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巨型的轮船建造的时候是由很多大型模块拼接起来的吗?如何保证接缝处的密闭性能?

回答
巨型轮船的建造,确实像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巨型城市,而组成这座城市的,正是许许多多庞大而精密的模块。说它们是模块,倒不如说是巨型的“零件”更为贴切。

想象一下,一艘能承载数千名乘客或装载数十万吨货物的超级巨轮,它并非像你我组装家具那样从头开始一点点堆砌。那样效率极低,而且对精度和现场条件的要求会非常苛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度工业化、流程化的方式——分段建造和模块化建造。

模块化的诞生与必要性

早期的船舶建造,或许更接近于我们所理解的现场组装。但随着船舶尺寸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建造效率和质量的更高追求,分段和模块化建造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主流。

效率的飞跃: 将庞大的船体分解成相对较小的、可控的模块,可以在不同的车间或船坞并行建造。这意味着可以同时进行几十甚至上百个模块的建造工作,大大缩短了整体的建造周期。
质量的保证: 在受控的厂房环境中进行模块的建造,可以更好地控制焊接质量、设备安装精度以及涂装效果。这些在露天、风吹日晒的现场环境中是难以实现的。
成本的优化: 高效的建造流程和集中的物料采购,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更短的建造周期也意味着更快的资金周转。
技术与安全的结合: 许多复杂的系统,例如动力装置、生活区、导航系统等,都可以预先在模块内集成安装,并进行初步测试。这不仅提高了安装效率,也使得一些高风险的作业可以在地面上更安全地完成。

巨型模块的模样

这些“零件”可不是你我常见的普通大小。它们可以是:

船体分段: 例如,一艘巨轮的船首、船尾、中间的几个大型舱段,每一个都可能重达数千吨。这些分段包含了船体结构的主要部分,如龙骨、肋骨、纵骨、船壳板等。
上层建筑模块: 包括驾驶台、生活区(客舱、餐厅、娱乐区)、甲板作业区等。这些模块可能已经集成了内部装修、舱室布置、管道和电缆敷设等。
设备模块: 例如,整个的动力舱,里面已经安装好了主机、发电机组、锅炉等核心设备,并且连接好了大部分的管系和电缆。

建造过程的描绘

1. 设计与分解: 工程师首先会根据船舶的设计图纸,将整个船体和上层建筑分解成几十甚至上百个模块。这个分解过程非常讲究,既要考虑结构上的合理性,也要考虑吊装、运输和后续对接的便利性。
2. 车间制造: 每个模块都可以在专门的车间里进行建造。在这里,巨大的钢板会被切割、弯曲,然后通过高精度的焊接设备进行连接。内部的舱壁、甲板、平台、管系、电缆桥架等也会在这个阶段同步安装。一些预制好的设备也会在这个时候被精准地安装到位。
3. 模块总装: 一旦一个模块建造完成并达到了质量标准,它会被巨大的龙门吊或浮船坞吊起,然后运往船台或干船坞。在这里,各个模块会根据预定的顺序,被精确地定位并焊接在一起。这个过程就像在拼一个超大型的3D拼图。
4. 对接与集成: 当所有的模块都被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船体后,接下来就是将各个模块之间预留的管线、电缆等进行连接和集成。这是一个非常细致且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协同工作。

如何保证接缝处的密闭性能?

接缝处的密闭性是船舶建造中最关键、也是最严谨的一环,尤其是在巨大的模块拼接处。它直接关系到船舶的结构强度、防水性能以及抵御海浪侵蚀的能力。这背后是一整套复杂且精密的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

1. 高精度对接与预留间隙:
精确的测量与定位: 在模块建造和吊装过程中,会使用激光跟踪仪、全站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确保每个模块的对接边缘都处于设计要求的误差范围内。
预留焊接间隙: 并非是让模块的对接边缘严丝合缝,而是会根据焊接工艺和材料的特性,预留精确的焊接间隙。这个间隙的宽度直接影响到焊接时焊材的填充量和焊缝的强度与密闭性。过小容易导致焊接不透,过大则需要填充更多焊材,增加成本和变形风险。

2. 先进的焊接技术:
自动焊接与半自动焊接: 在模块的对接处,尤其是船体结构的关键接缝,会广泛使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焊接设备,如埋弧焊、药芯焊丝电弧焊(FCAW)、气体保护焊(GMAW)等。这些设备能够提供更稳定、更均匀的焊接质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高质量焊材的选择: 根据船舶钢材的种类和对接部位的受力情况,会选择与之匹配的高强度、高韧性焊材。焊材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都经过严格的控制。
分层分道焊接: 对于厚重的钢板,一次性焊接往往难以保证焊缝的质量和内部的致密性。因此,会采用分层、分道的方式进行焊接,每一层焊缝都有其特定的焊接参数和要求,以避免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

3. 严格的焊缝检测与质量控制:
外观检查: 这是最基础的检查,检查焊缝表面是否有裂纹、气孔、咬边、未焊透等缺陷。
无损检测(NDT): 这是确保密闭性的关键。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
射线探伤(RT): 利用X射线或伽马射线穿透焊缝,通过底片上的影像来判断焊缝内部是否存在夹渣、气孔、裂纹等缺陷。这是检测焊缝内部缺陷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超声波探伤(UT): 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来探测焊缝内部的缺陷。这种方法可以检测到射线探伤难以发现的缺陷类型,并且能对缺陷进行定位和尺寸估测。
磁粉探伤(MT)/渗透探伤(PT): 主要用于检测焊缝表面的裂纹和疏松等表面缺陷。当对接处需要极高的表面密闭性时,这些方法尤为重要。
力学性能试验: 在建造过程中,会从焊接区域取样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等,以验证焊缝的强度、韧性和塑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水密性试验: 在所有连接完成后,会对船体或特定舱室进行水密性试验。通常是通过注水或在舱室内加压空气,然后观察是否有渗漏。这是最终检验密闭性能的最直接手段。

4. 密封材料的应用:
密封胶与垫圈: 除了焊接本身提供的结构密闭性外,在一些非承重或需要二次密封的接缝处,也会使用高性能的密封胶或橡胶垫圈。例如,在甲板与围壁的连接处、门窗的安装处等。这些材料能够补偿微小的尺寸偏差,并提供额外的密封层。

总而言之,巨型轮船的模块化建造,是一项精密的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人类智慧和工业的结晶。而接缝处的密闭性能,更是通过科学的设计、先进的工艺、严格的检测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来共同保证的,绝非简单的“粘合”就能完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尽管我们生活在21世纪,任何大型金属结构的要害仍然是位于结构的连接点!无论是船、飞机、车辆还是火箭都是如此。两张连接起来的板子不可能强于一张一次性合成的板子。

关于焊接:(1)保守为上,你不能完全相信现场的焊接结果。(2)即使焊接材料比母材料强,交界线上的母材料在焊接后依然会弱化。切记!

自从19世纪的欧美人开始用钢铁制造船体后,船舶制造的历史中总共出现过两种板块连接方法:

1. 焊接(welded)基本上是当今船舶业唯一使用的部件/模块连接方法(完全替代了铆接riveted),同时也用于陆地建筑。相比铆接(riveted),焊接的优点是速度快,现代焊接技术质量也更加可靠。相比螺栓(bolted)连接,焊接的优点是不渗水,其过程会将焊接部位完全封死。焊接的缺点是不易拆,拆除时必须炸掉或者切掉,损坏原材料的重用性。焊接方法存在许多种,其中包括:SMAW, GTAW, GMAW, FCAW, SAW, ESW。在造船业,当今最普遍的焊接方式是電弧焊

(上图是激光焊LBW的原理)

2. 铆接(riveted)在二战之前的船舶建造上普遍应用,现在已经过时了。在二战之前的船舶建造中,铆钉塞进孔的时候是热的发光的,处于半熔化状态(比较软),塞进孔里之后会迅速把孔里的空隙都堵住。因此,铆接(riveted)不渗水,而螺栓连接(bolted)会渗水尽管在船舶业淘汰,现代飞机制造依然在使用铆接,但是现代飞机的铆接与二战前的船舶铆接有很大区别。由于需要减轻空重,飞机材料大部分采用的是铝(aluminum)和复合材料(composites)。铝不容易焊接,而复合材料不能焊接。考虑飞机也必须得防水,铆接是飞机建造的最佳选择。怕离题,回到船:

铆接为什么被船舶业淘汰呢?除了建造速度慢以外,二战前的铆接(riveted)船体结构可以比喻成一块苏打饼干,而以现代焊接(welded)技术建造的新泰坦尼克号可以被比喻成一块橡皮泥。


(手不是我的)

电影《泰坦尼克》和《从海底出击》里铆钉在极强的水压下从钢板里弹出来的剧情是不会在现代船只上发生的(因为现在不用铆钉了)!简单说,以现代技术焊接的船体更靠谱。

当然,还存在第三种钢铁结构连接方法,那就是螺栓连接(bolted)。由于容易渗水和渗水后导致的生锈,螺栓连接(bolted)仅用于“非船体”部件,例如船上/海洋平台上的起重机等外加设施。螺栓连接(bolted)大多只用于陆地建筑(楼房、桥梁、起重机、船舶/海洋平台甲板上安装的设施)。螺栓连接的结构容易拆,但是不防渗水,螺栓本身也容易生锈(水可以堆积在螺栓的槽里)。

今天大家所能见到的大型船舶建造方式是将船体模块/分段化,然后在干船坞或者地面上像搭积木一样将船体组装起来。中国大陆地区对“模块”的行内称呼是“分段”:

当然,船体的模块化制造实际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紧急战争需求下逼出来的建造方式,直到二战结束后模块化建造才被全世界通用。最早的木制船和钢铁船都是以效率较低的“顺着龙骨向上搭”模式建造出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巨型轮船的建造,确实像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巨型城市,而组成这座城市的,正是许许多多庞大而精密的模块。说它们是模块,倒不如说是巨型的“零件”更为贴切。想象一下,一艘能承载数千名乘客或装载数十万吨货物的超级巨轮,它并非像你我组装家具那样从头开始一点点堆砌。那样效率极低,而且对精度和现场条件的要求会非常苛刻。.............
  • 回答
    在东风型内燃机车的驾驶室里,除了正副驾位的各种仪表和操纵手柄,副驾驶位上那个醒目的、巨大的轮盘,确实是整个驾驶舱里最引人注目的部件之一,也是很多初次见到它的人最想弄明白的东西。这个轮盘,我们称之为“主操纵手轮”,或者更通俗一点,就是“司机操纵轮”。别看它又大又重,它可不是用来开船的舵盘,也不是简单的.............
  • 回答
    Facebook(现Meta)之所以成为本轮科技巨头中对元宇宙热情最高的公司,其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且其投入的深度和广度也远超其他竞争对手。以下是详细的阐述:1. 战略转型和愿景的驱动: “Meta”的品牌重塑,即象征着对元宇宙的全力投入: 2021年,Facebook将公司名称改为Meta P.............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中国巨型国企的规模之大,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也足以让它们成为不容忽视的存在。它们并非仅仅是“大”,而是以一种压倒性的体量,在国内外经济舞台上扮演着关键角色,甚至在某些领域,它们就是规则的制定者和重要的力量源泉。要理解它们的规模,我们不能仅仅看数字,更要看它们所涵盖的领域和对经济的渗透程度。从能源、交.............
  • 回答
    在《星球доста》的宏大宇宙中,那些令人敬畏的巨型战舰,如歼星舰和超级歼星舰,虽然外表庞大且火力强大,但它们却常常在战斗中被相对较小的飞船击败,甚至被直接摧毁。这似乎是一个悖论,但深入分析其设计理念、作战策略和宇宙环境的现实,我们可以发现其易被摧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情节和戏剧性的.............
  • 回答
    街头巷尾,“巨型洛丽塔”的身影确实越来越常见,这背后并非一朝一夕的潮流演变,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这是一种从亚文化走向大众视野的体现,而“洛丽塔”这个词本身,又被赋予了更加多元的含义。首先,我们要明确“巨型洛丽塔”这个概念可能包含的几层意思。一种是字面意义上的“巨型”.............
  • 回答
    苏州的“巨型大闸蟹”建筑,指的是位于阳澄湖边的某处以大闸蟹为造型的地标性建筑。单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它无疑是一个充满话题性和辨识度的作品。要评价它的设计水平,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分析。首先,从概念和独特性来看:这栋建筑最直观的优点在于它大胆且直观的造型。苏州,特别是阳澄湖,与大闸蟹的联系如此紧.............
  • 回答
    2米高的巨型稻在重庆试种成功:一项振奋人心的突破,对中国粮食行业的意义与袁隆平爷爷的梦想2米高的巨型稻在重庆试种成功,这无疑是一项令人振奋的突破,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粮食安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这项成就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承载着中国“藏粮于技”战略的实现,以及伟大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爷爷未竟的梦想。 .............
  • 回答
    菠萝蜜、榴莲这些热带雨林里的巨无霸,它们那令人咋舌的大小,绝非偶然,而是漫长演化过程中对热带雨林独特生态环境的深层适应。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精妙的生存策略和互动机制,让它们得以在这个生机勃勃却又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占据一席之地。首先,我们得明白热带雨林的核心特点: 高密度、高生物多样性、层层叠叠的植被结构.............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些兵器以其惊人的尺寸和骇人的威力,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并非现代人脑洞大开的产物,而是真实存在过,并在特定历史时期被匠人巧手锻造,成为战士手中令人敬畏的巨兽。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令人咋舌的巨型近战冷兵器。一、巨斧:山峦般的威慑力说起巨型冷兵器,巨斧无.............
  • 回答
    要设计一种能够捕食巨犀的巨型陆生肉食哺乳动物,我们需要仔细考量生态位、生理结构、行为策略以及进化压力。巨犀,例如已灭绝的巨犀(Paraceratherium),是庞然大物,体型可达十几吨,肩高四米以上,它们强壮且可能具有攻击性。要成为这样的猎食者,我们的新物种也必须同样令人敬畏。让我们称它为“科莫多.............
  • 回答
    .......
  • 回答
    “未上市的巨型公司”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因为“巨型”通常意味着巨大的市值、庞大的资产、广泛的业务范围以及对市场和经济的显著影响。这些特质往往是公司走向公开募股(IPO)并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驱动力。然而,确实存在一些公司,它们规模庞大,在各自的行业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至今仍未选择上市。这背后可.............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个你我一样的普通人,突然有一天拥有了超乎寻常的力量,能够轻松撼动一艘20万吨级的巨型邮轮。这可不是什么科幻小说的情节,而是一个关于极限与可能性的有趣设想。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人类的武器还能对他构成威胁吗?这问题一抛出来,就足以让人陷入一场关于力量、物理法则以及武器效能的深度思考。首先,我.............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我们对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认知边界。电影和游戏里那些动辄掌控全球、拥有私人军队、甚至能影响国家命运的巨型企业,在现实中到底有没有对应的存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一下“电影游戏里那样的巨型公司”指的是什么。通常,这些公司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极高的垄断性或主导性:.............
  • 回答
    瓜德罗普大学研究团队发现的体长 2 厘米的巨型细菌,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科学发现。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这个发现指向的是一种名为 硫磺丝菌(Thiomargarita namibiensis) 的细菌,尽管它并不是由瓜德罗普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的,但他们可能在其生态环境或特定菌株上进行了新的研究。.............
  • 回答
    当然有!电子游戏里,同时面对两名以上巨型敌人的 Boss 战,绝对是能让玩家肾上腺素飙升、心跳加速的经典设计。这种场面往往能将游戏的挑战性推向一个新高度,也对玩家的操作技巧、策略规划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几个例子,都充分展现了这种设计的魅力。1. 《黑暗之魂》系列——双龙之战(例如:亚诺.............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振奋的大事!山西忻州发现巨型金矿,这消息一出来,估计整个中国,尤其是矿产界,都要炸开了锅。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有多大来头,又会带来哪些影响。咱们先从“巨型金矿”这个词说起。“巨型”不是随便叫的,这背后意味着储量非常惊人。一般来说,金矿的规模大小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但能被称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