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问题不严谨,完整的情况是亚特兰大联储预测美国第一季度增速为零。而这其实也不算是新闻,因为亚特兰大联储在1月底就预测美国第一季度增速为0.1%,和零差不多。
同期,美国银行也将2022年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估从4.0%下调至3.6%,并对第一季度增速的预期设定为1%。
把增速设定大幅降低的原因,美国银行说法是“在拜登的《重建美好》法案规模被拦腰砍半之际,如果国会无法通过任何法案的内容,那么不光是一季度,今年最后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也会有 "适度的下行风险"。
(因为那会乌克兰还没打起来,所以美国银行说了实话)
简单说,就是拜登那个1.75万亿的放水计划没通过。而马上要进入的中期选举又让民主党没有精力去推动放水计划。这样一来,美国自奥巴马以来靠放水拉动经济的操作有了个中断期,这好比给病人拔了管子,要了命了。
这点预测很多经济领域人士也早就认可,比如前英格兰银行成员David Blanchflower与伦敦大学学院的Alex Bryson认为美国经济会在上半年持续下滑。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和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预期指数也支持了这点。
喜欢和拜登吵架的马斯克童鞋也来凑热闹,去年最后一天宣称美国在今年春季和夏季会喜迎经济衰退。
奥密克戎感染了几千万,死了至少二十多万,能有0的增速已经是修饰过的了……
我没记错的话美国是算环比吧?
美国去年第四季度有多猛不用多说吧?今年四个季度都维持住去年第四季度,差不多名义都能接近25万亿美元了。。。
整个一月单日确诊人数都在100万以上,峰值接近150万。
这泡B样还发展经济。
亚特兰大联储有高华懂美国经济?我劝你少在信息茧房里看世界,多和高华聊聊,这样才能看到美国的强大
2019没灾没难,美国GDP增长2.2%,表现已经很可以了。好家伙,2022多灾多难,全球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新冠疫情迟迟得不到解决,俄乌战争又添了一把火,结果imf告诉我们美国将会有4%以上的gdp增长,世界银行告诉我们美国gdp会有5%以上的增长。第四次工业革命还没影呢,美国这种体量怎么达到如此之高的增速?一群机构掩耳盗铃,故意无视2020年经济大幅度衰退的情况,把2021作为起点开始算,然后就可以得出一个奇葩的结论。
美国全年无增长或者是负增长应该是很正常的,现在连个客观中立的文章都看不到,各种胡说八道还有人信。美国这种靠消费拉动的经济,受得住高通胀?美国消费信心这么低,美国消费者难道不知道经济情况怎么样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截至2021年10月,有1亿年龄在18至64岁之间的美国人感染了新冠。研究表明[1],27%至33%的COVID-19患者在感染后数月仍会出现症状。
这意味着3100万工作年龄的美国人(超过工作年龄美国人的七分之一)可能已经或正在经历挥之不去的COVID-19症状。
他们被诊断为"新冠的急性后遗症",或者更通俗地说,是Long-Covid(新冠长期后遗症)。
根据英国数据,超过70%的后遗症患者患病了三个月以上,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已经病了至少一年。
假设3100万新冠后遗症患者平均生病三个月。这意味着在过去20个月中,平均每月有450万人处于虚弱状态。
两项针对长期新冠患者的研究发现,在研究时,分别有23%和28%的人因没有及时康复而失业。这表明,在任何特定时间,由于新冠的后遗症,可能有大约110万美国人没有工作。
一些长期新冠患者减少了工作时间而不是休假:根据《柳叶刀》的一项研究,这一比例为46%。这意味着另外210万工人不能全职工作,相当于损失50万劳动人口。
根据现有数据的合理假设,新冠后遗症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可能占全国1060万个未填补工作岗位的15%。
长达数月的劳动力短缺正在给美国经济带来压力。由于人手不足,小企业正在亏损。
来源:
2021年,美国不少农业机械制造商也招不到工人,一些工厂的工人缺口高达40%。[2]
嗯,以下的数据是真的,但是结论我只是猜啊,且听且质疑。
美国去年(2021)Q4各月份年化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是$46529,$46447,$46385,$46236,一路向下,平均$46399。前年(2020)同期的数字是$47132,$46897,$46285,$46371,平均$46671。
2021年Q4,美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年增率是-0.5%,但是,美国政府部门公布的去年Q4的实际GDP增长是6.9%。
国家层面,收入应等于支出,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幅与GDP增幅的差距大概意味着:
这种超额消费是不可持续的,美国居民的储蓄率已经从2021年5月的10.4%掉到了2022年1月的6.4%,8年内的最低值(上次是2013年12月,有点巧啊,俄罗斯总挑美国居民储蓄率最低的时候搞乌克兰,美国人要不要反思一下)。2022年Q1,美国居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看不到有上升的可能(涨薪一般控制在年增3%以内,而美国cpi最近是炸的,远高于3%),因而总消费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降低。
政府方面,美国联邦政府开了一张大支票,全部预算加一起1.8T(貌似编了1.8T,但我没看那1000多页的报告,看不懂,虽然肯定自有章法,但写的又杂又乱,也没有综述,对新手非常不友好)。
1.8T看着很多,但实际上是疫情以来政府花钱最少的一年(如果之后不再额外花钱的话),比去年前年都能少个T。
而企业方面,光看着比cpi飚得还快的ppi和原物料价格,就知道企业不会好过。哦,美国ppi不光是造东西,美国ppi主要的成分是服务业,毕竟其GDP80%都是服务业。现在在美国搞(普通)企业不说无利可图吧,至少利润是比疫情之前是差远了。
美国经济应该是正在进行中的衰退。
其实关心GDP还不如关心社消,GDP里金融游戏太多,跟平民百姓没直接关系,社消是老百姓能享有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品质。
本来18年社消就快打平美国,预计19年就超美国了。结果疫情这两年美国大放水,社消一直略超中国。去年美国是7.4万亿(美元),中国是6.8万亿。
表面看中国追赶美国总是差那么一口气,但如果跟其它发达国家对比就会发现中国的增长其实十分巨大。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多年人均社消维持在1万美元左右(19年1.06万,20年0.99万),21年中国人均社消0.48万美元,已经追赶到日本人均的一半了。要知道18年中国人均社消还只是日本的40%,这进步简直神速了。
其它发达经济体人均社消如下(19年美元计):韩国0.80万;台湾0.59万;意大利0.85万;英国0.96万;法国1.09万;德国1.12万;加大麻1.34万;瑞士1.90万;欧盟0.71万。
可见中国居民生活水平已接近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的一半了,如果考虑购买力还要再高些。只不过跟美国这个开挂的比不了,美国21年人均2.24万美元。
有不少知友对社消缺乏直观理解,其实还有一项比社消更直观的指标,那就是汽车销量。社消简单点说就是吃喝玩乐衣食(不住)行,而汽车在社消里是大头之一,大概占比10%。且汽车按道理不属于必须品消费,算是有一定经济实力家庭的大额消费,更加能直观反映百姓的富裕程度。去年台湾汽车销量为45万辆,日本为445万辆,大陆为2608万辆,美国为1506万辆。换算成人均汽车销量,恰好台湾略高于大陆,日本约为中国两倍,与人均社消比值接近。其它各国人均车销及人均社消与中国对比的比例也比较接近,误差不超过30%。唯独美国人均汽车销量是中国两倍,但人均社消是中国4.5倍,此现象大家可自行解读。
今天我不嘲讽阿美了,有些同情了。我讲讲历史吧!
有个东西叫滞胀,停滞性通货膨胀,特指经济不增长或负增长,同时通胀率高企(一般在5%以上)的情况。
这个我写过一次,当时是反驳一些人说国内滞胀拿出来说的。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823131 亿元,同比增长 9.8%,相当于怎样的水平?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顽皮的虎鲸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93021299/answer/2176322410
最典型的就是美国1974年~1982年之间这一段儿。
通胀呢上天。注意这个时段美国的数据是计入房价的,现在已经不计入了。如果现在也计入,美国现在通胀率可远不止7.5%。
经济增速呢入地。
当时的背景呢?
国际形势上,苏攻美守。美国1975年刚刚结束越战灰溜溜退兵,搞力量收缩,而苏联同埃及、印度、伊拉克、越南、埃塞俄比亚等十二个国家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利用这些条约把这些国家变成它的势力范围。苏联的国力尤其是军力达到最巅峰,标志性事件是苏联的“西方81军演”
【【纪录片/苏联】西方-81【中字】-哔哩哔哩】 https://b23.tv/s22e9kI【【纪录片/苏联】西方-81【中字】-哔哩哔哩】 https://b23.tv/s22e9kI
巧了不是?现在苏联的大儿子正在干什么?美国又在干什么?
更巧的是,当时的原油也在暴涨:
现在呢?
你敢想象美国2月份的通胀吗?
其实从疫情初期我预测(2020年2月底,当时美国一共感染十几例)美国感染千万人,到它不好好防疫大印钞开始后开始讲它通货膨胀,讲它三年内必出危机/衰退。逻辑一直是连贯的。
有没有大神能预测一下未来三年内的疫情走向? - 顽皮的虎鲸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8933195/answer/2074161455
而且我还在之前的一些回答里反复讲美股估值高做空美股可能出现了历史性机会,后来因为自己钱出不去放弃做空美股不谈了,但这个事儿还是有始有终,再讲讲吧:
这是标普500在美国滞胀时期的平均市盈率:
放大到一百年尺度上是这样:
看到了吗?
美国一般是美股一边跌一边爆出各种坏消息,跌着跌着就出危机了。
历史讲完了,如果历史会重演的话,我只能说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其实美联储加息的窗口已经打开了,美债从2%跌到1.73%,欧洲这波是真的血亏了。
油价115,2月美国的通胀可能到达8.5%-9%这就真的要了美国人的命了。
美联储3月基本就是加息和缩表同时进行的,但是美元回流不畅(最少估计离老b ai登的预期估计有差距),美房美股美债这样的窟窿。。。。
百年未有之变局,准备拉开帷幕。拭目以待。
个人小小的猜想,说错了也就那样,3月25基点加上缩表,极端情况50基点加缩表,然后收割一波越南印度的股市楼市等等,高强度连续加息降低通胀然后等着看欧洲的情况,如果实在没血吸就反手放水。印度越南这些蚊子肉也是肉,先小回血,然后继续鼓吹俄乌,强逼欧洲资金回流,直接将欧洲的雷引爆。最差的情况是欧洲直接玩完。美国和中国随时等着接盘欧洲优质资产。
说多两句,欧洲这样意识形态上脑,欧元持续贬值,可能真的会出大问题,俄罗斯真跟乌克兰继续纠缠不清几个月,都不需要很长,欧元就估计要崩了,到时候欧洲将会乱成一坨
欧洲(非英)股债汇三杀,这波英国在大气层。如果这样持续下去一段时间,我们真的可能又一次见证历史
发两张之前的判断。虽然没完全说对,但是大体上没大问题。
如果吸不够血,除了真的把日韩吃了这种下下策之外,就只能让台湾省反攻我们了。
话说我刚刚3月6 2138又看了一下。欧元兑人民币6.90了。。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两天而已,图我是前天截的
3月7日1005更新 一个大佬好友转了蔡金强(其实我和他也算认识,微信好友)的专访,蔡金强在俄乌和欧洲的走势上跟我的看法几乎一模一样。我现在给我自己贴金了。哈哈哈。油价135了。隔了一晚,欧元6.85了
上来就把屎盆子往俄乌冲突上扣。说实在的,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不应该为美国的经济萧条背锅。
2022年到2023年美国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这件事情是早在美国刚刚开始新冠大流行时就开始念叨的。当时特总还在任呢。
美国现在可以闪展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了。各种吹出去的牛全都没办法圆回来。基本上已经到了没有牛可以吹,只好什么破事儿都赖中国和俄罗斯的地步。
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梦想着通过引发战争和制裁俄罗斯来坐收渔利。
美国确实习惯了从战争中收割好处,从一战开始就是老传统。
但是通过几轮激烈的争吵之后,显然美国已经没有可能捞到预想中那么多的好处。有限的好处,必须要靠丢失自己在小伙伴儿中的信誉才行。
美国现在连可以防止撒谎脸红的自由民主面具都撕掉不要了,以后,能看得懂美国的人将会越来越多。
从曲线上来看,在俄罗斯开始军事行动前,GDP增幅就已经开始跌了。
俄乌冲突不过就是轻轻推了一把而已。
这才刚刚开始,别着急。还得跌。增速为0是个起步价而已。
美国的前景我不是很看好,当然高华可以拿一美元炸鸡来证明我说得都是错的。
GDP问题,表面是经济问题,实际反而是政治,经济,军事的综合问题。
大国信誉持续性下降,对小弟和同盟的安全保证渐渐沦为一个口号。
这点从特总在位时期,提出美国优先开了个好头。但是,特总提出美国优先,还上位了,说明美国国内是有战略收缩的需求。从经济角度而言,美国战略收缩保存实力,为下一次再扩张做准备,其实不失为一条好的策略。但是,疫情来了,希宗上位。
希宗上位,控制疫情,对内为了经济好看,大水泛滥,在位发的钱超过美国过去十年,对外,团结盟友。然而,结果都不太理想。
美国的疫情控制政策沦为摆设,还不如特总时期直接摆烂。发了那么多钱,2021经济增速还不如一些欧盟国家,当然这是建立在美国2020增长基数比欧盟高的基础上。可是,美元可是全球货币啊,全球硬通货,美国可是蓝星第一,那么好的条件,你的经济增速不是理所应当应该比欧盟国家比如法国好吗?法国2021经济增长7个点,美国还不到6个点。
希宗在位除了疫情和经济,另外,还有几件大事,估计也要名留青史了。
其一就是阿富汗大撤退,美军灰溜溜的滚出阿富汗,就连外交部都来不及撤。那张美军撤退图,估计要青史扬名了。
其二就是乌克兰战争,放了那么多的嘴炮,对于俄罗斯除了经济制裁,束手无策,一时之间,小弟们人心惶惶,不得不派人赶到弯弯,好好安抚这傻鸟。
阿富汗,乌克兰战争对于美国实力和信用其实是重创,从中长期来看,蓝星人除了一些傻鸟,还有谁会相信美国可以保护他们?
就算短期美元指数上涨,补充下人民币对美元反而还在涨。从中长期来看,经济大水泛滥,疫情控制一塌糊涂,阿富汗大撤退,乌克兰战争都是对美国实力和信用的重创。
南溪·佩洛西和帕特里克·莱希两人,准备好给共和党的政敌让出位置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