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这个新闻我第一眼就觉得有点猫腻,irs啥时候会这么拉垮了。要说延税我还能理解,逃税1630亿美金?这是既小看了1%也小看了irs啊。
自认作为对美国税务还是颇为了解的我去找了一下原文,果然目的在下面:
An $80 billion increase in the IRS’ budget over the next 10 years will be used to help increase tax enforcement, as proposed by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hav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rovide third-party reporting, so the IRS can focus their efforts on sophisticated tax evasion.
irs在未来十年得到额外800亿美金拨款来加大征税力度。财政部要搞钱嘛,总要编个故事。
美军吹敌方牛逼搞预算可能还是和irs学的。
每天一个印钞小技巧。
不懂不要瞎说。1630亿是在侮辱美国前1%的人口。
美国前1%的人口有340万,平均差不多一人偷税漏税5万?
实际上湾区我认识的小孩脑子活的,注册个电商小公司,一年偷税漏税都能2、3万。你相信美国前1%跟个90后中国无身份年轻人差不多?
随便一个中餐馆,每年偷税漏税都是十万美元以上级别的。其实这也不需要任何智商和脑子,就说“Cash Only”(只收现金)就行了,鬼知道你卖了多少饭来了多少人。我记得芝加哥有个著名的80年代来美的厨师出身大老板,开了好几家酒楼,后来听说被抓了(当然最后补缴税款免罪),因为他的某个大酒楼,一个月营业额报了6000美元……
这是把美国人当傻子了。再普通的一个餐馆,一天营业额怕是也有6000美元,这不是一抓一个准么?其实也并不是说这人就傻,白手起家老板怎会有傻的,只是说美国偷税漏税严重嚣张到什么地步。
“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如果按资产算,多年前我看到的门槛是资产1100万美元,我估摸着现在印钱这么猛,怎么也得到1500万了。如果按收入算,才42万美元一年——就算放水后估计45万?50万?
但感觉如果按收入算,如果不参加上市公司、投资没有大成功,前1%的家庭积累到55、60岁,好像资产不见得能突破1000万美元,当然300-500万问题不大只要不作死(吃官司、离婚、瞎搞)。
可见,美国的特点就是:想靠工资发财是很难的,华裔第一代移民来到美国做到工资前1%的难度,要远远小于做到资产前1%。前者基本上两个湾区初中级码农结婚(不限男女)组成家庭就做到,但后者需要相当多的努力和长期规划。
多年前我觉得不公平,但现在只能这么理解:第一,这种税赋制度,本身鼓励创业和开公司,而不鼓励打工和高薪——或者说,中餐馆老板虽然偷税漏税,但人创造了职位和服务,承担决策风险,使得经济更有活力;第二,美国历史稳定,财富从来不重新分配,所以积累的资产是相当大的数字,使得控制资产的人足以有能力影响税法和执行;
所以打工人就只能挨刀子、交重税。如果不服气,请自己创业,哪怕开个加油站、开个小餐馆,也可以大量避税。这是他们的玩法。有意思的是,华人为什么爱买房子也可以这样解释:同样高薪职位,不会投资的白人年轻时享受但年老时容易因为收入下降而变穷;华人生性节俭、未雨绸缪,在有高薪收入时会把“工资”转换为“资产”(房屋),在当前重资产轻工资的玩法下就会更有利。
然而美国前1%当然不会只有千万美元资产那么low,那最多是上产和小富。其实美国巨富们避税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具体做法多如牛毛,比如亚马逊赚那么多钱,人每年愣是报亏损,或是把钱存在美国之外,CEO和创始人更不必说,那是最安全最舒服的一群人。
有些人说那些人有钱了就做慈善。但你想:比尔·盖茨不远万里去管非洲人,为啥不管管微软外边街上躺着的流浪汉呢?那些好歹也是美国白人吧?
因为有钱人做慈善,成立基金会什么的,可以给自己子女发工资啊,人有一万种办法避开遗产税和各种苛捐杂税。那些人喜欢非洲,或许因为那里可以为所欲为。
我还真听华人讨论过:他们那么玩,普通人为什么不行?原因是避税也有成本,好像有人说大概资产在500万还是1000万美元以下,这种避税得不偿失;但资产越高会收益越大。
所以感觉,有钱人尤其是巨富,他们的看法和思路跟普通人是没有交集的,其实当成两个物种也许更好些。比如巴菲特说过什么“我交的税还没我4万年薪的秘书多”,其实你觉得他傻、直白、爱国?不是,我觉得他即使故意拿自己开涮,鼓励增加税收,最后加税一定也加不到他头上。
但另外还有一个反直觉的事实就是:尽管巨富避税人人皆知,但从绝对数字上看,似乎大多数税款还是富人交的。
除了一个大写的穷字,还能说什么。
====补充一下 ====
我倒也不是说,这题目有问题,而是我猜严格定义来说:
这个1630亿只是 “IRS认定的前1%应该交的税款被逃掉”;
而我个人的认为是:“合法合理避税的税款”可能十倍甚至百倍于此;
因为“全美前1%”不是平均数,而是某些富豪一个人可能就避税几个亿每年,加上他们背后的信托、基金会等,数字不可能这么小。
只不过会带来如何征税的细节讨论,这我就完全不擅长了。
玩过维多利亚2的都知道,国家发展的秘密就是“富人免税,穷人拉满”。
因为富人的钱不是钱而是资本,资本可以通过投资再增殖。而这个过程中会为国家提供各种产品与就业岗位。
你必须知道一个事实,资本主义下国家依赖于资本而不是相反。
在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下,资本随时可以用脚投票。也就是通过全球化的金融体系逃亡其他国家,而他一但逃跑,国家不光要面对资本外流导致的实力减弱,更为恐怖的是产品的减少与岗位的减少。
而这两个东西一旦出问题那么,国家倾覆的危机就会出现,因为社会构成的基础将坍塌。这才是资本主义真正的不平等:资本即是选手又是裁判。
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遵循“萨伊定律”
人们卖出自己的商品,目的是为了购买别人的商品,既然大家都为买而卖,那么有供给就一定会有需求,供求总量可自动平衡。
市场会自动平衡最终达到一个完美的状态:需求恒等于供给 (Dn≡Sn),现金余额将等于零(Dn-Sn≡△M≡0)。
在资本主义市场下最终会实现:
供需平衡:资本与资本平衡。
就业平衡:资本与劳动者平衡
货币平衡:国家与资本家平衡
想象很美好,但是忽略了一点“钱不是透明的”。资本主义下“钱”是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社会符号,钱的多少决定了人的地位,甚至决定了人是不是人。正因为如此资本才会发疯似的自我增殖,为了它的增殖整个世界都将成为代价。
而萨伊平衡只考虑了货币在交易中的作用,所以认为天平两方可以平等的竞争。
但实际上由于没有“生产资料”,劳动者只能依赖于工资得到货币,换取自己的“生活资料”。所以在议价时往往不得不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一部分价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
而国家由于依赖于资本建立的生产秩序,也不得不对于资本让步。
所以事实上能平衡的只有资本与资本,而他们共同的目的就是“增殖”。他们唯一的矛盾只有增值的多少。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对于资本没有负反馈的系统。资本就像火越烧越大,需求的燃料也就越来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张,但是最终它将燃尽一切可燃物。
当资本扩张顺利的时候,国家和劳动者可以搭一下顺风车得到发展改善生活。但是当资本开始扩张开始减缓,国家与劳动者就不得不全额买单。
表现为劳动者大规模下岗,国家不得不通过贸易保护与战争来维护本国资本。
此时资本的异化已经全部完成,资本彻底成为价值本身。一切都将被估价,当然也包括人。就像马克思所说的“资本主义用交易的自由偷换了人的自由。”
人所追求的自由与平等被异化为:资本自由剥削的自由与平等受资本剥削的平等。
而题主的问题“逃税”,只是这种现实的一个表现。此时事实上“逃税”已经消失了,有的只是“避税”与“资本自由流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