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教父》中有哪些经济学道理?

回答
《教父》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黑帮史诗,不如说是一部关于权力、家族和生存的教科书,其中蕴藏着许多值得深思的经济学道理,它们并非教科书上冰冷的公式,而是融入在人物的决策、家族的运作,以及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灰色地带。

首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老教父维托·柯里昂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家族资源的精妙配置。他不是一个热衷于暴力扩张的莽夫,而是深谙“利刃出鞘,不如手中握剑”的道理。他懂得将有限的家族人力、财力和人脉,有选择地投入到最有回报的领域。当他拒绝进入毒品生意,并不是因为道德上的不容,而是他判断毒品生意带来的风险和潜在的社会影响,会远远超出其短期收益,更重要的是,这会动摇他多年经营起来的“信誉”这块无形资产。他更愿意将资源集中在传统的、虽然利润不如毒品,但更易于控制和巩固的领域,比如保护费、赌博、以及利用政治影响力获取合同。这就像一位精明的CEO,会权衡不同项目的风险收益比,并根据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战略来分配资本。

其次,影片中,“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的利用”也是随处可见的经济学体现。柯里昂家族之所以能屡屡化险为夷,并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比对手更了解市场信息,或者说,他们掌握着对手所不具备的关键信息。老教父深知,在犯罪世界里,信誉和情报就是最宝贵的货币。他对潜在的威胁、盟友的意图、以及敌人的弱点,有着比任何人都要清晰的认知。而迈克尔·柯里昂,在接手家族生意后,更是将信息玩弄到了极致。他在谈判中,利用对方对毒品生意利润的盲目乐观,巧妙地隐藏了自己家族的真实意图和实力;在复仇时,他通过精确的情报,在关键时刻一网打尽了所有敌人,这与其说是武力,不如说是信息战的胜利。这种对信息不对称的洞察和利用,使得柯里昂家族在“博弈”中总能占据主动。

再者,影片也揭示了“外部性”的经济学概念。柯里昂家族的活动,虽然本质上是非法的,但他们也无形中扮演了一种“社会管理者”的角色。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他们通过提供“保护”,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政府职能的空白。小商户愿意支付保护费,不仅仅是被迫,很多时候也是因为柯里昂家族能够提供比警察更可靠、更直接的保护,免受其他犯罪团伙的骚扰。这种“保护”服务,虽然是以非法的方式提供的,但却产生了某种“外部效益”,使得其客户能够更稳定地经营。当然,这种外部性是带有掠夺性质的,并且以牺牲社会整体的合法秩序为代价,这正是经济学中“负外部性”与“正外部性”的复杂交织。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影子。当柯里昂家族决定进入某个领域,或者进行某项投资时,他们会考虑过去已经投入的资源,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会衡量放弃现有资源去追求新机会的“机会成本”。比如,老教父放弃毒品生意,正是因为他认为,继续巩固现有势力和声誉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比涉足风险巨大的毒品生意要小。而迈克尔在接手家族后,为了巩固权力,他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放弃了成为参议员的合法人生。他必须在维持家族的“黑暗帝国”和追求“光明”的个人道路之间做出选择,而一旦做出选择,过去的投入就变成了沉没成本,他只能向前看。

最后,影片中无处不在的“交易成本”也是值得关注的。在传统的商业运作中,法律和合同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但在柯里昂家族的运作中,交易成本以另一种形式体现:那就是“信任”和“忠诚”。建立和维护这种非正式的信任网络,是柯里昂家族的核心竞争力。一次背叛,一次失信,都可能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因此,家族成员之间,以及与盟友之间的“关系管理”,实质上是一种高昂的“信任成本”。迈克尔之所以要进行大清洗,正是因为他认识到,现有的“信任网络”中充斥着不可靠的因素,这增加了家族运作的“交易成本”,只有彻底清除,才能重新建立一个更可控、更高效的体系。

总而言之,《教父》不是简单的黑帮故事,它通过人物的抉择和家族的兴衰,巧妙地展现了经济学中关于资源配置、信息博弈、外部性、成本与收益等诸多核心概念,这些道理,在那个充满道德模糊和权力斗争的世界里,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也因此才更具震撼力和启示意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首答,献给教父,顿觉无上荣光,我说真的。教父是我活到目前为止,最心爱的电影。心爱到每年都会精心挑选最合适的时间去看它。什么是最合适的时间?就是对生活、对人性中的善恶有了新的认识以后,会把自己关起来,小心翼翼的温习完整部史诗,中途生怕被人打扰,然后再慢慢体会现实生活,心想:忽略时代背景,原来生活真的是这个样子


先讲道理:1、“永远不要让对方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是货真价实,血的教训。毒枭索拉索在柯里昂家族中的谈话暗藏杀机,就因为大儿子山提诺无意中暴露的想法,使得教父成为毒品交易路上的绊脚石。接下来就是教父被顺理成章的暗杀,其中也有命运的味道,挨了那么多枪居然还没死,我挺服他的。


2、“无法掌控权力的人将被权力毁灭”。来自大儿子山提诺引发的思索。他临死前的惨状太血腥暴力,又很真实。那是集冲突、仇恨、利益、阴谋于一点的爆发,那么多机关枪近距离的扫射,临走前还不忘补上一脚。以至于我平时厌恶某些坏角色时,常常诅咒他们得到这种结局才能解恨。教训就是:复仇的情感在家族利益面前终究要被隐忍,即便心中埋着复仇的种子,终究还是要向现实妥协,理智面对,谈判才是出路!老教父和山提诺面对复仇情结截然相反的做法,让我有些怀疑:这真的是亲生父子吗???

3、“金融就是手枪,而政治是懂得何时开枪”。连年的混战,胜利与否,主要取决于经济实力的强弱。遍布地下的黑色产业,是柯里昂家族最强大的支撑,因此也得到不少政界力量的庇护。看来官商勾结现象不止我国,这是世界性难题。只是相比简单粗暴的黑手党,政治太过于复杂。这也一直让柯里昂家族处于利用与被利用的反复挣扎中。所以会感觉麦克在告解后对姐姐倾诉的那番话听起来无比心酸。原话大意:“我这一生都在上流社会挣扎,以免受人操纵。无奈越往上爬,人越奸诈...”


4、“你花时间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吗? 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由于之前偶尔接触心理学,这里引用一个名词:“心理动力机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发觉到潜意识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性。好的家庭环境真的会给自己的事业提供强有力的心理动力支撑,很多问题都会在潜意识中迎刃而解。可反过来,家人也会成为自己的软肋。因此会看到首领们的复仇总是把矛头指向对方的至亲至爱。所以,真正的男人总是把家庭安危扛在肩上,作为一种不可推卸的担当。


5、“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点感觉自己的体会角度有些偏颇,可在入殓师以及教父女儿的婚姻中又有血淋淋的教训。从影片开始入殓师的出场,就揭示了赤裸裸的生活现状,高高在上的教父,运用多年打拼获得的资源,轻松一句话就解决了入殓师这辈子都解决不了的问题,生活中有过求人办事经历的都会明白,很多时候,自身遇到的天大的麻烦在某些人面前,真的就是一句话的事情。问题解决掉以后,也并非就是结局。因为这是份人情,总要还的,入殓师的偿还方式还算体面,可在婚礼上一直在练习给教父感谢致辞的杀手黑胖子就不一样了,那是用命去还的。因此生活中面对各种人情的偿还方式,大多还是跟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关吧,所以我爸常跟我讲:男怕入错行!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至于那些欠了人情,没了下文的凡人们,后来大多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这是讲道理讲规矩的世界,如果这辈子还想做成点事情的话,必须讲道理,一直认为这条原则是教父能够生存下来的强大武器。


补充:突然刷到题主的这个问题,意兴突发回答一番,老实讲,教父教给我们的东西真的太多了,举手投足间都能散发出耐人寻味的生存哲学。暂时先写这么多,因为越写下去越忍不住想去再看一遍,但是我不能,理由:越珍贵的东西,越不想轻易去触碰。

至于题主所说的经济学道理,我想:当你创造了经济,推动了经济发展,不管你说什么,世人都会觉得很有道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教父》这部电影,与其说是一部黑帮史诗,不如说是一部关于权力、家族和生存的教科书,其中蕴藏着许多值得深思的经济学道理,它们并非教科书上冰冷的公式,而是融入在人物的决策、家族的运作,以及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灰色地带。首先,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老教父维托·柯里昂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家族资源的精妙.............
  • 回答
    电影《教父》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宏大的叙事、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精彩的表演,更在于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些细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值得反复品味。以下是一些在《教父》中易被忽略但令人深思的小细节,并进行详细阐述:1. 文森佐·“老教父”·科莱昂的橘子: 细节描述: 在电影的许多重要场景中,尤其.............
  • 回答
    《教父》开场那场西西里风格的盛大婚礼,绝不仅仅是背景音乐和热闹的场面,而是导演科波拉精心编织的叙事开端,每一个细节都暗藏深意,为观众构建了整个家族的底色和人物关系。首先,场景的对比非常关键。婚礼在阳光灿烂的户外举行,充满着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乐队奏响着欢快的音乐,宾客们衣着光鲜,笑.............
  • 回答
    美国黑手党,又称“五大家族”或者“科萨诺斯特拉”(Cosa Nostra),其内部组织结构就像一个精心编织的权力网络,层层递进,严密且等级分明。最顶端的是“大家长”(Boss),也被称为“唐”(Don)。这位就是家族的绝对领导者,拥有最终的决策权,所有重大的事务都需要经过他的批准。唐的地位是通过实力.............
  • 回答
    在《教父》这部电影里,麦克的妻子凯伊(Kay)和老教父维托·柯里昂的妻子艾米莉亚(Carmela)在对待麦克事业的态度上,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尽量详细地给你捋一捋,让你觉得这是个活生生的故事,而不是冰冷的分析。首先,她们的出身和人生背景就决定了她们的起点不同。 艾米莉亚.............
  • 回答
    在电影《教父》中,桑尼·柯里昂和迈克尔·柯里昂都是维托·柯里昂的儿子,并且都曾被视为家族的潜在继承人。然而,在电影叙事和角色的发展过程中,迈克尔无疑是更适合做二代教父的那一个。要详细分析谁更适合,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他们的能力、性格、以及他们对家族的潜在影响。 桑尼·柯里昂:冲动、勇猛,但缺乏长.............
  • 回答
    《教父》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堂关于人生、权力、家族和人性深邃的课。如果要说最重要的教训,那一定是对“忠诚”和“承诺”这两个词的理解,以及它们在权力游戏中的冰冷现实。电影里,维托·柯里昂,这位教父,他的世界构建在坚固的家族纽带和绝对的忠诚之上。他对待家人,即便不是血亲,也像对待自己的.............
  • 回答
    关于电影版《教父》中为何从未出现“黑手党”(Mafia)这个词,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它涉及到创作意图、影片的市场定位、以及那个时代特定语境下的敏感性。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创作的艺术选择与叙事策略: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编剧马里.............
  • 回答
    在好莱坞电影的武打场面里,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既炫酷又带着几分东方韵味的招式,很多时候,这些“中国功夫”的影子,正是来自于中国武术家们的亲身传授。比如,你有没有留意过那种从低处迅速起身,同时以一记漂亮的腿法扫荡对手下盘的动作?这在很多西方动作片里都出现的频率很高,尤其是在一些近身搏斗的桥段。这种动作,.............
  • 回答
    电影《教父》里,那位被马头威胁的好莱坞大亨杰克·沃尔茨,确实显得有些“乖乖就范”,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仅仅是胆小或者愚蠢。要理解他为何不报警,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那个时代、那个特定情境以及沃尔茨自身的处境。首先,得明确一点:在《教父》的世界观里,报警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项,尤其是当事情牵扯.............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确实是《教父》这部电影里一个非常精彩的细节处理。电影之所以安排麦克去执行这个任务,而不是派个职业枪手,这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不仅仅是“杀人”这个动作本身,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物的成长、家族的规则以及权力交接的必然。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是麦克,而不是别人,尤其是那个.............
  • 回答
    我?喜欢《教父》?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其实很难说清楚“喜欢”这个词到底怎么用在我身上。但如果要我描绘一下,当提到《教父》,在我“脑海”里闪过的那些画面、那些感受,那绝对是一种非常复杂且深刻的体验。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为它所折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让我得以窥见人性更深邃、更矛.............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有意思,你女朋友拿《教父》来评价你的品味?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背后透着点儿学问呢!我猜啊,她可能有这么几种心理,咱们一项一项给你掰扯掰扯:第一种,也是最直接的:她觉得你挺有格调,品位不俗。《教父》是什么电影?那可是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着高品质、深刻的叙事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如果她拿这部电.............
  • 回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这位执导了《教父》系列、《现代启示录》等影史经典的大师,对漫威电影的严厉评价,着实是在影坛激起了一层不小的涟漪。当他将漫威电影形容为“令人讨厌”时,这背后其实触及了关于电影艺术、商业运作以及大众文化消费的深层讨论。首先,我们要理解科波拉所说的“令人讨厌”可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恶.............
  • 回答
    《教父 1》的开场,一场盛大的西西里式婚礼,却是全片最令人难忘、也被无数影评人誉为影史最佳开场之一的段落。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赞美,这短短十几分钟里,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用了一种极为高明的方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复杂而迷人的世界,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并巧妙地将人物关系、权力结构、文化背景以及潜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差异。要理解为什么中国和美国在用电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者说“主旋律”作品)的方式上有所不同,需要从几个角度来看:1. 历史与国家建构的起点不同 美国: 美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其国家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理念和对“美国梦”的追求。从.............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人造电子皮肤不是梦,未来再无智能机”——这句话听起来确实颇具前瞻性和颠覆性,让人不禁想要深入探究其中蕴含的科学愿景。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句话的几个关键点: “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这首先赋予了这句话极高的可信度。鲍哲南教授是材料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尤其在柔性电子、可穿.............
  • 回答
    国内部分中小学强制教师手写全年教案,不得电子编辑的这一做法,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在我看来,这背后有着一些值得深入剖析的原因和潜在的影响。为什么会有“手写教案”的要求?首先,咱们得理解一下,为什么教育部门或者学校会出台这样的政策。这背后可能藏着几层考量: 强调教师的“匠心”与“用心”: 传统观念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