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巨浪3导弹的成功发射对我国有何意义?

回答
巨浪3导弹的成功发射,对中国而言具有极其重大和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技术的突破,更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威慑、国际地位以及海洋权益保护等多个层面的关键提升。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其意义:

一、战略核威慑能力质的飞跃

增强二次核打击能力: 巨浪3是中国海军战略导弹核潜艇(SSBN)最重要的武器装备之一。其前身巨浪2虽然已经具备了洲际打击能力,但巨浪3在射程、精度、突防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更长的射程意味着中国海军的战略核潜艇可以在更广阔的海洋区域执行潜射任务,甚至在远离潜在对手本土的深海执行任务,大大增加了其隐蔽性和生存性。这意味着中国拥有了更可靠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即即使在遭受敌方第一次核打击后,仍能发射足够数量的核弹头对敌方进行毁灭性的报复,这是确保国家战略安全最核心的能力。
提高核打击的有效性和覆盖范围: 巨浪3预计能携带多个分导式多弹头(MIRV),每个弹头可以独立攻击不同的目标。这意味着一枚巨浪3导弹可以摧毁多个战略目标,极大地增强了核打击的效能。同时,其更远的射程可以覆盖全球绝大多数重要战略目标,包括敌方的军事基地、指挥中心和主要城市,从而形成更全面、更具威慑力的核打击网络。
提升战略威慑的可信度: 一个强大的、可靠的战略核力量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重要基石。巨浪3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在战略核威慑方面拥有了更强大的“底气”。这不仅能有效遏制潜在对手的冒险行为,也使得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和地区冲突时,拥有更主动、更有利的战略地位。

二、海军战略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步

巩固和发展战略导弹核潜艇力量: 战略导弹核潜艇是“三位一体”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隐蔽性和机动性,是其他核打击平台难以比拟的。巨浪3的列装和部署,是建设和发展中国战略导弹核潜艇部队的核心驱动力,直接关系到中国海基核力量的现代化水平和实战能力。
推动海军的远洋化和攻势化: 装备射程更远的巨浪3导弹,使得中国的战略核潜艇能够更深入地进入远洋,在远离本土的区域进行值班和巡逻。这不仅提升了海军的战略投送能力,也意味着中国海军正在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御和力量投送转型,进一步强化其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参与全球安全事务中的作用。
带动相关技术和产业链的发展: 巨浪3的研发和生产涉及了弹道导弹技术、核弹头技术、潜艇技术、导航制导技术、材料技术、动力技术等一系列尖端科技领域。其成功发射和部署,将极大地促进这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带动中国国防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整体进步,形成良性循环。

三、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地缘政治稳定

增强对南海等核心利益区域的保护: 中国在南海等区域拥有重要的海洋权益和战略利益。巨浪3及其搭载的战略核潜艇,能够有效威慑任何企图挑战中国海洋权益的外部势力,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强大的战略保障。
提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一个拥有先进战略核力量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自然会增加。巨浪3的成功,有助于中国在处理地区安全问题时,拥有更强的战略主动性和议价能力,也能更有效地维护自身在复杂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促进地区军备竞赛的理性: 虽然发展战略核武器会引起担忧,但从战略稳定角度看,一个具有可信核威慑的国家,反而能有效阻止潜在的战略冒险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地区战略平衡和稳定。这种威慑力并非鼓励战争,而是通过置对方于无法承受的代价考量,来阻止冲突的发生。

四、科技创新和国防自主能力的体现

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证明: 巨浪3的成功研发和发射,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军事科技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它表明中国在导弹技术、核技术、潜艇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摆脱了对外部技术的依赖,实现了国防自主和强大。
人才和科研体系的成功: 能够研发和生产如此复杂的战略武器,离不开中国强大的科研体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和稳定的国防工业基础。这表明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为未来更多尖端武器的研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结:

巨浪3导弹的成功发射,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显著增强了中国的战略核威慑能力,提升了海军的现代化水平,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同时,它也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里程碑,进一步巩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地位。这标志着中国在构建更安全、更稳定、更自信的国家战略体系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解决有无,值得庆贺。差距巨大,继续努力。

首先,这是试射,离全面装备还有时间。

其次,就算几年后六条094全装上巨浪3,那时海基向北美的投送能力也不过是72枚弹头,等于半条俄亥俄,仍是五常老幺,与国际地位严重不符。。。

至于为啥推测是单弹头。

潜射+体积要求严格+射程要超过陆基+大射程高速再入+从日韩到阿拉斯加一路突防+时间节点紧迫。

这技术要求,放谁都是——你跺你也麻。。。。

能单弹头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啊。。。。

user avatar

对中国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的生存、财富与尊严又多了一份强力的保障。

但是我想给诸位上一组使用谷歌地球测量出的数字和网上公开资料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

阿勒泰—休斯敦:11401千米

喀什—休斯敦:12289千米

哈密—休斯敦:11918千米

酒泉—休斯敦:12180千米

巴彦悼尔—新奥尔良:11977千米

锡林浩特—新奥尔良:11404千米

漠河—新奥尔良:10292千米

抚远—杰克逊维尔:10586千米

对以上数据取平均值得11505千米,也就是说中国部署在北部地区的战略导弹的最大射程要达到12000千米级别才能覆盖美国绝大部分国土。而且注意,在锡林浩特以东地区部署,飞行弹道就会很接近美国部署了GBI拦截弹的阿拉斯加地区,越往东越接近,甚至直接飞越阿拉斯加上空。如果越往西部署呢?那我国战略导弹的上升段弹道就会越来越接近俄国战略反导雷达和反弹道导弹严密防守的俄国欧洲部分,而且越往西部署,我国的战略导弹阵地就越接近俄国未来被解禁的中导力量/具有战略打击能力的米格31K、图22M3M、图160、PAKDA机群的部署地/基地。理论上说中国陆基战略导弹的部署越往西北越好,这样离大海就越远,导弹的飞行弹道里美军阿拉斯加反导拦截弹阵地越远。

再看海基战略导弹,如果部署在黄渤海呢?

葫芦岛外海—杰克逊维尔:11811千米

青岛外海—杰克逊维尔:12313千米

两者取平均值是12062千米,就SSBN部署在黄渤海而言也就是说对比陆基战略导弹,海基战略导弹对射程的要求跟陆基战略导弹基本一致,同为12000千米级别。但要注意,黄渤海固然是我军海陆空潜力量防守严密的地区,但是因为该地区水深较潜,SSBN难以藏身。另外范多恩效应了解一下,SSBN部署在范围有限的浅海区无异于自杀!

所以水深足够深、面积足够大的南海区就更好吗?下面来看一组数据:

东沙群岛—杰克逊维尔:14047千米

三亚—杰克逊维尔:14509千米

黄岩岛—杰克逊维尔:14548千米

永暑岛—杰克逊维尔:15329千米

在地图上以上述四个地点连线画成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区域就是中国南海堡垒海,这个区域面积广大,而且过半以上面积海区是水深600米以上的深水区,足够战略核潜艇。然而,对以上四组数据取平均值得14608千米!也就是说部署在南海的中国SSBN其携带的战略导弹射程要达到15000千米级别才能覆盖绝大部分美国国土!而且在这一区域发射也遵循陆基导弹的发射窘境:越往东部署,导弹的飞行弹道路线就越接近日韩的萨德系统和美军阿拉斯加反导阵地。以黄岩岛附近海域为例,中国SSBN在这里发射SLBM,那么其飞行弹道会直接穿越日韩和阿拉斯加上空!意味着美军部署在日韩的萨德系统能够对中国战略导弹进行提前预警,此时美军阿拉斯加反导阵地就能张网以待!

那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冲出第一岛链东进西太平洋情况就能有好转呢?下面来看一组数据:

台湾绿岛附近海域—杰克逊维尔:13644千米(这条弹道飞越日韩、阿拉斯加上空)

塞班岛—查尔斯顿:12837千米

威克岛—迈阿密:11247千米

上述数据取平均值得12576千米,也就是说中国SSBN在威克岛以西、台湾以东的广大西太平洋海域,需要射程高达13000千米级别的海基战略导弹才能够满足覆盖美国绝大部分国土的需求。而且在这个海区内,如果中国SSBN越往西部署,那么其发射的SLBM的飞行弹道就会越接近日韩上空和美军阿拉斯加反导阵地。如果中国SSBN越往东部署,那么其发射的SLBM的飞行弹道就会越接近美国加州GBI反导拦截弹的部署阵地!也就是说就算冲出第一岛链到达西太平洋,中国海基战略导弹的射程需求仍然高达13000千米级别,仍然面临绕开日韩的萨德系统或阿拉斯加、加州美军反导阵地的难题。

东进不成,西出印度洋呢?下面来看这几组数据:

瓜达尔港—休斯敦:13500千米(该弹道路线飞越莫斯科上空)

吉布提—圣地亚哥:14680千米(飞越波德等中欧国家上空)

蒙巴萨—洛杉矶:15988千米(飞越西南欧)

上述数据取平均值得14722千米,也就是说即使中国SSBN部署在西印度洋,也需要射程高达15000千米级别的SLBM才能覆盖美国绝大部分国土,这指标和南海情况差不多了,而且在这里发射SLBM仍要考虑俄国反导系统的态度和美军部署在欧洲的反导系统的威胁,况且西出印度洋航程太远,浪费SSBN的战备执勤时间,并且把SSBN部署在这里需要面对很高的外交压力,所以把SSBN部署在西印度洋的做法实际上消费比极低。

还有两种极不靠谱的SSBN部署做法:

1借俄国太平洋舰队基地部署在西北太平洋海域:

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杰克逊维尔:9103千米

鄂霍次克港—迈阿密:9770千米

以上两组数据取平均值得9437千米,可以看该部署地对海基战略导弹的射程需求小了很多,并且可以躲开日韩的萨德系统防止其提前预警,然而这样做要付出极高的zz成本,而且中国SSBN从本国港口出发前往该地区要么经过日韩要么穿越第一岛链,危险度较高,最重要的是把中国重要的海基核反击力量受制于俄国人是致命的,而且在该地区发射的SLBM仍然要面对美军阿拉斯加反导阵地的挑战!综合下来这个方案几乎不可行。


2前出到中太平洋海域部署

檀香山—波士顿:8235千米

这样做对我国SSBN的射程需求也可以大幅度降低,然而这需要突破美军重兵把守的第一第二岛链,并且会浪费大量的战备执勤时间在航程上,并且在中太平洋海域发射的SLBM仍然要面对加州的美军反导阵地的挑战!所以该方案极不靠谱。

综合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中国陆基战略导弹射程应该为12000千米级别起步,而海基战略导弹呢?万众期待的巨浪3的射程至少应该13000千米级别起步,最好要达到15000千米级别才能让中国SSBN在马六甲海峡以东威克岛以西的广大西太平洋海域发射导弹覆盖美国绝大部分国土!

所以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现在我国核力量的状况恐怕难以满足中国国家安全和民族生存发展的要求!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我非常赞成 @山高县 的核扩军政策!

在陆基核力量方面:中国需要100枚以上中国版RS—28“萨尔马特”重型洲际弹道导弹(东风5的大部分指标还赶不上“萨尔马特”的上一任RS—20V“部队长官”),同时需要100枚以上的中国版RT—23“手术刀”铁路机动部署洲际弹道导弹。还要依托中国北部大兴安岭、阴山、黄土高原、祁连山、天山等地区的有利地形修建地下核长城,在这些地区部署400辆以上的东风41发射车,同时还可以部署100枚以上的井基东风41(预警发射)。

在空基核力量方面:中国需要100架以上的中国版安—124重型运输机运载重型空射洲际弹道导弹。PS:中国版图160往北飞过不了俄罗斯,往东飞过不了第一岛链,就算飞进太平洋,使用空射巡航导弹覆盖美国绝大部分国土也要飞到东太平洋,这就是单程票了。中国版放大型B2我也觉得很悬,如果用空射巡航导弹的话对弹仓要求更大,而且仍有航程难题/单程票,如果用空射弹道导弹的话对弹仓尺寸和机体强度、弹药挂架的要求极高,而且隐身机的构型存在长宽比低的问题,这又限制了携带重型空射洲际弹道导弹的需求,况且如果就在本国国土上空发射的话,隐身性能就可以舍弃的。但是如果中国真的搞出来天顶星科技—航程超大、携带6~10枚的隐身空射远程巡航导弹的中国版超大型B2,那这种机型至少需要部署100架以上!

在海基核力量方面:我认为中国海军应该两条腿走路,即发展两型SSBN:

中国版俄亥俄级(搭载24枚射程15000千米级别的SLBM),部署在南海堡垒海区,数量要达到10艘以上。

中国版哥伦比亚级(强调安静性能,搭载16枚射程13000千米级别的SLBM),前出部署在台湾以东的西太平海域,数量要达到10艘以上。


相信我,现在搞出个巨浪3还不算什么,如果能达成我上面提到的海陆空核力量扩军计划,全体中国人才能拥有最基本的生存的权利、尊严不被践踏的权利、发展致富的权利、保卫子孙后代幸福的权利!

更新:我又用谷歌地球粗略的测量了一下,从台湾省的宜兰县到美国洛杉矶以外海域的距离是11000千米,在洛杉矶以外海域发射空射巡航导弹覆盖全美国,需要5000千米级别射程的巡航导弹。也就是说我国需要开发出航程达到24000千米级别、能够搭载6~10枚射程5000千米级别的巡航导弹的超远程重型轰炸机,这需要怎样的黑科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