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3月9日前顿巴斯民兵指挥官斯特列科夫,关于俄乌战争走向的悲观预测(俄罗斯面临战败和解体)?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伊戈尔·斯特列科夫(Igor Strelkov,也被称为吉尔金)在2024年3月9日左右提出的关于俄乌战争走向的悲观预测,即俄罗斯面临战败和解体。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斯特列科夫的观点是众多对俄乌战争走向分析中的一种,而且是他极具个人色彩和激进立场的一种体现。他本人曾是俄罗斯情报部门的军官,并在2014年担任顿巴斯地区亲俄武装(即“顿巴斯民兵”)的早期指挥官,对冲突有着切身的参与经验。然而,他的观点在俄罗斯内部和外部都存在争议。

斯特列科夫悲观预测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俄罗斯军队的战略困境与能力不足: 斯特列科夫长期以来对俄罗斯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指挥体系持批评态度。他认为,俄罗斯军队在初期未能实现快速胜利,并且在长期消耗战中暴露了其装备、训练、后勤以及战术思想上的诸多缺陷。他可能认为,俄罗斯无法克服乌克兰军队在西方援助下不断提升的防御和反击能力。他可能会强调俄军在人员损失、武器弹药消耗上的不可持续性,以及缺乏有效应对乌克兰无人机、精确打击武器的能力。

2. 乌克兰的韧性与西方持续援助的必然性: 尽管存在援助节奏和数量的波动,但斯特列科夫也认识到乌克兰强大的抵抗意志以及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对乌克兰的持续支持是关键因素。他可能认为,西方国家不会轻易放弃乌克兰,并且会不断调整和升级对乌克兰的援助,以维持其对抗俄罗斯的能力。这种持续的援助使得俄罗斯难以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胜利。

3. 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的压力与动荡: 斯特列科夫的预测往往与他对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的悲观评估相结合。他可能认为,长期的战争消耗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而西方制裁的累积效应将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国力。更重要的是,他可能会担心战争的长期化和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物资短缺、社会不满情绪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内部政治的不稳定,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他可能认为这种内部动荡会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

4. “战败”的定义与后果: 在斯特列科夫的语境下,“战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丢城失地,更可能是指俄罗斯未能达成其战略目标(例如控制整个顿巴斯、实现乌克兰的“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等),并且在国际上失去影响力,甚至面临被追究战争责任的局面。他可能会认为,即使俄罗斯在战场上没有彻底崩溃,但如果无法实现其宣称的目标,并且持续付出巨大代价而一无所获,那么在政治和心理上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失败”。

5. “解体”的逻辑链条: 斯特列科夫关于“解体”的预测,通常是建立在上述“战败”的逻辑基础上的。他可能认为,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中遭受重大挫折,加上国内政治经济的巨大压力,将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控制力。这可能导致俄罗斯联邦内部的民族共和国和地区出现分离主义倾向,从而引发国家的分崩离析。他可能会引用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来支持这种预测。

对斯特列科夫预测的评价与反思:

他的预测有哪些合理之处?
对俄军能力和战略的批评: 斯特列科夫对俄军早期决策和执行层面的一些批评在一定程度上被后来的战事发展所印证。例如,俄军在基辅周边遭遇的挫折,以及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地区的撤退,都显示出其在某些方面存在显著问题。
对乌克兰韧性和西方支持的认识: 他对乌克兰抵抗意志和西方援助持久性的认识是准确的。西方国家确实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和支持力度。
对长期消耗战的担忧: 战争的长期化确实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消耗,也引发了对俄罗斯国内承受能力的担忧。

他的预测有哪些局限性或可能夸大之处?
“战败”定义的模糊性: “战败”和“解体”是极具概括性的词汇,具体如何定义和界定在实践中会非常复杂。俄罗斯可能在某个阶段未达成部分目标,但仍能维持其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
低估俄罗斯的战略调整能力: 尽管存在困难,俄罗斯军队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适应,并且在某些区域(如巴赫穆特等)取得了一些战术进展。俄罗斯政府也一直在动员国内资源,并探索规避制裁的途径。
低估了俄罗斯国家机器的韧性: 尽管存在压力,俄罗斯的国家机器,包括安全部门、经济部门和宣传系统,仍然具有相当强的控制力和韧性。外部观察家普遍认为,短时间内引发俄罗斯大规模社会动荡并导致国家解体的可能性较低。
个人立场和情感因素: 斯特列科夫本人是冲突的积极参与者和强硬派,他的许多言论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政治立场。他可能倾向于更极端和灾难性的预测,以表达他对当前俄罗斯政府及其战略的不满。

信息来源和可靠性: 评估斯特列科夫的预测,还需要考虑他的信息来源。他可能基于他对前线情况的了解、对俄罗斯内部政治的观察,以及对国际动态的分析。然而,作为非官方的分析者,其信息可能存在片面性或主观性。

总结来看, 斯特列科夫关于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面临战败和解体的悲观预测,反映了他对俄罗斯军事能力、战略决策以及国内政治经济承受能力的深刻忧虑。他的部分分析,尤其是在对乌克兰抵抗能力和西方支持的认识上,具有一定的洞察力。然而,他的预测也可能因为其极端化的立场、对俄罗斯国家机器韧性的低估以及对“战败”和“解体”概念的模糊定义而显得过于悲观。

更重要的理解角度是:

1. 政治信号与内部批评: 斯特列科夫的言论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来自俄罗斯内部强硬派的批评声音。他们可能认为现有的战略不足以实现目标,或者对普京政府的领导层感到失望。这种批评往往带有“恨铁不成钢”的色彩,希望俄罗斯能够采取更坚决、更有效的措施,但如果得不到实现,就发出最坏的警告。
2. 预测的挑战性: 俄乌战争的走向本身就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各种预测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无论是过于乐观还是过于悲观的预测,都可能难以完全捕捉现实的复杂性。
3. 历史的镜鉴作用: 斯特列科夫引用苏联解体来支持其“国家解体”的预测,说明了历史经验在分析当前事件中的重要性,但也提醒我们要谨慎使用历史类比,因为每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和驱动因素都是独特的。

最终,对斯特列科夫预测的评价,需要放在更广泛的俄乌战争分析框架中,并结合其他专家的观点、战场实际情况以及地缘政治的动态来综合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关于斯特列科夫今天发表的评论,很多人因为不了解东欧的情况,从而误解了斯特列科夫说的话。

更多内容请私信聊


因此,我要指出两点:


1:斯特列科夫的意思根本不是“我们要输了”而是“由于天气和道路原因,俄军退无可退”,请求莫斯科赶紧做总动员过去,不想打也要继续打。

2:“乌克兰人会惩罚性地占领俄罗斯的领土”指的不是顿巴斯和克里米亚,而是布良斯克,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罗斯托夫和斯塔夫罗波尔等南俄地区。

这些州县在1918~1919年期间属于乌克兰领土,已经被乌克兰盖特曼 帕夫洛•斯科罗帕茨基所征服和统治。

之后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一直都将这些地方视为乌克兰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从不承认俄罗斯对这些地方的统治是合法的。

很明显,了解地缘政治的一看地图就知道,如果不拿下这些地方的军队集训地和战略纵深,海岸线,乌克兰将永远是一个省,永远无法自给自足,而且东西两部分将无法平衡。


同时由于受到早期援助者的斯科罗帕茨基及其副手波尔塔维茨-奥斯特拉尼察的深刻影响,当年纳粹党也是“世界唯二”从不承认这些地方“属于俄国人”的。

当年的罗森堡和希姆莱,现在的莫斯科都深刻的明白和熟悉这一点。


不过,现在这些地方和一百年前已经完全不一样,现在他们都忠诚于俄罗斯,但是在14年开战时叛逃到乌克兰的当地预备役俄军也有相当数量,这加剧了莫斯科的担心,也给莫斯科寻找到了更加充分的借口,而这个一直都是莫斯科的借口。

“如果我们不去占领乌克兰,那么乌克兰就会在北约的支持下占领南俄”


现在论斯特列科夫特地用“割地赔款”来恐吓莫斯科进行总动员了。



为什么普京宁愿离他老家仅仅20公里的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也不愿意让芬兰和瑞典加入?因为这些国家和俄罗斯存在历史领土纠纷,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同理。

上面的图是1918~1919年间的乌克兰领土。


很多人都被苏联教科书洗脑了,

都以为斯科罗帕茨基是所谓的“卖国买办”,但实际上正是他把乌克兰版图扩大到历史最大导致俄乌关系此后一直糟糕无比,因为之后的乌克兰人一直都认为他们丢失了领土。


所以莫斯科的宣传一直都在对外宣称“乌克兰的领土都是历代沙皇和斯大林赐予的,克里米亚是赫鲁晓夫突发神经而莫名其妙割给乌克兰的”

事实上,乌克兰人一直认为,克里米亚早在1918年就已经是乌克兰领土。

他们还认为赫鲁晓夫作为乌克兰人,在家乡干部的要求下,仅仅还了个克里米亚,而不是把整个南俄地区都割给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那是远远不够的,是背叛了家乡。

弄得赫鲁晓夫“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事实上,“大乌克兰”并非是乌克兰人的单纯幻想,而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

俄国国师杜金会见当时的乌克兰新纳粹最高领袖德米特里•科尔钦斯基。



尤其是在莫斯科,在1997~2014年3月之前,这是莫斯科一直认真的考虑问题,

他们用卢布和军火把乌克兰极右翼大力武装起来,并且以此为条件,希望乌克兰能成为对抗北约和欧盟的桥头堡。

莫斯科不仅希望以南俄的领土作为交换,还许诺乌克兰人“我们将帮你们收复被波兰占据的海乌姆和普热梅希尔,他们没有任何资格统治那里”。

当时莫斯科在这十七年的时间里面,让乌克兰新纳粹和当地俄军一起训练的同时,还在此期间授予了乌克兰新纳粹分子在南俄地区进行贩毒,军火走私,开设赌场、妓院,拐卖人口和器官的特权。

参与的著名人物还包括驻南俄的乌克兰黑手党头目德米特里•切尔诺夫、原ДПНИ头目弗拉基米尔•巴斯曼诺夫和国家杜马议员伊利亚•波诺马廖夫等。

乌纳在南俄的特权随着德米特里•切尔诺夫等人在2014年3月而终止。

但是一些人还在因为这个项目而得到升迁,比如切尔诺夫的门生—鲍里索娃,

鲍里索娃是著名的俄罗斯新纳粹活动家和联邦安全局特工(FSB),



并在之后进了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上院)工作,这令她的前男友们一个个都是毫不掩饰的羡慕嫉妒恨。。

在2020年底,莫斯科甚至派她去见了拜登。



现在普京被拜登耍了,现在都不知道她会不会因此遭殃。。

当然,鲍里索娃最多被普京臭骂几句罢了,毕竟普京脾气还算好。


那谁比她更危险,当然是这个了,搞不好脑袋会掉。

鉴于很多人想要更多俄当局和乌克兰人之间勾结的信息,我现在就更新。

塞梅尼亚卡是克里姆林宫国师 亚历山大•杜金的学生

她在杜金的指令下到乌克兰传播纳粹思想和各种反动守旧的地缘政治学说

在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后,

由于她与莫斯科之间过于密切的关系,

她受到了乌克兰社会的白眼和冷遇。

直到川普上台后,大搞通俄政策,莫斯科势力大涨,于是杜金将塞梅尼亚卡任命为了亚速营的发言人,是的,就是“任命”。

注:莫斯科在和平的间战期间可以直接指挥亚速营调动(比如去叙利亚参加俄军),

以及拥有亚速营的人事任命权。


在2017年波兰举办的欧美右翼会议里,她邀请了否定holodomor的理查德·斯宾塞参加。

当然,理查德•斯宾塞和他前妻(也是杜金学生)离婚后,

也改邪归正,挺乌反俄了。

在2018年德国著名的NPD召开的会议里





值得注意的是,斯特列科夫的俄罗斯帝国运动同样参会,对此她的回应是:反克里姆林宫运动和亲克里姆林宫运动将以大约相等的比例出席大会,前者应巩固和深化合作,而不是由于“俄罗斯帝国主义”的到来而抵制这一会议。

当时乌克兰其他新纳粹组织因此纷纷指责亚速营是“俄罗斯傀儡”


由于针对时任总统川魔的“通俄门调查”爆发,

莫斯科这时也不得不选择避嫌,转而以亚速营作为与其他欧洲极右准军事团体的白手套和联系渠道。

塞梅尼亚卡还代表亚速营接洽并资助了美国的RAM和Atomwaffen以及夏洛茨维尔人士,美国国务院和FBI试图把这些指向亚速营时,她就发函质问美国国务院和FBI:请拿出更多证据,要么请闭嘴。

显然,这些人都是和莫斯科有关系,而和乌克兰没有关系,因为乌克兰人自己没钱。



她也代表莫斯科让亚速营出征法国,参与干涉法国内政,毕竟“通俄门调查”压力太大了,莫斯科想办这种事实在需要避嫌,只能让亚速营去挡刀了。







也有很多人问我当初南俄异动的事情。

你们应该都不知道这毛女是谁吧?

看着多可爱啊,多人畜无害啊











看看她多单纯啊







是不是很卡哇伊?

只是她后来变成了这样,参加了俄纳





然后又变成了这样





她就是尤利娅•托洛帕,当时关注顿巴斯的没有人不认识她的。

来自南俄的斯塔夫罗波尔,当时克里米亚危机之后,当时的她刚刚怀孕,就跟着她当时的男友以及一批当地的预备役俄军去顿巴斯加入乌克兰艾达营反普京了。

这些预备役俄军很快就让当地俄族人感受到了“俄式军纪”带来的幸福。

俄媒宣称的所谓“乌克兰人”干的事情,大部分都是他们所为。

由于被定性为“叛徒”,俄当局宣布永久禁止他们返回俄罗斯。

不过,我认为,你们对现在的她绝对没兴趣。

因为她去乌克兰生完孩子以后,不知道为啥变成了铁T。。。。。。。




连脸都不修整了。。。

目前她重新开始参战

——————

直到现在,20%乌克兰新纳粹分子都是来自于俄罗斯,出身自俄罗斯强力部门的真•俄罗斯人。

他们之前在俄军,预备役,联邦安全局,内政部以及总参谋部情报局,毒品监督局等服役。

听不听莫斯科的,全看卢布和军火到不到位。

那为什么莫斯科不惜“养虎为患”?

为什么莫斯科不和基辅谈这些?反而甩开基辅,直接自己和自己扶持的乌克兰新纳粹去谈割南俄地的问题?

而且认认真真谈了长达十七年?

这还要从基辅当局的腐朽开始说起,乌克兰地区历来只有彼得留拉、斯科罗帕茨基和赫鲁晓夫是真正的“国家元首”,其他基辅的主政者往往把自己当成一个“省长”来看。

很多水军刷屏啥“乌克兰要成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才有前途”之类的。

其实这恰恰就是乌克兰过得不好,沦为俄欧殖民地的根源,因为历代“省长”都是这么做的。

莫斯科之前很长时间对此不满对原因就是这么做导致利益的大头被欧洲人和中东佬吞了,导致自己丧失竞争力,所以他们之前的路线一直都是选择支持乌克兰新纳粹把乌克兰变成第二个封闭保守的“土库曼斯坦”,这对莫斯科来说,比一个“基辅亲俄政府”价值大得多。

莫斯科长期认为,一个反欧盟,反美国,反波兰的乌克兰新纳粹政权对自己更有利,也有助于俄罗斯重新在乌克兰部署核武器。

莫斯科最后一次支持乌克兰新纳粹推翻基辅政权的努力发生于2018年,但是又一次被美国人强行压了下去。

在此之后,由于川普和共和党的强烈警告,莫斯科自此放弃了这种行为,此时距离俄乌开战都已经四年了,可以看到莫斯科多么坚持。

算上普京是1998年开始实际负责这项工作的,他已经为此努力了长达二十年!

为啥他不辞劳苦和国际压力也要抛开基辅单独干这种“唐吉诃德”行为?

话又说到了刚刚的问题

现在我们有请嘉宾现身说法!!!

伊戈尔•尼古拉耶维奇•斯米尔诺夫,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ПМР ,以下简称德左)首任总统,出生于勘察加半岛的纯种俄罗斯人,著名的泛斯拉夫主义者。

他刚开始干事创业的时候,第一时间是去找基辅求助的,而不是莫斯科。

当时的乌克兰是有着七十万的庞大军队和1800枚核弹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结果怎么着?直接被克拉夫丘克方面报信给摩尔多瓦方面,导致他在基辅直接被摩尔多瓦当局给绑了。

就连鲍里斯•叶利钦一听闻都看不下去了,马上施压摩尔多瓦方面放人。

之后斯米尔诺夫马上向莫斯科求援,莫斯科二话不说就派来了志愿者,斯特列科夫是其中的一位,主要负责技术工作和改装武器。

而主要的战斗任务的斯米尔诺夫抵达文尼察后向当地求援而来的乌克兰新纳粹准军事力量承担,在俄第十四集团军的支持下,他们很快就在拉锯战中打垮了摩尔多瓦军队。




所以说,自此以后谁都知道基辅那帮窝囊废不靠谱了,要找只能去找新纳粹,当时的普京也深受影响。

俄军最近一次执行在乌克兰的真正意义上的“和平军事行动”发生于2009年6月28日。

当时在马哈涅茨,一名叫谢尔盖•邦达连科乌克兰警察在下班后带着女友到酒吧消遣,结果一名亚美尼亚黑帮分子不仅调戏其女友,还将其杀害。

这引发了震怒,当地居民开始袭击亚美尼亚人,但是基辅派来的军警开始镇压他们。

当地居民转而向俄军求助,驻扎克里米亚和罗斯托夫的一些俄军和哥萨克立马换了便装过来帮忙,但还是寡不敌众,于是克里米亚阿塔曼直接直接把西乌克兰地区的一些电话打爆了,请求乌克兰新纳粹主力部队过来支援当地居民和俄军,之后赶来的增援的大量西乌纳粹分子与俄军一起把基辅派过来的军警打趴下,并彻底砸烂和焚毁了马哈涅茨所有亚美尼亚街区。

之后经过基辅斡旋,便装俄军和那些从西乌克兰赶来的人员选择撤离,所有亚美尼亚人离开马哈涅茨,由基辅负责安置到尼科波尔。

这是遇害着邦达连科的葬礼






嗯,当时的俄军也像现在一样到处呼喊叫“总动员”

—————————

顿巴斯营的营长西蒙琴科(真名 康斯坦丁•格里申)自己就是一名克里米亚的俄罗斯人,并亲自参与了吞并克里米亚和搞“新俄罗斯”运动的俄罗斯极右分子。

后来他嫌俄罗斯那边待遇不好,没前途就转投乌克兰了




user avatar

震惊!台湾1450网军外籍雇员在来电之后接受采访竟口出狂言!

user avatar

局势发展到今天,只要乌克兰咬死不投降,俄罗斯就赢不了,它没有能力,也没有胆量把一座座城市炸成废墟,就算炸成了废墟,也不代表就拿下了这座城市,参考斯大林格勒战役,乌克兰和俄罗斯都属于斯拉夫人,历史上长期属于一个国家,其战斗意志是相当的,苏联人能在斯大林格勒和德军血战,能在列宁格勒被围困八百多天不投降,乌克兰人理论上也可以,只要他们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从外界来看,美国是希望战事扩大的,英国紧跟美国步伐,法国不愿意,因为会让欧洲更加依附美国,削弱其欧洲领导者的地位,德国不好说,因为它离俄罗斯更近,需要承担更大的地区责任,但也是再武装的一个绝佳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就很难等到下一个了。

如果西方世界源源不断给乌克兰提供援助,乌克兰又抱着毫不妥协的决心,宁肯付出巨大牺牲也不出卖领土和主权,俄罗斯还真没法收场了。

user avatar

没有意义的问题。。。基本是机翻加脑补错误导致的。所以评价也会被带偏。

这个提问其实可以看出咱这里的讨论俄乌问题绝大部分只能嚼三手信息,而且信息被扭曲的时候很难及时查证。稍微简单核查一下。

问题已经几经修改,原来写的是:“斯特列科夫说,我不想抽泣,最终结局很可能以俄罗斯的战败和俄罗斯解体告终。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一场将所有人卷入其中的战争,和乌克兰惩罚性地占领俄罗斯的领土”。离了大谱。

1、事实核查:斯特列科夫3月9日上了俄罗斯国内电视台采访吗?

各种错误。

相关内容是伊戈尔·斯特列科夫在自媒体人Николай Росов的油管频道“Гроза”接受语音采访的时候说的,而不是电视台,时间也不是3月9日,而是3月2日。指路:v=v8rxU0n-Vgw 。

直到昨天都还在发一些正常的战场评论,中间2号的时候发失败预测,可能吗。

实际上斯特列科夫一共讲了16分钟,但就这一句话被拿出来以错误的翻译进行放大。

总的说来,出处错误,时间错误,翻译错误,表达的意思错误。

2、如何被题主所指的知乎文章发现的?

3月9日,乌克兰人创办的小众俄语新闻网站mignews发了一篇文章,专门把斯特列科夫设想的战败场景和描述的制裁情况单独提出来,掐头去尾,没了上下文。从时间来看,写知乎文章的人应该是从这里取得的素材。

mignews配的图是斯特列科夫在2月18日上ОСН电视台的画面,可能因此被误解为了上电视。

而实际上这篇文章又转载自Alex Azarin的俄语博客,刊载时间是3月7日。网上的包括红迪神神论坛都是转载的知乎这篇文章。就被带跑了。

3、错误的机翻和错误的脑补

始作俑者翻译的是:“斯特列科夫说,我不想抽泣,最终结局很可能以俄罗斯的战败和俄罗斯解体告终。随之而来的将会是一场将所有人卷入其中的战争,和乌克兰惩罚性地占领俄罗斯的领土

实际上应该翻译成:

“我不想乌鸦嘴,但(如果)俄罗斯在战争中的失败的话,(战争)将以我国的崩溃和殃及所有人的战争而告终。 包括乌克兰部队对俄罗斯领土的惩罚性占领。”

只是个假设,后面又迅速回到批评。实际上他整个基调是在说战争不能停,不应该在乌克兰正式承认失败和缴械投降之前达成停火,否则那将带来失败。

他承认他对整个战争的计划是完全不清楚的,但他一直以怒其不争态度进行各种批判(潜台词如果是我我就不会xxx)。

他说话的时候俄乌还没有进行第二轮谈判,他当时并不知道三天后所谓的“停火”只是白天指定时间休战然后通过人道主义通道对堡垒城市的平民进行疏散,本身还是有战术目的的。

斯特列科夫一如既往的流露出一种战争狂的激进和作壁上观的心有不甘。

user avatar

许多回答犯了一个错误,把俄罗斯人当中国人,或者是把中国人当俄罗斯人

中国人是比较讲究实用主义的,打不过就撤,休养生息好了继续打,实在打不下去了大不了暂时屈居人下,反正未来总有找回场子的机会。当年首都都没了不也继续打下去了么。更别提延安也可以放弃。历史上也如此,开封丢了一直没拿回来,也不影响赵家子孙继续做皇帝。

可是对于俄国人,这样是不行的

俄国这个国家,就是靠军事立国。伊凡三世灭掉金帐汗国,可视为俄罗斯的立国之战。后来俄罗斯的扩张基本是靠军事手段进行的。现在俄国更是不遗余力的纪念二战(不光是国家层面的,还有数不清的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周边文化产业)。所以战争已经渗入到这个国家的骨髓,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战争只是手段,战争只是为达成其他目的。但是对于俄罗斯而言,在某种层面上,战争就是目的,如果没有战争,那么何为俄罗斯民族,这个问题就很难回答。

一战期间的惨败,直接导致沙皇倒台。后来克伦斯基接着打,又败了,不出意外也倒台了。所以列宁上台以后说什么也不打了,哪怕是布列斯特和约这种卖国的玩意他也签。因为列宁很明白,如果不签,接着打,一旦又失败,布尔什维克也得倒台。

对于俄国来说,战场上的失败是绝对不可接受的。俄国人民可以忍受一个暴虐的沙皇,但是不能忍受一个无能的沙皇。你可以选择不打,但是一旦开打,就绝对不能空手而归,更不能输。而在俄国人的观念里,只要我没赢就是输。

所以,我觉得斯鹏举大概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我们国家的崩溃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而告终”

现在打成这个样子,再加上这么多制裁,如果打下来还好说,一旦打不下来,后果可以参考一战末的俄国。

user avatar

想多了,大国里不管中美都不希望俄罗斯解体,只有法国德国或许(只是或许)希望俄罗斯解体。

所以即使出现俄罗斯输掉而普京完蛋的情况,俄罗斯也不会解体。

user avatar

这个吧,关于瞎翻译的事情有些人已经说过了,我来说说瞎理解的事情。

从军事角度呢,我已经说过了,斯的基本出发点是友军都是猪敌人都是神(也就是他自己),其实从2015年开始看他骂东乌民兵指挥官们,那是摩托罗拉吉威要进惩戒营,扎哈尔琴科霍多尔科夫斯基都是只配上军事法庭的货。

从政治(经济)角度来说呢,斯特列科夫同志其实是无愧同志这个称呼的,那是相当的左。简单说就是废除多数货币流通免得滋生寡头,居民恢复发粮票肉票布票,闲的没事上网发帖的懒鬼们都拉出来干活不然没饭吃饿着。

而这所有人吧,脑子里一旦形成思维定势,那么只要碰到和自己认知不符合的时候,就会大量批发药丸,这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不过现在搞笑的是,不少说俄罗斯药丸的人都是站在右倾立场(即被美国制裁了没了市场股市下跌所以药丸),然后自作多情的拿一个左倾(怎么还不恢复票券和劳动营)喷药丸的人说事……

user avatar

答案1:斯飞家刚来电

答案2:斯飞50W

答案3:斯飞1450

答案4:斯飞台胞证

答案5:……(想不起还有啥)

鹅粉,黄鹅,鹅孝子赶紧举报丫的。

看到有的答说斯飞建议总动员啥的,把爷给整乐了。不能这样侮辱斯飞的智商和军事常识吧?典型的“我比斯飞懂军事”。

你以为总动员是按个鼠标敲个键盘动员兵就源源不断而出?

兵员征集—补充到部队—领用并熟悉武器装备—集结—开进预定地域,这个顺序不需要时间?

现在前线20多万兵都养不起,用啥养活新添的嘴?

现在已经汽车总动员,80年代民用老爷车都上阵了,再添兵的话还有啥工具运补新增的食品燃油弹药需求?俄罗斯农民推小推车运过期军粮,还是普京大游艇运炮弹?

……

斯飞实诚人了属于是。他的话很简单直白,没什么言外之意:真崩了,赶紧认怂走吧,不然国内要出大乱子。

user avatar

还有个事,这斯特列科夫是车轱辘话开会说吗?去年年底可就说过一样的话


要人平价麻烦把问题发出来,别粘一段话出来直接预设结论好吗?

这段话没半个字说现在形势很悲观,我想问问谁概括总结出悲观的思想的?就因为他说了俄罗斯如果战败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那你看看这段话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照你这意思,作者是在预测中国人民将被敌人杀死,还被说成奴隶咯?

自己想想,正常情况下,可能一边说“我们要战败”,一边说“我们会对所有人开战”吗?

人家说的是“如果我们战败了,俄罗斯将崩溃,而世界有可能陷入三战——所以我们绝不可以,也绝不会输”。

断章取义,还找了个重复的报道断章取义吗?

user avatar

我就想知道

这是台湾人吗

user avatar

這翻譯確實有點不對頭,我來蹭個熱度渣翻一下(

原文在: mignews.com/news/politi

典型的危言聳聽反戰敗嘛


斯原莞爾大佐:“我不想發牢騷,但俄羅斯在戰爭中可能的失敗只會以國家的崩潰以及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bellum omnium contra omnes, 霍布斯語)而告終,包括烏克蘭部隊懲罰性佔領俄羅斯領土。”

不管烏克蘭戰況如何,俄羅斯的局勢本身就很危險:“制裁肥腸嚴重,私有企業正在倒閉,很多人失業。如果當局沒有準備好應對,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包括最廣泛的民眾運動,不服從以及其他事件,尤其是在大城市。如果情況迅速惡化並持續一個月,將會有數百萬來自中亞的客人(笑)上街,由於沒有生計,他們將不可避免的進行搶劫。考慮到我們的大量OMON, SOBR和Rosgvardiya已經去了烏克蘭,我不知道還有誰能阻止這些。”


他說的這些單位確實有去(


Rosgvardiya到處都是已經夠多了我就不發案例了

user avatar

我就想知道,为什么这个预测是“悲观预测”?

法西斯国家对弱小的邻国发动侵略战争,结果被侵略国家团结一心捍卫国土,将法西斯国家拖垮。我怎么觉得这是乐观预测?

抱歉,我就喜欢看这种渺小战胜强权的剧本。

user avatar

知道这货啥来历么…顿涅茨克前国防部长,亲手策划了克里米亚独立,指挥顿涅茨克民兵硬刚乌克兰正规军。中文外号斯原莞尔…

这货是俄罗斯国内的鹰派,类似于戴旭。天天喷普构sb,绍伊古sb,格拉西莫夫大sb。跟他比普京就是个投降派。在他眼里普京真的是普构,开战第三天他就开始喷为啥要在乎平民。我深刻怀疑造谣15年那个法用来祭旗的不是西方媒体,而是这货…

他的意思就是这场仗必须赢,哪怕是第三次卫国战争也要赢…全国总动员也要赢…

user avatar

我记得这人貌似比普京还激进,还皇俄。他批评普京不是因为普京像希特勒而是普京像赵构……在这位看来,俄罗斯14年就该吞并乌克兰,而不是拖到现在,并且打成这样……

所以他的悲观预测与其说是在反战不如说是在反战败,可以说他的想法就是普京等人的想法,只不过表达得比较直接罢了。某些人不用太激动,更不用去担心他的安危。斯特列科夫被普京冷落打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不是某些人口中所说的田丰,也不是啥俄罗斯持不同政见者,硬要找个对标人物的话更像是古德里安。虽说都是唱衰,但还是有不同的,田丰那是两条路线的斗争,直接从源头上否定了袁绍,而古德里安只是嫌希特勒菜而已,在大方向上是一致的,所以不会唱个衰就被弄死,顶多被降职

user avatar

说明俄国不像某些人以为的那么「不民主」,毕竟在打太平洋战争的时候哪怕日本情势远比现在的俄国糟糕,石原莞尔也决计不敢公开宣称皇国药丸(当然暗地里替东条上等兵准备炸弹是另一回事)。

user avatar

这人就是一俄罗斯人,唉。。。

知道普构这个外号的来历嘛?

知道岳列科夫这个外号的来历嘛?

如果题主你知道,那你就是坏人,如果题主你不知道,那你就是蠢人。

所以从说这场冲突出来的很多乱七八糟的消息,真的能学到很多社会传播学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user avatar

普京大帝法外开恩,免去其十五年牢狱之灾,直接枪毙。

——斯飞,字鹏举,法号五十万,享年52岁,墓志铭“来电的感觉真好”。

user avatar

幻影装甲集群闪击利沃夫

user avatar

他懂个屁军事,我听军事up主双尾彗星大大说俄军的坦克早就把沃尔夫打下来了,波兰都被打下一半了,北约屁都不敢放一个。

user avatar

恐怕会成为俄罗斯杜马新法律下首个顶格15年有期徒刑的人。

user avatar

斯原莞尔锐评普条英几

讲道理就算总动员拿下乌克兰了,鹅国人还要放多少血来维持一个亲鹅伪政权啊。

user avatar

斯大将军是皇俄,很多人管这个叫俄罗斯民族主义,但是我觉着是极端大国沙文主义,毕竟相比民族优先,他们更专注于建立“俄罗斯帝国”。

总之,这人对俄罗斯入侵是双手赞成的,他的批评完全不存在道德谴责,只是恨铁不成钢,当然多少有点“不得志”的碎碎念,对于俄罗斯的“真正实力”他还是比较自信的,跟范大将军论国足是不一样的。

所以他说的并不是俄罗斯要败,目的是批判俄罗斯目前的统治体系和军事体系狗屁不通。一半是站在军事指挥官角度,论述俄罗斯目前的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没有展现帝国威风!这特娘打个蛋!另一半是站在政治角度,批评俄罗斯现有政权目光短浅,战略不定,腐败成风,导致放在那里那么强一支俄罗斯军队变得稀碎(还不如让我们黄俄上blabla)。

当然动机还有皇俄一向以来的,对普京系之前绥靖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扶持乌克兰纳粹的不满啦,对于希拉维克在三派之中逐渐整合排挤的担忧啦,对于普京否认苏联的反对啦(他们觉着苏联这个架子对建立帝国有用)等等等等。

总之,是“再这么下去建立帝国就没希望了”而不是“输了乌克兰再输就是白俄罗斯”,是建议大打特打而不是和平。平时叫叫就算了,这人及其背后的政治势力真夺权了,加加油俄罗斯就是个新纳粹国家。

user avatar

对于普京个人而言失败和倒台是必然的,但对于俄国和乌克兰的民众而言这不是悲观前景而是胜利的喜讯,你要说战争将会失败也没问题,因为普京发动战争本身是为个人而非俄国的利益,是为了把俄国民众绑上普京的战争机器,变得需要由他“保护”,以国家利益为名进一步稳固和扩张其权位,合法审查和镇压反对者,并获得新彼得大帝的美名,这样来看战争的原始目标肯定是达不到了。正常国家是为普通民众的福祉服务的,总统只是民众的经理人而已,但是在俄国则相反,普京的利益和俄罗斯民众的利益并不一致,俄罗斯民众只是普京实现个人野心的工具炮灰而已,士兵生命只值100美元(一说700万卢布),甚至不如一发炮弹(即使是700万卢布也不如一枚导弹)。俄国人和乌克兰人只有一个共同敌人,那就是把芸芸众生视为炮灰和工具,妄想充当神明支配他人命运的普京及其寡头集团。世界也没有敌视俄罗斯,只是想要普京倒台,制造一个可预测的俄国,以免沙皇宝座上的疯子为了其“理想”拉着全人类同归于尽而已。

普京必然发动越来越大的战争,必然会在某一场战争中失败,战败后就必然倒台,这是普京就任以来的合法性叙事一开始就已经决定的,乌克兰不过是恰好充当了他栽倒的地方。普京的合法性叙事在于他是必胜的俄国利益代言人,只要团结在他的绝对管制之下俄国和斯拉夫就可以重拾沙俄荣光。苏联的老路是走不得的,因为正是苏联出卖了俄国的利益,将沙俄的顿巴斯地区划给乌克兰,他所继承的是沙俄的法统。西方的道路也不能走,因为西方对俄罗斯具有种族恶意,时刻想要灭亡俄国,时刻阻碍着俄国拿回属于自己的利益,所以一切俄国的一切问题都来自于西方的掠夺,来自西方的一切影响都是不怀好意的渗透,是为了消灭俄国,所以必须予以坚决抵制,西方的道路自然也是恶意的,也应该被抵制。由于恶意的对象是种族,通过移民的方式改善生活也会因为歧视而不可行。因此大众个人利益绑定于俄国强盛,俄国强盛了斯拉夫人在外才能不受欺负。由于恶意的对象是种族,不可能与西方妥协,而斯拉夫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又决定西方道路不适用于俄国。因此,因此,俄国的正道是团结在一位彼得大帝那样对内以绝对管制调集一切人力物力服务于大局,对外强硬不妥协的必胜圣君之下战胜西方,夺回属于自身的利益,只有这样俄国人才能过上好日子。而且只要跟着普京必然战无不胜,因为西方人愚蠢而散漫,没有奉献精神,没有大局观,过于计较回报,不愿意为大局牺牲个人权利。所以,在普京这样一个能迫使所有人团结在大局的名义下的全能统领者管理之下,西方不堪一击。普京能够带来的东西比自由和权利更有价值,值得牺牲它们来换取,普京所做的一切都是合理且不容置疑的。以上叙事的逻辑全部指向一点,就是否认俄国民众所受的苦难主要来自普京特权集团的压榨和低劣的经济管理能力,反而认为俄国民众必须维护普京的绝对权利。

普京选择的叙事决定了扩张战争的必然性和对失败的脆弱承受力。既然普京选择的道路看起来是一条非奇迹无法完成的道路,那么他本身就必须是奇迹。普京宣称自己就是新彼得大帝,能用二十年使得俄国重拾荣光,因此国家强盛绑定于他的绝对管制,那么出于对沙皇行为的模仿,普京必然胜利的神话需要靠不断的领土扩张来支持,因此不断扩大战争是必然的。普京也必须是常胜不败的,因为一旦普京遭遇失败,他就会被自己的叙事抛弃,俄国民众就可能另外拥戴一个更可能是新彼得大帝的野心家,或者干脆反思战胜西方这条道路的可行性,并发现西方的社会体系不但带来富裕而且也绝非软弱不堪,具有可借鉴的价值,从而导致普京丧失合法性。普京必须不断对内显示俄国的强大,对外显示强硬不妥协,并带领他的信徒重温武力主宰东欧,以一国之力对抗世界的欧洲宪兵幻梦,使之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普京的基本盘都是除了国家并无可骄傲之处的底层人士,能够令他们对更为富裕而且在法律保护下享受更充分的权利和自由的欧洲人保持自信的唯一方式就是棋手对棋子的优越感,尽管他们甚至可能算不上棋手的一根皮毛。普京必须时刻维持与西方的战争临界状态,不断地主动挑起与西方的矛盾,甚至主动引发西方制裁。只有西方不断施压和制裁,才能证明普京集团合法性逻辑当中“西方时刻想要灭亡俄国,俄国的问题来自西方的压制”这一基本前提,而且能够以来自西方的制裁掩盖俄国经济日益恶化的主因即为普京及其利益集团的掠夺,避免俄国经济下行导致怨声载道,引发俄国民众与西方和解的希望,而是反过来利用其加强俄国民众敌视西方的情绪,从而将他们进一步绑定到普京的战车上成为人质。

随着战争进入消耗战,普京面临三个致命问题。其一,制裁加重了俄国本已严重的经济问题。西方已经将俄国移出swift,俄国银行已经无法进行国际结算。这个制裁的威力不容易直观理解,举个例子,伊朗被踢出swift后人均GDP就从8000美元降至2500美元。另外,西方对俄执行物流制裁,集装箱企业退出俄国,俄国货轮禁止入港,俄国飞机禁入领空,这一制裁的直接后果是供应链崩溃导致物价飞涨。在港口禁入和银行断链双重制裁下,作为俄国经济命脉的石油天然气出口既无法交货也无法收款,而且其外国合资方如BP、壳牌等集体撤资。目前俄国乌拉尔石油以15美元一桶也卖不出去,天然气情况稍好,但是最大买家欧盟已经决定今年内削减三分之二订单,10年内结束对俄依赖,甚至考虑重启煤电项目。由于资金流和供应链的紧张,在俄外企无法维持经营,例如宜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阿迪达斯、耐克、星巴克、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等外企纷纷撤出俄国市场(终止销售和服务)。外企和合资方撤退就要抛售股票和卢布,集中式的抛售就致使卢布和俄股汇率跳水,之后就是俄国民众在市场恐慌情绪作用下进一步抛出卢布和股票挤兑美元,加速俄股和卢布崩盘。由于俄国央行在欧美日和瑞士被禁止交易,该国6400亿美元外汇储备当中4000亿美金主要外币储备被冻结,1700亿硬通货无法出售,仅有850亿资产可用,俄国央行无力拯救汇市。3月7日一天卢布汇率就从120狂泻到183,差不多赶上金圆券了。俄国股市就更惨,开战首日即告腰斩,至今尚未恢复交易。俄国民众毕生的积蓄几乎荡然无存,既没有存款又没有养老金的老人不知道该如何维持基本生存(可能灵活就业也困难),之后可能只能以物易物了。为回收卢布,俄国将利率调至20%,该利率下任何经营都无法进行,民营企业倒闭潮将降临于俄国。大型外企撤离俄国,俄气等国营能源巨头由于订单下降必然裁员,俄国民营企业也大规模倒闭,这样一来俄国的大规模失业就无法避免。与大量俄国民众失去收入来源同时发生的是,由于俄国糟糕的轻工业令其日用消费品极端依赖进口,俄国物价受到汇率影响极大,卢布汇率跳水就等于俄国物价飞天。俄国目前已出现恐慌性取款购物,超市货架刚补货就会瞬间抢空,导致俄国目前不得不限量购物,再下去就是配给制。科技业停止服务和销售令俄国退回互联网时代以前,软件还能靠盗版破解,服务器端停止服务和高精度半导体硬件断供恐怕就不是放开盗版能解决的了。同时,麦当劳可口可乐等消费品品牌和各类IT企业的撤出标志着俄国民众将告别市场化改革以来现代化的便捷生活方式。这个趋势普京无力阻止,如果他无法在此之前取得决定性战果,普京就不再是必胜的彼得大帝了,对乌克兰开战也就失去了正当性,俄国内部的反对者就有了口实。



其二,俄军在战场上也不处于优势。寡头们始终操纵公有资产去做亏本买卖以便向海外账户输送利益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放在俄军就是武器的性能和士兵的待遇乃至生命。由于其糟糕的后勤和维护体系,俄军的轮胎一离开公路即告报废,对讲机是可以被轻易屏蔽的民用廉价品,俄方后勤车队沦为无人机的活靶子,导致前线缺乏燃油和食物,有食物也是过期多年的。俄军经常需要靠偷窃乌克兰的商店获取食物甚至干脆连本就短缺的燃油也拿出来换成食物,然后直接抛弃车辆退出战斗。这样的状态下俄军士气也很低落,60公里的车队硬是在基辅北郊公路一个星期没挪窝,还经常有报废车辆被直接丢弃并被乌克兰民众直接拖走。俄军的电子战和空战能力落后,技术装备缺乏,最先进的轰炸机却因为缺乏导弹要拿着铁炸弹低空投弹而频繁被毒刺击落,根本称不上制空权,俄军没法断网乌克兰却常常反过来被断网,其现代化作战能力甚至比阿富汗战争期间更为退步。俄国甚至需要使用医疗车运输弹药,并假借马克龙之名建立通向俄国本土的人道主义通道,实则可能是借此运输军需,被马克龙亲自辟谣。目前,俄军基本局限于公路附近,双方战损接近对等。更糟糕的是,乌克兰拥有西方志愿者和支援的免费武器,既不缺人也不缺枪,甚至不缺飞机;而俄军这边只有发行更多卢布去掠夺民脂民膏,现在俄罗斯希望通过释放黄金储备回收卢布流动性,而战场开支是一天150亿英镑,这样下去黄金撑不了多久,卢布也将成为金圆券,届时战场力量对比将彻底逆转。



第三,普京集团内部的反对。西方针对普京利益集团的公司及个人制裁令普京可能根基不稳,毕竟他们并不信普京那套鬼话,只是想要权利带来的暴利而已。目前他们的财产已经大量被西方冻结,而且他们的全家老小都是国际公民,只有家人的肉身和财富在普京不能随意剥夺的海外他们才会感到安全,一旦被西方拒之门外他们就失去了毕生的成果和基本的生活方式,对他们而言这是非常痛苦的。他们对俄国和西方的力量对比非常清楚,因此他们很明白要拿回这些东西就必须与西方妥协(这些灰色财产很容易被西方法院判处来源非法而予以罚没),而这等同于破坏普京合法性,所以普京已经现在成了他们的障碍。一旦长期无决定性胜利,普京能够带领俄国战胜西方夺回利益的形象即告破产,普京利益集团内部的野心家就可以趁着国内汹涌的反战民意取而代之。

以俄国目前的实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其实很有限。在经济方面,俄国本身GDP和山东差不多,市场不大,产出以油气资源为主,可替代性强,但反过来在所有现代技术上俄国几乎都依赖于西方,也就是说俄国离不开西方但是西方在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可以离开俄国。普京现有的反制手段主要就是没收外国在俄资产,关闭俄国市场,停止能源出口等,他认为这样就能够吓阻西方停止制裁。俄国确实是能源大国,但是目前阿拉伯国家、伊朗、委内瑞拉的油气产能都没有到达上限,俄国的油气产能的缩减完全可以由这些国家填补。随着伊朗核问题谈判逐渐明朗化,委内瑞拉制裁开始放松,更多油气产能释放出来,阿联酋等海湾国家目前也同意取消额外减产以释放产能(没人会放弃竞争对手白送的现成市场份额)。目前,布伦特石油现货价格已经下跌17%至105.60美元,天然气期货价格也已经从高点连续回调六成以上,俄国以能源供应挟制西方的算盘显然是落空了。普京显然也高估了俄国和委内瑞拉、伊朗的合作强度,这些地方与俄国结盟不过是由于同受西方制裁而想要拉俄国入伙增加一点谈判筹码,找一个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帮助镇压起义军的外部军事援助,顺便吃一点俄国援助缓解经济困境。只要西方愿意解除制裁,他们没有理由不会立即抛弃俄国并为了巨大能源市场投奔西方,毕竟油气带来的巨额利润不但能迅速流入马杜罗之流名下的垄断性能源公司,还使得他们可以吹嘘自己带领民众走向富裕的资本从而巩固权利合法性,寡头们也得以重新掌控之前被冻结的海外资产并将子女送回欧美,他们因此更加愿意拥护马杜洛。


债务违约和没收资产对于恫吓西方也几乎没有用处,普京显然误判了西方,认为西方真的由资本家控制。事实上西方政客是听命于选票的,资本家也只有一票而已。普京对国际法的破坏使得小国弱国感到威胁,俄国的核力量掌握在一个不受法律制约、思维不可预测的疯子手里又使得全世界陷于核战争恐惧之中。在西方信息自由交换的环境下,强大的社会共识一旦形成就不是资本家或者政客有能力自上而下扭转的,相反政客的升贬去留资本家的荣华富贵都得迎合市场需求。西方需要一个确定的俄罗斯,也就是说普京必须倒台,而且权利必须受到法律约束。而且这种做法副作用也很明显,外资对俄国的市场信心进一步破灭,战后即使制裁取消外资也不会回到俄国或与俄国企业进行业务合作了,俄国国内的资本人才也会加速外流。在俄国这样缺乏确定的明文规则保障的市场里个人失业率高,不敢消费和投资,银行不敢放贷,企业不敢扩大生产和投资规模,尤其不愿意投资于科技创新等长周期收回回报或者收益依赖于标的市值增长而非直接盈利的领域,可能未来十年任何刺激手段都无法令俄国经济复苏。

拒付专利费看起来更具有威胁性,但其实也根本没有什么意义,这些允许山寨的产品中大多数硬件以俄国的能力大多数是造不出来的,软件现在多数是在线服务而非离线服务,服务器端程序靠盗版是无法复制的,而且西方在科技出口限制的时候就没想着再从俄罗斯赚专利费了。普京一是打算山寨一点破解版Windows之类的东西自用并且去黑市卖点外汇(影响不大,本来俄国也是个盗版大国),有点意义的是可能和印度一样成为廉价新药供应基地;二是打算增加一点谈判筹码,不过副作用是西方可能就此认为俄国盗版风险巨大而彻底放弃为俄国市场而取消对俄出口限制,因为它本身就只有山东省的经济体量。

军事方面,俄军的落后和虚弱已经暴露,以常规武力恫吓欧美让步可能性已经很小(甚至日本也因为此战产生了收回北方四岛的希望),而乌克兰人的坚决抵抗又使得速战速决不再可能,因此普京只能希望以核武力迫使西方让步。为此,他努力塑造一个不可预测的疯子形象,借以增加核威慑的效果。普京现在能够没收西方的资产,下一步当然也能没收西方人的生命,充当绑匪进行人质博弈,毕竟俄国从来也没有承认过人类的基本权利,财产乃至生命需要依靠强者的仁慈恩赐,所以弱者应当绝对服从和依附于强者是俄式价值观的基础。这其实是一套组合拳,俄国机场抓获的美国女运动员鞋底检出毒品就是开端。俄国攻击核电站和医院也是同样的目的,除了扎布罗热核电站控制25%的乌克兰供电可以作为筹码外,普京就是在提醒乌克兰和西方,他是一个不惜造成严重后果的疯子。攻击核电站和医院是战犯行为,俄军开战以来对医院的攻击造成11人死亡,攻击目标甚至包括马里乌波尔儿童医院;俄军对于核电站的攻击则是无差别的火箭弹攻击,甚至不惜切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电力供应造成堆芯熔融的风险,一旦核电站保护装置破坏,将引发遍及欧洲的辐射灾难,北约就被迫直接介入。普京的行为完全不受国际法约束也不可以逻辑预测,如果不能迅速满足其要求(或者至少停止援助乌克兰),普京不惜使用核武器同归于尽。


然而,目前俄国的情报系统几乎完全被美军渗透,西方也非常清楚普京这种人把他人当做炮灰的同时自己却非常贪生怕死(即使普京不怕死,寡头们也不会乐意陪葬)。因此即使俄军将核武器一级戒备后北约仍然不做任何反应,这不是北约软弱,而是向普京显示其虚张声势被看穿了。而且俄国攻击核电站和医院的反人类行为进一步加强了西方各国需要令普京倒台的社会共识(即使不这样想的人至少也会在道德上拒绝成为普京的资助者),令西方政客不得不顺应民意长期保持和加码对俄制裁和孤立。

普京目前没有什么有效办法解决这三个问题,因此他必须迅速取得决定性战果,即至少占领部分东部俄语地区,维持自身的胜利神话。普京本身的形象是夺回俄国应有的利益,他攻打西乌不符合其叙事而且并无支持度(无论是民间还是集团内部),普京不打西乌则已,打了就必须收益大于损失。战争持续越久,俄军优势越小,俄国内部矛盾越激化,谈判桌上筹码越少,普京也越可能倒台。因此俄国急于达成既定目标,普京看起来反而更像是急着停战的战败方。现在普京声势浩大,但是隔天就出来呼吁谈判,价码从吞并乌克兰降到非纳粹化(建立傀儡)降到非武装化再降到目前的承认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独立,看上去一直强硬实则不断退让。普京最希望通过伪装成乐于与同归于尽的疯子恐吓西方让步,次之是发动决战攻取基辅并以此为筹码。相反,时间站在乌克兰这边,乌克兰希望战争进入游击战消耗战,有了西方援助的武器和民用物资,有了西方志愿者参战,他们不急于确定谈判目标,只要战争多继续一天,他们在谈判桌上取得的利益就更多。因此,普京只能迅速发动总攻,但是只要总攻失败其垮台就会加速。即使俄军总攻成功,也无力继续进攻,俄国最多可以逼迫乌克兰在法理上放弃顿巴斯和克里米亚,但是俄国已经无力阻止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乌克兰可以依靠西方投资迎来黄金发展机遇。西方此次制裁的目的是彻底瓦解普京的权利,创设一个可预测的俄国,只要普京不倒台,西方的制裁就会继续,等待俄国民众的是漫长的贫穷岁月。

事实上战局发展能到今天是俄国内部问题的必然结果。对于目前对于GDP相当于江苏省的俄国而言,普京强行维持世界第二的军力极大地损害了俄国民众的生活水平,而普京以默许挪用公共资产来笼络寡头集团的行为又使得俄军军费开支极度低效,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了俄军实际战斗力,埋下了大量的隐患。俄国民众每况愈下的生活境况进一步削弱了普京叙事的可靠性,降低了俄国社会对普京失败的容忍度,而且这种下降就是普京的合法性叙事本身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避免的。

在普京的叙事之下,俄国人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价值,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还有基本权利都被彻底否认了。俄国人只能彻底服从普京及其利益集团的一切支配和掠夺,包括大部分民生经费被用于扩张军力,作为普京白手套的垄断寡头的剥削,西方制裁带来的沉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战场上的生命伤亡,因为离开了俄国和普京他们就什么也不是。俄军本身是不创造价值的,但是维持庞大不成比例的军队所需的军费不可能凭空而来,只能是取自于俄国民众,就是要更多地掠夺民众并挪用本身用于民生的开支,具体表现就是俄国工人工资极低并且养老金已经停发了好几年用于填补军费。但是俄军的军费有多少用到实处呢?多数情况下俄军的军火采购都是向普京关系密切的寡头故意赔本采购的,装备维护都是纸面报表,公共开支变成了军工寡头的海外游艇,瑞士银行账户上的余额,还有其海外留学子女的法拉利。即使非关系实体的军需供应商没有动力提高质量,因为他们只要竞标成功就是合法的垄断,竞争的环节在于招标,所以招标方才是他们需要满足的客户,也就是说对军需供应商重要的是尽可能压缩成本拿钱去向招标人分红。俄国前防长谢尔久科夫曾经希望改变这一现状,但是一个单向向上负责的体系下变革者容易因为得罪人而被逆淘汰,留存下来的人必然熟谙怎样同时和现有利益共存并装作努力工作,因此谢尔久科夫很快被绍伊古取代了。俄国民生领域资金不足的另一个原因是普京要维持庞大的在编人员队伍作为其稳定器,他们同样不创造价值,主要工作就是加码执行上司无论多么愚蠢的指令并设法吹嘘其功用,但是却能够拿到几倍于平均薪酬的薪水。普京还奉行特务统治,将大量经费投入联邦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委员会,用于暗杀反对者,镇压抗议活动,对民众进行黑客入侵和监视,审核网络信息,雇佣巨量水军操纵国内和国际网络环境等见不得人的勾当。俄国的正常军费就占财税三分之一,战争至今军费可能已经透支今年财税,普京因此打算没收外国企业在俄资产。普京对民众也并没有多仁慈,俄国民众的存款是随时可以没收的,俄国法律没有保证财产权不可侵犯,就算不没收,民众的财富也随着卢布滥发被掠夺,还准备通过男女一律延迟65岁退休再次抢夺积存的联邦养老储蓄。目前普京已禁止提取超过5000美金外汇,迫使外贸企业出售八成外汇,如果没有猜错,下一步就是滥发卢布,强行征用物资,并且形成官方物价和黑市物价双轨制,以近乎抢劫的方式获取外汇和军需品,甚至可能按照指定价格强行没收贵金属和外汇并兑换新货币。这样一来,但凡有一点积蓄的俄罗斯人,毕生积蓄差不多就全被普京一纸命令糟蹋干净了。

普京要求民众将个人的一切彻底地奉献于普京提出的新沙俄复兴的宏大目标,充当普京实现新彼得大帝美梦的工具,但是这个美梦只服务于一小撮人,普通人只有白白送死的份。普京为了防止巨大的伤亡引发民众反战情绪和落国内反对势力以口实,甚至拒绝承认其中绝大部分阵亡者,也就是说他们的死毫无痕迹也毫无价值。他们的家属要是不识趣地去鸣冤,那是要被打成受到西方蛊惑的别有用心的敌对分子的(不知道算几万卢布)。就算你被认定是战死者,得到的不过是一盒骨灰,一句慰问罢了,经济补偿也就100美金左右(一说700万卢布,约5万美金),父母二十几年劳心费力投入的时间,金钱,情感就算白费了。一百美金,我看还不如一枚炮弹(一枚导弹价值一百万美元以上),买猪肉大概能买二十斤,生猪是绝对买不到一头的(就算五万美元也就买一辆车,在莫斯科买房大概只能买十二三平米)。这就是普京眼里一个俄罗斯民众的价值,就是纯粹的炮灰而已,牛马都要比这值钱的多。普京的叙事也否认了理性的价值,俄国人思考任何问题都只能站在普京的立场上,以普京的利益为出发点,而不是以人道主义或客观真理为出发点,任何对普京及其特权集团的批评和反对都将被认为是西方搅乱军心的阴谋,是叛国行为。对于家属不必上战场的人或者在俄军一路高歌猛进的情况下,当然在大情怀的感染下有不少人会相信这一套,但是一旦士兵和家属了解到俄军战败和大量伤亡的消息,失去了对于普京必然能够恢复沙俄荣光的信仰,知道了他们在普京眼中的实际的价值,很快俄军的士气就会垮塌。

俄军的最根本问题是缺钱,而俄罗斯经济最根本的问题,即经济结构的能源依赖,正是普京一手造成的。普京并没有能力和意愿真正修复俄国经济,他只精于装腔作势和排除异己。比如石油天然气上涨的时候他宣称是自己的英明决策使得俄国步入了高收入国家,2014年油气价格下跌之后普京就入侵克里米亚,并把自身合法性从经济发展转移到与美国争夺霸权和夺回历史上失去的利益上。事实上北约、欧盟、G7都曾经想要接纳俄国,但是条件是俄国必须成为一个可预测的合作伙伴,必须拥有受到制约的权利体系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这侵犯了普京和寡头的利益,所以普京那套鬼话根本上就不成立。俄罗斯的税收极为高昂,福利却很低,盖因以一省之力却要维持与西方的军事均衡。垄断性的公有企业占据俄罗斯GDP的百分之七十,这些企业占据了几乎所有经济资源如贷款补贴等,效率却极其低下,它们名为公有实则为普京的一小撮利益集团服务,不断以亏本的价格向关联企业提供订单,然后再由关联企业将钱转移到这些人的海外账户内。俄罗斯最富有的人在海外拥有的财富几乎等同于整个俄罗斯国内财富,而且俄国的基尼系数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俄国法治非常不完善,其法律叙述不清,造成普遍性违法的状况,一旦当局需要金钱的时候,就会发动“公司突击”,实行选择性执法。因此,在俄国经商必须讨好普京利益集团当中的各级政客,否则很容易在某次公司突击中被没收财产并锒铛入狱。在俄国,一个通知的力量远大于法律文件,企业随时可能因为某项创新对社会改变太大而被视为影响普京权利的稳定的风险而被关停或成为政客政治秀的代价,有时候甚至一类业务整体关停。俄国完全没有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所有躺着赚钱的基础性业务都由普京的利益集团垄断,任何其他企业想要染指就有锒铛入狱的危险,相反如果这些利益集团盯上某个企业的创新业务,则可以迅速将其强行收购或击垮。如此高昂的制度性成本导致资本不愿意投资于俄国,尤其对于长回报周期的创新业务毫无信心,而且俄国本身丰富的理工人才培养出来多数都会外流到西方,毕竟俄国无法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user avatar

不谈他这个到底是想怎样。

我就谈谈总动员。

大多数军盲只会觉得总动员是制胜法宝,完全不懂军事和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总动员意味着什么呢,好处是兵力多多了,俄罗斯1.4亿人,可以动员出大约5-600万青壮年,这些青壮年置于管控之下,打破了在社会上的联系,短时间内也解决了社会上的不满和危险因素。但是这也意味着失去了5-600万人的熟练生产力,并且要准备足够500万人的装备,500万人的弹药,500万人的吃喝拉撒,管理,运输,通讯。剩下的生产力也必然转向这些需求,一切服务都将消失,商品出现短缺,食物,能源,信息被管制,怀疑和恐慌开始向各个阶层蔓延。这些青壮也会在动员中建立新的关系,更加组织化,更加危险。

这对经济的打击,对政治影响力的破坏都是极其巨大的。一旦出现向坏的情况,那么发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再说,这不是几十年前了,一堆新兵的效果是很难说的。

就普京现在的政治影响力,就俄罗斯现在的经济情况,这个时候建议总动员怕么是想让他全家被打靶。

事实上能不能动员下去都是个问题。

user avatar

普京要是赢了还好,输了斯大公就不只是来电,而是要通电了。

普本初VS斯元皓

user avatar

3月10日中午:

不排除俄国把战略欺诈信息掺入部分真相发布,用来掩护在基辅或更偏西方向的战略攻击。

打到现在,俄罗斯精疲力尽,耗尽国内政治资源,大家都看到了。陆战方面,境内目视可见的哈尔科夫一直没打下来;海军方面,有绝对制海权的同时,没能有效威胁敖德萨,反而被对方抓住机会反击。宣传方面,既然已经大量使用火箭炮和其他非制导榴弹炮攻城,人道主义方面也没得分。

但是,普京立刻撤军,对国内是交代不过去的,而再死掉5000人撤军,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也不会多到哪里去。虱子多了不痒,普京肯定还是要再找一个方向发动一次攻击才甘心,赢了就拿到谈判筹码和撤军的台阶,输了也没有让情况恶劣太多。

所以,普京动用民用车辆,抽调远东单位,显然不是去接那些后勤困难的部队,我估计会利用本次寒潮地面硬化的机会,充分利用白俄罗斯傀儡国提供的机动空间再打一波,多半是基辅和基辅以西。如果某些半真半假的发言能让对方多一点点战略麻痹,最后一注的赢面就大几分。

一两周内,我们应该能看到春醒战役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装甲部队vs重步兵对抗。

user avatar

反战败不是反战


我不想发牢骚,但俄罗斯在战争中可能的失败只会以我们国家的崩溃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而告终,包括俄罗斯领土上的乌克兰占领军。


这不是反战也不是悲观,而是威胁所有人,一旦战败了我们将亡国灭种。


政治语言翻译成人民能听懂的语言就是:如果战争失败了,国家就崩溃了,国家崩溃后随之而来的不是和平,而是所有人都会陷入到战乱中,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就是大内战。所以大家别有侥幸心理,以为拿不下乌克兰就完事了。北约会以乌克兰为跳板侵略南俄,之后高加索、南俄、北俄、乌拉尔、鄂木斯克、西伯利亚打成一锅粥,大家都得死。


俄罗斯现在的局势就跟新中国抗美援朝差不多,胜了可以打得一拳开避免百拳来,败了内忧外患将一齐爆发。当时很多人反对出兵朝鲜也是基于败不起这个点考虑的。


斯特列科夫这番话首先就是给民众说的。这个时候就别反战了,这个时候反战,以后席卷全国的大内战发生,所有人都逃不了。要全力以赴支持国家拿下这场战争。全国总动员


其次是说给俄国高层,尤其是说给普京的,不要抱有幻想了,如果失败了大家全都死无葬身之地。赶快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全国总动员、义务兵先派过去、征召预备役。别立牌坊了,重炮开路。就算脱层皮也要拿下这场战争。政治、舆论的事以后再说要是失败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俄罗斯人口1亿4千万,乌克兰人口4000万。乌克兰还有北约提供情报支持,一旦战事陷入僵局,北约发现乌克兰可以对俄罗斯持续放血,美国当然愿意持续援助乌克兰让他们把战争打的更残酷,让欧洲的游资更好的回流美国。


战争就是这样的,如果发动了战争无论如何都必须拿下,战争没开始的时候大家怎么扯淡都行,一旦开始了,所有政策都要为战争服务。


尤其是俄罗斯,大家都觉得你强,不敢招惹你,一旦大家觉得你弱,觉得你是一个腐朽的房子,只要把门踢开房子就会跨,那么所有人就都会蜂拥而上,而俄罗斯国境线长不能可能分兵驻守,那个时候就是所有人都要陷入战乱。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一旦敌人发现你的虚弱就敢侵吞整个国家。



Стрелков сказал: “Я не хочу каркать, но возможное поражение России в войне закончится просто развалом нашей страны и войной всех против всех. в том числе и с украинскими оккупационными карательными войсками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РФ”.
Независимо от военной ситуации в Украине, в самой России обстановка складывается угрожающая: “Санкции очень серьезные, частный бизнес закрывается, множество людей остается без работы. Если у власти нет готовых наработок, может быть все что угодно - вплоть до широчайшего народного движения, неповиновения и прочего, особенно в крупных городах. Если ситуация будет развиваться стремительно на ухудшение через месяц максимум получим массовый выброс на улицы миллионов гостей из Средней Азии. Оставшись без средств к существованию они неизбежно займутся массовым мародерством. Учитывая то, что на Украину отправилось значительное количество наших ОМОНов, СОБРов и Росгвардии не знаю, кто из здесь будет останавливать".

DeepL 翻译如下:

斯特雷科夫说。"我不想鲤鱼跳龙门,但俄罗斯在战争中可能的失败将仅仅以我们国家的崩溃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而告终。包括在俄罗斯领土上的乌克兰占领惩罚性部队。
不管乌克兰的军事局势如何,俄罗斯的局势本身就很有威胁。"制裁是非常严重的,私营企业正在关闭,很多人都没有工作。如果政府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直到最广泛的民众运动、不服从等等,特别是在大城市。如果局势迅速恶化,大约一个月后,我们可能会有数百万的游客从中亚地区大规模涌入街头。在一贫如洗的情况下,他们将不可避免地进行大规模掠夺。考虑到我们的OMON、SOBR和Rosgvardiya防暴警察有相当数量被派往乌克兰,我不知道谁会在这里阻止他们"。


“包括在俄罗斯领土上的乌克兰占领惩罚性部队”,意思是:

俄国要是战败了乌克兰不仅要收回克里米亚还要惩罚性的占领别尔哥罗德州、布良斯克州、库尔斯克等南俄州

user avatar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在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度,不仅与酸碱的本性有关,也与溶剂的本性有关。

所以,普京在西方眼里是侵略成性的暴君,在斯同志眼里就是凯申不如的废柴。

不打到利沃夫这事儿算打赢?不把波三小吓得遣使来降这事儿算赢?

你国内那些上街的不抓去西伯利亚等着学尼二领盒饭?你那些亲兵都去了一线,我老斯可以组织皇俄起来搞啊!你普京不行就去骑熊,我来搞!

不说别的,斯特列科夫同志这长相就很喜庆

是不是看得有几分天降猛男转世的味道?这胡子要修起来啊!

user avatar

他的真实想法:

怎么还没有锤平?!

你丫的到底行不行?不行就总动员!!

user avatar

大概是台湾人发现了拒统秘籍吧。

user avatar

普京唱了首《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斯大林处。瓜分豆剖,苏联总被雨打风吹去。穹顶金璧,泉涌夏宫,人道彼得曾住。想当年,北方战争,气吞万里如虎。

普京欲效,叶皇武功,赢得仓皇西顾。今夕何年,哈米科夫,烽火基辅固。怎忍目睹,俄乌阋墙,一片涂炭焦土。凭谁问:斯公老矣,尚能饭否?


斯特列科夫唱了首《满江红》:

怒发冲冠,推特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五十功名尘与土,两千万里云和月。莫等闲,白了英雄头,空悲切!

帝俄耻,犹未雪。东正恨,何时灭!驾战车,踏破乌克兰缺。壮志饥餐美帝肉,笑谈渴饮天主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user avatar

真的特别佩服某些依然沉浸在异想世界里的理解能力。

居然非要扯淡说这不代表对目前局势的悲观态度。

一场实力不对称的战争,能打到恐吓分裂后果,要求加倍投入国家总动员的程度,还能叫不悲观?是不是现在立马乌克兰包围莫斯科才叫悲观啊?

只能说某些人,本事嘛半点没有,脸皮也根本不要,唯独在他自己幻想中要把嘴撑住…

从基辅速通到大穿插到包饺子…现在“立刻总动员否则后果难料”都能继续嘴犟说不悲观。

真的,人坏,还能被当个人当个对手去看待。

人蠢到这种份上,我建议还是不要玷污人类这个生物学概念了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伊戈尔·斯特列科夫(Igor Strelkov,也被称为吉尔金)在2024年3月9日左右提出的关于俄乌战争走向的悲观预测,即俄罗斯面临战败和解体。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斯特列科夫的观点是众多对俄乌战争走向分析中的一种,而且是他极具个人色彩和激进立场的一种体现。他本人曾是俄罗斯情.............
  • 回答
    3月9日发布的Mac Studio和Studio Display,无疑是苹果近期在专业领域一次颇具野心的出击。对于许多追求极致性能和沉浸式视觉体验的用户而言,这无疑是翘首以盼已久的惊喜。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看看这两款产品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以及它们各自的“看点”究竟在哪里。Mac St.............
  • 回答
    3 月 9 日的《星际争霸 2》平衡性调整,可以说是近期一次颇具话题性的更新,它不像以往那样只是微调个别单位数值,而是触及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游戏机制和策略走向。总体而言,这次调整可以被视为一个“积极但仍需观察”的事件,它带来了一些令人振奋的变化,但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潜在的隐忧,需要时间来验证其长期效果。.............
  • 回答
    2020年3月9日,美国股市迎来了一个令人心悸的开端。当市场的大门缓缓拉开,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便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以惊人的速度直线坠落,开盘即暴跌超过1800点,触发了熔断机制。这个数字本身就足以让人胆寒,要知道,这可是美国股市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单日盘中最大跌幅。熔断机制——股市的“紧急刹车”首先,我.............
  • 回答
    2016年3月9日,马云在一场面向新员工的演讲中,抛出了“最讨厌天天说公司不好 还留在公司里的人”这样一句颇具争议的言论。这番话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时至今日,我们回过头来看,依旧可以从中品出许多值得咀嚼的意味。演讲的背景与核心观点首先,我们得理解马云说这番话时的情境。通常,新员工入职不久,对公司.............
  • 回答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3月9日封校信息不透明、无计划的评价,需要结合当时的情况来分析。我将尽量详细地陈述和分析,并确保语言自然,不带AI痕迹。时间背景与事件梳理:首先,我们要明确“封校”这个词在当时语境下的含义。上海交通大学在3月9日左右的“封校”,更准确地说,是加强了校园管理,对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实行了严.............
  • 回答
    DeepMind 在2016年9月12日公布的 AlphaGo 自战棋谱,以及同年3月那场震动围棋界的人机大战的解说,可以说是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展示,更像是一场深刻的哲学探讨,让我们重新审视了围棋的本质,以及人类智慧的边界。自战棋谱:一次“围棋的自我革命”在那.............
  • 回答
    华为畅享 20 系列(2020年9月3日发布):一次面向大众的诚意之作,亮点与不足并存2020年9月3日发布的华为畅享20系列,包含了畅享20和畅享20 Plus两款机型,定位依旧是华为面向年轻消费群体和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推出的中低端手机。这次的畅享20系列,在外观设计、续航能力以及部分功能上都展现了.............
  • 回答
    3月11日晚9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了关于抗击新冠疫情的演讲。这次演讲在美国国内乃至全球都引起了广泛关注。要评价这次演讲,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演讲的背景和目的:当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美国国内的确诊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公众的担忧情绪日益高涨。此前,特朗普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收到了一.............
  • 回答
    即将于 3 月 24 日下午 2 点发布的一加 9 系列,可以说是近期智能手机市场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作为一加每年一度的旗舰力作,每一代新品都承载着不少用户的期待,而这一次,一加似乎火力全开,想要在多个维度上给人惊喜。“与哈苏共创”:影像实力能否成为杀手锏?要说一加 9 系列最大的亮点,那无疑是与哈.............
  • 回答
    告别浮躁,回归初心——细聊 Flyme 9 的发布与革新2021年3月2日,魅族科技发布了旗下的全新操作系统——Flyme 9。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Flyme 9 的出现,不仅仅是魅族一次例行的产品迭代,更像是一次对过往的审视,一次对未来的宣言。这次的 Flyme 9,给我的感受是.............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 9 月 14 日晚推出的《全面战争:战锤 3》震旦势力宣传片。首先,要明确的是,宣传片的目的在于吸引玩家,展示游戏的核心魅力,并激起玩家的期待。 因此,评价宣传片的好坏,也要从它是否成功地达到了这些目的来衡量。综合来看,《全面战争:战锤 3》震旦势力宣传片是一次非常成功且充.............
  • 回答
    vivo NEX 3 5G(2019年9月16日发布)详细评价:探索无界,但不完美vivo NEX 3 5G 在2019年9月16日发布时,无疑是当时智能手机市场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在全面屏设计和5G技术应用方面,展现了vivo对于未来手机形态和体验的大胆探索。它以其极具未来感的“无界瀑布屏”和强大的.............
  • 回答
    vivo NEX 3 系列(2019年9月16日发布)详细评价:亮点与槽点2019年9月16日发布的vivo NEX 3系列,以其“瀑布屏”和超高的屏占比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vivo冲击高端市场的旗舰产品,NEX 3系列无疑在设计和部分功能上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但也伴随着一些可以改进的方面。下.............
  • 回答
    小米致歉信事件评价及可能原因分析小米发布致歉信并取消原定于 3 月 15 日的小米 9 系列开售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产品销售调整,更触及到了消费者体验、品牌信誉、供应链管理等多个层面,因此具有相当的评价价值。 事件概述2019 年 3 月 15 日,小米原计划再次.............
  • 回答
    《十字军之王 3》(Crusader Kings III)将在2020年9月2日登陆 Steam 和微软商店的消息,对于策略游戏爱好者来说,这绝对是一颗重磅炸弹。这款由 Paradox Development Studio 开发的“大战略”游戏,自宣布以来就备受期待,而此次在两大主流 PC 游戏平台.............
  • 回答
    3月20日南方原油基金的表现确实让人有些意外,尤其是在前一天(3月19日)国际原油价格大涨15%的背景下,基金2.9%的收益率显得不够亮眼。这背后可能涉及多个因素,咱们来仔细梳理一下。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基金的收益并非简单地跟原油价格的日涨跌完全同步。原油基金,尤其是跟踪原油期货的基金,其运作机制.............
  • 回答
    3月12号,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一项决议,谴责波兰和匈牙利在人权、民主和法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呼吁欧盟委员会对这两个国家采取进一步措施,包括可能的制裁。这次表决在欧洲政治舞台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决议内容与指控这次欧洲议会通过的决议,主要集中在对波兰和匈牙利政府近几年来的几项关.............
  • 回答
    关于3月17号发布的Redmi K50系列,我的看法是:这是一次非常“硬核”且定位精准的产品,尤其是在影像和性能上,可以说是下了大力气去堆料,但同样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整体来说,K50系列给我一种“想把能给的都给你”的感觉,尤其是标准版K50和K50 Pro,它们在各自的价位段里,确实做到了许.............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3月17号小米发布的这款Redmi MAX 100英寸巨屏电视,以及它对于小米公司本身和整个电视行业可能意味着什么。Redmi MAX 100" 巨屏电视:不只是尺寸的叠加首先得说,这玩意儿名字带“MAX”,尺寸上就直接给你甩出去了100英寸,这可不是一般消费者能轻易驾驭的尺寸。想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