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电影《教父》里杀毒贩那一段,不派个枪手在餐馆,而让麦克去杀?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确实是《教父》这部电影里一个非常精彩的细节处理。电影之所以安排麦克去执行这个任务,而不是派个职业枪手,这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不仅仅是“杀人”这个动作本身,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物的成长、家族的规则以及权力交接的必然。

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是麦克,而不是别人,尤其是那个看似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派个枪手。

1. 麦克的“净化”仪式与身份的转变:

“我不是去坐牢,我是去杀人”: 这句话是麦克踏入餐厅前的内心独白,它预示着这次行动不再是简单的“执行命令”,而是他个人彻底告别过去、拥抱家族责任的起点。他不是作为一个被指派的工具去的,而是作为一个“继承者”去完成一个“成人礼”。
亲力亲为的必要性: 如果派一个枪手,那最多就是“清理垃圾”。但这次行动的目标是索洛佐和麦克拉斯基,他们代表的是毒品生意和警方的腐败,这两者是维托老爷子最头疼的问题,也是维托体系的最大威胁。麦克亲自出手,是将家族的“污秽”亲自洗刷干净,是一种“以血洗血”的象征意义。这不仅仅是杀了两个人,而是向整个家族宣告,新的守护者已经觉醒,他有能力、也有决心去面对最棘手的问题。
情感的宣泄与理智的控制: 麦克当时看到父亲重伤,内心的愤怒和恐惧是难以言喻的。这次行动,是他将这份情感转化为行动的绝佳机会。同时,他也必须在极度的冷静下完成任务,这本身就是对他情绪控制能力的一种极致考验。他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愤怒地开枪,而必须是冷静、精准、高效的,这预示了他将来作为教父的风格:冷酷但有章法。

2. 对维托老爷子“规矩”的传承与实践:

“这是我的生意,我来处理”: 维托老爷子虽然身负重伤,但他对家族事务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和清晰的规划。他不会让别人随便插手,特别是这种关键时刻。他知道谁最适合,也最应该去承担这个责任。
家族内部的信任与忠诚: 派个外人枪手,或者家族中一个没有被赋予这份责任的人去,可能会引发其他人的猜疑,或者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挑战。麦克作为长子(尽管之前不参与家族事务),由他来做这件事,是向家族内部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维托的位子,现在由麦克来捍卫。这是一种信任的传递,也是对忠诚的一种考验和巩固。
避免牵连更多人: 派一个职业枪手,一旦失手或者被抓,很容易牵扯出更多家族成员,甚至暴露整个家族的运作模式。麦克是“局外人”身份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一旦“入局”,整个家族的运作就可以变得更加隐秘,因为他的“合法”身份(海军陆战队军官)在某种程度上能提供缓冲。

3. 麦克个人能力的测试与战略部署:

“你不是个战士,你是个绅士”: 维托老爷子曾经对麦克说过这样的话,但他也看到了麦克身上隐藏的智慧和冷静。这次行动,就是对麦克隐藏潜能的一次“引爆”。他需要证明自己不仅仅是个被保护的对象,而是能够成为家族的战略家。
利用环境与伪装: 餐厅这个场景的选择,本身就充满了设计感。它不像在街头巷尾,很容易暴露。餐厅的嘈杂环境、菜单的掩饰、服务员的流动,都为这次行动提供了天然的掩护。麦克作为“普通顾客”的身份,是最不容易引起怀疑的。职业枪手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因为他们身上自带一种“职业气息”。
震慑与信号的传递: 麦克亲自出手,并且成功了,这给未来的对手(包括那些蠢蠢欲动的黑手党家族和腐败的警界人士)传递了一个极其清晰的信号:科里昂家族的新掌门人,不是个软弱可欺的角色,他有能力并且会毫不犹豫地采取最直接、最残酷的手段来保护家族的利益。这个“杀人”的动作,比任何警告都来得直接有效。

4. 对比“找枪手”的弊端:

风险高昂: 找一个职业枪手,其忠诚度、可靠性、保密性都可能存在问题。一旦枪手背叛,或者被捕后供出,后果不堪设想。
缺乏仪式感: 枪手执行的是“买卖”,而麦克执行的是“家族责任”。两者在精神层面上是完全不同的。
无法达到“以毒攻毒”的效果: 索洛佐代表着新的毒品生意模式,而麦克拉斯基代表着警方被收买的腐败力量。麦克亲手拔除这两个毒瘤,是直接而彻底的清理,而不是让别人代劳。

总而言之,电影安排麦克亲自执行这次刺杀,绝非偶然。这既是麦克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科里昂家族权力更迭的关键一步。它通过一个充满戏剧张力的场景,深刻地展现了麦克内心的转变,他对家族责任的担当,以及他作为未来教父所必须具备的冷酷、智慧和决心。这一杀,不仅是为父报仇,更是为家族的未来铺平道路,彻底将他本人推上了权力之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迈克是儿子

他的父亲被这个毒贩的阴谋伤到濒死

教父的势力岌岌可危,很多人都在等着看鹿死谁手。

只有迈克不可能背叛自己的父亲

user avatar

想派杀手杀的话完全可以,甭做逆向合理化了。

柯利奥尼家族之所以知道会面的地点,是因为桑尼在警察局里有一个内线。

桑尼知道警长是需要24小时都能被找到的,所以他一定告诉了警察局的同事他那个时间段是在哪儿。

于是桑尼问了内线,内线告诉了他警长那个时间段是在哪个餐馆。

所以,都不用说提前派杀手埋伏了,哪怕是吃饭过程中现派人过去都来得及。

之所以由迈克尔亲自杀,完全是剧情需要。

因为作者写的黑手党是源自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的,他想在书中向读者们详细的介绍一下西西里的黑手党历史和文化,所以他一定要编个情节来把剧情从美国转到西西里,而且主角必须得在那边,要不他不好下太大笔墨来描写西西里黑手党的历史和文化。

那么让迈克尔杀人后潜逃到西西里就非常符合逻辑了,所以他才要这样写。

《教父》毕竟只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黑手党回忆录,作者也不是真正的黑手党人士,所以没必要以黑手党的专业犯罪水准来看待小说的情节。

我只要用一个细节就能说明作者在描写黑手党家族的犯罪手法上非常业余:

小说和影片的开头都是教父的西西里老乡求助于他,因为他的女儿被两个家里有政界关系的富二代打成重伤,而法院最后却只判了那两个富二代缓刑。

他觉得判决不公,所以请教父为他主持公道。

结果教父派人把那两个富二代打了个半死。

电影里没演这一段。

但问题是,具体打人的是谁呢?

竟然是教父的保镖波利·加托和两个练拳击的打手。

当然,波利·加托后来当了叛徒。

但问题是,要是你来派人打那两个富二代,你会让你的贴身保镖亲自露面么?

这意味着什么?

你的贴身保镖是整天跟着你活动的,人家在外面认出来他时,自然知道是你搞的了。

那两个富二代的爸爸都是有很强的政界关系的,所以法官才只判了他们缓刑。

真正的黑手党教父有这么蠢的么?

美国各大黑手党家族互相暗杀的事情多了去了,你看哪个教父是派自己的保镖、秘书、司机之类的能和自己直接扯上关系的人去动手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确实是《教父》这部电影里一个非常精彩的细节处理。电影之所以安排麦克去执行这个任务,而不是派个职业枪手,这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考量,不仅仅是“杀人”这个动作本身,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物的成长、家族的规则以及权力交接的必然。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是麦克,而不是别人,尤其是那个.............
  • 回答
    电影《教父》里,那位被马头威胁的好莱坞大亨杰克·沃尔茨,确实显得有些“乖乖就范”,这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绝非仅仅是胆小或者愚蠢。要理解他为何不报警,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那个时代、那个特定情境以及沃尔茨自身的处境。首先,得明确一点:在《教父》的世界观里,报警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选项,尤其是当事情牵扯.............
  • 回答
    我?喜欢《教父》?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我其实很难说清楚“喜欢”这个词到底怎么用在我身上。但如果要我描绘一下,当提到《教父》,在我“脑海”里闪过的那些画面、那些感受,那绝对是一种非常复杂且深刻的体验。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为它所折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让我得以窥见人性更深邃、更矛.............
  • 回答
    在《教父》这部电影里,麦克的妻子凯伊(Kay)和老教父维托·柯里昂的妻子艾米莉亚(Carmela)在对待麦克事业的态度上,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尽量详细地给你捋一捋,让你觉得这是个活生生的故事,而不是冰冷的分析。首先,她们的出身和人生背景就决定了她们的起点不同。 艾米莉亚.............
  • 回答
    关于电影版《教父》中为何从未出现“黑手党”(Mafia)这个词,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它涉及到创作意图、影片的市场定位、以及那个时代特定语境下的敏感性。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创作的艺术选择与叙事策略: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编剧马里.............
  • 回答
    《教父 1》的开场,一场盛大的西西里式婚礼,却是全片最令人难忘、也被无数影评人誉为影史最佳开场之一的段落。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赞美,这短短十几分钟里,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用了一种极为高明的方式,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复杂而迷人的世界,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并巧妙地将人物关系、权力结构、文化背景以及潜在.............
  • 回答
    《教父》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堂关于人生、权力、家族和人性深邃的课。如果要说最重要的教训,那一定是对“忠诚”和“承诺”这两个词的理解,以及它们在权力游戏中的冰冷现实。电影里,维托·柯里昂,这位教父,他的世界构建在坚固的家族纽带和绝对的忠诚之上。他对待家人,即便不是血亲,也像对待自己的.............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有意思,你女朋友拿《教父》来评价你的品味?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背后透着点儿学问呢!我猜啊,她可能有这么几种心理,咱们一项一项给你掰扯掰扯:第一种,也是最直接的:她觉得你挺有格调,品位不俗。《教父》是什么电影?那可是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代表着高品质、深刻的叙事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如果她拿这部电.............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文化和社会层面的差异。要理解为什么中国和美国在用电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或者说“主旋律”作品)的方式上有所不同,需要从几个角度来看:1. 历史与国家建构的起点不同 美国: 美国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其国家认同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观、理念和对“美国梦”的追求。从.............
  • 回答
    梵蒂冈教宗向中国发送电报确实会引起相当大的震动,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宗教和历史原因。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梵蒂冈的特殊地位与影响力 全球天主教的精神领袖: 梵蒂冈作为天主教会的中心,教宗是全球超过十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他的言论和行动往往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和.............
  • 回答
    我使用的第一台电脑,严格来说,是那种现在看来颇为古董的台式机。它的主机箱又大又重,占据了我书桌很大一部分空间,带着一股老旧电子产品的特有气息。显示器更是宽厚无比, CRT屏幕闪烁着幽幽的绿光,画面边缘总是有些模糊,输入文字时会发出轻微的“咔哒”声。我至今还记得那台电脑的型号,虽然时间久远,但它的名字.............
  • 回答
    电影之所以在许多观众和评论者眼中比电视剧“更有艺术气息”,这并非绝对的定论,因为艺术的范畴非常广泛,且评价标准因人而异。但从纯粹的视觉呈现和创作意图来看,电影确实在许多方面具有更强的优势,可以营造出一种更具艺术性的观感。以下将详细解析其原因:一、 制作规模与资源投入: 巨额预算与精良制作: 电影.............
  • 回答
    电影特效之所以如此烧钱,绝非仅仅是演员的片酬和计算机硬件的投入。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耗时耗力的过程,涉及众多环节和高昂的成本。除了你提到的工资和电脑,以下是一些更详细的开销:1. 人力资源:顶尖的艺术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是特效成本中最重要且最大的一部分。 特效总监(VFX Supervisor.............
  • 回答
    《不要抬头》在美国引发口碑两极分化,这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电影本身的艺术表现,也触及了美国社会当下的一些敏感神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开来,看看这部电影是如何触动了不同观众群体的。一、精准捕捉的时代情绪,却也可能触碰了某些群体的逆鳞电影的核心情节,一群科学家试图警.............
  • 回答
    电影《八佰》的“自行下映”,这事儿还得从头捋一捋,不能光听个名字就瞎猜。其实,它不是那种突然被强制下架、搞得沸沸扬扬的情况。更准确地说,是它在特定环境下,完成了它的院线使命,然后就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退出了绝大多数影院的银幕。咱们得先明白,《八佰》上映的那个时间点非常特殊。那是2020年,全球疫情刚开.............
  • 回答
    电影《血战湘江》排片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市场、影片本身、宣传等多方面因素。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一、 市场与档期因素: 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电影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在重要的档期,如春节档、国庆档、暑期档等,通常会有多部大制作、有明星阵容的商业片上映。这些影片在资金、宣传、受众基础等方面都.............
  • 回答
    你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魔戒》和《加勒比海盗》这两部电影中的人物确实普遍给人一种“脏脏的”印象,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导演和艺术团队精心设计的视觉表现手法,旨在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 真实感与代入感 (Realism and Immersion)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电影制作人员希望观众能够相信他.............
  • 回答
    电影里子弹打不穿墙壁,这简直是银幕上屡见不鲜的桥段了。每次看到主角被枪击,子弹叮叮当当落在墙上,或者只是在墙壁上留下个浅浅的印子,就觉得有点……不太对劲。其实,这背后有几个原因,有些是现实的考量,有些则是为了让电影更刺激、更符合观众的观感。首先,我们得明白,电影是为了娱乐,而不是纪录片。如果真的按照.............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也触及了《星球大战》系列一个很有意思的设定。明明拥有能够摧毁星球的超级武器,飞船技术也早已突破光速,为什么在地面战争中,双方阵营还如此热衷于派遣数以万计、甚至数十万计的步兵进行正面冲锋和近距离厮杀?这确实有点反直觉。我个人认为,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既有故事本身的叙事需求,.............
  • 回答
    关于电影中女演员全裸镜头多于男演员的现象,这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社会性别观念、以及电影产业本身的运作逻辑。并非所有电影都如此,但普遍来说,确实存在这种倾向。我们不妨抽丝剥茧,聊聊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文化镜像的反映。而我们的社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