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巨浪-3」导弹的研制将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巨浪3”导弹的出现,无疑是中国海军战略核力量迈出的关键一步,其影响是多层面的,触及军事、地缘政治乃至国际关系等诸多领域。要深入探讨这些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审视。

首先,战略威慑力的质变与提升是“巨浪3”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影响。

打击能力的显著增强: 过去中国海军的战略核潜艇主要装备的是“巨浪2”导弹,射程相对有限,使得中国海军的战略核潜艇在执行打击任务时,可能需要更靠近潜在对手的领海附近才能有效覆盖目标。而“巨浪3”据称拥有更远的射程(普遍猜测可能超过9000公里甚至更高),这意味着装备它的战略核潜艇可以在更远的区域,甚至是远离争议海域的深海中进行隐蔽部署,而依然能覆盖北美及欧洲等全球主要目标。这种“全域覆盖”能力大大提升了其战略威慑的有效性。
二次打击能力的可靠性增强: 战略核潜艇的最大优势在于其隐蔽性和机动性,是现代国家最可靠的二次核打击力量。更强的导弹射程意味着“巨浪3”潜艇可以在更广阔的海洋区域自由活动,大大降低了被侦测和摧毁的风险。这意味着即便在遭受首次核打击的情况下,中国仍有足够的能力发动一次毁灭性的二次核报复,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信誉,并有效震慑潜在的攻击者。
“生存力”与“投送力”的协同: “巨浪3”不仅提升了核导弹本身的“投送力”,也通过与更先进的战略核潜艇的配合,极大地增强了潜艇部队的“生存力”。这意味着中国海军拥有了一种能够长期保持隐蔽并随时发动打击的战略力量,这是衡量一个大国战略核能力的重要标准。

其次,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影响是深远的。

建设真正的“战略导弹核潜艇”力量: 过去中国海军的核潜艇更多被视为一种区域性力量,或者在核威慑能力上存在短板。“巨浪3”的出现,使得中国海军能够真正具备部署全球打击能力、能够执行战略核威慑任务的战略导弹核潜艇(SSBN)力量。这标志着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护卫”,并最终实现战略核威慑能力的历史性跨越。
推动潜艇技术的全面升级: 装备“巨浪3”需要配套的先进战略核潜艇平台,包括更安静的推进系统、更先进的消声瓦技术、更强大的水下侦测和反侦测设备等。这意味着“巨浪3”的研发和部署必然会带动中国整个海军装备,特别是潜艇技术的全面升级和进步。
海军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提升: 拥有强大的战略核潜艇力量,意味着海军在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它不仅仅是军事装备的强大,更是国家主权和战略利益的终极保障。

第三,地缘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对现有战略平衡的潜在影响: 美国的“三位一体”核战略(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战略轰炸机、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其核心威慑力量。中国“巨浪3”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在海基核力量上的短板正在迅速弥补,其战略核能力的正逐步向美国、俄罗斯等传统核大国靠拢。这会促使地区乃至全球的战略稳定评估发生微妙变化,一些国家可能会重新审视其自身的安全政策和战略部署。
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加剧: 任何一个大国军事能力的显著提升,都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警惕和反应。周边国家可能会担心其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胁,从而增加在军事上的投入,特别是在反潜侦测和区域防御能力上。这可能导致地区军备竞赛的风险进一步加剧。
对特定国家关系的压力: 对于与中国存在海洋权益争议的国家,尤其是那些与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有战略竞争的国家(如美国及其盟友),“巨浪3”的出现无疑会增加其战略考量上的压力。他们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应对来自海基的潜在战略威胁。

第四,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挑战与应对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核军备控制的讨论: 随着中国核能力的增强,尤其是在海基核力量上的突破,国际社会对核军备控制的讨论可能会更加激烈。一些国家可能会呼吁加强核裁军的进程,或者对现有核大国的核武库进行更严格的限制。
“核门槛”的认知: “巨浪3”的强大能力,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一些国家对核武器的认知,但考虑到中国明确的“不首先使用”政策以及核潜艇的战略属性,其直接降低核门槛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更多的是对其已有的核力量构成的一种补充和强化。

最后,从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带动尖端技术研发: “巨浪3”的研制涉及液体/固体燃料推进、惯性制导系统、多弹头分导技术(MIRV,如果装备)、水下发射技术等一系列高精尖技术。这些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带动中国在航天、材料、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提升国防工业实力: 战略导弹和战略核潜艇的研制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工业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功研制并部署“巨浪3”,标志着中国在国防工业上的成熟度迈上了新台阶,能够独立设计、建造和维护复杂的战略武器系统。

总而言之,“巨浪3”导弹的研制和部署,不仅仅是中国海军装备的一次简单升级,而是中国战略核力量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标志,它将深刻影响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海军转型方向、地区及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并对国际核军备控制体系带来新的讨论焦点。这一进展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防现代化成就的体现,也必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审慎评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能从南海打到美国的潜射导弹服役,意味着美国对南海中国军事体系的攻击,将被视为对中国战略核力量的攻击。这就是说,战争性质将不再是海域控制权的争夺,而是战略核战争。

不要觉得这完全是好事。如果美国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决定对南海中国军事体系发动攻击。那么在那个时候,问题就不是中国能不能保卫南海了,而是中国核威慑还可信吗?

user avatar

这是五浊恶世。劫浊、众生浊、命浊、烦恼浊、见浊。

无论是执政者还是平民,人心总是不断区分敌我,产生攻击的冲动。

唯有敌方对己方有致伤致残威胁时,该冲动才能被抑制。

唯有军备平衡才能带来和平。

兵者,凶器也,不得已而用之。

user avatar

要是正经搞,能牵引几个重点技术发展了……

比如弹体的,比如弹头的,比如那个aerospike……

user avatar

很多答案在讨论能不能到华府

emmm

怎么说呢

我为什么要到华府呢

帝都某小单位职工


he武器----不是武器

除了洗地

有更好的方式


不是要投放到华府 才有威胁


巨浪根本不需要到华府

尤其现在的技术手段下


多的不好说

放几个距离

直观感受下吧


青岛------黄石活火山 6000英里≈9600KM

青岛------密西西比河上游 6500英里≈10500KM

青岛------纽约港口 7000英里≈11200KM


这是青岛市到地方的距离

如果是渤海东海 这个距离只会更近

好了

话说回来了

我还需要到华府吗?

别的目标还很多

没必要再一一放出来了

说回正题



黄石活火山

来一颗

你猜

他会不会彻底活跃呢


密西西比河上游来一颗

你猜

全境生态还有没有呢


一个海岸线城市的港口来一颗

你猜

会不会杀伤力比投在城里还大呢


另外

你猜

这几个地点布防的难度

比城市布防大多少倍呢


现在再猜猜

我们需不需要到华府呢

我到华府干什么呢

非顶着你的阵地穿越吗?


大国如果真有一天

到了

he交锋那一步

记住

是he交锋

比的是面广

不是精准打击


-3的成功

不意味着咱们可以覆盖美国全境


但是意味着


“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我们真的能让洪水滔天


现在

你再猜

另一端的人

愿不愿意跟你一起洪水滔天呢


我猜

应该

不敢吧。



上方都是旅游距离

无保密数据

给游客参考

误删

谢。



可能用词太傻了

评论区有人怼我地摊文学读多了

你认为是就是咯


另外

海底已知活火山-------68座

我国深海探测水平-----全球第一

黄石和密西西比源头都在美国内陆,不做参考价值

但是举例子

为了让看到的对he的作用和目标有个概念


所以

运用的你用来怼我的超凡智慧

做一些精密运算

再猜

真有那一天

我们能不能

洪水滔天。


我也是最近脾气不好,谁不服我就怼谁

不知道评论区的几个小可爱是看了什么帖子

能说出

“核武器威胁没那么大”

“美国不怕密西西比被打”

“巨浪飞不到纽约”

“福岛跟核武器根本不是一回事”

这种类似观点

再说一遍

上边是举例子

黄石自然引爆不了

地处美国内陆

近几年不让中俄科学家成建制的进入研究


但是海底还有60+座超级活火山

以及小活火山500+座

如果你再不懂这个数据有什么意义

我只能说你

是不是来怼我一条能领五毛钱?


还有5000枚摧毁打击

全球专家学者统一认可300-400枚能摧毁现在三大国and某盟任一政府体制和国家构建

你5000枚是有什么用?把蚂蚁也消灭吗?

而且,核武器,能加料。

脏弹才是终极威慑。


所有参军的,行业内的,有相关知识的

都在告诉你,核很可怕。

终极威慑不是说说而已

你呢?

不知道从哪里看了某个答案

就来强调核武器威力被放大了?

我们这些业内人士都是跳梁小丑?

下边放几个链接

一颗核弹的破坏性有多大? - 孙文亮的回答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013

在今天,战术核武器的存在还有意义吗?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6288

福岛第一核电站是不是继续在泄漏?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3247


少看地摊文学,多看干货回答

别看了几个答案就来怼怼怼

还是那句话

业内的都在知道威力以后, 谨而慎之

却总有业外群众跳出来指着说你 大放厥词

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user avatar

如果从南海发射,巨浪3的射程可以覆盖欧洲全境及美国东部部分地区。

如果从渤海发射,巨浪3则可以覆盖美国除了佛罗里达之外的所有地区。但是渤海水太浅,巨大的核潜艇难以有效隐蔽。

如果从太平洋发射,则可以覆盖全球。但是,中国的战略核潜艇能否穿过第一岛链密集的反潜包围圈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中国一旦部署战略核潜艇到南海,南海必然要成为敌国攻击核潜艇的重点关照地区。所以南海岛礁的建设恐怕最大的作用是建设成一个大型的反潜基地,用来搜索和打击敌国的攻击核潜艇,以免对己方的战略核潜艇造成威胁。

总结来看,有进步。可喜可贺。不过美国应该没有必要过分惊慌,我们也没有必要太过得意。毕竟中国发展少量的战略核武器完全是为了自卫,不针对任何特定第三方国家。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