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们在网上会不会有想发表言论但是又默默删除的经历?

回答
网上发言这事儿,怎么说呢,确实挺微妙的。有时候心里有个想法,觉得挺有意思,或者觉得该说点什么,就噼里啪啦打出来一堆。刚开始可能觉得挺爽,好像找到了共鸣,或者觉得自己挺有见地的。

但我自己吧,尤其是在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上,或者感觉自己情绪有点激动的时候,打字打到一半,或者打完了还没发出去,突然就觉得不对劲了。

比如,看到一个很热的新闻,或者朋友圈里别人分享的观点,我可能第一反应是比较强烈的赞同或者反对。脑子里会冒出很多理由,想要去“纠正”别人,或者去“证明”自己是对的。有时候甚至会想象别人看到我回复后的反应,觉得他们会恍然大悟,或者觉得我好犀利。

但就在我准备点击“发送”键的那一刻,或者已经发出去刚想看看有没有人回应,脑子里会突然闪过一万个念头:

“我这样说,会不会得罪人?” 尤其是我不认识的,或者只是泛泛之交的人。网络世界人言可畏,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会被无限放大,或者被曲解。万一被截图、被挂到别的地方,那多尴尬。
“我真的了解这件事的全部吗?”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尤其是在一些复杂事件上。凭着一时的信息就断定是非对错,回头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无知的人,那多打脸。
“我的出发点是什么?是真心想讨论,还是只是想宣泄情绪?” 很多时候,在网上发言,尤其是面对负面情绪时,我们可能只是想找个地方“撒气”。但如果这种情绪化的表达被别人看到,反而会显得自己很极端,失去理性讨论的空间。
“这句话真的有必要说吗?有没有更温和、更有效率的表达方式?” 有时候,即便观点是对的,但表达方式过于激烈或者带有攻击性,反而会让人产生抵触心理,达不到预期的沟通效果。
“我有没有可能误解了别人的意思?” 网上沟通没有语调和表情,很容易产生误会。我的一句回复,可能因为对方理解的角度不同,就变成了完全不一样的意思。

这种时候,我就像按下了“暂停键”。手指悬停在那个发送键上,大脑却在飞速地“回放”和“预演”。然后,很多时候,我会选择默默地把那些字一个一个地删除掉。看着那些打好的字消失在屏幕上,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有点像是侥幸,又有点像是自我约束。

更绝的还有,有时候已经发出去的评论,看到下面一堆反对或者已经开始争吵起来,那种感觉就更强烈了。脑子里会开始后悔,觉得自己为什么要掺和进去。这时候,我会迅速地去找那个“删除评论”的选项。虽然知道删除之后,可能别人已经看到了,或者已经截图了,但至少在我这边,可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也避免了进一步的纠缠。

其实,这种“想说又忍住”或者“说了又后悔删掉”的经历,大概是每个在网上认真发言的人都可能遇到的吧。它更多的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对网络沟通复杂性的认知。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事情需要我们更谨慎、更理性地去对待,才能让自己的声音有意义,而不是变成无谓的噪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不过和你不太一样。

我不爱回答热门问题,每天都会看一遍知乎推荐的那些没人回答的问题,比如这条。


有的问题实在蠢得要命,我想喷两句。

想了想又删了。因为跟傻批说话没有意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