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几个月前的问题也有人邀可以说非常感动了,那么我就认真地过分解读一下。
哈利波特系列的取名并不是如此吸引读者。一般的系列丛书都会以“系列名+序号+一个酷炫的主题名”的形式,而《哈》系列本身很直白,没有给人以任何暗示,就是“主人公+事物”的模式,很单调。
记得以前看到过一个笑话:
A:我最近在看书。
B:什么书?
A:哈哈哈哈哈哈哈。
B:???
A:我在看哈利波特七部曲。
但在《哈》成功之后,这样的起名方式又似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同级作品似乎没有这样玩儿的。
以前看过罗琳的传记,发现罗琳本身并不奢望《哈利波特》系列能大获成功。第一本书的名字叫《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似乎就比较随意了。但到了第七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我们在看完后几乎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是《哈利波特与魂器》?这里面似乎有罗琳的精心安排。
我们产生这样的疑问,原因也很简单:第七部的主线剧情,就是在讲哈利波特如何历经千辛万苦摧毁魂器,像是一个宝藏猎人在无形的藏宝图指引下完成一系列超高难度的动作从而找到宝藏并摧毁的故事。
而圣器呢?不过是在老洛夫古德那儿听来的传说,后来竟然成真了,却怎么看都是个支线任务,而且是无意解锁的,怎么会出现在标题里呢?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圣器的出现,的确是邓校的精心安排:他了解赫敏的细心和推理能力,所以给了她关于圣器的线索。
这样一看,圣器在某种程度上是邓校埋下的暗线,而魂器是主线。暗线主线的地位是一样的,那么魂器和圣器在这个层面上也获得了一样的地位了。
而问题依然存在:魂器、圣器,同样的地位,为何要把圣器作为标题呢?
第七部是《哈》系列的终结篇。也就是故事的终极问题要在这本书里解决。所谓终极问题,就是特里劳尼的预言:“哈利和黑魔头,只有一个能活着。”
我们试着从结尾倒推回来。在决斗之时,我们看看较量双方的条件:哈利是圣器的拥有者,而伏地魔已经失去了所有魂器。二者对决,胜负立现。而就算伏地魔依然有魂器,也是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圣器”对“魂器”的胜利。
圣器拿下第一回合。
“最后一个要消灭的敌人是死亡。”刻在戈德里克山谷墓碑上的话,是哈利的通行证,是伏地魔的墓志铭。
谁也无法战胜死亡,而死亡也并不是终点,更不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一点,在凤凰社已经埋下了伏笔。
“我们都知道毁掉一个人还有其它的方法,汤姆,”邓布利多平静地说着,继续朝伏地魔走去,就好像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让他害怕,就好像什么也阻挡不了他一样。“我承认只取你的性命不会使我满足的——”
“没有什么比死亡还要糟的,邓布利多!”伏地魔咆哮道。
“你大错特错了,”邓布利多仍旧向伏地魔走去,而且用轻声地说着,就好像他们在喝酒时讨论问题一样。哈利看到他这么不顾一切的往前走,觉得有些害怕。他想出一声警告,但是他的无头保镖把他紧紧地按在墙上,阻止他冲出去。“确实如此啊你对于‘这世界上有比死亡还要糟糕的事情’的不理解是你身上最大的弱点——”
伏地魔求生欲太强了,以致于他忽略了很多东西。
他觉得力量就是一切,而死亡就是一切的末日。我们看到伏地魔显然在年轻的时候更具头脑,他会取舍,会讨巧。而在获得权力之后,却被失去权力的恐惧所支配。他害怕邓布利多,所以他发展自己的组织以期望能够抗衡。他在听到那个预言之后更加害怕了,他变得如此敏感和脆弱,以致于他接下来走的每一步,都因其暴露无遗的求生本能,而被邓布利多全部看穿。
他的败局是注定了的。魂器,固然是理论上“战胜死亡”的最佳方法,却在伏地魔的手中成为了毒药。他的高傲,他的敏感,他的目空一切,注定了他的魂器和他本人的覆灭。
而哈利却不一样。通俗地说,他有“爱的保护层”。他的执念其实很单纯:从为父母报仇,到拯救整个魔法界,他并不害怕什么。他就算真的倒下了也无所谓,因为还有赫敏、罗恩、纳威……和千千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拥有三件死亡圣器,就可以成为死神的主人。”这不是传说。
哈利和伏地魔都被阿瓦达索命击中过,可是都没有死。哈利第二次被击中,是因为他是“死神的主人”。
固然在哈利脑海中,邓布利多告诉他那是因为他自己也是魂器,而伏地魔摧毁了自己的灵魂碎片。而伏地魔在那之后也晕倒了一阵更加佐证了这个观点。但换个角度考虑,他拥有了三件死亡圣器,是不是因而获得了死神的一次赦免呢?
“我在结束时打开。”哈利看淡了死亡,看淡了圣器,因而坦然地面对死神。
“The boy who lived,come to die.”伏地魔在最后的那一刻,还在被预言中的词汇所束缚着,因为他永远也不懂死亡,永远也不会释然。而魂器,只是在延长伏地魔的痛苦罢了。
圣器又拿下一回合。
所以无论是在表面还是在表意的层面上,圣器似乎都占据了主导位置。不过最为重要的一点:Horcrux多拗口啊,还是Deathly Hallows好听啊!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