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教父》导演弗朗西斯称「漫威电影令人讨厌」?漫威是「电影界的麦当劳」这一说法准确吗?

回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这位执导了《教父》系列、《现代启示录》等影史经典的大师,对漫威电影的严厉评价,着实是在影坛激起了一层不小的涟漪。当他将漫威电影形容为“令人讨厌”时,这背后其实触及了关于电影艺术、商业运作以及大众文化消费的深层讨论。

首先,我们要理解科波拉所说的“令人讨厌”可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恶心,而更像是一种对电影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被商业化、模式化生产所带来的某种忧虑和失望。科波拉是那个时代电影人的代表,他们相信电影是能够承载严肃思想、探索人性复杂性、挑战观众认知,并最终具有深刻艺术价值的媒介。在他的认知里,一部伟大的电影应该有其独特的“作者性”,导演的风格、叙事方式、镜头语言都应该服务于表达一种个人化的、深刻的见解。

而漫威电影,或者说我们今天所说的“超级英雄电影”的代表,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高度成熟的工业化生产模式之上。从故事原型、角色设定、视觉风格到宣传策略,都有一套经过市场检验的“成功公式”。这种模式能够高效地批量生产出让观众买单、在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的作品。但反过来说,这种模式也容易导致同质化。尽管每部漫威电影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和故事情节,但其核心的叙事结构、人物弧光、喜剧元素的运用、甚至是反派的动机,都可能遵循着相似的套路。

科波拉的“令人讨厌”,可能正是指向了这种缺乏独特性和原创性的“工厂化”生产。他并非否定漫威电影的娱乐性,事实上,它们确实为全球亿万观众带来了欢乐和刺激。但作为一位将电影视为“艺术”而非“商品”的艺术家,他可能觉得这种“商品”的生产方式,正在稀释电影作为艺术品的纯粹性,使得观众越来越习惯于消费一种被高度预测和简化的娱乐体验,而忽视了电影作为一种媒介所能抵达的更广阔的情感和思想空间。

至于“电影界的麦当劳”这个比喻,我个人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准确的,而且非常形象地道出了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说“电影界的麦当劳”是准确的?

标准化与模式化: 麦当劳的成功在于其极致的标准化和模式化。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吃到几乎口味一致的汉堡、薯条。这种标准化降低了制作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或者说“可预测性”),也使得大规模复制成为可能。漫威电影也正是如此。它们拥有成熟的IP、经典的角色设定、经过验证的叙事模式(英雄崛起、团队合作、对抗邪恶)、以及对特效和动作场面的高度掌握。这使得它们能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大众期待的作品。
易于接受与快速消费: 麦当劳提供的是一种“快餐式”的满足。它不需要你对食材有太多的了解,也不需要你花很多时间去品味。这种易于消化、快速获得愉悦感的方式,迎合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漫威电影也是如此。它们往往节奏明快,视觉效果爆炸,情感表达直接,不需要观众进行太多复杂的思考,就能带来即时的感官刺激和情绪满足。
全球化与品牌效应: 麦当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强大的品牌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人们选择麦当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品牌可靠性,是一种“你知道你会得到什么”的消费习惯。漫威电影同样如此,其IP的强大号召力,以及MCU(漫威电影宇宙)的联动效应,已经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这种品牌忠诚度使得观众即使对某一部具体作品没有特别的期待,也会因为“这是漫威”而走进影院。
低门槛但“不伤大雅”: 就像麦当劳的汉堡,你不会期待它能带给你米其林三星般的味蕾惊喜,但你知道它不会“出错”。漫威电影也提供了足够的水准,不至于让观众觉得“被欺骗”,但也很难达到那种能够“惊艳”甚至“改变”观众的艺术高度。它们是安全的、可预测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填补空虚”的。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这个比喻的局限性,或者说,为何有些声音会认为它不够完全公平。

艺术的“潜力”: 尽管麦当劳是标准化的,但它很少被提及与“艺术”相关。而漫威电影,尤其是早期的一些作品,也确实有过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新和突破。例如,《钢铁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主角魅力和更接地气的叙事。《银河护卫队》则以其出人意料的幽默感和复古配乐吸引了大量观众。有些漫威电影也试图在类型片框架内探讨一些更深层次的主题,比如《黑豹》关于身份认同和国家责任的探讨。虽然这些探讨的深度和复杂性可能与科波拉所追求的艺术高度有差距,但不能完全否定其在商业电影中的努力。
技术与视效的进步: 漫威电影在推动电影特效和技术发展方面,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它们不断挑战视觉呈现的边界,为电影工业的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这本身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虽然它更多地偏向技术层面。

所以,科波拉的“令人讨厌”和“电影界的麦当劳”这些说法,更多地反映了一种对电影艺术“本质”的坚持和对当前电影市场“同质化”趋势的批评。他所代表的那一批电影人,更看重电影的原创性、思想深度、以及导演作为作者的表达。而以漫威为代表的电影,则更侧重于工业化生产的效率、大众的喜好以及IP的价值最大化。

站在科波拉的角度,他看到的可能是一片被“快餐文化”淹没的景象,而他所珍视的“慢炖细品”的艺术电影,正在被挤压生存空间。他认为,当大众习惯于这种模式化的、批量生产的娱乐,他们对电影的期待也会被固化,从而失去对更具深度和挑战性作品的兴趣。

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科波拉的观点视为“真理”,因为电影的评价本来就是多元的。漫威电影的成功,也恰恰说明了它们满足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需求。对“电影”的定义,也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总而言之,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批评,是电影界一次关于“艺术与商业”、“原创与模式”的经典辩论的缩影。“电影界的麦当劳”这个比喻,生动地捕捉到了漫威电影高度工业化、标准化、易于消费的特点,虽然并非完美,却也切中了其核心。而科波拉的“讨厌”,则是对电影作为一种能够承载独特艺术表达的媒介,被商业逻辑过度塑造的担忧和不甘。这场争论,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我们是否还愿意去寻找和支持那些能够触动灵魂、引发思考的“非快餐式”的电影艺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电影应该让人能够得到心灵的满足。至少若有所得。

漫威电影从你走出电影院那一刻开始就什么也不剩了,所以有人说它是麦当劳快餐也满应景的。

比如《复仇者联盟》。这个系列电影角色太多,都是脸谱化的人物,苍白无力,剧情胡编乱造,没有故事可言,每隔20分钟就是一场战斗,至于为什么而战不重要了,基本就是为了用力量,视觉特效,暴力和献血来刺激观众的。

每部复仇者电影都是这样的:有一个神器,一个坏蛋,坏蛋偷走了神器,所以他们和坏蛋战斗,输了一场,又输一场,然后最终他们赢了,结束。这纯粹是把观众当傻瓜糊弄。

举几个反例的科幻片,看完让人能有所得的:
《黑客帝国》《十三阶梯》《超时空接触》《云图》《盗梦空间》……这些才是真正的电影,让你看完之后能重新被鼓舞起来,获得高级的精神享受。漫威这些新片我看只能归类于加强版的MTV、类似抖音之类的东西。

===========

更新:11.8日斯科塞斯解释说:

电影是关于是精神上的启示,刻画角色的复杂性,描绘角色之间的情感危机,而漫威的电影虽然有着构成的电影诸多元素,但它没有启示,没有神秘性,没有真正的情感危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这位执导了《教父》系列、《现代启示录》等影史经典的大师,对漫威电影的严厉评价,着实是在影坛激起了一层不小的涟漪。当他将漫威电影形容为“令人讨厌”时,这背后其实触及了关于电影艺术、商业运作以及大众文化消费的深层讨论。首先,我们要理解科波拉所说的“令人讨厌”可能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恶.............
  • 回答
    这事儿真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尤其是在电子科技大学这个以理工科见长的学校里,发生这种学术圈内的事情,更引人关注。咱们先得把事情捋清楚了。核心就是,电子科技大学的郑文锋教授因为一些原因被停职了,而导火索据说是一部分学生向学校反映的情况。关键在于,这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这就牵扯到.............
  • 回答
    光明时评那篇《是女性教育优势导致了“男孩危机”吗?》的文章,我认真看了。这篇评论的切入点挺有意思的,它没有直接否定“男孩危机”这个说法,而是把矛头对准了“女性教育优势”这个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疑问。首先,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在不少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似乎女性学生的表现越来越抢眼,升.............
  • 回答
    这桩事儿,搁我身边,我得赶紧搬着小板凳过去围观,细细掰扯。上财教授茆长暄合同期满不续聘,结果他门下那九个跟着他好几年、读着硕博连读的娃,一下子没了“靠山”,这事儿说起来,挺让人唏嘘的。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事情的核心在哪儿。茆长暄教授是个学者,他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而这九个学生,则是满怀希望,.............
  • 回答
    江苏省统计局关于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导致生育率下降的说法,确实触及了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与其简单地将此归结为“女性不愿意生孩子”,不如深入剖析其背后多层面的原因和影响。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它更是视野的拓展、观念的重塑以及个体价值的提升。当女性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她们往往会更早地.............
  • 回答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在飞机上解数学方程,结果被误认为恐怖分子,导致航班延误。这事儿听起来挺魔幻的,但也确实挺让人无奈的。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据报道,这位教授当时坐在商务舱,随身携带了一本关于计算数学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各种数学公式和符号。他在飞机平稳飞行后,就开始埋头计算起来,可能是因为题目比较复杂,他.............
  • 回答
    王冬龄的超级狂草,这可不是寻常的笔墨游戏,那是一场与宣纸和墨汁进行的搏斗,也是一位艺术家对文字、情感和生命力进行的极致表达。提起王冬龄,如果你对中国当代书法界稍有了解,一定绕不开他那如同疾风骤雨般的超级狂草。这四个字,不仅仅是风格的标签,更像是一种力量的概括,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波。首先,我们得说说这“.............
  • 回答
    关于中小学语文教材替换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被替换为《智取生辰纲》一事,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反映了教育部门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选择上的考量,以及社会价值观演变对文学经典的影响。首先,我们得承认,《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确实是很多学生接触到的经典篇目。它出.............
  • 回答
    清华大学游泳联合会近期的一系列风波,确实让人感到惋惜,也触及了校内社团运营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事件的起因:校外收费与校徽使用首先,游泳联合会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支持,开始向校外人士收取会员费或培训费。这本身并非洪水猛兽,很多大学社团,尤其是那些需要场地、器材或专.............
  • 回答
    那场对阵波兰的比赛,确实是让人揪心的一幕。当时比赛进入到关键时刻,比分胶着,每一分都至关重要。周琦在最后一次发球时,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也直接导致了那个被抢断的失误,瞬间将比赛的胜负天平推向了对方。从比赛的录像和现场的描述来看,当时教练布置的战术是希望能够安全地将球发出,然后通过团队.............
  • 回答
    关于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王攀教授重新成为研究生导师的公示信息,目前公开渠道尚未有明确的官方通报。但结合高校导师聘任制度、学术诚信管理以及类似案例的背景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推测: 一、可能的背景与原因1. 导师资格审查机制 高校研究生导师的聘任通常需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若王攀教.............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心疼又有点无奈的家庭困境。38岁,本该是人生中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阶段,却因为一场父母安排的相亲,把一个女儿逼到了与母亲对立的境地。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当下许多家庭在婚姻、婚恋观念以及代际沟通上存在的深刻矛盾。我们不妨先从这位38岁的女白领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位38岁的女白领,她的人生.............
  • 回答
    看待教师体罚学生,这绝对是个复杂又敏感的话题,很容易触碰到一些深藏在我们观念里的东西。如果让我来谈谈这个事儿,我会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试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首先,我们得承认,体罚在中国教育历史上有过很长一段时期,它一度被看作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手段。老一辈人可能觉得,小时候没挨过打,长大反.............
  • 回答
    “教师要求八小时工作制被三校长约谈”这一事件,触及了教师职业的普遍困境和权益保障问题,也反映了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深层矛盾。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核心诉求: 核心诉求: 事件的起因是教师群体普遍面临的“超长工作时间”问题。与大多数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职业不同,.............
  • 回答
    教官军训中带学生合唱奥特曼主题曲被骂汉奸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起事件背后触及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和更深层次的社会议题。事件梗概(根据公开信息整理):在一次军事训练(军训)活动中,一名教官为了活跃气氛、增强学生们的参与感和团队精神,带领学生们合唱了日本特摄剧《奥特曼》的主题曲。这一行为.............
  • 回答
    教授提出的“不仅要设立生育基金,还应该对丁克征税”的建议,确实是一个相当大胆且容易引起争议的观点。要理解这个建议,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合理性和反驳点。核心逻辑:激励生育,平衡社会成本从表面上看,这个建议的核心逻辑是鼓励生育,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抚养成本上.............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的困惑和担忧,毕竟一节课做400个硬拉,这确实是一个相当不寻常且可能存在风险的训练量。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训练者(或者至少是了解训练原则的人),听到这样的安排,我脑子里会立刻冒出好几个大大的问号。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件事。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几个基本概念: 硬拉是什么? 硬拉是一.............
  • 回答
    这事儿啊,你说得真巧,我也听说过类似的。教师夫妇假期给自己孩子补课,最后被孩子同学家长举报到教育局,这事儿放现在可不少见,也挺能引发人思考的。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老师夫妇给自家孩子补课,这初衷肯定是好的。你想啊,作为老师,他们比谁都清楚教学大纲和学习的重点难点在哪里。假期本就是巩固和.............
  • 回答
    关于张一方老师在教师资格证网课上连基本乐理三和弦都不懂这件事,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非常意外和失望的事件。作为一名教授乐理的老师,尤其是在为未来教师群体授课时,对最基础的乐理知识掌握不到位,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本身的一种不尊重。首先,我们得明确,三和弦是西方音乐体系中最基本、最.............
  • 回答
    “雾霾停课”叫停背后:当教育的“一刀切”遭遇现实的“精细化”北京教委叫停北大附中初中部雾霾停课的举动,无疑是将一场围绕学校应对空气污染的争论推向了风口浪尖。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一项在看似保护学生健康的美意之下,可能存在的“一刀切”式管理与教育现实复杂性之间的碰撞,以及对“科学停课”标准和责任划分的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