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次美国大选给了我一些震撼教育,美国人好像共识也很不稳定嘛……
下面的话似乎不管用了。
####
中国的舆论环境和美国完全不同。
美国是一个大体上有共识的社会,什么叫有共识呢?首先是理性共识,就是你清楚地知道,你说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进一步还有情感共识,就是你知道你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情感,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感动。
比如你说我们要热爱美国,我们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大多数美国人都不会有什么意见。你讲一个“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大多数人会跟着你思考这件事,然后说“你说的对啊”。而且这些事情你可以一直讲下去,并不会招惹多少人的厌烦(这点美国人也挺无聊的)。
这就是共识。
而我们,没有这种共识。无论你讲一个什么样的道理,都有大约一半人因此反对你,驳斥你,讨厌你,继而仇恨你。
这样的格局导致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导演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这次一定讲对了道理,一定找到了中国观众的最大公约数,结果还是骂声一片。
你拍个爱国电影,一定会挨骂,因为有一半人不爱国,或者也爱国但是跟你爱的方式截然相反。可你拍个不爱国的电影,更会挨骂,另一半爱国的观众会说你是汉奸。
比如张艺谋拍《英雄》,说天下比一隅重要,被骂价值观有问题,其心可诛。可是如果他反过来拍,说一隅比天下重要,就不得罪人吗?更得罪人。
再比如陆川拍《南京南京》,主张从人性化的角度理解日军,被骂为侵略者开脱,可如果他反过来拍,把日军排成没有人性的豺狼,大家又会说他拍抗日神剧。
所以,怎么着都不行。
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导演基本上有三种反应,第一种是懵逼了,无所适从了,开始讲些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的胡话,比如陈凯歌;第二种是傻逼了,不跟你讲道理了,拍个并不好玩的纯娱乐电影让傻子送钱也挺好,比如时下各种浪费时间的所谓类型片;第三种是装逼了,管你左还是右我两边都不尿,我就往晦涩深刻里拍,看不懂滚蛋,不是给你看的,比如姜文。
你们把导演都逼成这样了,还想要国民电影?你们是一国人吗?
经常看到国人引用丘吉尔的话嘲笑印度,说印度是一个地理概念。那美国是什么概念呢?我想大致应该是个文化概念,思想概念,夷狄而美国者,美国之,至少先北约之,tpp 之。霸道是霸道了点儿,还是挺值得羡慕的,咱以前也有过这种时候对吧。可中国是个什么概念呢?我想是个现实概念,就是好几伙人其实根本就不想混在一块儿没办法生下来就在一块儿只能这么混着其实恨不能对方死绝了的概念。
你说这种环境,哪儿来的国民电影呢?况且还有审查在那里添乱。
拍电影的水平太烂。
仔细说起来,这几年的主旋律加起来,估计都打不过一首《我的祖国》。
其实要看你对“大片”怎么理解。在我个人看来,一方面美式大片的叙事模式和节奏,除了少数电影外,其实大多数并不适合中国观众,当然现在看美式大片的人的确越来越多了,但这可能还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培养更多的观众市场;另一方面,盲目的模仿美式大片,可能会出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情况,比如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张艺谋的“大片”两面不讨好。所以,如果想把爱国主义做好,最关键的是找到那些你擅长的东西,把故事讲好。中国是有很多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大片的,而且质量上远胜于美国的大片,但很可惜这些大都出自于香港电影之中。
(评论里有人说不认同美式大片大多数不适合中国观众这一点,其实是有点以年轻人的视角来看待所有观众了。实际上,现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观众大多数是年轻人,按照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是21.8岁——这个数字是相当恐怖的,这意味着中国电影的主体观众应该是15~30岁之间的群体。换句话说,对于30岁之上的人,能不能理解与接受大片,其实很难讲。比如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我让我爸妈看了。即便在他们当年已经非常熟悉这个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于很多内容还是看不太懂,还一直问我这个情节为什么这么拍,那个段落怎么成了那个样子。他们其实比较适应原来京剧《智取威虎山》的表现形式,而不是徐克的电影。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美式大片并不完全合适。)
另外补充一句,其实功夫片和武侠片作为中国独有的电影类型,算是最适合中国观众审美的商业大片类型之一了。上至高官富豪,下至贩夫走卒,都是这类电影的观众。我看过一条轶事,说当年华国锋曾经把李小龙的《精武门》找来给毛泽东看,当时毛泽东的眼睛已经看的不是很清楚,某些地方得靠秘书来讲解,但看到李小龙大闹虹口道场的那一场戏时,毛泽东也禁不住站起来鼓掌喊“打得好,打得好”。你看,碰到功夫片,毛泽东跟电影院里的很多观众也没什么不同。具体的可以看一下这里
毛泽东看《精武门》后哭了 赞李小龙是英雄 毛泽东晚年最爱李小龙:连声赞叹“打得好”不过,《精武门》虽然精彩,但其中的人文思考比较少,这一点不如后来李连杰的《精武英雄》。在我看来,最好的爱国主义电影,应该是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前三部中每一部的结尾都意味深长,但又充满希望,令人动容,绝非“中国人民万岁”、“爱我中华”这样的空洞口号可比:
第一部电影,也就是《黄飞鸿之壮志凌云》的结尾是这样的:
《黄飞鸿之壮志凌云》让我想到了跟它同题材的另一部片子《海囚》,这是北影厂1981年拍的,也讲了中国人被卖去美国做猪仔的故事。但是很显然,《海囚》的叙述点集中在了欧美的侵略以及中国人的反抗上,对于中国为何会如此以及主角的成长是没有提及的。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固然“解恨”,但显然做不到让人多看两遍。反之,《壮志凌云》全景式的展现了晚清末年的动乱局势,细致的描绘了黄飞鸿从比较抵触外来文化,到接受外来文化的转变。如果说一开始黄飞鸿对于“爱国”的认识只是简单地把洋人赶走,那么到后面黄飞鸿显然已经知道爱国最应该做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而结尾的那一句“也许我们已经站在金山上了”更是让人充满自信。
第二部,《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结尾是这样的:
这一部的主要情节是黄飞鸿到广州开会,遇到了孙中山和陆皓东,同时也见到了白莲教的横行无忌。白莲教是一群怎样的怂货呢?他们敢打砸抢烧中国人的摊位、房屋以及各种洋玩意儿,还能屠杀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子,甚至偶尔还能杀几个正在开会的医生和大使馆里的外交人员,但对那些驻扎在城里的军队和江面上的军舰,他们是视而不见的,估计也没这个胆量去惹。白莲教在其中是一种隐喻,同时那些同文馆的小孩子也是一种隐喻——同文馆的孩子们是要学习和接触现代文化的,他们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黄飞鸿、陆皓东一行人拼命保护这些同文馆的孩子,正是因为如此。
这一部电影是徐克对中西文化的矛盾与吸收进行全面思考的电影。例如,在会议室开会的一场戏中,孙中山作为黄飞鸿的翻译,向在座的医生讲解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这段翻译十分出色。例如,黄飞鸿讲的是“金木水火土”和“经络”,但孙中山翻译的是“心肝脾肺肾”和“神经”,这实际上是把中医虚无缥缈的五行理论给落实了,外国人一听就懂。同时,外国医生演示了膝跳反射,而黄飞鸿用针灸封住了梁宽的穴道,让外国医生见识了另一种医术。在这里,徐克并没有像很多电影电视剧一样用中医治好了西医治不好的病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爱国”,恰恰相反徐克在这里想说明中西医互补融合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谁才是中国未来的领导者呢?那当然是已经把中西医融为一体的孙中山。
当然,如果你不认为可以这么解读,或者没有意识到这些隐喻,也没有关系。作为一部商业娱乐电影,《黄飞鸿》本来也不打算把这些内容强行灌输给观众,所以这部电影才如此好看。
第三部《狮王争霸》的结尾是这样的:
如果说前两部电影还是隐喻,那么《狮王争霸》已经是赤裸裸的明喻了。嗯,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
如果要强行升华主题,第一部的结尾是说要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自信;第二部的结尾是说不要忘记烈士的牺牲与奉献;第三部是说国家强不强大跟金牌一毛钱关系没有,重要的是提升百姓的素质,才能国富民强。
即便排除所谓爱国主义教育的视角,单纯用功夫片的眼光来看,《黄飞鸿》系列水准之高也值得称道。与大多数功夫片不同的是,《黄飞鸿》三部曲并没有打东洋高手、西洋武士这样的“标配”,而是把眼光放在了动乱时代之中中国本身面临的各种尖锐矛盾和黄飞鸿的时代抉择。黄飞鸿的成长不是因为他战胜了敌人,而是战胜了自己的眼界,从一介武夫成长为开风气之先的一代大侠。跟《黄飞鸿》所承载的主题相比,《叶问》三部曲说到底不过是换了三个地方打洋人而已,这样的爱国主义是极为肤浅的。实际上,对于咏春拳传播,叶问最大的贡献在于:第一,简化了咏春拳的动作体系,也就是《一代宗师》里说的摊榜伏三板斧;第二,用科学的力学体系来讲解与分析咏春拳的技击招数。这种改革,对于咏春拳的传播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假定《叶问》能把表现的重心放在叶问的改革与老拳师们的冲突上,或许还能升华一点主题。总的来说,要问爱国主义教育哪家强,还得是宝芝林的黄师父啊。
因为美帝国主义的影片善于塑造有缺点的英雄,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潜移默化的带出美式主旋律,而非教科书一般的说教。
比如勇闯夺命岛中,三位主要人物其实都是有明显的道德污点,哈里斯饰演的将军为了给战友讨个公道,化身恐怖分子公然绑架人质并用神经毒气威胁美国政府。
凯奇饰演的FBI是个抱怨狂,他对于美帝政府安排的工作除了抱怨还是在抱怨,要不是女朋友也在这里,绝对马上就跑了,你们死不死关我屁事。
老邦德饰演的间谍则是你们这帮无耻政府集体背叛了劳资,所以人质死活关我屁事,劳资要逃跑。
但是看完以后你会觉得他们都是有高尚情操的人,在浴室对峙中借突击队之口说出了导演对爱国主义这一品质的理解,结局时,三位不关心别人生死的人,反倒结成了同盟,共同拯救了国家,你看一肚子坏水的都是当官的,但是美国老百姓都是爱国爱人民的,无形中美帝公民们的道德形象就被拔高了,观众看完以后谁敢伤害我的祖国,劳资就弄死他这种伟大情操就出来了。
类似的套路在哪个年代的美式主旋律中屡见不鲜,兄弟连中因为害怕死亡而得了癔症的士兵,看着文弱却总是冒着炮火穿梭于各个散兵坑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些角色的性格我们在生活就能遇到,他们和普通人没有区别,只是在面对困难时展现了非凡的勇气而已。全片都没说过我们要爱美国,但我们的祖国是由这么多不平凡的凡人守护着的,是不是一下就主旋律了?
而我朝部分主旋律电影,主脚就是个机器人,他没有七情六欲,他理所应当的爱国,爱党,爱战友,没有理由的为旁人付出,看到困难他就跟个怪物一样冲上去了,然后大喊一声口号就和敌人同归于尽了。在现代社会下,谁信?
不过你要说我朝完全没有好的主旋律电影也不对,横空出世这片子就应该作为主旋律样板全国推广,其中我有个印象很深的场景就是科研人员要求减少自己的供应,和保障后勤的战士相同的待遇,要是普通主旋律电影你看完一定会觉得假大空,就你高尚,就你觉悟高?但是这片子巧妙的交代了一段战士早就没吃的了,基地周围的树叶都被吃完了的细节,于是科研人员要求相同待遇就顺理成章了,因为同理心人人都有,这样就不突兀了。
同时横空出世还顺便黑了一把我朝的国安,因为主脚李幼斌在机场偶遇了自己刚刚获得了诺贝尔奖,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同学(应该是参考自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关系),然后国安就不由分说的在原子弹试验最关键时刻强行带离了主脚,于是就成了这片子中唯一的反派,你看这才是生活嘛。
联动一下90年代神作我爱我家,要放现在绝对是过不了审的,黑的太特么到位了,但是你看完也不会觉得我朝黑啊没救了,反而觉得我朝还有救,起码知道问题在哪。
但是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我朝的意识形态宣传部门在进入新千年以后(换人以后),就越活越回去了,连一把手都是好的,贪污的都是副手这种模式的反贪剧都给禁了。
同样的还有像刑警本色这种优秀的主旋律刑侦剧也消声觅迹了,你还敢黑领导?
其他的像黑冰、黑洞这种黑了我朝权贵阶层的连续剧,那更是不要想过审了。
所以只有中宣领美分绝对不是一句调侃,你连批评讽刺都不让说了,想搞点稍微有点深度的现代题材影视作品统统不让,天天清宫、抗日、谍战跟车轱辘一样来回演,我不去看美剧、好莱坞电影那就是傻,你不在电视电影上让人小骂大帮忙,那就只能拿钱维稳,怪不得别人咯。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评论提醒,修改为官方版)
这句话,我朝前三排的意识形态官老爷们不知道是否真的理解了,生产力为什么落后呢?要反思啊。
最后,什么时候把潜伏之赤途这种明黑实褒的作品改编成剧本拍出来了,那说明终于领悟到了美帝宣传机器的精髓了。
独立日里的老总统的魅力并不因为他是总统,而因为他是英雄,这个头衔与总统没关系,谁都可以做这个英雄,街边救孩子的司机、回营顺道炸掉几个外星人的中尉,都可以是这样的英雄,美国精神是通过这种平等的属人的视角上升到我为人人的集体价值观而提炼出来的
中国的电影
举两个例子
超级飓风
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委书记身先士卒,全市人民同仇敌忾,保住几百万受灾群众的性命,集体价值观=先谢国家
飞天
充满爱国主义豪情的宇航员为了执行任务,老妈死了也见不着面儿,所有的荣誉都要先把党和国家任务完成了之后先谢了国家再说,集体价值观=死妈不认
看了楼主问题的更新,感觉主旋律的片子是没辙了,但其实中国以前的一些战争喜剧有这样的倾向,虽然高大全,虽然反派弱智,虽然也要背红宝书,但是无论是海娃,还是嘎子,其实都是有其个人魅力的,成长过程也不是红宝书就变高大上
其实这种不现实地反应民族侵略下对敌人的丑化的喜剧化思路,我觉得反倒恰恰能够更深刻地表达中国人民的深仇大恨的心理状态,同时也非常得体但不教条接地气地反应我方英雄的人物的正面性格
没错我推荐的就是《地下交通站》
可以说这片子完全没有那种教条痕迹
反派虽然弱智,但是并不僵化,江湖笑料设计得很自然深入很辛辣很有意思
正派虽然作风高大全,但是性格设计十分讨喜,蔡水根周旋于敌人老巢,小石头机灵成熟又蔫儿坏,就连要更高大全的石队长也是标准的捧哏吐槽役赛于谦儿
虽然辛辣讽刺和贬低侵略者,但实际上阐释战争的时候三观相当的正
以前的主旋律电影讲究的是主角和群众打成一片,发动群众,然后成功·,主角接着升职调去别的地方
你现在再拍这个试试?!你发动群众想干什么?摆七星灯帮诸葛亮挣寿?
套用陈风暴烈酒先生的回答
拍好人做好事,但是以前的模范这么搞在提干啊出去疗养啊分房啊休假啊培训啊等等方面都是有优待的,现在国企也么死了要么成了私人财产了,还想疗养?
于是只好拍 道德完人加班不要钱干到过劳死家徒四壁妻离子散家人不理解累出一身病活着的时候从来不被提拔重用死后遗产只剩几件破烂等等这些东西了···
看到各位扯意识形态的蛋,不由得笑了。
很抱歉,这是一个“纯技术”的活。这道理就跟为什么暴雪能做出魔兽世界,而腾讯做不出来一样,它就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就拿二战说,美国参加二战后真正经历的血战不多,远远不及苏联,但是你看看俄罗斯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什么垃圾嘛,再看看《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那能是一个档次的吗?就不说这个,连法国佬拍的《兵临城下》都比俄罗斯人拍的好看,人家法国人拍的可是你苏联人的片子,比你俄罗斯人拍的还扣人心弦。
技不如人。
我们看看一个正面例子,这是美国旅游局的官方宣传片
世界各国的国家形象宣传片_趣味科普人文_科技_bilibili_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28418/?from=search&seid=12639114170058894821
是不是觉得一股自由民主的气息扑面?
里面有穆斯林,墨西哥人,华裔,同性恋者,黑人等等族裔,大家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个民主自由的国家,而且这个国家有很多高大的山川,海洋,物产丰富,是不是有一种立即要移民的冲动?
再来一个反面教材
都是把民主自由挂在嘴边的,台湾连立法院都可以冲击的,为什么你看了这个宣传片会觉得特别假?有一种要打人的冲动?
这就是技术的差距。
你可能会说,那台湾就是不如美国嘛
有种你搞一个很烂的国家,然后拍一个很好的宣传片,这才叫“宣传”
OK
你想要,给你
【高清】伊拉克军队霸气侧漏的宣传片_星海_科技_bilibili_哔哩哔哩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084438/?from=search&seid=7233142684822229518
有没有觉得伊拉克的军队屌爆了?
一股民主的气息扑面而来。军事强大无比,能威震四方的感觉?
当然,你需要无视前段时间伊拉克3万人被ISIS八百人追着打的事实。
宣传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涉及到电影工业,而美国在这里的优势可能比他们的军事实力还要强大,就不说美国今天能拍出爱国主义电影,就拿很久很久之前,比如说二战的宣传片,大家可以看一看
就这个片子的质量,打爆今天所有的中国爱国主义动画片,这可是二战时期的,那今天的美国电影工业和中国的电影工业(如果中国有的话),差距又有多大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