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从没说自己是「华人国家」。
1819年英国爵士来福士登陆新加坡,由此开启了现代意义上的新加坡历史。
从新加坡诞生之日起,就与盎格鲁-撒克逊帝国的秩序密不可分,这也是从马来西亚独立后选择英语为通用语的原因。
直到1990年,新加坡才与中国建交。
两边真没什么额外联系,新加坡单纯就是东南亚区域与中国地缘相关的邻国。
新加坡在意识形态领域极端反康米。
一向被视为抠门的新加坡政府,唯独在支持东南亚邻国围剿康米武装时格外大方,在这方面真金白银的援助从不吝啬。
而中国是苏东剧变后全球康米寥寥无几的幸存者之一,新加坡的态度能如何?
新加坡作为精英主导,天然就不相溶。
不论是主张「南海自由航行」、提出并发起TPP、阻击中国的印度洋能源战略、推动全球资本撤离....新加坡干得少吗?
中国积极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交好,缔结了多份很重要的经贸沟通协议。
以及时不时提及泰国境内的克拉地峡运河计划,竭力给新加坡制造地缘麻烦。
中国可从没把新加坡当成可拉拢对象,就连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这些明确反中的国家在这边的优先级都高于新加坡。
新加坡凭借一己之力,把一带一路在南亚最重要的项目瓜达尔港给拖了十年。
不仅经济损失巨大,拖这么长的时间甚至动摇了整体战略布局,也是一带一路项目开启以来,在海外最大的地缘失败。
否则那几年的被动程度能降低很多。
这笔账未来是肯定要跟新加坡清算的,而这些年选择与印尼抛弃前嫌、跟马来西亚搁置矛盾....不就是因为新加坡吗?
新加坡和以色列一样,都是西方世界嵌入的楔子,如果不拔掉永无太平之日。
李显龙可是相当欢迎美军介入南海啊。
在新加坡读了将近五年的博士,老婆在新加坡呆了十年。新加坡人眼里,中国就是个普通的外国。倒是很多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很强。
有一说一,坡县的爱国主义还是做的很强的。正因为如此,坡县虽然以华人居多,但是对中国没啥感情。
大概因为国家小,没啥民族自豪感,所以拼命灌输爱国主义教育。每天升国旗唱国歌,每年国庆节阅兵,各种场合强化新加坡认知,建立人民对新加坡的认同。也许早些年,还有些华人对中国还有些认同感。但是这么多年来新加坡意识的灌输下,年轻人眼里,中国只是太爷爷太奶奶的家乡而已,一个普通的外国。
七十年代,新加坡为了提升国家竞争力,强行推行英文教育,关闭了一批华语学校,其中就包括南洋大学。直接导致了华语教育在新加坡的断层。虽然目前新加坡仍然有一半左右的华人家庭在家使用华文或者方言交流,但是这个比例越来越少。即使伴随着中国的崛起,新加坡又再次推广汉语教学,也无法扭转这一趋势。所以新加坡人虽然看起来还是华人,但是和我们没有任何亲切之感。
记得在新加坡的时候,有一次去楼下的商店买了鸡蛋和西红柿。老板说,“你们中国人很喜欢吃西红柿炒蛋,真是奇怪的口味”。聊天的时候也是,你们中国怎么怎么样类似这种口气。新加坡的精英更是见面直接讲英语。这些人和美国的ABC没太大的差别。
很多人把新加坡的去华文教育归罪于李光耀,甚至后来在南洋大学原址重建的南洋理工大学想追溯到南洋大学,也被接受华文教育的老南洋大学校友反对。但是不得不说,这也是新加坡的无奈。
新加坡最早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加上新加坡之后,华人的比例和马来人旗鼓相当。但是因为马来西亚政客惧怕李光耀的影响力,逼迫新加坡独立。彼时的新加坡处于马来西亚和印尼两个国家的包围中,资源极度匮乏。只有对外开放,吸引欧美资本,才有可能发展起来。所以李光耀才做出了全盘西化的举动。
而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新加坡又希望在中美之间左右逢源。说它势利也好,说它小人也罢。小国自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大国的夹缝中求生存,争取庇护,也是它的无奈。
所以新加坡人看待中国就是一个普通的外国,大家也不要自作多情,带入天生的好感。
新加坡政府则是一个务实的政府,对于他们来说,在中美之间平衡,追求最大利益才是他们的目标。
相比之下,马来西亚华人对中国的认同高的多,华文水平也高不少。虽然马来西亚政府打压华文教育,但是有一群华人勇士,舍生忘死的追求华文教育的独立地位。每年华人社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华校教育。他们和我们一样学习中国历史,进行汉语的启蒙教育。甚至数理化都使用中文教学。经过这样教育出来的华人,和中国人又有什么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