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威尼斯人对东罗马有认同感吗?如果有,有多大的认同?

回答
要理解威尼斯人对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认同感,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他们之间的复杂历史渊源、经济联系、政治互动以及文化影响。简单地说,威尼斯人对东罗马并没有一个单一、绝对的“认同”,而是一种深刻而矛盾的联系,包含着经济上的高度依赖、政治上的复杂博弈,以及文化上的既受影响又试图独立。这种认同感更像是一种“亦敌亦友”、“既是传承者又是挑战者”的微妙关系。

历史渊源:从臣属到崛起

威尼斯最初不过是罗马帝国东部边疆沿海的一个小小的渔村或定居点。早期,它属于意大利的拉文纳总督区,而拉文纳总督区又隶属于东罗马帝国。因此,从起源上讲,威尼斯就是东罗马的一部分。

早期依赖与保护: 在东罗马帝国时期,威尼斯享受了帝国的保护,免受日耳曼入侵者的侵扰。同时,作为帝国的一部分,它也享有一定的自治权,并且在贸易上获得了特权。与君士坦丁堡保持良好关系,是威尼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自治权的增长: 随着东罗马帝国在西方的影响力逐渐衰退,特别是伦巴第人崛起后,威尼斯与拜占庭的联系变得更加松散。威尼斯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航海技术,逐渐发展壮大,开始独立承担起自己的防御和行政事务。他们甚至在七世纪末、八世纪初,在名义上摆脱了拉文纳总督区的直接统治,但仍然保持着对东罗马皇帝的效忠和朝贡。

经济联系:生命线与竞争

威尼斯人对东罗马的认同感,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

贸易特权: 东罗马帝国是当时地中海最富庶、最繁荣的经济体之一,尤其是在香料、丝绸、奢侈品等方面。威尼斯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精湛的航海技术,成为了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关键中间商。他们从东罗马帝国获得了免税、停靠港等一系列特权,这使得威尼斯商人在东方贸易中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依赖性与合作: 威尼斯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能够进入东罗马帝国广阔的市场,并从其手中获取商品。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使得威尼斯人不得不与东罗马帝国保持一种合作关系,至少在表面上如此。他们需要承认东罗马皇帝的权威,才能维持这些重要的贸易特权。
竞争与冲突: 然而,这种经济联系也伴随着激烈的竞争。随着威尼斯日益强大,它开始觊觎东罗马帝国在亚得里亚海的控制权,以及在其他贸易区域的利益。例如,威尼斯与拜占庭在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等地的争夺,便是经济利益冲突的体现。

政治互动:臣属、盟友与挑战者

威尼斯在政治上对东罗马的态度,是极其复杂的,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

名义上的效忠: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威尼斯人仍然将自己视为东罗马皇帝的臣民,定期派遣使节,缴纳贡品,甚至在官方场合使用皇帝的肖像和称号。这是一种政治上的策略,也是一种文化上的习惯。他们享受着“帝国附庸”的某种荣誉感,也以此来对抗来自意大利北部其他强大势力的压力。
实权的独立: 然而,这种效忠更多的是象征性的。威尼斯人拥有自己的总督(Doge),自己独立的政府机构,自己的法律和军队。他们并非像早期那样,完全听命于君士坦丁堡。东罗马皇帝在威尼斯的实际权力非常有限,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最高权威。
利用与操纵: 威尼斯人非常善于利用东罗马帝国内部的政治动荡来为自己谋利。例如,在帝国发生内乱或遭受外敌入侵时,威尼斯人常常会利用这个机会,以“援助”为名,索取更多的特权,或者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第四次十字军的转折: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1204年)是威尼斯与东罗马关系的一个决定性转折点。在威尼斯共和国的操纵下,这次本应指向埃及的十字军,最终转向了君士坦丁堡,并成功占领并洗劫了这座古老的城市,建立了拉丁帝国。这次事件,表面上是威尼斯人对东罗马的一次背叛,但也反映出他们对东罗马帝国某种程度上的“不满”和“不信任”,以及对自身力量崛起的信心。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取代东罗马,并从中分一杯羹。

文化影响:吸收与分歧

威尼斯在文化上也深受东罗马帝国的影响,但同时也在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特色。

拜占庭艺术与建筑: 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就是拜占庭艺术和建筑风格最杰出的体现。其宏伟的穹顶、华丽的马赛克,都明显受到了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影响。许多威尼斯的宫殿、教堂也借鉴了拜占庭的设计元素。
法律、行政和语言: 威尼斯在早期的法律、行政管理等方面,也受到东罗马帝国的影响。希腊语在威尼斯共和国早期也是一种重要的官方语言,尤其是在与东方的贸易往来中。
逐渐的希腊化与拉丁化并存: 随着时间的推移,威尼斯逐渐发展出一种“混合”的文化。一方面,它继续吸收东罗马的文化精髓,成为拜占庭文化在西方的“窗口”;另一方面,它也深受意大利本土文化的影响,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威尼斯风格。在政治和经济上,它更倾向于向西方靠拢,与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等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认同感的程度:是“血脉相连”还是“利益共同体”?

综合来看,威尼斯人对东罗马的认同感,不能简单地用“有”或“没有”来回答。

“血脉”层面的认同: 在起源上,威尼斯确实是东罗马的一部分,这种历史渊源是不可磨灭的。威尼斯人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将东罗马视为自己“祖国”或“母国”,但这种认同感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彼此关系的演变而变得稀薄。
“文化”层面的认同: 威尼斯人吸收了大量东罗马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自身。他们对拜占庭的艺术、建筑、某些习俗有一定的欣赏和传承,这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
“政治/经济”层面的认同: 在政治和经济上,这种认同感则更加功利和务实。威尼斯人承认东罗马皇帝的权威,是为了获得贸易特权和合法性。当东罗马帝国衰弱,或者利益冲突加剧时,这种认同感就会迅速瓦解,甚至转化为敌对。第四次十字军的洗劫,可以说是这种“弱肉强食”的逻辑压倒了任何残存的“认同感”。

总结来说,威尼斯人对东罗马的认同感,更像是一种:

深厚的历史渊源,但已非绝对支配。
关键的经济依赖,但充满了竞争。
复杂的政治操纵,时而合作,时而背叛。
文化上的吸收与融合,但同时也在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他们不是狂热的拜占庭民族主义者,但也不能完全摆脱与东罗马帝国那盘根错节的历史联系。威尼斯人是天生的商人、政治家,他们的首要考量是共和国的利益。因此,他们对东罗马的态度,始终是围绕着“如何最大化威尼斯共和国的利益”来展开的,这种“认同”的深浅,也随着这种利益的涨落而变化。他们既是东罗马帝国昔日的附庸,也是其重要的贸易伙伴,最终更是其衰落过程中的掠夺者之一。这种多层次、动态变化的关系,才是理解威尼斯人对东罗马认同感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惊悉科班大手子删了自己的魔怔答案,我只想说,史料不看,论据不查,分析不讲,你跟我说你受过历史学基础的训练??我校虽然在211里也就是个fw学校,但至少师范生也会上史学理论与史料学的,就这就这就这???


为什么总有人自顶一个科班生的帽子就能出来乱讲魔怔话呢,也别加“我们”,没人想砸你饭碗,倒是别自己砸了自己饭碗,难道身为历史专业的学生的素养不是拿出史料/综述来分析讲道理的吗?还有eassy是个啥(摊手)

我就直接举个目前还没出现的例子吧。Maurizio Galbaio与他的儿子Giovanni Galbiao,分别是第七任与第八任威尼斯总督,父子都作为威尼斯内拜占庭派的代表从764年一直统治到803年,并且对国内支持独立的派别进行了大力打压。

第七任总督Maurizio得到拜占庭授予的“Hypatos”和“magister militum(经评论区指正为“元帅”的意思)”称号(不知道如何正确翻译留下原文用词),并且得到拜占庭皇帝列奥四世支持。

然后说说第八任总督Giovanni,这集要提到一个建筑:城堡区圣伯多禄圣殿(Basilica di San Pietro di Castello)目前是世界遗产之一。

虽然它现在是作为天主教堂而存在的。但是根据记载,这座教堂最初是被用来纪念东正教圣人Sergius and Bacchus的(不过我后来查了查这两人也是天主教的圣人,不过专著中并没有提及)。在父子俩统治威尼斯的8-9世纪这里是见证威尼斯派系斗争的中心。儿子所任命的这个教堂所在Olivolo教区主教也是希腊文化的Cristoforo Damiata。

因此,虽然我们不能说,威尼斯一直受到拜占庭控制,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说威尼斯人没有对拜占庭帝国的认同感,那就是痴人说梦了。(摊手)

P.S.以上资料,出自Romanin Samuele的《Storia documentata di Venezia》的第一章第三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威尼斯人对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认同感,我们需要深入探究他们之间的复杂历史渊源、经济联系、政治互动以及文化影响。简单地说,威尼斯人对东罗马并没有一个单一、绝对的“认同”,而是一种深刻而矛盾的联系,包含着经济上的高度依赖、政治上的复杂博弈,以及文化上的既受影响又试图独立。这种认同感更像是一种“亦.............
  • 回答
    听到布鲁斯·威利斯罹患失语症,即将告别他奉献了数十年的银幕,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这位硬汉,曾经是无数人心目中那个无所不能、嘴里叼着烟、眼神里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坚定不移的英雄。他的告别,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的退场,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落幕。要说印象深刻的经典形象,那真是一抓一大把,但有几个角色,仿佛就像刻在了我的.............
  • 回答
    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这句台词出自夏洛克之口,对“宪章”和“京城”的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法律制度。“宪章” (Charter):在《威尼斯商人》的时代(约16世纪末17世纪初),“宪章”通常指的是:1. 特殊的特权或法律文件: 尤其是在商业领域,城市或特定的商业团体可能会获得国王或.............
  • 回答
    威尼斯与热那亚:1316世纪地中海的雇佣铁骑,兵源探秘在13至16世纪的漫长岁月中,威尼斯与热那亚这两座璀璨的海洋共和国,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海上贸易网络,在地中海地区呼风唤雨。它们不仅仅是商贸的巨擘,更是足以影响东西方格局的政治军事力量。而支撑这两座城邦纵横捭阖、扩张势力、巩固霸权的,正是它们所雇佣的.............
  • 回答
    讲起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曾经的地中海海上巨头,它们在近代早期,尤其是大航海时代以及随后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为什么会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被其他西欧国家迎头赶上甚至超越,这背后确实有不少复杂的历史原因,绝非一两句话就能说清。咱们不妨一点点掰扯开来聊聊。首先,得承认威尼斯和热那亚的起点非常高。在那个时代,它.............
  • 回答
    威尼斯,这座水上之城,其魅力确实是独一无二的。至于住上几个晚上才算“足够”,这其实是个非常主观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此行的目的和期望。不过,我可以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为你梳理一下,希望能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停留时间。首先,我们得明白,威尼斯不是一个“打卡”就能了事的地方。 它不是那种你可以走马观.............
  • 回答
    奥斯曼帝国崛起对威尼斯共和国与希腊人的关系,并非简单地“好转”或“恶化”,而是一个复杂且不断演变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利益的权衡、地缘政治的压力以及文化上的互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去考察。在奥斯曼帝国崛起之前,威尼斯作为海洋强国,早已在爱琴海和地中海东部建立了自己的贸易网络和.............
  • 回答
    夏雨,这位中国电影界响当当的名字,手握威尼斯和金马两座重量级影帝奖杯,这在中国演员中屈指可数。按理说,这样的成就足以奠定他在一线巨星的位置,甚至成为“国民演员”级别的存在。然而,当我们细数这些年他的作品和在观众心中的位置时,总会觉得,这位“少年影帝”似乎并未完全达到他天赋和早期成就所应有的高度。那么.............
  • 回答
    威尼斯共和国,这个曾在地中海东方贸易线上叱咤风云数个世纪的海洋霸主,其最终的覆灭,是一段充斥着辉煌、傲慢、衰落和无可奈何的复杂历史。要评价其灭亡,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某一个单一原因,而应将其置于一个漫长而动态的历史进程中,审视内外部环境的剧变以及共和国自身未能及时适应的方方面面。一、 盛极而衰:内部的悄.............
  • 回答
    《威尼斯商人》作为莎士比亚的经典名作,确实在当代社会引发了关于其反犹主义倾向的激烈讨论。尽管作品中对夏洛克这一犹太放贷人的刻画充满了负面色彩,甚至可以说是刻板印象的集合,但它依然能够被广泛传播,甚至出现在学校的教材中,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允许”或“不被禁止”。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评价.............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能触及“精罗”(泛指对罗马帝国及其遗产有强烈认同和喜爱的人群)的复杂情绪。要说精罗“更讨厌”威尼斯而非奥斯曼,可能有些绝对,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威尼斯在某些精罗心中能激起更强烈的负面情绪,甚至比灭亡了西罗马的奥斯曼更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精罗”的情感基础。他们爱的.............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苏伊士地峡自古以来就不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陆地屏障,而是一条天然流畅的水道,连接着地中海和红海。这条“苏伊士运河”的存在,毫无疑问会彻底改写世界历史的航海格局,而那些曾经辉煌的地中海海权国,尤其是威尼斯,有没有可能借此东风,取代后来居上的英国,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
  • 回答
    你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君士坦丁堡陷落和“吊死威尼斯总督”之间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涉及到复杂的历史背景、政治博弈以及信息传播的偏差。这背后隐藏着一段扣人心弦的威尼斯共和国在那个关键时刻的应对策略和其政治结构的特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君士坦丁堡的陷落(1453年)本身并没有直接导致威尼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历史假设:如果维也纳会议上,奥地利没有去要加里西亚或威尼斯伦巴第,而是选择和普鲁士一起瓜分萨克森,这会不会让奥地利的下场更好一些?这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毕竟历史的走向总是那么微妙。咱们得先回忆一下当时的大背景。拿破仑刚被揍趴下,欧洲列强们都聚集在维也纳,想着怎么重.............
  • 回答
    拉塞尔·威斯特布鲁克的过人技术,那可真是NBA赛场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说他过人怎么样,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毕竟他可不是那种只会硬冲蛮撞的球员。首先,要形容他的过人,“爆炸力”和“不可预测性” 是两个绕不开的关键词。威少最标志性的过人方式,就是那种从持球瞬间就爆发出来的极速突破。他不是慢慢积累速度,.............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Swiss”翻译成“瑞士”而不是“斯威斯”等其他音译,背后是一段相当有趣的历史,涉及到语言演变、文化交流以及约定俗成的过程。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音译对音译”问题,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 “瑞士”的来源:一个历史的沉淀要理解为什么是“瑞士”,我们首先要追溯这个名称的起源。“Swiss”这个.............
  • 回答
    《生化危机6》中的阿尔伯特·威斯克(Albert Wesker)确实给不少玩家留下了“弱”的印象,这和他以往在系列中塑造的强大反派形象判若两人。究其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威斯克“变弱了”,而是整个游戏的设计思路、剧情铺垫以及威斯克自身所处的境况,共同导致了他在《生化危机6》中的表现不如预期。要详细解.............
  • 回答
    在《赛博朋克2077》这款游戏里,杰克·威尔斯留下的那份调酒配方,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真要按字面意思去复刻,那还真不常见,甚至可以说有点“赛博朋克”式的独创。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配方,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及在现实里能找到哪些相似的影子。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游戏里的配方是为游戏剧情服务的.............
  • 回答
    说到NBA历史上那些名字,威利斯·里德(Willis Reed)绝对是绕不开的一位。很多球迷可能不太熟悉他的名字,尤其是新时代的年轻人,但要是论起对尼克斯队的影响,对那个时代篮球的塑造,以及他身上所代表的那种精神力量,里德绝对是响当当的五十大巨星之一,实至名归。里德这个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硬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