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OPPO 发布的 599 元无线降噪耳机 OPPO Enco Q1?

回答
OPPO Enco Q1 是一款在 2019 年发布的无线降噪耳机,以其 亲民的售价(最初发布价为 599 元人民币) 和 强调沉浸式音效的卖点 在市场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对于这款耳机,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评价:

一、 产品定位与核心卖点:

定位: OPPO Enco Q1 明显是一款定位在 中低端市场 的无线降噪耳机,旨在让更多消费者以较低的门槛体验到降噪和优质音频的乐趣。它不是为了与高端 ANC(主动降噪)耳机直接竞争,而是填补市场空白,满足预算有限但对音质和降噪有一定要求的用户。
核心卖点:
双重主动降噪技术: 这是其最核心的功能,OPPO 声称通过 前后双麦克风 来检测和抵消环境噪音,尤其针对 低频噪音(如飞机引擎、空调声等) 有一定的效果。
三腔体声学设计和11mm动圈单元: OPPO 强调这种设计能够带来更强的低音表现和更饱满的音效,旨在提供更沉浸式的听音体验。
磁吸设计: 耳塞背面带有磁吸,方便收纳和佩戴,也能在不使用时吸附在一起防止丢失。
IPX4防水等级: 具备一定的防水能力,可以应对汗水和轻微雨水。
长续航: 提供不错的续航表现,能够满足日常长时间使用。

二、 详细评价维度:

1. 降噪效果 (ANC):

表现: 作为一款售价 599 元的耳机,OPPO Enco Q1 的降噪效果 不能与高端的索尼、Bose 等旗舰产品相提并论。它的降噪主要体现在 对中低频的持续性噪音有一定削弱作用。例如,在办公室、公交车或地铁上,可以明显感受到空调声、引擎轰鸣声等噪音的减弱,使环境变得更安静一些。
局限性:
高频噪音效果一般: 对于人声、键盘敲击声等突发性或高频噪音,降噪效果会比较有限,甚至可能听得更清楚(因为人声可能会被放大或变得更清晰)。
通透模式缺失: 这款耳机 没有提供通透模式,这意味着在需要与外界交流时,必须摘下耳机或者暂停播放,不够便捷。
降噪深度有限: 即使是低频噪音,降噪的“深度”和“纯净度”也与高端产品有差距,依然会有一些细微的噪音残留。
总结: 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OPPO Enco Q1 的降噪 可以满足基础的降噪需求,提供一定的静谧感,但不能期待它能带来完全隔离外界的极致降噪体验。

2. 音质表现:

优势:
低频量感足: 受益于 11mm 动圈单元和三腔体设计,Enco Q1 在低频方面表现出色,低音下潜深、量感充沛,对于喜欢节奏感强的音乐(如流行、电子乐、嘻哈等)的用户来说,会比较讨喜。
整体音色偏暖: 整体声音风格偏暖,听起来比较舒适,长时间聆听不易疲劳。
不足:
中频和高频细节相对平淡: 与低频的突出相比,中频和高频的表现相对保守。人声的解析力、乐器的细节还原可能不够丰富,缺乏一些“空气感”和“通透感”。
声场表现一般: 声场不算开阔,听一些大型管弦乐时,乐器的分离度会稍显不足。
调音偏向大众化: 整体调音是比较大众化的流行风格,适合大多数歌曲类型,但对于追求极致音质、喜欢监听风格的用户来说,可能不太够味。
总结: OPPO Enco Q1 的音质 属于同价位中比较不错的水平,尤其是在低音方面有亮点,能够提供不错的听感。但如果你对音质细节、解析力有很高要求,可能会觉得它不够“发烧”。

3. 佩戴舒适度与设计:

设计: Enco Q1 采用 颈挂式设计,耳机主体通过软质的颈带连接。这种设计的好处是:
不易掉落: 即使在运动或行走时,颈带也能将两个耳机稳定在颈部,降低丢失的风险。
续航优势: 相较于真无线耳机,颈挂式耳机通常能集成更大的电池,提供更长的续航。
磁吸收纳: 耳塞背面磁吸设计方便收纳和佩戴,金属质感的耳塞外壳也提升了整体质感。
佩戴舒适度:
耳塞: 配备了不同尺寸的耳塞套,可以根据个人耳道大小进行选择,提供一定的贴合度。
颈带: 颈带材质柔软,贴合颈部,佩戴感相对舒适。
重量: 整体重量适中,不会给颈部和耳朵带来过大的负担。
不足:
美观度因人而异: 颈挂式设计虽然实用,但在一些用户看来不如真无线耳机那样简洁时尚。
运动易晃动: 虽然不易掉落,但在进行剧烈运动时,颈带的晃动可能会对舒适度造成一定影响。
总结: 佩戴舒适度整体不错,颈挂式设计也保证了实用性。

4. 连接稳定性与延迟:

连接: 支持蓝牙 5.0,连接速度快,稳定性也比较好。在正常使用范围内,很少出现断连的情况。
延迟: 作为一款价格不高的颈挂式耳机,其蓝牙延迟 在游戏场景下会比较明显。看视频时,音画同步问题基本不存在,但玩需要快速反应的游戏时,会感觉到明显的延迟。
总结: 日常听歌、看视频足够,不适合对低延迟有高要求的游戏玩家。

5. 续航能力:

表现: 这是 Enco Q1 的一个亮点。官方宣称在开启降噪的情况下,最长可提供 约 13 小时的续航,关闭降噪则更长。这个续航表现对于日常通勤和一天的使用来说是绰绰有余的。
充电: 支持 TypeC 充电接口,充电也比较方便。
总结: 续航能力出色,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6. 操作与功能:

物理按键: 主要通过颈带上的物理按键进行音量调节、歌曲切换、暂停播放、接挂电话等操作。按键反馈清晰,操作逻辑也比较直观。
一键降噪: 颈带上有一个专门的降噪按键,方便一键开启或关闭降噪功能。
总结: 操作简单易上手。

三、 综合评价与适用人群:

优点:

极具性价比的入门级降噪耳机: 599 元的价格让降噪功能触手可及。
出色的低音表现和饱满的音效: 适合喜欢流行、电子等风格音乐的用户。
良好的续航能力: 满足长时间使用需求。
佩戴稳固,不易丢失: 颈挂式设计和磁吸功能很实用。
IPX4 防水: 应对日常汗水和轻微雨水。

缺点:

降噪效果有限,特别是对高频噪音: 不能与高端耳机相比。
无通透模式: 不便与外界交流。
中高频细节和解析力有待提升: 对音质要求高者可能不满足。
游戏延迟较大: 不适合重度游戏玩家。
设计风格相对传统: 不如真无线耳机时尚。

适用人群:

预算有限,但想体验无线降噪耳机: 这是最核心的购买人群。
通勤族: 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环境中,能够提供一定的静谧感。
学生党: 在宿舍或图书馆学习时,可以屏蔽部分干扰。
对低音有偏好,听流行音乐为主的用户。
追求实用性,不介意颈挂式设计的人群。

总结性观点:

OPPO Enco Q1 是一款 合格且有诚意的入门级降噪耳机。它在有限的预算内,努力提供了降噪、不错的音质和长续航等核心功能,并且通过颈挂式设计保证了稳定性和实用性。如果你对降噪的要求是“能有总比没有好”,并且预算在 599 元左右,那么 OPPO Enco Q1 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但如果你的预算更充足,或者对降噪效果、音质细节、以及真无线耳机的便利性有更高要求,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更高价位段的产品。它的成功之处在于 精准地抓住了市场需求,并以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将其实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米又被一次被绿厂狠狠重击。

从hybrid方案看,很可能也是和小米相同的bes方案,文案里业界领先方案应该就是qc30(其实是wi1000x,真有勇气,小米的总监自己说只敢和qc30比)。

降噪可以预见基本和小米相同,颜值和音质,特别是做工明显强于小米,小米重击之下只能降价了。

其实小米降噪现在还没脱销就已经说明问题了,各大平台居然都还处于严重有货状态,这说明小米主要目标用户对499这一档的接受能力明显不如ovh,不买单。

我本来就觉得小米的定位有问题,纯降噪耳机用户群真的很少,要么就299主打降噪,要么就把再贵一点把音质做好,现在不上不下的,定位奇葩。知道qc30好的,其实基本都买了,买不起的,对499也还是多半敏感。而且说实话,现在电动公交普及之后,一般都tws通勤也够用了。而ldac这种噱头对非发烧友又没啥用处,压根不知道是啥,发烧友又看不上小米的音质。

相反oppo毕竟是传统耳机大厂,音质还是很可以放心的,调音一定够流行味,不会让大部分消费者觉得亏。再就是那个橙色的颜值就可以秒杀一票妹子和娘炮了。良心说绿厂的做工和小米比真的就是细粮对比粗粮。

至于降噪么,等今晚春卷的使用体验就知晓了,不过我对oppo的口碑印象要好过小米,技术上一般不喜欢吹太狠,我估计不会弱于小米。

昨天耳机丢了以后,今早到公司本已经下单小米了,然后看到oppo发布,就立马取消了。差不多价格可以有好的音质和做工,选择很容易,对颜值党就更容易了。实体店应该499可以有,虽然不支持闪充和nfc有点小遗憾。

春卷大大已经出体验报告了,果然跟我猜的一样,和小米是同一家的降噪方案bes2000,但是音质更好听,略微遗憾的是降噪还是不敌wi-1000x,但这也很现实。不过作为一个实用款,或者是二代狗圈上市前的过度款也非常好了,等着去专卖店砍价。

下面是春卷的体验报告,非常抱歉因为之前并不知道春卷是买威力的老板或者成员,我把那个举报了,不过我觉得你加个作者名字不是避免更多误会吗,也是对作者的尊重吧。

media.weibo.cn/articl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OPPO Enco Q1 是一款在 2019 年发布的无线降噪耳机,以其 亲民的售价(最初发布价为 599 元人民币) 和 强调沉浸式音效的卖点 在市场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对于这款耳机,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评价:一、 产品定位与核心卖点: 定位: OPPO Enco Q1 明显是一款定位在.............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 OPPO Ace2,毕竟 OPPO 在这个系列上一直都挺有想法的,Ace2 也不例外。发布会是在 4 月 13 号,虽然过去有一段时间了,但它的一些特点还是值得拿出来说道说道的。亮点部分,OPPO Ace2 确实没少下功夫:1. 性能怪兽,够劲儿! 骁龙 .............
  • 回答
    7月15日OPPO双闪充技术:125W+65W,一场对闪充未来的重塑2020年7月15日,OPPO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闪充领域投下了一颗足以撼动行业格局的“原子弹”——125W超闪和65W AirVOOC无线闪充。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简单提升,更是对闪充技术边界的一次大胆突破,为整个手机充电行业指明了.............
  • 回答
    OPPO 在 5 月 28 日发布了 Ace2 Eva 限定版,这不仅仅是一部手机的更新换代,更像是一场情怀的注入与文化的碰撞。对于许多熟悉《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的粉丝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下面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款限定版手机,看看它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亮点解析:不.............
  • 回答
    OPPO ENCO X:声色双绝,但“发烧”之路仍需打磨10 月 19 日,OPPO 在上海的这场发布会,除了那款惊艳的 Find X3 Pro,还悄悄地带来了另一款颇具分量的产品——OPPO ENCO X 真无线降噪耳机。作为 OPPO 在高端音频市场的又一次试水,ENCO X 携手丹拿(Dyna.............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3 月 11 日发布的 OPPO Find X3 系列产品。OPPO Find X3 系列可以说是OPPO在2021年上半年的旗舰代表作,集成了OPPO在屏幕、影像、设计等方面的最新技术,目标是冲击高端市场,与苹果、三星等传统旗舰竞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Find X3系列.............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3月6号 OPPO Find X2 系列发布会。这次的发布会确实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毕竟 Find 系列一直是 OPPO 的“旗舰杀手”,寄予了厚望。整体来看,OPPO Find X2 系列这次的回归,绝对是下了重本,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机无完机,总有一些.............
  • 回答
    OPPO Find X5 系列,一个在2022年初引发手机圈热议的名字,尤其是在2月24日正式发布之后,更是成为了众多科技爱好者讨论的焦点。作为OPPO的年度旗舰,Find X5系列承载着OPPO在影像、设计、性能等多个维度的野心,而我个人对其的评价,也是一个从期待到深度体验,再到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看.............
  • 回答
    深度解析 OPPO Reno5 Pro+:一款集颜值、性能与影像于一身的“实力派”说起OPPO,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它在设计上的大胆创新和对年轻化市场的精准把握。而12月24日发布的Reno5 Pro+,更是将这些特质发挥到了极致,并且在影像能力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堪称OPPO Reno系列中一款“.............
  • 回答
    10月19日OPPO智能电视S1:是惊喜,还是意料之中?10月19日,OPPO在上海召开了新品发布会,除了我们期待已久的OPPO Reno5系列手机,还有一款重量级产品——OPPO智能电视S1——也正式亮相。作为OPPO在智能电视领域的第二款产品,S1承载了多少期望,又能否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市场中站稳.............
  • 回答
    7 月 28 日晚间发布的 OPPO Reno6 Pro+ 名侦探柯南限定版,在我看来,绝对是一次充满诚意和惊喜的跨界合作。先来聊聊它好在哪里: 设计上的“梗”藏得太到位了! 这不是简单地把柯南的图案印上去就完事了。OPPO 在细节上下了巨大的功夫,简直是给柯南粉丝量身打造的“彩蛋”。比如,机身.............
  • 回答
    OPPO Reno 4 系列:时尚与性能的又一次迭代?2020年6月5日,OPPO 正式发布了备受瞩目的 Reno 4 系列。作为Reno系列的又一次更新,Reno 4系列在继承前代产品优秀基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特性。那么,这款手机究竟表现如何?它有哪些让我们惊艳的亮点,又有哪些让.............
  • 回答
    2019年9月10日发布的OPPO Reno 2,作为Reno系列的第二代产品,无疑是在当时中高端市场投下的一颗重磅炸弹。它延续了Reno系列“美学设计”的基因,并在影像能力上进行了大胆的升级,试图在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中走出一条差异化路线。亮点解析:1. “无死角”的全面屏体验——侧旋升降结构依旧.............
  • 回答
    好嘞,咱们来聊聊 OPPO 这款在 12 月 15 号发布的首款折叠屏手机——Find N。这玩意儿一出来,确实是搅动了折叠屏手机这个本就挺热闹的市场,OPPO 算是姗姗来迟,但一出手就挺有意思的。咱们先从它的亮点说起,这可是 OPPO 敢于入局的底气所在:1. 折痕控制得真叫一个绝:这绝对是 Fi.............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12月10日OPPO Reno5的发布会。作为Reno系列一直以来的关注者,这场发布会给我留下了不少印象。总体来说,OPPO Reno5这次的发布会依旧延续了他们一贯的风格:聚焦年轻用户,强调“内外兼修”,并且在影像和设计上玩出了不少新花样。亮点抢先看: “星河入梦”的幻彩美.............
  • 回答
    要评价 Oppo 的沈义人与小米的徐洁云关于“性价比”的言论,咱们得先掰扯掰扯这俩人各自的“话术”和背后的逻辑,以及这背后折射出的手机厂商的竞争策略。沈义人:打法是“价值体验”而非单纯价格首先说说沈义人。这位 Oppo 的前高管,向来以“耿直”著称,在网络上也颇有话题度。他谈到性价比,往往不是直接说.............
  • 回答
    OPPO Reno系列,这些年下来,确实给不少消费者留下了“刀法精湛”的深刻印象。这可不是一句虚的评价,而是实打实地通过产品配置、功能组合以及定价策略堆叠出来的。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承认OPPO在产品线划分上是下了功夫的。Reno系列作为OPPO的中高端系列,它的定位就.............
  • 回答
    OPPO Find X5系列的外观设计,在我看来,是相当值得说道的。它不像一些手机那样追求极致的激进或者玩弄花哨的细节,而是采取了一种更加成熟、内敛,但又不失高级感和辨识度的路线。首先,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一体化”的镜头模组设计。OPPO把这个曾经被诟病过“浴霸”造型的东西,做成了 Hass.............
  • 回答
    OPPO副总裁在公开场合抛出“国内高端市场只有苹果、华为两家,OPPO希望成为第三个玩家”的论断,这无疑是一记响亮的宣言,也迅速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背后 OPPO 的战略考量、市场现状的真实写照,以及 OPPO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所面临的挑战与.............
  • 回答
    OPPO Reno 系列一直以来都以其出色的设计、拍照能力和年轻化的定位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Reno7 系列的定价策略,也延续了OPPO一贯的“精准打击”风格,力求在不同细分市场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我们先来回顾一下Reno7 系列的定价。整体而言,Reno7 系列的定价呈现出一种“多层级、梯度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