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3 月 6 日发布的 OPPO Find X2 系列,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3月6号 OPPO Find X2 系列发布会。这次的发布会确实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毕竟 Find 系列一直是 OPPO 的“旗舰杀手”,寄予了厚望。整体来看,OPPO Find X2 系列这次的回归,绝对是下了重本,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机无完机,总有一些地方让人觉得“要是能更好就好了”。

先来唠唠亮点,这次 Find X2 系列是真的有东西:

屏幕,绝对是这次的“杀手锏”: OPPO 把 Find X2 系列的屏幕吹成了“2020年最好的屏幕”,这话可不是吹的。
120Hz 超感官屏 + 10亿色显示: 这简直是为视觉享受而生。120Hz 的高刷新率带来的顺滑感,无论是在刷微博、看短视频,还是玩游戏,都能让你体验到“丝般顺滑”的流畅感。配合 10bit 的色彩深度,色彩过渡会更加细腻,显示效果会更接近真实世界,看电影、浏览照片会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在HDR内容下,色彩的层次感和对比度会更加突出。
OLED 材质 + 2K+ 分辨率: 这组合就已经很能打。OLED 本身就拥有出色的对比度和纯粹的黑色,而 2K+ 的分辨率则保证了画面细节的极致锐利。当这二者结合,再搭配 120Hz 的刷新率,就形成了一个视觉体验上的“黄金三角”。
AI 视网膜级色彩管理 + HDR Boost 2.0: OPPO 在屏幕色彩的调校上下了不少功夫。他们宣称的“AI 视网膜级色彩管理”是想通过AI算法来优化色彩还原,让看到的画面更接近人眼真实看到的。HDR Boost 2.0 则是为了提升 HDR 内容的观看体验,让暗部细节更丰富,高光部分不过曝。这对于喜欢看电影的朋友来说,是个实打实的加分项。
120Hz 刷新率的全局支持: 有些手机可能只有部分场景才支持高刷新率,而 Find X2 系列号称是“全场景 120Hz”。这意味着无论你是在做任何操作,只要是屏幕上显示内容,都可以享受到 120Hz 的流畅,这在用户体验上是很大的提升。
低亮度下的防频闪(DC调光): 这个细节非常重要, especially for sensitive eyes. 在低亮度环境下,传统的PWM调光方式很容易引起屏幕闪烁,长时间使用会造成视觉疲劳。OPPO Find X2 系列采用了更护眼的 DC 调光方案,虽然可能会牺牲一点点色彩的纯净度,但换来的是更舒适的观看体验,这点值得点赞。

性能,旗舰级的配置是基础:
骁龙 865 处理器 + LPDDR5 内存 + UFS 3.0 闪存: 这套组合是当时安卓旗舰的“天花板”配置,性能自然不用多说。日常使用、大型游戏、多任务处理,都能轻松应对,没有任何压力。尤其 LPDDR5 的加入,在内存带宽和功耗控制上都有提升,让整机的流畅度和续航都有更好的表现。
360° 环绕天线技术: 这个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实际体验是,无论你横着拿、竖着拿,甚至是用手指捂住一部分天线,信号都不会轻易断开。尤其是在玩游戏时,网络稳定性至关重要,这个技术能有效减少因为握持姿势导致信号下降的情况,提升游戏体验。

影像系统,这次 OPPO 憋了个大招:
索尼定制 IMX689 传感器: 这颗传感器是 Find X2 系列的“招牌”。它采用了索尼最新的传感器技术,尺寸够大,像素也够高(4800万像素),而且加入了“全像素全向对焦”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实现更快的对焦速度和更精准的对焦,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对焦表现会非常出色。
视频拍摄的亮点: Find X2 系列在视频拍摄上做了很多优化。
Ultra Steady Video Pro(超级视频防抖Pro):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防抖,而是结合了OIS光学防抖和EIS电子防抖,再加上算法优化,理论上能提供非常稳定的视频画面,即使在运动状态下拍摄,画面也能保持平稳,非常适合户外拍摄 Vlog 等场景。
Live HDR 视频录制: 能够在拍摄时就实现 HDR 效果,这意味着视频的明暗细节都能得到更好的保留,色彩也更丰富。这对于追求视频画质的用户来说,是个很大的亮点。
人像虚化视频: 这是 OPPO 在手机影像方面一直比较擅长的领域。Find X2 系列继续加强了视频拍摄中的人像虚化效果,能够更好地突出主体,让视频看起来更具电影感。

充电速度,依旧是 OPPO 的强项:
65W SuperVOOC 2.0 闪充: 这个充电速度在当时绝对是领先水平。充满一台手机的时间可能比你喝杯咖啡的时间还要短。早上起床发现手机没电了,洗漱的功夫就能让你充个大半天,大大缓解了电量焦虑。

设计,质感与美观兼顾:
素皮材质: Find X2 Pro 的素皮版本质感非常好,温润且有韧性,不像玻璃那样容易沾染指纹,也比玻璃更耐磨损。握持手感也相当不错,是一种低调的奢华感。
陶瓷版本: 陶瓷版本则提供了更强的硬度和光泽感,但相对来说也更重一些。两种材质的选择都体现了 OPPO 在材质和工艺上的用心。
轻薄的机身: 相对于当时一些堆料严重的旗舰手机,Find X2 系列在保持高性能的同时,机身重量和厚度控制得相当不错,握持感比较友好。

当然,再好的手机也总有让人觉得不够完美的地方,我们来扒一扒它的“槽点”:

防水等级,略显保守: 虽然Find X2系列支持IP68级别的防水防尘,但在同级别的旗舰中,有些厂商已经开始采用更高级别的防水标准。OPPO在这个方面可以更激进一些,给用户更多的安心。

单点超声波指纹识别: 相比于一些友商的双超声波指纹,OPPO 的单点超声波指纹在解锁速度和解锁区域上可能会略逊一筹。虽然其识别率和湿手解锁能力也不错,但如果在解锁区域和速度上能再进一步,用户体验会更佳。

缺乏长焦镜头(针对Find X2标准版): Find X2 Pro在影像方面确实很能打,但Find X2标准版在长焦镜头方面的配置相对没有那么激进,导致在变焦拍摄时的表现可能不如Pro版本或者一些其他主打影像的旗舰。如果你对长焦拍摄有比较高的需求,可能会觉得标准版有些“阉割感”。

系统广告: 虽然ColorOS在不断进步,用户体验也在不断优化,但一些用户依然反映系统中存在一些广告推送,虽然可以关闭,但这种“打扰”还是让一部分用户感到不快。希望OPPO在后续版本中能进一步优化广告策略。

曲面屏的误触问题: 这是曲面屏手机普遍存在的烦恼。虽然OPPO做了误触优化,但在某些角度或者大力握持时,依然有可能出现误触的情况,影响了部分用户的操作体验。

总结一下:

OPPO Find X2 系列的发布,无疑是OPPO一次非常有诚意的回归之作。它在屏幕、性能、影像(尤其是视频拍摄和定制CMOS)、充电速度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可以说是一款“水桶机”,各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它尤其适合那些对屏幕显示效果有极致追求,同时又注重手机流畅度和拍照体验的用户。

不过,任何产品都不可能完美。防水等级的保守、指纹识别的小遗憾、部分版本影像的略微妥协以及系统广告等问题,都是OPPO在未来可以继续改进的方向。总的来说,Find X2 系列是一款能够让你眼前一亮,并且在日常使用中能给你带来不错体验的旗舰手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产品大家评价的很多了,如 @楠爷 的文章,引用的资料更是非常专业,我从价格设定的角度,评价一下Find X2系列,以及OPPO整体的产品价格布局。

分析:

1)Reno系列通过元气版,价格下探到2999元,地盘扎实,保证出货量;

2)Reno系列价位段从2999元分布至4499元,在三个价位区间通过5个SKU保证了普遍覆盖;

3)Find X2系列共计3个SKU覆盖了5499元至6999元,存在两个问题:

a. Find X2 Pro和X2顶配版价差1000元,价差过大,体现了OPPO在Find X2 Pro定价上的激进;

b. Find X2和Reno 3 Pro顶配版价差1000元,价差过大,造成产品阵列出现空缺,容易被竞品差异化攻击;

分析:

1)Mate 30及Mate 30 Pro系列和Find X2系列形成正面冲突;

2)Mate 30卡主了Find X2及Reno 3 Pro之间的价差空间,可能造成影响;

3)华为P40系列的上市,可能对Find X2系列进一步造成冲击;

分析:

1)Reno 3 元气版战略卡位2999元,从价格上对vivo X系列造成冲击;

2)Nex 3 5G虽然有产品覆盖了Find X2及Reno 3 Pro之间的价差空间,但是865+更好的屏幕+更好的拍照使得OPPO基本不会收到影响;

3)OPPO在更高价位段的覆盖,可以保持OPPO对vivo的品牌势能;

分析:

1)小米10 Pro和Find X2形成价格冲突,高端机某种程度上看都是水桶机,除开品牌向用户,双方在产品层面存在相互竞争的关系;


总结:

1)只看价格,OPPO近期产品线布局较为合理;

2)唯一的价位段空缺在4999元,可能会被竞品用以攻击;

3)vivo的整体产品线发布时间过于靠前(都是2019年的产品,现在已经是2020年Q1的最后一个月),不确定后续产品的更新是否可以扭转目前OPPO对其产生的压制;

4)华为品牌力+产品力组合具有足够优势,同时P40系列的发布可能增加Find X2系列的定价风险;

5)小米10 Pro在对比中看上去不错,但是这种对比已经足以说明米10 Pro的溢价空间相比之前的历代产品足够多,其定价风险非常之高;

6)建议OPPO Find X2全系列价格下调500,足以体现原本的品牌战略的同时,增强对外部竞争风险的对冲。

7)在2020年开局的当下,OPPO整体产品布局的合理性不错,值得肯定。

user avatar

x2pro国产机皇无疑了(除了砍掉无线充着实让我看不懂)

至于x2,emmm,这个弟弟售价着实8行,不过乘着x2pro的东风线下会卖得不错。


当然我最大的疑问是:

OPPO线下促销员如何说服线下用户多掏一千五百元钱购买前脸和Reno3pro一模一样,后置摄像头比Reno3pro还少一个的x2?

凭借差异化的后盖吗?


华为的p系列和mate系列有着明显的外观差异化。

vivo的x系列和NEX系列也有着明显的外观差异化。

Reno3pro和find x2的当然内部有着巨大提升,但是线下用户最看重的颜值上都处于国产机审美的极限。换句话说就是差异化并不明显。所以说服用户为提升巨大的内在多掏一千五百元,还是要看线下经销商的功底。

user avatar

这款手机是OPPO冲击高端的尝试。

OPPO定制了屏幕,定制了CMOS,把imx586当广角。

把各个纬度用户体验都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

瀑布屏边框看不到,但是不好用,没有实体音量键。OPPO找了个最合适的角度,做到两者兼顾。

屏幕加偏振片解决反光问题,这是诺基亚的以前用过的,可以大幅度提升白天的现实效果,我呼吁好几年,终于又有厂家用了。

dxomark跑分,OPPO很不屑,但是网友习惯,OPPO就去跑个世界第一回来。

find x2pro要挑战一个没有挑战过的价格。

因为疫情影响,这种线下价格线下机,在网络上销售不是很合适,但是OPPO这一步是必须要走的。

Find作为OPPO的高端系列,2018年才重启,站稳需要一个过程。

find x2 pro的很多软件优化,是面对商务需求的。

产品设计漂亮,但是主流,皮革版本,基本就是商务走向了。

它针对的用户是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不愿意和年轻人拿一样的iPhone,去店里面看到有个漂亮,小牛皮的手机,一用感觉不错,屏幕漂亮,拍照清楚,屏幕滑动起来流畅,反应迅速,感觉符合自己的胃口,价格不是问题。

OPPO需要和华为一样,把广告持续稳定的输出出来。

一方面输出产品与品味,高端的视觉形象,更关键的是输出产品的价格。

特别是保时捷版本,让大家都知道,find比iphone贵。慢慢把find的品牌立起来。

受到疫情影响,这款手机初期销量不会太好,线下机被迫走线上。

但是OPPO必须坚持下去,哪怕这款机器只是探路,也要走下去。

Find X3要在2021年出,要坚持设计风格和市场定位。

一个品牌定位,需要几年的时间和销量来支撑。

一年,两年不好没关系。有钱就继续做下去。

user avatar

提示:这篇文章会非常长,而且出于对这款2020年上半年国产旗舰机的极度喜爱,本文难以保证客观。但是一部分IEEE的论文资料和大量的客观实测保证了该文章一定程度上的中立客观性。这次评测,是我从媒体离开后花费测试时间最长,询证时间也最长的一次评测,甚至在这篇文章创作的过程中,我还和OPPO的基带测试团队在南京进行了路测,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当然也花了不少时间。在这篇文章里,你会看到很多OPPO无法提供的资料,以及我的实测思考。好,让我们直接进入正题,从产品开始说起,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Part1:OPPO FindX2 Pro的总体设计

Part2:QHD+屏幕素质与O1协处理器评价

Part3:游戏实测与多维度综合续航测试结论

Part4:IMX689规范科普与拍照模组的综合实测结论

Part5:如何评价从市场角度,FindX2系列眼花缭乱的刀法

Part1:OPPO FindX2 Pro的总体设计

如果你问我,这代FindX2 Pro和初代FindX哪个设计更好,我会选择二代。设计的目的是让用户更舒适更愉悦的使用产品,而不是满足某个小执念。这其中包括了外观设计,CMF工艺,总体性能与功能设计,交互设计等。尽管FindX2 Pro并没有一块无暇的全面屏,但其他方面无疑是全面超越FindX的。

FindX2家族分为标准版和Pro两个系列。得益于这一代超薄的柔性三星Super AMOLED面板,使得FindX2家族在控制机身厚度上有大约1mm的屏幕厚度先发优势。(这块超薄屏的基础特性同样用于Reno3Pro和小米10Pro)。此外,汇顶最新一代超薄光学指纹模组的加入,也让最近发售的旗舰机型具备了一些腾挪空间的可能性。FindX2家族拥有玻璃、PU素皮和超薄陶瓷三个版本,标准版厚度为8mm(陶瓷,玻璃)、PU素皮为8.7mm,重量分别为196g、187g和180g。Pro版厚度为8.8mm(陶瓷)和9.5mm(PU素皮),重量为209g与200g。我们可以认为,因为供应链材料的改良,最新一代的陶瓷也可以见到摆脱厚重这个词的这一天。我手上的这台PU素皮FindX2 Pro,比我主力机Reno3Pro略趁手,不过圆润的手感基本一致。素皮Pro版厚度在所有型号里是最厚的,但并不像其他平面9.5mm手机那么有刮手感。另外,机缘巧合,我实际上手了187g的FindX2标准版,那个手感真的是和Reno3Pro一样的,非常舒适。

Reno3Pro作为OPPO对双曲面屏幕的新评估,将曲率定在了67.8度,FindX2系列也采用了这个曲率。曲面设计在FindX2上完全属于美学范畴,不具备实用价值,因此OPPO也做了大量的防误触设计,以防因美翻车。

我在写Reno3Pro文章的时候提出一个猜想:OPPO是否会在这种微曲率,超轻薄的路线上努力精进下去。我其实不相信一款堆料到极致,用了大量定制大尺寸元器件的旗舰机,能做到Reno3Pro那个境界。但事实证明,OPPO在确保旗舰品质的基础上,做了巨大的努力,削减每一克重量和厚度,同时具备素皮/陶瓷外壳、1/1.47英寸大底的IMX689、双4800万主摄与潜望式模组这些严重影响手感和外观的器件,能把外观控制到这个程度,我认为已经非常不容易。期待各位拆机UP主进一步揭晓内部奥秘。

外观辨识度是目前手机厂商重要的设计目的。从背面看,FindX2Pro和标准版基本承袭了Reno3Pro的设计风格,但是Pro版就像我说的,具备了一种往日产品不具备的富贵逼人的气息。我前几天还打趣,这种富贵逼人的气息,好像过去只属于某些欧洲奢侈品公司或者日本的高端品牌,与多数电子厂商无关。

Pro版的背后摄像头排布,应该代表了OPPO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的设计风格,如同SSR机型承袭了保时捷的车灯矩阵设计,OPPO这种侧竖向美学,也会成为OPPO最主要的辨识度。况且,OPPO也做到了侧面安置如此巨大的三颗模组:OIS SONY IMX689、IMX586超广角和OIS 5倍光学潜望镜以及独立色温传感器。留个猜想,内部是否也采用了重新规划的条状双层主板和定制双电芯呢?

标准版的背部就简洁很多,8mm的厚度捏在手上,无限接近Reno3Pro的设计。摄像头区域的美学设计也不像Pro版这么欧气十足,非常低调简朴。

总结一下FindX2 Pro的外观设计:选用大尺寸顶尖器件的前提上尽可能的做到了重量和厚度的优化。外观偏欧式奢华风,拿在手上非常有质感,属于那种不看参数就看外观 和亮屏也不低于5000元的好东西。如果非要说遗憾和毛病的话,那就是这块PU素皮毕竟是PU的(可能是考虑防水防污和日常磨损选用PU),不是Nano头层小牛皮,相对某奢侈品牌的苹果手表腕带(东京银座店卖9000人民币),亲肤感和质感都差不少,中框镀金颜色略老气,如果采用18k玫瑰金可能会更好点。此外,我手上这台工程机的音量键有点松垮,而Reno3Pro则没这个问题。

FindX2标准版的外观则主打轻薄简朴的路线,品质感有保证,但和Pro版的高级版差距较大。我个人觉得不缺钱直接上Pro版得了。

Part2:QHD+屏幕素质与O1协处理器评价

这块屏幕的实测,请大家仔细阅读 @Navis Li 的量化评测。我说点应用层面和O1的话题。这块屏幕的基本指标是:6.7英寸QHD+(3168X1440)分辨率的三星SuperAmoled超薄柔性屏,具备120Hz全局刷新率。屏幕采用COP封装,底边宽度为2.98mm,经过与一加7T Pro(QHD+,COP)和Reno3Pro(FHD+,COF)对比,同属目前最窄边的一批旗舰机。这块屏幕的基本参数我就不多说了,直接说说我在整个测试过程和实际使用中的主观感受:

先聊聊ColorOS 7.1中关于O1和色彩模式的设置与结论。与Reno3Pro不同,这次增加了一个影院模式。根据OPPO官方JNCD的指标,生动P3模式JNCD小于0.8,柔和与影院模式都小于0.4。而根据@navisli实测,覆盖100%sRGB的柔和模式与广色域DisplayP3影院模式的DeltaE2000平均色彩偏离为0.65。需要说明的是,影院模式是OPPO结合了P3和sRGB特点自己调出来的色彩模式,而生动模式则与Reno3Pro的生动模式没什么太大区别,DeltaE2000平均色彩偏离在1.15左右(具体见Navisli的实测结论)。色温方面,影院模式是6500K,而生动模式则是7500K,综合来说影院模式更接近iPhone11 Pro MAX的整体屏幕观感,推荐使用。

来自PixelWorks的Iris引擎,OPPO定制了一颗图像协处理器O1。这颗芯片有三个核心作用:提供动态HDR优化;将SDR转为HDR和提供高达60fps的插帧加速。

Iris引擎具备将HDR10/SDR视频转换成10/12bit HDR视频的能力,提供1000000:1的对比度、自适应色彩校正和亮度调整、自动对部分图像进行锐化处理、此外对低分辨率视频在更高分辨率的屏幕上播放时,进行可编程缩放算法和最大32倍缩放比率的画质优化。这对480P、720P的视频在这块QHD+屏幕上播放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这颗O1芯片另外一个核心作用就是对24/30fps的影片进行插帧加速处理。Iris引擎官网介绍的移动计算版本,提供每秒5亿像素的处理能力,将视频最高提高到60fps。这颗O1官方宣称具备120fps的加速能力,目前系统内还最高到60fps,看以后的更新状况了。

目前搭载O1的FindX2系列手机,在3月6日发布的时候,提供对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Youtube、Netflix等多种平台的的SDR/HDR转换能力,HDR加速能力和最高60fps的插帧能力。我的实测使用了腾讯视频的《决战中途岛》 1080P版本,请大家注意下面这几个场景(场景截图不等于肉眼观感,仅做场景测试说明使用):

比较能看得出来O1性能的在航母的大范围机动,夜间航行以及激烈的空战场景。实际观影确实可以发现在航母大范围机动和空战场景中,画面顺滑了不少,往日的果冻感几乎不存在。而在暗色调和夜间场景,O1的HDR能力也可以完全展现出来。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O1这种性能,会徒增耗电么?后面的续航测试会告诉你。

FindX2系列屏幕参数,目前初始系统设置为:智能分辨率、智能刷新率、生动色彩模式。而我日常使用的是:电影模式(默认色温)、QHD+分辨率和120Hz刷新。无机评测人士的困境就在这里:给你QHD+高刷屏和大电池,你又要说人家太重太厚;给你QHD+高刷屏+说得过去的电池和65W快充,你又脑补这手机续航崩溃到无法用。无机评测的害处就在这里。那么,FindX2 Pro的续航到底行不行?下一部分来介绍。

Part3:游戏实测与多维度综合续航测试结论

先简单说一下游戏测试。因为我个人并不喜欢用曲面屏打游戏,而且用我账号测试这玩意可能会掉分,所以只做了十来局的PUBG Mobile国际服和《和平精英》测试。从需求和产品匹配角度来说,FindX2系列并不适合重度和半专业游戏玩家,Reno ACE这方面表现更出色一些。主要问题在于三个:第一是曲面屏在操控上不如平面手机来的顺手,即便这块屏的采样率高达240,超过很多打着游戏噱头的旗舰机,但我适应这块屏花了很长时间,不像ACE我只用了一局就适应了。第二个问题是没有耳机孔,C口耳机太碍事,而TWS耳机延时是个很闹心的事情。最近PUBG Mobile国际服针对TWS进行了-60%的延时专项优化,但是OPPO的Enco Free依然很难满足高阶段的战斗需求,主要问题还是枪声和脚步有延后,隔壁楼宇的脚步听不清楚。

目前看国服的对骁龙865的优化进度要远好于国际服,画面更顺畅,国际服可能还需要点时间。我打PUBG Mobile和《和平精英》的参数都是桌面QHD+分辨率120Hz刷新,游戏内HDR高清、超高帧率、全屏反锯齿和电影画质。这张图是其中一局《和平精英》的对局数据,游戏时间为28分钟。PUBG两款游戏续航实测:9.5分钟对局掉电3%,28分钟对局掉电10%,十分稳定,没有意外波动。这个续航数据和目前主流的旗舰机相差无几,谈不上出色,更谈不上崩盘。另外多说一句,这手机有双扬声器,声音很大,在公众场合不但扰民,而且听不清楚枪声方位,建议全程耳机。

说完游戏,来说正经环节:多机型视频播放横向对比。考虑到不同形态的屏幕功耗不一样,所以除了分辨率和刷新率之外,我基本选择的都是最近几个月新发布的基于E3发光材质SuperAmoled的产品,最高亮度都在800nit,峰值激发亮度1200nit,分辨率涵盖QHD+和FHD+两种,刷新率60Hz/90Hz/120Hz。测试统一参数设为:80%亮度(大约300nit)、90%电池电量(规避100%电量的涓流影响),全部使用TWS蓝牙耳机输出,声音电平50%。使用的测试影片为腾讯视频1080P《决战中途岛》,O1默认关闭。另外自备一部4K影片专门测试FindX2Pro的O1的极限负载,测试结果如下:

显而易见的结论是:无法从实测得出FindX2Pro续航翻车的结论。负载最大的一次测试是播放打开O1加速,播放4K视频,此时录得11%的电量消耗。而其他时间各项测试,FindX2 Pro并不比其他手机出现崩盘式的费电。这台FindX2Pro在各种模式转换间连续跑了7个小时的视频测试,累计视频播放消耗电量68%,外加其他操作损耗,电量90%电量跌到18%,亮屏时间7小时44分钟。当然,非要说这每小时多费2%的电量一天下来累计也有15%-20%的劣势,这也没什么问题,但这手机从9%开始到充满电只需34分钟,所以这点劣势我觉得不算什么问题。另外,在塞满80GB个人数据,装247个软件,打开WiFi、蓝牙(连接睡眠监测的手环)、打开5G,8小时隔夜待机掉电,连续五天测试均录得5%,这个隔夜掉电数据和同期测试的其他旗舰机基本一致。

至此,可以给个结论:FindX2 Pro的续航完全经得起评估,绝不是续航崩盘的产品。不过,对于一般用户,还是建议带着充电器或者Vooc充电宝,以防万一。

Part4:IMX689规范科普与拍照模组的综合实测评价

FindX2 Pro的核心卖点是影像系统,由三枚镜头组成,分别是:1/1.47英寸,单个像素1.12μm,采用Quad Bayer编码格式2X2OCL,合并像素尺寸2.24μm,能在最低1.0Lux照度下实现全像素对焦的4800万像素索尼IMX689主摄,最大光圈F1.7,采用OIS稳定技术,这颗主摄采用裁剪的方式支持2X变焦,在2X变焦下最近对焦距离约为10cm,可以实现中焦微距。另外两颗主摄是索尼IMX586 F2.2的超广角镜头和OIS 5X潜望镜模组,最大光圈F3.0,光学等效焦距80mm,10倍混合变焦在160mm左右。

OPPO并没有向我提供IMX689的详细资料,还好在2019 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IEDM)上,Son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rp提交了一篇叫做《A 1/2inch 48M All PDAF CMOS Image Sensor Using 0.8µm Quad Bayer Coding 2×2OCL with 1.0lux Minimum AF Illuminance Level》的文章,发表于IEEE.org。这篇文章里提到的这枚1/2英寸,0.8μm的新感光器,就是目前这枚商用的IMX689的前身。我花了33美元购买了此文章,在这里为大家做一个规范科普。以下关于IMX689的科普阐述,主要来源于这篇文章,再次感谢索尼为产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一般读者只要能读懂这篇文章的Abstract部分即可。简单点说吧,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接触到的CIS编码有两种:一种就是媒体上经常提到的QuadBayer Coding(QBC),另外一种是不常见的Dual Photodiode Coding双光电二极管编码。各自的优势在于QBC实现了超高像素和高动态范围,DPC则实现了PDAF。索尼半导体在这两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高性能CMOS解决方案,试图在一个CMOS上同时解决高像素、高动态范围表现和超高速的PDAF性能,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索尼IMX689,这是世界上第一种把2X2片上透镜在QBC上实现的全新CMOS,索尼把IMX689 称为CIS时代的变革。

这是文章中给出的Bayer编码,QBC编码,DPD编码和QBC 2X2OCL的主要性能特征对比。IMX689作为首批商用QBC 2X2OCL,像素大小从文章的0.8μm大幅度提高到了1.12μm,在量子效率(这是对感光元器件敏感性和转换效率的关键指标)、对焦性能、HDR能力上具备较强的性能,特别是针对目前广泛应用的QBC,如IMX586,IMX689则在量子效率和低照度全像素对焦性能上全面胜出。

IMX689试图解决三个问题:超低照度下的全像素对焦速度、实现更高的像素和实现更大的动态范围表现。索尼观点很明确,高像素趋势不可逆转,但是在这个前提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这是索尼对原型感光器的实验结果,相对传统的QBC(例如IMX689 VS IMX586),PDAF性能和QE光电转换效率提升十分之恐怖。其中IMX689可以在1Lux超低照度下实现全像素对焦,而IMX586只能最低在10Lux。而不同通道的QE,也有7%到10%的性能提升。在文章的最后,索尼除了对这款0.8μm,1/2英寸大小的实验原型做了性能总结,还官宣了会量产0.9/1.0/1.12μm规格的QBC2X2OCL,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尺寸最大的量产版:IMX689。

下面进入实测阶段。因为目前处于特殊时期,我计划前往京都为FindX2拍摄样片的计划落空,而国内好点的景点也都不开门。选来选去,最终在南京牛首山风景区的佛顶宫进行本次有限拍摄。本次拍摄只拍摄了佛顶宫外观,佛顶塔,而预期中的内景,也就是至高无上的释迦牟尼佛顶舍利供奉地——舍利大殿和七宝舍利塔,则无缘相见。因此本次拍摄,没有机会展示IMX689在室内复杂光线和低照度下的对焦、色彩、降噪等关键指标,只能以后补上了。

本次拍摄的总体环境不佳:寒冷、刮风、阳光穿过厚重的云层,缺乏柔和感。整体光线对摄影设备来说比较难以把控,对白平衡准确性有较大的考验。作为本次拍摄的重要参考,某SSR旗舰机型(以下简称SSR)也加入进来,参与超广角成像和主摄成像两组测试。

1) 第一组:IMX586超广角成像样张及细节分析

本组在逆光环境下拍摄了佛顶塔,FindX2Pro和SSR机型分别关闭炫彩和徕卡色,直出样张。

从焦距上看,SSR的确实是略微窄了点,FindX2 Pro的广角更宽。成像风格看,SSR机型拍摄此类素材总是喜欢偏向古建筑风格,整个画面比较质朴;而FindX2 Pro则能忠实还原现场的风格,特别在蓝天,水潭和袈裟顶棚的表现近乎完美的还原现实。两张照片均为大逆光拍摄,样机均采用自动HDR,表现均比较出色。因为成像色彩风格缘故,FindX2 Pro的画面更有层次感一些,特别是天空云彩和水面的表达。

超广角中央区域100%成像放大视图。因为这两枚镜头的焦距并不一样,所以没法从图上直接说谁好谁坏。图上看SSR机型的地砖细节比FindX2 Pro明显要好,但锐化的痕迹比较明显。两者在“佛顶塔”牌匾的表现上基本一致。两者中心区域成像素质都比较高,相对SSR呈现的古建筑风格,FindX2 Pro的正常自然色调可能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这是两者超广角边缘成像对比,FindX2 Pro的层次感更强,明暗对比表现更好一些。两者的边缘成像都还算清晰,降噪表现在手机这个领域都算很出色的。总体来说,两者在超广角的成像风格上差异很大,解析力基本一致,SSR在中心细节上略胜一筹,而FindX2 Pro在画面风格,边缘成像明暗观感,对比度上则好于SSR。

这张FindX2 Pro的超广角舍利大殿外景,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色准非常到位,我是没想到国产厂商也有主动意识和苹果一样追求色彩的本源,这显然是个好现象。

2) ---第二组:IMX689主摄成像样张及细节分析

我个人觉得SSR的色彩风格取向并不适合拍摄这类风光照。IMX689呈现出来的自然色彩、明暗层次感和HDR能力,赚到了我的眼缘。在这个场景,我投给FindX2 Pro。而SSR因为色彩策略缘故,显得画面比较暗淡,不过SSR的地面细节还是更清晰一些,FindX2 Pro就显得比较平淡。

主摄的曝光参数分别为:F1.7、1/6764s、ISO100和F1.6、1/7813s、ISO50。SSR的近处地砖细节比较清晰,FindX2 Pro地砖色调比较淡但细节未丢失。而佛顶塔的细节,则是FindX2 Pro显著胜出。我个人认为这是IMX689的宽容度好很多,另外自然色彩的HDR也比SSR机型偏古旧风格的色彩占一定便宜。

这是FindX2超广角与主摄的逆光拍摄。独立色温传感器的存在,使得这两张照片的色彩差异在目前所有具备超广角的手机里属于最小的那一批。我们应该倡导和鞭策所有的手机厂商去想办法解决不同焦段的色彩一致性问题,尽管这很难做到,但减少差距总是可以做到的,FindX2 Pro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范例。硬抠成像细节优劣的话,IMX689在这种场景比IMX586优在边缘成像。这张IMX586的超广角照片,塔尖部分存在边缘发白的情况,而IMX689主摄就不存在这种成像瑕疵。

3) ---第三组:IMX689主摄裁剪2X变焦成像分析

FindX2 Pro的2X变焦由主摄IMX689剪裁而来,直接上测试样张:主摄的1X和2X基本保持了画面的色彩稳定性,没有出现色彩上的重大翻车。2X裁剪对塔身细节的表达非常好,地面细节一般,涂抹感比较重。对这个塔拍了不少片子之后我就发现,这颗主摄对地砖的表现是色彩比较淡,对比度不高,2X变焦会丢失一些细节。但好在1X和2X对佛顶塔的表达都非常到位,2X的塔尖边缘细节也值得表扬,逆光下既没有紫边,也没有白边,也没有色散。

FindX2 Pro的这枚主摄在2X变焦下支持最近10cm的对焦,得益于MBC2X2OCL强大的全像素追焦能力,充当一个2X中焦微距镜没有太大问题。另外,这是我见过用主摄裁剪的最美的焦外画质,在部分场景下呈现自然的圆形光晕,极美。

4) ---第四组:关于S5K3M5长焦镜的一些探索

FindX2 Pro的潜望镜采用的是S5K3M5 1300万像素,标准版的FindX2直立式长焦采用的是也是这颗底。它的单像素面积为1.0μm,1/3.4英寸。通过对这颗潜望镜焦外光晕的观察,可以断定这次的潜望镜总成和Reno10X上那颗D-CUT并不一样,应该是业界目前采用的一般性方案。丑话说前面,如此小的底,在低照度的对焦速度、成像质量、噪点控制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潜望镜作为手机长焦的解决方案,是不是一个长期正确的方向?还是短期内的过渡方案?在Reno10X那个阶段无从判断。在索尼确定了要同时解决超大像素成像、高规格HDR和低照度PDAF性能这个方向之后,这件事就变得有意思起来。我们先比较一下IMX689 1X 成像100%裁剪、2X成像100%裁剪和5X长焦镜的实际成像,感受一下差距。

先来看1X、2X、5X的全局图片,在照度良好的情况下,FindX2 Pro在色彩表现上尽可能的做到了接近。当然这个5X潜望镜在大多数情况下的颜色表现和主摄并不一致,这也是目前所有潜望镜手机的主要特点。(毕竟不是相机,没办法要求这么多)

很严肃的说一句,IMX689的1X变焦和2X变焦都无法达到目前这颗潜望镜100%视图的细节大小(这好像是一句废话)。所以我采用两步走对比,先上一组1X和2X 100%细节与潜望镜30%缩放视图比较,可以发现这三者区别非常小。这也就是说,IMX689基本具备形成一个80mm焦距,但是画面尺寸很小(大约500万像素)的高品质成像能力。那么,潜望镜如果放大到100%视图会怎么样呢?

就目前来说,潜望镜的放大倍率还是要比IMX689的放大倍率大很多,这与IMX689只有4800万像素有很大关系。如果假以时日,索尼能在QBC2X2OCL的基础上开发出1亿像素的CMOS,那么5X裁剪达到目前这个潜望镜画质的可能性就出现了。而QBC2X2OCL完全可以解决极低照度的对焦、降噪、色彩表现等一系列问题。我个人觉得潜望镜的解决方案并不会活太久,索尼再努努力,至少100mm焦距内靠两颗不同焦距的QBC2X2OCL来实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5) ---关于拍照部分的中期总结

因为特殊时期,无法对FindX2 Pro的模组进行更多的测试,特别是佛顶宫舍利大殿内金碧辉煌的复杂光线下的表现,也没有进行视频、夜景和人像实拍,以后会补上。说个中期结论吧:

1. 这套模组的核心是QBC2X2OCL,实测发现色彩表现、宽容度表现和对焦速度均明显优于QBC的IMX586。主摄的2X中焦表现不俗,焦外成像质量令人印象深刻,因为高速PDAF的存在,使得这颗50mm中焦镜作为微距头拍摄小品和花鸟虫鱼成为可能。

2. 作为全球首批在超广角上使用的IMX586,表现也相当不错。

3. 整套模组的色彩偏真实自然风格,内置的炫彩模式日常无需使用,但是在雾霾天可以起到良好的去除雾霾、提高画面通透度和对比度的作用。

4. OPPO为这套模组配备的独立色温传感器,为色彩准确性和色彩一致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5. 这颗潜望镜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值得批评的地方,和业界目前大多数手机用潜望镜表现基本一致,低照度对焦速度、噪点控制和成像色彩都有一定局限性。

Part5:如何评价从市场角度,FindX2系列眼花缭乱的刀法

这个话题我本来不想说,但只要是产品,就有槽点和缺点,FindX2系列也不例外。一个合格成熟的商业公司,在产品上动刀子是不可避免的。既要让消费者要么跟钱站一边,要么跟产品站一边,又不能吃相太难看。这种刀法在业界经常翻车,要不就是高低搭配差异性不明显,两边不讨好,要么就是丐版缩水太多,成为坊间的笑料。

先说FindX2 Pro的槽点:没有无线充电。没有无线充电这个事情,我个人无所谓,但很多人挺在乎的,那就等着Reno ACE2首批搭载Vooc无线闪充吧。其他么,没槽点了,这恐怕是OPPO有史以来第一次旗舰机槽点如此少,前年FindX的槽点比这个多,什么沉重、摄像头IMX519扫个码、机身发热等。

然后重点吐槽FindX2标准版,其实就目前这个价钱,FindX2的槽点也不是不能接受。也许大家会说,标准版模组最大的槽点是万年IMX586。但我要说,FindX2的拍照模组是很有特色的,我准备再入一台标准版,因为我需要那颗1200万像素的首发IMX708电影镜头。这组OIS IMX586+IMX708+5倍混合变焦的组合在4000多块钱价位没毛病,千万别质疑OPPO调教这颗OIS IMX586的能力,这颗主摄比绝大多数缺乏经验的IMX686和GW1表现要好得多,我在日本拍了上千张照片,非常满意。从拍照和视频角度出发,FindX2还是比较正常的,没必要吐槽。

FindX2还有的槽点就是Z轴马达了,震动感确实比X轴有些差距,X轴马达那种哒哒哒的感觉确实用了回不去,所以请尽情吐槽吧…….

从刀法看,FindX2标准版最大的槽点在很奇怪的LPDDR4X,这个刀法有损网络上的舆论口碑。这个没办法,不要强行解释,没太大意义。其他我觉得都还行,如果认为马达最重要的话,Z轴马达确实也不太体面。但考虑到4000多块钱你已经拥有如此美丽的屏幕,180克的重量,65W快充,8mm的厚度和骁龙865+X55套件以及一组真的能经得起评测的模组,那个看上去刀法很奇怪的LPDDR4X也就不那么难看了。

哦,对了,这俩手机使用的都是UFS3.0,支持TurboWrite+HPB,我实测顺序读取为1650MB/s,顺序写入为740MB/s。这个性能,不构成槽点。就我个人来说,FindX2标准版的LPDDR4X是个槽点, Z轴马达算个槽点,其他都很可以,Pro版6999的价格显然合理,标准版的个人觉得略贵。

写在最后:

这是我个人极度喜爱的一款旗舰机,我也有十几年没有为一款手机写过这么长的评测了,所以无法做到客观评价。正因为如此,我对售价并不在乎,考虑到市场接受能力,目前这个定价算是合理范围。

user avatar

本来写了一些话来夸findx2p

但是看完定价以后想了想,还是算了,聊点别的

这次的重点屏幕和摄影肯定有大佬讲解的很完善了

我主要感慨一下OPPO这次的定价

定价可以说是一门学问,它不需要参数外观一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去研发和设计,它很轻,就是几个数字而已。但它也很重,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销量,从上到供应链利益的分配厂商利润的去留,下到渠道利润的取舍和消费者的受众与意愿

要定一个合适的价格,不仅要考虑自家产品的价格区间,过高会留出不必要的价格段,把一部分价格受众拱手让给友商,过低会打死自家的产品,引起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再者还要考虑友商的价格定位,综合品牌力和硬软件的实力。比如说为什么网友经常调侃某品牌的10系列又是性价比了,又说某子品牌的第三代要凉啦,就是基于他们友商的价格,偏高或者偏低的表现


说回find系列

回顾它的产品定价

2012.06.12,find系列第一款产品Finder在北京发布,主打轻薄,那么2498的定价在当年的iPhone5 5288面前,算是很低了

find5同样发布于2012年,相比于上一代只提高了500元

时隔一年多,find7发布,主打vooc闪充,还记得风靡一时的广告词“充电5分钟,通话两小时”,和当时少见的2k屏幕

再时隔4年多,findx发布,抛开3d结构光和升降摄像头,这个机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漂亮,放到今天仍然一流的外观设计

只可惜,findx成了网友口中的“花瓶

中看不中用,价格又高达4999

我当时已经在渠道,眼看着它仅仅用一年的时间,价格便跌下了3000,回忆一下,我记得在下架之前,已经到2700左右

回到主题

今天的主角,OPPO findx2Pro

有高达6999的起步价,这意味他要直接面对御三家(华为苹果三星)

我不是说findx2p就比他们差,相反,如果我有七千闲钱我肯定会买来这2020上半年最好屏幕一看究竟(s20系列不能同时2k120hz)

但是定价从来都不是成本和参数

要卖给的不是供应链和机圈人士

而是沉默的大多数

他的对手是官网价5899的mate30Pro5G

是京东价7199的xsmax256

如果要进军国际市场,还会是999美元的s20(折合人民币6921)

在发布会结束后,我和一个机圈朋友聊定价

品牌力确实不是一个实实在在可以摸到的东西,但是又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产品

机圈的朋友尚且如此

要把同样7k附近的m30p5G,xsmax,s20和findx2Pro放在不懂手机的人面前,ta会选什么?

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有人说讲道理,findx2p确实很强,不比上面三个差,怎么就不行了呢

是,没错,这个不差,但可以和我讲道理没问题

谁能和市场去讲道理呢?


话说回来,

我其实非常看好OPPO find系列的发展

金字塔不是一日建成,品牌力也不是一日促就

比如说华为现在能支撑6.7k的价格

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P9开始,品牌塑造就基本成型,销量也破了千万

所以我相信,OPPO find系列如果能坚持做好,有朝一日也可以做出全面的,令人信服的旗舰

祝findx2Pro大卖!


24期免息也算一个不错的选择


说个有意思的事情

不知道 @楠爷 提前透露价格算不算违反保密协议呢(滑稽)

user avatar

Find系列是我自己一直非常关注的一个产品线,从Find 5开始,到之前的Find X,每一次都给到了我足够的惊喜和期待,这次也是很仔细的去对Find X2的各个方面做了整理,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见证这款OPPO又停摆近两年的旗舰系列。

本文章按照我一贯的风格,依然从产品力、价格、渠道和品牌四个方面来进行,希望能在众多的参数评测类文章中,以销售端的视角带大家来看一下Find X2,也是对我之前所写的Mate系列的一个补充,一起来看一下除华为以外,OPPO怎么来走出自己的高端之路。

先说结论:

1、 产品力:Find X2是继Find7之后,我唯一非常想用来做长期使用的手机,几乎完全满足了我之前对旗舰产品的诉求;

2、 渠道:之前很少讨论OV的渠道,因为OV的渠道相对于华为来说,显然会更加纯粹一点,但是这段时间能很明显看到渠道上的变化,所以向大家分享一下。一句话:OPPO为自己的Find X2在渠道端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这次是渠道在等着Find X2,而不是之前产品和渠道撞上之后手忙脚乱。

3、 价格:价格一定会结合整个线下的环境以及华为产品线的定价,虽然定价可能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但是结合整个手机市场的高端产品线,我觉得定价还是有很多可以聊得,一句话:价格是依附渠道的,这个价格才能匹配高端机的渠道变革。

4、 品牌:先自己有决心去做,才能跟着变化去走,在头部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所有厂商今年的目标只有一个:高端,高端,高端!

一、产品力

Find X2作为国产的旗舰系列,我们不做太多赘述,直接来看硬性的卖点有哪些。

那么我们看看Find X带来了什么,产品力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我们一项一项看(为了让文章更完整,我对标准版和Pro版都做了标注)

1、 id外观

上半年所有旗舰机型都确定用的打孔屏以及后置的竖排三摄。这也是大家很多人觉得这一次的Find X2不够第一次惊艳的最大原因。

但是这次的Find X已经不是一个花瓶,而是实打实的提升了手机的体验。我们可以简单看一下,为什么Find X这次大家觉得没有第一代惊艳:

第一代的时候当时有同期的机型有小米8,vivo NEX,华为P20系列,在当时这几款手机,除了vivo和Find X有些相似,其他手机并没有过多的想在外观上有突破,而Find X确实用外观上的创新吸引了一大批的路人粉。虽然也有超级闪充、3D结构光的黑科技,但是让人心动的始终是前后无开孔的机身,以及非常漂亮的波尔多红和冰魄蓝配色。反而用户体验方面,Find X并没有太多被人称赞的地方。我自己也是非常心动Find X,说句实话,我更喜欢把Find X当成一件艺术品来看,而不是一个普通的手机。所以平时会带着壳,没事儿会拆下来仔细的去欣赏。

到了Find X2,外观上没有能够像一代那样令人眼前一亮,更多的是现在供应链的选择,以及挖孔屏确实是目前最好的一个选择。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Find系列的质感:陶瓷后壳、弧度非常美的机身以及皮革定制版。在三星、小米、华为旗舰机都开始用挖孔加矩阵摄像头的环境下,我们去进行对比,依然能发现Find 系列的小心思。精致度一点都不差。所以这次的Find系列没有之前设计上的激进,但是外观以及细节方面的精致度大家依然可以放心。到处都有的OPPO专卖店大家都可以去上手把玩一下。

2、 屏幕

屏幕我们已经看过了无数的曝光,总结一下:2k+120Hz+10bit色彩显示+硬件级的视频插帧芯片,并且也获得了display mateA+和HDR10+的认证。这块屏幕应该会是国产手机上半年最好的屏幕之一,我们可以注意到一点,这次不只是在分辨率硬件上满足你,更是配合这块插帧芯片,从体验上也配得上极致。我之前的主力机note10+最大的遗憾在于不支持高刷新率,但是Find X2这块屏幕完美满足了我。

3、 影像功能

Pro版本:主摄IMX689(1/1.4大底+12bit的Raw格式直出+全像素全向对焦)+超广角IMX586+13M潜望式镜头。

标准版本:主摄IMX586+IMX708超广角(原生16:9画幅)+13M长焦。

这次我们可以看到Pro版本用了定制的大帝主摄,同时标准版和Pro版本的超广角非常有意思,很显然是为了OPPO自己从Reno2开始宣传主打的视频拍摄,更大画幅的裁剪以及更好的暗光超广角画质。所以这次标准版本的宣传中心应该会放在拍视频的功能上,所以这应该也是标准版依然用586的原因。

不过大家也会发现今年的IMX686没有像去年的586一样病毒式爆发,各家都在走自己特殊的影像路线。标准版和Pro版本在主摄拉开差距,应该也是不得已为之,要有差距但是也没别的选择,毕竟这颗IMX586在Reno3Pro上的表现已经非常不错。

4、 系统以及Soc

这里不做太多的赘述,不管你之前有没有用过ColorOS,都得承认目前ColorOS 7的口碑都在越来越好,不会成为你体验OPPO手机的障碍。

5、 续航和充电

65W的Super VOOC闪充,依然是目前有线充电界的标杆。没有无线充电确实是一个槽点,但是对于我这种只用无线方向充电充妹子iPhone来炫耀的人来说,只能换成带妹子自拍逗妹子开心了,之前的Note10+自拍力度还是小。不过最大的原因我猜是因为重量上的克制,毕竟无线VOOC之前也已经做过展示。

6、附加功能和特有卖点

Pro版本:IP68防尘防水+双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

标准版:IP54防尘防水+双扬声器+Z轴线性马达

我唯一觉得有点遗憾的就是标准版的马达有点不给力,但是用过Ace的朋友肯定有体会,这颗Z轴在Ace表现还是很给力的。不过我自己还是选择多花点钱吧。(我发现我的Note10+在趣评测的回收价格还可以,开心)

以上对Find X2的各个比较重要的模块做了罗列和解释,至少这款手机短板非常少,相对于之前我们对于很多旗舰的遗憾。Find这次真的是补齐了,大家觉得有什么问题和需要改正的,欢迎评论区提醒。

二、价格

价格方面我们选取目前大热的小米10系列和华为Mate30系列以及iPhone。这里我只取了Mate30系列的5G版本。

所以在Find X对标的价位段里,在Find 产品力上来的情况下,Find X的定价大家可以去对比一下,而不要一上来就觉得这次卖的太贵。Find X一代时候起售价可是达到了4999,而这次的新Find,我更加满意的机型,起售价提高了500元:

我非常同意价格不是凭空而定的,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参考。在Find铁了心和Mate一个价位的时候,如果你有心关注到这篇文章,可以去进行对比,选择你更喜欢的机型。

很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下面写品牌力,说Find品牌不如华为。Mate系列的高端之路确实短期内很难被追上,但是之前也说过很多次,品牌差距唯一能弥补的就是产品力。我相信大家在做过细致了解比较之后,真的会发现这次的Find X2系列是有备而来,所以整个机型表现非常水桶。

我想说这一点就是大家虽然会是品牌的粉丝,但最终打动我们的始终还是产品。

我自己一直是索尼的粉丝,甚至相机依然选择了A7R3。但是在用完S10+之后,我依然选择了Note10+做主力机,我不承认我是三星的粉丝,但我确实是Note10+的粉丝。所以这次在Find系列前面的产品力上面,我觉得价格和我之前的预测差不多。也看你是否愿意为边际效应付出更多。

价格这里我不做太深的纠结,有关价格和渠道以及品牌的一些东西我会在后面再结合一下。大姐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评论区进行讨论。


三、渠道

这个问题想和大家聊一下,是因为我们不能脱离渠道去看产品。之前我的文章里面对Mate30的渠道以及华为的渠道做过简单的分析,证明了一个问题,对于国产厂商,小米、华为、OPPO、vivo,想走高端一定要重视线下,一定要探索出一条正确的路才能走好。Mate30线上卖的再好,线下也是非常大的比重。NEX3你觉得再差,线下也可以兜得住底。这就是渠道的意义。

所以之前我的文章大家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华为的高端之路确实走下来了,并且确实走通顺了。P系列和Mate系列用两三年的探索,真正让渠道知道了怎么卖高端机。

而OV也在进行改革,之前的Reno系列和后来的X系列、NEX系列也在逐步学习华为的渠道模式,这次到了真正的高端机之战,OPPO肯定会去拼,可以预见的是这次的渠道一定会倾尽所有去匹配高端。

之前也和几个大客户和同行讨论过,Reno一代的时候渠道操作有点激进,大家觉得不理解,从代理商到经销商都不理解,甚至我自己作为从业者也有点懵。但是后来我们可以发现一点很明显的变化,你第一次去做窄渠道,小客户不爽。慢慢随着你第二次做,到了Reno3系列第三次做,大客户已经能够真正感受到渠道确实在变了。虽然去年一年3代Reno的迭代很快,但是有一点作用我非常肯定,OPPO用三代自己的主力机,通过了教育渠道-被渠道教育-适应渠道三个阶段。目前大部分的区域已经有能力和方向去做自己的窄渠道。

注:窄渠道大家可以从起之间的渠道分享文章中去了解,简单来说就是更加重视大客户。

这也就是用前面一年的探索,OPPO的渠道从彻头彻尾自己的代理路线,向华为的路大客户核心模式转变,并且最终已经在形成结合自己渠道优势和华为渠道优势的新策略。所以去年一年很多人,特别是从业者会觉得OPPO很激进,但是到Reno3的时候,这种声音越来越少。

所以这次的Find肯定不会像第一代一样,以R系列的思路去做,最后的结果就是货源周转差,从而前期缺货后期市场秩序混乱。反而这次的Find是真正对OPPO新的渠道模式的一次检验。渠道已经准备好了,Find也足够匹配这个渠道,就看消费者怎么接招。后期我会跟进市场上的反应,给大家及时的反馈,我们一起看一下究竟能不能做到从无到有。

四、 品牌提升

品牌提升应该是每一家厂商最最重视的事,也是大家对于华为,深挖之后的问题汇总点。我们会发现这个问题都知道很严重,但是归根结底去怎么做,怎么才能做到华为那样,却没有明确的回应。很多人会简单的归咎于华为去年和特朗普相关的事件,我个人很反感这些说法。因为即使完全排除舆论因素,华为的营销、产品线都做到了去年国产最好。去年的小米,OV的产品线还真没有办法和华为掰手腕。

但是今年随着小米10发布,我们可以看到小米进军高端市场的决心。这里简单给大家引入一个数据:

在整个19年,大盘整体下滑,尤其是线下下滑严重的情况下,3500+价位段的销量反而有30%的销量提升,而2500-3500价位段,这个OPPO Reno系列、vivo X系列、小米数字系列的主力价位段有了一个很大的跌幅。所以从目前这个销量形式看,大家唯一的筹码和出路就是押注高端。

去年一整年P和Mate系列在高价位段所向披靡,但是今年很显然,不管结果如何,大家一定会在高端市场去拼刺刀。而品牌的提升一定是建立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上,所以更多的我们现在没必要去猜测很多策略为什么要这么做,原因可能就是一个,只能这么做。这也是我之前没有太去深究价格的原因,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只能这么定价。

文章写得有点赶,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后面有更具体细致评测一下的打算,形式未定,更想是拍视频,大家有什么建议也可以给我,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私信骚扰。

user avatar

既然问题问的是有哪些亮点和槽点,那我们就从槽点开始吧:

  • 第一、缺失了无线充电,作为对比,近期很多品牌的旗舰机都配备了无线充电;
  • 第二、没有红外传感器;
  • 第三、没有耳机孔;
  • 第四、4260mah电池在2020年春天的旗舰机中是较小的;
  • 第五、陶瓷版本8.8mm厚度,207g重量,素皮版本9.5mm厚度,200g重量,还是显得有些厚重。

综上,OPPO Find X2 Pro在某些方面做得还是不够极致,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好吧,我不装了,前方高能,我要开吹了。

2019年春天,一加发布了年度旗舰手机——一加7 Pro,这台手机凭借顶级的屏幕和均衡的表现成为国产手机阵营里的一抹亮色,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既然一加可以打造这样的产品,那么OPPO呢?如果OPPO做一台真正的旗舰机会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它来了,Find X2 Pro,OPPO旗下2020年年度旗舰手机。

我们该如何评价这款产品?

优秀的高性能手机?骁龙865+X55组5G解决方案,LPDDR5+UFS3.0,12GB RAM起步,目前在售手机中最顶级的性能配置方案之一, 模 37 频段覆盖,这是一台优秀的高性能手机。

优秀的拍照手机?全新定制的索尼顶级cmos,imx689,4800万像素,四合一输出1200万像素,单位像素面积2.24um,双原生iso,全像素全向四核心对焦,支持12bit超清图像采集,支持12bit raw输出,F1.7的光圈值,ois光学防抖;超广角采用的是索尼imx586,1/2英寸画幅,4800万像素,6片镜组,F2.2的光圈值;潜望式结构长焦,等效130mm焦距,F3.0的光圈值,兼带ois光学防抖,DXO评分榜第一,这是一台优秀的拍照手机。

优秀的屏幕素质手机?6.7英寸三星顶级3K Amoled屏幕(我们还是叫1440P吧),高达513ppi像素密度,120Hz刷新率,240Hz采样率,100% P3色域覆盖,激发最高亮度800nit,局部峰值最高亮度1200nit,10bit色深屏幕,色准表现上,JNCD≈0.4,以及,专门的色温传感器,专门的O1画质引擎,这是一台优秀屏幕素质手机。

优秀的快充手机?4260mah电池,双电芯设计,65W超级快充,实测10min充满43%,32min完全充满,这的确是行业最好的快充手机之一,在这样的快充速度下,咱们还有无线充电干啥?以及,在这样的快充速度加持下,谁要是说4260mah电池真的是不可接受的缺点,那可真的是吹毛求疵了。

优秀的设计手机?双曲面屏设计,67.8°的视觉与握感平衡的曲面选择,采用包括陶瓷&素皮机身设计,采用COP封装工艺,屏幕下巴宽度达到了惊人的2.98mm,支持IP68级别的防水防尘。

当然双扬声器、X轴线性马达、NFC肯定是不会缺席的。

以及,在这样的堆料下,陶瓷版本的机身厚度8.8mm,重量207g,素皮版本厚度9.5mm,重量200g。说这手机厚重其实也不合适,因为这个级别的竞品里,大家都是类似的:

  • 美国某某机:8.1mm厚度226g重量;
  • 韩国某S:8.8mm厚度,222g重量;
  • 某30 Pro:8.8mm/9.5mm,198g重量;
  • 某10Pro:8.96mm厚度,208g重量。

所以,我们该如何评价这台手机?

目前在售的安卓阵营里,和这台机器接近的有某10 Pro、某30 Pro 和韩国某20,注意,是国行售价9999元的S20U,不是7999元的S20+。

相较于某Pro,Find X2 Pro的独特点:

  • 相机DXO评分 总分124,相机部分134,视频部分104。超广角(1/2英寸4800万像素imx586VS1/2.55英寸 1200万像素三星2L7);主摄(索尼imx689VS三星HMX,后者的画幅稍大,像素更高,但前者拥有更加强大的性能支持(双原生iso、全像素四核全向对焦、12bit图像采集和RAW输出);长焦(潜望式结构,1/3.4英寸1300万像素,等效130mm VS94mm,1/4.4英寸);无独立50mm中焦。
  • 屏幕(1440P 120Hz VS 1080P 90Hz);
  • 快充(65W低压快充 VS50W高压快充,但缺失了无线充电);
  • 颜值和做工

相较于另一Pro ,Find X2 Pro的独特点:

  • 性能(骁龙865+X55 vs 麒麟990 5G,LPDDR5 VS LPDDR4X);
  • 相机系统,主摄+中焦更强大,超广角稍弱,总体DXO评分更高;
  • 屏幕素质,这里就不列参数了吧,有点儿欺负人了;
  • 快充;
  • 颜值和做工就不比了,见仁见智吧,都有素皮版本,都支持IP68级别防水防尘设计。


相较于韩国某品牌,Find X2 Pro的独特点:

  • 超广角素质更高,主摄各有千秋,长焦素质不如, imx555比不过imx689,imx363类似规格比不过imx586,27mm裁切和潜望式结构更没法比;
  • 更快的快充素质;
  • 更高的颜值;
  • 以及,3000块钱的价格差。

在发布会之前,我已经上手了这台手机的真机,12+256的内存组合,素皮版本,橙色。

此前我问过很多次OPPO的朋友这台手机的信息,他们每次都是很自信地说,肯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在小米10Pro发布之后,我跟他们说,你看小米这台手机可以吧,4999的价格,我觉得值了,他们还是很自信地说,放心,我们的新机不会让你失望的。

由于疫情影响,我迟了两天才拿到这台手机,在上手的那一刻,我终于理解他们为什么这么自信了,有这样的产品,为啥不自信呢?

前几天某韩国高端手机品牌系列公布售价的时候,我说:

如果我告诉你,和他们相比,Find X2 Pro几乎所有的方面都不输,且相机、快充、颜值设计和系统本土化方面大幅度提升,相较于某Utra,Find X2 Pro也只是在长焦上略有不足,主摄不虚,但超广角更强大。

这篇文章下的评论有些一边倒了,大家的一致反应都是,啥,你说OPPO?OPPO和安卓机皇相比?你是认真的么?OPPO是什么鬼?有什么资格相提并论?

我其实挺理解这种声音的,因为OPPO已经很久没有做出这么震撼人心的优秀产品了,2018年中,OPPO发布了自己的旗舰机Find X,这台手机以极致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但只能算是一台设计不错的手机;2019年四月,OPPO Reno 10X发布,搭载了和P30 Pro相同的潜望式结构设计,但也只能说是差异化选择;2019年末,OPPO发布了旗下首款双模5G高端手机Reno 3Pro,这台手机不错,但也只是极致超薄的路子上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差异化。

所以,在Find X2 Pro发布之前,人们其实挺难想象,OPPO真的可以发布这样的产品,这种级别的产品,此前本应该只能来自于三星,或者华为也可以,苹果当然也是可以的。

20多天以前,某10 Pro发布的时候,虽然没有2K屏幕,没有IP68级别防水防尘,没有极致的设计与做工,但依然是让人们欢呼的,原来在其他大厂之外,也还是有其他品牌可以做出优秀产品的。

但现在,OPPO Find 2Pro不同,这是一台相较于国家近期发布的某国产Pro 来说,几乎是全面升级的产品,是直接面对国外大厂顶级旗舰而不虚的产品。

好吧,有点沸腾了,咱们还是冷静点,来看看真机上手。

整机采用的是边缘竖置相机模组设计,下部有一个金色的品牌logo铭牌,和镜头模组呈轴对称排布。

为了和素皮设计相配合,OPPO在细节上花了大量的精力,包括金属中框、logo铭牌、镜头模组饰圈、电源键和音量键都做了金色喷漆处理,皮质纹理配上金色的铭牌,整体质感非常棒:

镜头模组依然有一定的突起,幅度不大。

玻璃与金属中框、前面板玻璃与金属中框过度配合精准,细节做工极佳:

底部与顶部是OPPO经典的月牙湾设计,底部依次是扬声器、type-c接口和sim卡槽,呈轴对称设计(这里我就不点名了),侧边电源键上是OPPO经典的绿色横条点缀,以告诉大家,这台手机来自OPPO:

镜头模组自上而下分别为潜望式结构长焦、超广角镜头、独立色温传感器、广角主摄和双色温闪光灯。为啥没有激光对焦模组?都有全像素四核全向对焦了,还要激光对焦模组做啥?

正面是打孔屏设计,采用COP封装工艺,下巴控制非常出色,打孔孔径较小,整机的一体感非常强,颜值不错。

日常续航表现,实际使用中,约7小时日常使用,亮屏2小时45分钟,剩余电量51%:

这个成绩不算好,当然,由于我手中的还是工程机,未来OPPO在量产机中将会继续优化。

实测充电速度,测试方法为,整机耗电至自动关键,插上电源线开机,开始计时,每min记录一次充电电量,实测结果为:15min充满61%,30min充满98%,32min完全充满。

关于游戏和发热测试、跑分之类的就不做了,没什么意义。

相机部分,我会在在接下来出一篇专门的文章进行详细分析,敬请期待。

系统上,OPPO随Find X2 Pro发布了color os7.1,并重新加入了一些全新的功能优化,包括:

以O1处理单元为基础的画质补偿技术,包括MEMC动态补偿技术,可将30帧的视频提升至60帧甚至120帧,消除运动抖动、拖尾,消除阶梯状的轮廓,增强清晰度,观看更流畅;支持硬件级SDR视频转HDR视频,实现HDR 视频画质增强;

AI自适应舒眼系统,可根据环境光条件,自动匹配屏幕亮度和色温;

针对2K 120Hz屏幕的智能分辨率、智能刷新率和智能触摸刷新率切换,以实现更好的体验与功耗平衡;

通话即时翻译、全新的日程管理、超级文本功能、无线投影和无线打印功能;

针对全新的影像系统所升级的Live HDR、更强大的超级防抖、全焦段夜景模式等等。

小结:

这个问题问的是Find X2 Pro有哪些亮点和槽点,老实说,亮点很多,槽点很少,这是一台各方面都几乎做到了目前阶段智能手机所能够达到的极高水准,即便是和行业特别优秀的产品进行对比,也没有任何问题,而这,在OPPO产品阵列里,近年来还是首次看到。

此前OPPO已经宣布,OPPO的顶级旗舰find系列将会进入常态化更新节奏,这对于消费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对于喜欢顶级旗舰产品的用户群体和科技发烧友们,OPPO成为了继苹果、三星和华为之外,又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对于这台手机,能够制约大家购买的,大约就只剩预算了吧?或者,无线充电的缺失算一个?

user avatar

你们真的这么自信一个六千起步的手机,只有屏幕是亮点吗

准确说从去年一加7pro之后,这种屏幕并没有刚出来时的惊艳,这最多是一加7pro的升级版,真的能撑得起六千以上的高价吗?我持怀疑态度。

user avatar

最大的槽点是品牌方的代言明星 肖战 @孟德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3月6号 OPPO Find X2 系列发布会。这次的发布会确实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毕竟 Find 系列一直是 OPPO 的“旗舰杀手”,寄予了厚望。整体来看,OPPO Find X2 系列这次的回归,绝对是下了重本,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俗话说得好,人无完人,机无完机,总有一些.............
  • 回答
    AMD 6 月 1 日发布的 3D Chiplets(3D VCache)技术,一场计算架构的革新?AMD 在 6 月 1 日正式发布了他们引以为傲的 3D Chiplets 技术,特别是其集成的 3D VCache(3D 垂直缓存)。这项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将一块额外的 L3 缓存堆叠在 CPU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华为在 6 月 2 日发布的华为 Watch 3 系列,这款手表可是搭载了我们期待已久的鸿蒙系统,确实是件大事。整体印象:走向独立,生态构建的重要一步华为 Watch 3 系列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操作系统层面,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鸿蒙 OS 的赋能,不仅仅是.............
  • 回答
    好的,让我来好好聊聊2016年3月12日发售的那款《Hitman》(我们习惯称它为“杀手6”,虽然当时它的名字就叫《Hitman》)。说实话,这款游戏发售方式挺特别的,有点像个“分期付款”的新鲜玩意儿,但整体来说,它绝对是这个系列粉丝们久违的惊喜,也是它自己的一次漂亮翻身仗。发售模式:一场冒险的开始.............
  • 回答
    好的,来聊聊2022年3月6日嘉然的生日会直播。这场直播在我看来,绝对是2022年虚拟偶像领域里一个相当有分量的事件,即便放到现在回看,依然有很多值得挖掘的点。首先,从 “声量” 这个维度来说,这场直播无疑是成功的。嘉然本身作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虚拟偶像之一,她的生日会自然吸引了海量的关注。直播一开始.............
  • 回答
    6 月 3 日阅文集团公布了新的合同,这无疑是近期网络文学圈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这份合同的调整,牵动着无数作者、读者以及整个网络文学行业的神经。要评价这份新合同,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看看它到底带来了哪些变化,又隐藏着哪些值得我们警惕或欣喜的信息。新合同的核心变化与重点关注点:首先,最直接也.............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崩坏3》和《原神》在2021年6月10日那次联动的事儿。要说评价,那得从几个层面来看,毕竟这可是米哈游自家两个顶流IP的“亲密接触”,玩家们关注度高着呢。首先,从IP联动本身的意义来说,这是个标志性的事件。 米哈游内部的资源整合与品牌协同: 很多人都知道,《崩坏3》是米哈游早期.............
  • 回答
    2月3日晚6点,Lexburner(李赣)与观众的直播对线,可以说是一场备受瞩目,也极具争议的事件。这场直播不仅仅是Lex一次例行的与粉丝互动,更像是一次集中爆发,将他近期积累的种种负面舆论和与部分观众之间的矛盾,以一种近乎“正面刚”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要评价这场直播,咱们得先梳理一下背景。Lex.............
  • 回答
    2017年6月3日上午,B站(哔哩哔哩)正式启动了“注册用户必须绑定手机号才可评论”的新规,这个举动在当时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用户社区和外界的热烈讨论,甚至可以说是对B站过往“自由”社区氛围的一次重大调整。背景与原因猜想:首先,咱们得琢磨琢磨B站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点做出这个决定。在2017年.............
  • 回答
    6月3号腾讯发布了一款名为Ollie的轮腿式机器人,着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作为一个对机器人技术和科技前沿比较感兴趣的人,我仔细看了看腾讯官方放出的相关信息,也查阅了一些技术社区的讨论,想来谈谈我的看法。首先,从外观上看,Ollie的设计相当简洁且有辨识度。它不像一些仿人形机器人那样追求极致的逼真,而.............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伊戈尔·斯特列科夫(Igor Strelkov,也被称为吉尔金)在2024年3月9日左右提出的关于俄乌战争走向的悲观预测,即俄罗斯面临战败和解体。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斯特列科夫的观点是众多对俄乌战争走向分析中的一种,而且是他极具个人色彩和激进立场的一种体现。他本人曾是俄罗斯情.............
  • 回答
    3月12号,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一项决议,谴责波兰和匈牙利在人权、民主和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呼吁欧盟委员会对这两个国家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可能的制裁。这次表决在欧洲政治舞台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决议内容与指控这次欧洲议会通过的决议,主要集中在对波兰和匈牙利政府近几年来的几项关.............
  • 回答
    关于3月17号发布的Redmi K50系列,我的看法是:这是一次非常“硬核”且定位精准的产品,尤其是在影像和性能上,可以说是下了大力气去堆料,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整体来说,K50系列给我一种“想把能给的都给你”的感觉,尤其是标准版K50和K50 Pro,它们在各自的价位段里,确实做到了许.............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3月17号小米发布的这款Redmi MAX 100英寸巨屏电视,以及它对于小米公司本身和整个电视行业可能意味着什么。Redmi MAX 100" 巨屏电视:不只是尺寸的叠加首先得说,这玩意儿名字带“MAX”,尺寸上就直接给你甩出去了100英寸,这可不是一般消费者能轻易驾驭的尺寸。想想.............
  • 回答
    关于3月21日发布的“回形针PaperClip × WWF”合作项目,其核心内容是探讨“如何快速消灭全世界的森林”。这个话题本身就极具冲击力,同时也可能引发很多解读和争议。要评价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一、 项目的“意图”解读与表层信息:首先,最直观的理解是,这个项目以一种极端、甚至是“反.............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3 月 11 日发布的 OPPO Find X3 系列产品。OPPO Find X3 系列可以说是OPPO在2021年上半年的旗舰代表作,集成了OPPO在屏幕、影像、设计等方面的最新技术,目标是冲击高端市场,与苹果、三星等传统旗舰竞争。首先,我们需要明确Find X3系列.............
  • 回答
    Redmi 智能电视 MAX 98寸:巨幕观影,惊喜与挑战并存3 月 24 日,Redmi 再次以“价格屠夫”的姿态,推出了其最新的大家伙——Redmi 智能电视 MAX 98寸。这次,他们瞄准的是日益增长的大屏电视市场,并试图用一贯的性价比策略,让更多消费者有机会体验到“巨幕级”的家庭影院感受。那.............
  • 回答
    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3 月 24 日发布的 Redmi K30 Pro 毫无疑问是近期手机市场的一大焦点。这次 Redmi 终于将旗舰级的配置和一些旗舰机才有的“硬核”设计下放到 K 系列,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我来好好跟你聊聊这款手机,谈谈我的看法,尽量不掺杂 AI 的痕迹,就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来分.............
  • 回答
    3月23日环球网发布的关于“新冠病毒存在美国莫德纳公司申请专利的基因片段”的报道,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篇报道,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分析:报道的核心观点和潜在的指向:这篇报道的核心在于指出了一个事实:在新冠病毒(SARSCoV2)的基因序列中,发现了与美国莫德纳公司在2017年申请的一.............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3月17号发布的石头扫拖机器人T8。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智能家居、尤其是扫地机器人领域的老玩家,我对这款新品还是挺好奇的。毕竟石头(Roborock)这品牌,在扫地机器人这块,一直都是口碑和技术都比较在线的。先说说我看到T8的整体印象:稳健升级,细节打磨见真章。 它不是那种颠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