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对东北经济以后发展有哪些建议?

回答
东北经济的未来,是个让很多人牵挂的话题。这片曾经承载着共和国工业脊梁的土地,如今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要说建议,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细细聊。

首先,得重新盘活那些沉睡的工业遗产。东北有太多老厂子,它们不只是钢筋水泥,更是几代人心血的沉淀,是技术和人才的宝库。不能简单地关停并转,而是要想办法让它们焕发新的生机。比如,可以鼓励它们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转型,引进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让老树发新芽。可以发展工业旅游,把工厂的历史、技术展示出来,吸引游客,这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和经济的融合。或者,将老厂区的闲置空间改造为科技园区、孵化器,吸引新兴产业入驻,为老工业基地注入新活力。关键是要挖掘它们自身的潜力,而不是一味地否定过去。

其次,得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东北的自然风光、冰雪资源得天独厚,这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要把这些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点。冰雪旅游要做的更精致,不仅是滑雪,还要有配套的住宿、餐饮、文化体验,让游客能深度感受东北的魅力。养老产业也可以大力发展,东北的空气、环境对很多北方老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可以打造一批高品质的康养基地。还有就是科技服务、文化创意这些新兴领域,要给年轻人更多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发挥创意,让东北的文化、技术有新的表达方式。

再者,还得特别重视营商环境的优化。说实话,过去的一些体制机制、一些陈旧的观念,确实束缚了经济的发展。要营造一个公平、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这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改变那种“官本位”的思想,真正树立“服务型”的政府形象。要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只有让企业轻装上阵,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同时,人才的引进和留存也是重中之重。年轻人是社会的未来,也是经济发展的希望。东北要创造更多吸引年轻人的机会,提供好的就业岗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更重要的是,要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可以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本地高校毕业生留下来发展。也可以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让他们把先进的知识和经验带回来。留住人才,就是留住了发展的希望。

最后,我觉得还得鼓励创新和开放。不能老是守着老一套,要敢于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模式。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同时,要积极“走出去”,与国内外先进地区进行交流合作,学习他们的经验,引进他们的技术和管理。东北的地理位置也很有优势,可以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节点。

总而言之,东北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思考,需要耐心和决心。既要立足自身优势,又要敢于革新,破除桎梏。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方向对了,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东北经济一定会迎来新的春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厂(国企)来了一个南方来的老总,刚来的时候雄心壮志,折腾几年后走时感慨黑龙江这个地方人情太严重,真是啥事也办不成。后来上面又派来了个新老总,刚来表示要精简机构,减员增效,这次则打算精简二级机构和中干(毕竟老减工人的员压工人的薪没太大意思,已经榨不出多少“效益”了,而中干有钱,开的都是年薪,月薪只是象征而已,外加权利会导致有大量灰色收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过了不到几个月,据说他在基层和基层部分人开会时公开抱怨:自从开始精简计划,我的手机都被打的烫手了,无时无刻我都在接电话,都有关系,都来说情。好的,我治不了你们,我没有办法,但是你们要知道,我瞧不起你们。

职工们私下讨论的是:这精简机构,一些机构是合并了,按理说这主要针对的应该就是干部,他们的工资太高了。可是,虽然一些中干(甚至有的丑闻已经不是秘密了)这次在精简后从领导位置上被撤下来,但是又得在别的部门安插一个职称待着,不能直接扫地出门,待遇还不减,顶多就是没有实权了而已。可是减员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过高待遇的支出不是吗?这又有什么实质意义呢?

意义大概是,这次是把高薪的岗位数量节省了,等这批(年富力强)的那高薪的(原)中干们退完走完了,整个厂就可以终于节省掉这笔高额开支,达到真正的减员增效了?


东北的经济问题的本质就在这,试图只在经济基础找问题而不在上层建筑找问题是不可能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的,试图保护上层建筑不变,而只求改经济基础是不现实的。二十年前开始东北的经济基础大变样,而上层建筑却一直试图不受影响,这用马克思的理论概括就是上层建筑已经不再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了,而最终,经济基础会决定上层建筑。

这就是东北经济问题的实质,这边尚没有完成让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过程(更何况上层建筑也不太想去适应,从来都是被动的被现实倒逼的一点点改但始终不想要被触及根本的改革),只要体制还是这个体制,我估计这里是啥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都救不了的,除非寄希望于这里能出现一个能力超群、无欲、一心为民的圣人领导吧?

但是,寄希望圣君贤相来救世的理想,早就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被否定了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东北经济的未来,是个让很多人牵挂的话题。这片曾经承载着共和国工业脊梁的土地,如今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要说建议,我觉得得从几个方面细细聊。首先,得重新盘活那些沉睡的工业遗产。东北有太多老厂子,它们不只是钢筋水泥,更是几代人心血的沉淀,是技术和人才的宝库。不能简单地关停并转,而是要想办法让它们焕发新的.............
  • 回答
    .......
  • 回答
    关于大家对东北人的印象,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化的刻板印象,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群体化的概括,绝非适用于所有东北人,并且很多印象也可能存在偏颇或过时。 形成这些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历史、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媒体传播等角度来分析。以下将详细阐述一些常见的负面印象以及可能形成的原因:一、 历史与社.............
  • 回答
    关于疫情区或受灾区遭受网络暴力这件事,我是真的觉得挺让人心寒,尤其是看到东北,特别是吉林的朋友们因为这些事受到委屈,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咱们先说这网络暴力本身吧。说白了,就是一群人躲在屏幕后面,仗着没人知道是谁,就肆无忌惮地攻击、指责、辱骂他人。这种行为,无论发生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都是不对的。.............
  • 回答
    微博金华公安对“东北大V在医院直播批评服务态度”事件所发布的言论,可以从几个层面去解读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事件回应,它触及了几个关键的社会议题:信息公开的边界、公民监督与职业规范的平衡、以及公安机关在网络舆情中的角色定位。首先,从信息公开和公民监督的角度来看,这位“东北大V”的行为,本质上是.............
  • 回答
    大家对于韩国的“东洋风”,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得明确一下,“东洋风”这个词本身就有点模糊。在历史上,它更多是指来自东方的文化元素,尤其是在西方人眼中。但放到韩国语境下,“东洋风”这个词可能更多时候是在指 韩国传统文化中那些带有东方韵味、又被韩国人提炼和.............
  • 回答
    嗨,东北的各位考生们!高考结束,填报志愿的时刻又到了,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又有点迷茫?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对于咱们东北的考生来说,有哪些大学和专业是值得我们认真考虑的。我会尽量说得详详细细,希望能帮到你们。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东北这片土地,有它独特的底蕴和优势。虽然近年来发展格局有所变化.............
  • 回答
    说起东北,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一连串的标签:豪爽、能喝酒、说方言、东北虎、二人转……这些印象,有的是生动有趣的地域特色,有的却可能掺杂着一些刻板印象和偏见。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得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历史原因:工业基地的辉煌与转型东北,尤其是辽宁、吉林、黑龙江,在上世纪五十年.............
  • 回答
    东北风土人情:偏见背后复杂而真实的面貌当提起中国东北,许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冰天雪地、严寒刺骨的景象,伴随而来的是粗犷豪爽、直率甚至有些“大碴子味儿”的人设。然而,对于这片土地气候和人文的认知,其实远比这些标签要复杂和多元,而偏见的产生,更是源于多种因素的交织。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地理和气候是塑造.............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血脉贲张的场景!让咱们捋一捋,这头成年东北虎,要是真撞上了100只草原鬣狗,到底有多大胜算。咱们得把细节都抠出来,不能像那些干巴巴的AI报告一样。首先,得明确一下咱们的主角和对手。主角:成年东北虎(也叫西伯利亚虎)这可是陆地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体重一般在180公斤到300公斤之间,体型.............
  • 回答
    不法商人在东北大量盗挖黑土并进行非法销售,将面临严重的法律责任,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以下将从法律责任和环境破坏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法律责任在中国,耕地,特别是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黑土地,受到国家严格的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
  • 回答
    .......
  • 回答
    11 月 8 日至 9 日,我国东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遭遇了一场名副其实的“世纪雪”,大范围的特大暴雪席卷了这片土地,给当地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具体情况: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此次降雪过程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范围广: 暴雪覆盖了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和中部.............
  • 回答
    区分俄罗斯和美国对“东方大国”(我理解您指的是中国)的威胁大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军事实力对比,更关乎战略意图、历史关系、经济联系以及地缘政治格局。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并避免一些可能让人觉得是AI撰写的刻板语言。一、 俄罗斯对中国的威胁:历史遗留与地缘现实 历史.............
  • 回答
    东非大草原,这片广袤而充满生机的土地,正承受着全球变暖带来的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这不仅仅是气温的微小波动,而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塑,影响着从最小的昆虫到体型庞大的哺乳动物,再到世代在此繁衍生息的人类社区。1. 降雨模式的改变:干旱与洪水的双重打击全球变暖最显著的影响之一,就是打乱了东非大草原原有的降雨.............
  • 回答
    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前,小亚细亚半岛对于东罗马帝国(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性,绝非后世可比,可以说,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帝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想象一下,东罗马帝国,尽管继承了罗马帝国的衣钵,但到了小亚细亚被大举进攻之前,它的领土已经大大萎缩。西边的意大利、高卢、西班牙都早已落入.............
  • 回答
    要理解威尼斯人对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认同感,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他们之间的复杂历史渊源、经济联系、政治互动以及文化影响。简单地说,威尼斯人对东罗马并没有一个单一、绝对的“认同”,而是一种深刻而矛盾的联系,包含着经济上的高度依赖、政治上的复杂博弈,以及文化上的既受影响又试图独立。这种认同感更像是一种“亦.............
  • 回答
    要说曼齐刻尔特之战和维也纳之战(1683)哪一场对各自的帝国打击更大,这绝对是个值得细细说道的话题。这两场战役,虽然时间跨度很大,却都在各自帝国命运的转折点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咱们先聊聊曼齐刻尔特之战。这场战发生在1071年,当时是塞尔柱突厥人崛起的时候。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那是赫赫有名啊.............
  • 回答
    德国空军,作为纳粹德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命运,很大程度上与德意志国防军整体的战略部署和战场走势息息相关。而对于德国空军而言,东西两大主要战场,西线与东线,无疑是其力量的集结地,也是其最终衰落的埋葬场。理解这两个战场对德国空军的意义,以及它们各自造成的损.............
  •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头疼,尤其是家里有两个宝贝的家长,恐怕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看着大宝心爱的玩具被二宝抢走,或者因为一点点东西闹得不可开交,大人夹在中间,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大人总是说“大宝,东西要分享”,这样教育真的对吗?从长远来看,培养分享精神是好的,这有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慷慨。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