本,但森谷帝二可称不上什么「犯罪界的拿破仑」,既没有教唆他人如何犯罪的能力,也不是什么犯罪集团的首领——就这方面比较,森谷帝二可比莫里亚蒂菜多了。

那么在设计森谷帝二这名“副本BOSS”的时候,有什么缺点?

1.只要他的姓名甚至只是姓氏从荧屏上出现,日本观众怕怕是立刻就能反应过来,他就是犯人了。

暴露得太快啦~导致事件发生期间柯南与犯人斗智斗勇的气氛多多少少打从一开始就流逝了一部分。

当然,不明真相的中国观众怕是在看第一遍的时候不会立即就从「森谷帝二」或者「森谷」上发现的(如下图所示)。

2.柯南通过新一的声音推理犯人是森谷帝二时使用了欺骗犯人的手法。

所以名柯的推理往往是只能用来启蒙,不能用来深究的——后文还会看到这句评价。剧场版鉴于通常观众们只看一遍,因而更是符合这句评价的重灾区。

----------------------

对M1的森谷帝二来说,唯一显得有些遗憾的是,其声优石田太郎在2013年去世了。

在名柯,除了演绎剧场版M1《计时引爆摩天楼》的“副本BOSS”森谷帝二之外,TV动画纽约篇的拉迪修-雷伍德警部(包括贝尔摩德装扮的拉迪修)也是他演绎的。

就与后来古谷彻在M22《零的执行人》中演绎咖啡厅服务生安室透和演绎日本公安降谷零时,从整个神态(包括眼神、表情等)到整个语言(包括语调、语气等)其实是有区别的类似,石田太郎在演绎贝尔摩德装扮的拉迪修和真正的拉迪修从整个神态到整个语言其实也是有区别的。

这种配音都能体现演技的现象,通常更容易出现在日本老辈(以及一些中生代)的声优身上。很多老辈的声优会在接受采访或者在声优养成课上教课时,会间接或直接地告诉后辈声优,要注重演技的培养。在我印象中,野泽雅子、神谷明、池田秀一、古谷彻、三矢雄二、三石琴乃这几位,在不同的场合下都有类似的发言。

IV.对M1劣势的评价

M1虽然有很多首创、有很多经典,但是M1也有几点不足。

1.怕是空前绝后了的“堤向津川”

后来在名柯之中有名的堤无津川,在M1却打错了汉字,成了“堤向津川”:

(而且假名ていむづ应该是不用分隔的吧?这感觉就好比中英双语字幕把对应的英语单词Thames打成了「Thame s」)

(鉴于我不是什么日语大神,因而此处用括号框起来,表示不作评价只作存疑)


2.在主角侦探展示推理的部分做得不够地道的推理戏

什么叫做【主角侦探展示推理的部分】?

我其实已经表述的很清楚了,但就怕这种什么都不懂的人来胡乱评价……so,还是写一笔解释一下吧。

言归正传。

事实上,除了名柯推理的巅峰期(约1998~2004)之外,名柯大多数的推理戏只到了「只可用来启蒙,不可用来深究」的程度。

这一点是对名柯最大的误解。所以我既看不上网上大多数吐槽名柯推理不好的文章,自己也很少写这样的文章。

定位都搞错了的吐槽,充其量只到了发泄自己欲求不满的程度

——你说对这种人我正儿八经地给他安利一部推理小说,TA啃得下去嘛?

那么,M1的推理戏哪里做得不够地道?

众所周知,名柯有两大支柱性元素,一个「推理」一个「恋爱」——后者也有翻译成「爱情」的,其实就文艺作品(尤其是漫画)的元素而言,不论翻译成「恋爱」还是「爱情」,指向的都是同一个元素。

所以名柯一个背景设定正常的系列,从从戏份上来说,推理戏和恋爱戏两者都应该是必不可少的。

名柯一个系列的推理戏可以拆分成如下几个部分:

  • 事件发生后,缩小嫌疑人范围
  • 警方搜索证据/主角侦探搜索证据(两者都搜索证据或者只有其中一方搜索证据)
  • (警方/小五郎推理)
  • 主角侦探(向读者/观众)展示推理
  • 犯人反驳推理
  • 主角侦探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推理正确
  • 犯人没法再反驳只能认罪,透露另一部分的背后事实真相
  • 警方逮捕犯人

*括号内的部分表示并非每个系列都会出现的情节。

对于M1来说,推理戏部分做得可以吹一波的部分有:

  • 事件发生后,缩小嫌疑人范围
  • 警方和主角侦探搜索证据
  • 警方和小五郎推理
  • 警方逮捕犯人

对于M1来说,推理戏做得不够好、有待进步的部分有:

  • 主角侦探(向读者/观众)展示推理

M1的问题在于,柯南回忆起犯人森谷帝二的话→灵光乍现、突然想明白的次数略多。

我不是说【灵光乍现、突然想明白】这样的桥段不能用,而是说次数不应该多。

因为次数一旦多起来,就容易影响观众的观感——观众的第一反应会从「停止思考,被你忽悠得一愣一愣的」,迅速转变成「桥豆麻袋,你这个推理是不是有硬伤啊」。对一部将「推理」作为支柱性元素并且贯彻的电影而言,观众出戏并出现这样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一种好现象。


3.在细节上对名柯的特色仍然体现得不够,还有进步的空间

比如由名柯发扬光大的表情包——豆豆眼。在M1明明有合适的场景,却没有展现出来。

比如这张小兰:

这就显得不像名柯,容易让观众出戏。

好吧,另一方面,后侧脸不适合展现豆豆眼~

但是,如果是新世纪的名柯剧场版来处理这一段情节的话,这里妥妥的可以再安排一次分镜转换,转一个展现成正脸的视角,给小兰画上豆豆眼。


V.对制作方(尤其是监督儿玉兼嗣)以及主题歌的评价

儿玉监督在M1的发挥,我认为突出了「比起炸弹用量,更重视炸弹带来的画面效果」的执导风格。

最让我感到欣喜的是他对于米花城市大楼的炸弹爆炸时那几幕场景的处理。尤其是小兰的这一幕带给我的画面冲击力:

这段动画,你随便暂停在哪一帧,都会觉得画面很和谐。我的意思是说,当人物与背景之间的比例恰到好处的时候,会让你的眼睛看过去很舒服

就当时的剧场版动画可以达到的技术(日本动画产业的黄金时代)而言,这样的处理已经很棒了。

就动画补帧的功力而言,应归功于总作画监督须藤昌朋领导的作画团队;但就整体的分镜把握和取舍,应归功于监督儿玉兼嗣。

(此处运用了一个平面和立体带来的视觉冲突和错觉的剧场版动画小技巧:是不是很多人第一次看的时候,以为画面上的小兰被掉下来的砖块给“活埋”了?

这个属于剧场版动画才展现得出来的小技巧,是我们在自己的电脑/平板/手机上看的时候很难感受到的,得去电影院看才能感觉得很强烈。这个小技巧在M1里面一共运用了两次,一次是这里小兰的,还有一次是爬楼梯时的柯南的,我猜测制作方生怕观众看一遍看过去还感觉不出内味儿……

这一点,我相信你所能在网上看到的95%以上的M1影评都不会提到)

当时的儿玉兼嗣虽然在TV动画方面已经履历丰富(最著名的履历莫过于担任TV动画《城市猎人》共三季的监督),并由此逐渐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硬派+柔情风格(记住这种风格,在之后的系列回答里还会讲到),但是,执导TV动画和执导剧场版动画完全是两码事。

他当时执导剧场版的经验,全部来自《城市猎人》(1989年《爱与宿命的连发枪》+1990年《海滩之战》《百万美元阴谋》+1996年《保镖密令》)。所以对他来说,执导另一部动画IP的剧场版,而且是没有执导过相应的TV动画直接执导剧场版,还是他的第一次。


另外,M1有一个优势我一直没提,这个优势也必然归功于儿玉监督。

这就是M1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好到M1一小部分的脚本硬伤完全被它优秀的叙事节奏给掩盖过去的程度,流畅度非常高,这会导致在即使犯人提前因为名字暴露的同时,最终收回大量伏笔的操作会让观众还是一一感受到了制作方对观众的诚意。

M1的脚本,满分10分我打7分;M1的叙事节奏,满分10分我打9分,而且9分我还觉得低。

因为M1真的太会抓观众的心思了。

一部以「推理」为其中一大支柱性元素的漫改动画,拓展成原创剧场版,绝大多数观众去电影院只看一遍的。

在这一遍当中,观众会好好看你一部电影怎么演绎推理的全过程嘛?

不会,观众重点要看的是主角怎么推理和恋爱相结合、以及主角侦探怎么展示推理。

而我在前文说了,M1在这方面并不强势(古内第N次背锅)。那么怎么才能让M1打出开门红呢?

靠叙事节奏和分镜啊,只要两点里面至少一点强势,那就可以弥补脚本的不够优秀。最好能让只看一遍的观众看完以后稀里糊涂地对M1评价就喊666,口碑蹭蹭蹭往上涨。

这就是儿玉监督厉害的地方了——步入巅峰期的他,往往就是有本事做到「接到一本质量还可的脚本→执导出质量优秀的动画」。


M1可以看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儿玉兼嗣+古内一成+青山刚昌的合作打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好像已经合作了很久的默契

(类似的话后来儿玉监督在和73对谈的时候也说起过,因为对名柯剧场版而言,这俩都有类似于监制的工作内容,都要画分镜,对谈起来总会互吹一波美滋滋,或者说起一些我做小白的时候不太会在观影时注意得到的事情)

——须知M1不是没有缺点,而是「古内的脚本发挥不够好→儿玉和73通过自身优秀的表现帮他拉回来,取长补短」——73与制作方第一次合作就以这样的默契度造就出来了这样的成品,让我打出了8分以上的高分。

----------------------

关于M1的主题曲/ED《Happy Birthday/》

说实话,这首歌本身算不上名柯剧场版多么经典的歌曲,属于摆在音乐播放器里我不太会循环的抓耳歌,这种歌往往厌倦期很快就出现了;但是,在看到M1的最后这首歌自然插入的时候,我认为真是无比顺耳、百听不厌~

——喏,这就是动画给歌曲的加成作用。

至于歌手本身……我既对杏子了解不多,也对歌手本身的评价不怎么感兴趣。我觉得既然是职业歌手嘛,那么当然以带来的歌曲质量和对相关作品契合度为准。

基于这一点,我认为《Happy Birthday》很适合担当名柯剧场版M1《计时引爆摩天楼》的主题曲/ED。

觉得这首歌搭配上ED画面还不够好的人,是感觉带你领略90年代东京的夜景不香,还是ED后彩蛋不合适?

----------------------


VI.总评

综合优劣势,我对M1的打分(满分10分,带小数点后的数字):8.3。

附上主流评分:

目前豆瓣评分:8.4。

目前IIMDb评分:7.4。


附加题:彩蛋

与评价无关,这里放一下我在写这篇回答的期间无意之中搜索到的有关M1的彩蛋。

这就是手办恶搞版M1海报~

我把M1正常的原版海报和手办恶搞版海报分别放一下:

参考

  1. ^ 2007/03/15 『まじっく快斗』4巻。青山剛昌先生スペシャルインタビュー
  2. ^ 2006/01/06 《読売新聞Online》。親子で夢中 コナン10年
  3. ^ 1997/04/19 映画第1作パンフレット。インタビュー:青山剛昌
  4. ^ 2000/05/10 『名探偵コナン 全映画パーフェクトガイド』。クリエイターズ&アクターズ インタビュー 原作青山剛昌
  5. ^ 2006/03/23 『名探偵コナン 10years シネマガイド』青山剛昌ロングインタビュー 10yearsシネマトーク



  

相关话题

  你最反感有关《名侦探柯南》的哪一句烂梗? 
  《名侦探柯南》本周动画 1085 集有多离谱,柯南动画里还有哪些离谱的场景? 
  如何看待柯南和福尔摩斯对犯人不同的处理态度? 
  如果你能和琴酒见上一面,你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如果柯南最终结局时,柯南和灰原哀都恢复了身体,会不会变成白学现场? 
  如果吃药变小的是毛利兰,《名探侦柯南》剧情会怎样发展? 
  你最不喜欢动画《名侦探柯南》里的哪个角色? 
  如何评价《名侦探柯南》新人物萩原千速? 
  《名侦探柯南》动画和漫画中有哪些神级路人? 
  《名侦探柯南》动画和漫画中黑衣组织的 BOSS 到底是谁? 

前一个讨论
加内特和邓肯的差距在哪?
下一个讨论
如果只按自己喜好,排出一套NBA最佳阵容,你心中的答案是什么?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