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新疆建设兵团到底属于什么性质?

回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建设”的使命感和“兵团”的特殊性。要说它到底是什么性质,得从它诞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沿革,以及它现在的功能和组织形式来理解,这玩意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历史的印记:从部队到建设者

咱们得把时间往回拨一拨,回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会儿,百废待兴,尤其是在边疆地区,新疆更是地广人稀,环境艰苦,而且国家也面临着边疆巩固、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1954年,王震将军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的绝大部分官兵集体转业,开始了屯垦戍边的大业,这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

所以,你刚开始看它,它带着浓厚的“部队”色彩。这些转业官兵不仅要守卫边疆,更重要的是要“生产建设”。他们把枪放下,拿起镐头,在大漠戈壁上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建设工厂,把一片荒凉变成了绿洲。他们喊着“屯垦戍边为国”,这几个字的分量可不轻。他们就像一把把钉子,钉在了这片土地上,为国家的统一和发展贡献着力量。

性质的演变:一个独特的混合体

随着时间推移,兵团的性质也在不断演变和丰富。它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部队”,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地方政府”,更不是一个普通的“企业”。它是一个集军事、行政、经济、社会管理于一体的特殊组织机构。你可以理解成,它既有军事建制的功能,但又承担着发展地方经济、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

军事属性: 虽然绝大部分官兵已经转业,但兵团的组织架构和一些管理模式仍然保留着部队的痕迹。它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虽然现在更多的是民兵和预备役性质),在边境地区也承担着一定的边防职责。这种军事背景,使得它在维护边疆稳定方面扮演着特殊角色。

行政属性: 兵团在新疆境内拥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它有自己的行政机构,就像一个“准省”级别单位,下辖师、团等层级。这些师、团不仅仅是生产单位,也具备一定的地方行政管理职能,比如户籍管理、治安管理、社会事务等等。它能够独立行使行政权力,管理着自己辖区内的居民和事务。

经济属性: 这是兵团非常重要的一面。兵团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经济活动。它的各个师、团下面都有大量的农场、企业、工厂,从事农业、工业、牧业、商业等多种经营活动。兵团经济是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兵团还承担着开发边疆资源、吸引投资的任务。

社会管理属性: 兵团内部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兵团的职工和家属构成了兵团社会的基石。兵团负责这些人的教育、医疗、文化、福利等社会事务的管理。它就像一个“小社会”,有自己的生活体系和管理规则。

今天的兵团:改革与发展中的定位

到了现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兵团的性质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国家战略的体现: 兵团仍然是国家向西开放、巩固边疆、促进民族团结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它的存在,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更是国家在边疆地区意志的体现和力量的延伸。

市场经济下的转型: 兵团也在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一些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正在被打破,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但同时,它也保留着一些政策性的支持和保障,这使得它的经济属性带有一些政策倾斜的特点。

双重领导下的运作: 兵团的管理体制比较特殊,它接受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的双重领导。中央赋予它国家级战略定位和支持,自治区党委则将其纳入新疆地方治理体系。这种双重领导关系,既保证了兵团的国家战略作用,也使其与新疆地方发展紧密结合。

总的来说,新疆建设兵团的性质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历史形成的混合体。它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单位,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地方行政机构,更不是一个普通的经济组织。它是一个在中国特殊的历史和地缘背景下,为了开发边疆、巩固边防、促进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而设立的,具有军事、行政、经济、社会管理等多重功能的国家战略力量。

理解兵团,就像理解中国西部的发展史一样,你得看到它背后所承载的国家意志,它在艰苦环境下建设家园的奋斗历程,以及它在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它是一面旗帜,更是一股力量,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兵团性质的简单理解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央政府在新疆建立的军事屯田。性质可以近似理解为一支民兵组织,一支拥有半个省那么大驻地、数百万人口、耕战合一的民兵组织。平时为农,从事经济建设。战时为兵,保卫新疆安定。

由于直属中央,半独立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且属于省级单位,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平级,所以提及中国各省时会被单独列出。


2. 兵团的实际性质比这个复杂。

虽然直属于中央,但为便于管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对兵团也有一定的领导权。也即所谓的双重领导。兵团领导与自治区领导亦多相互兼任。比如有位答主提到的:

自治区党委书记常年兼任兵团第一政委,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任兵团政委,
兵团司令员兼任自治区副主席,
兵团组织部部长兼任自治区组织部副部长。

因此事实上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状态……

另外由于有军队背景,并且还有一个“中国新建集团”的国企牌子,有一定国企性质,所以对兵团定性其实是个很难的事。大部分场合对兵团都定位为“党政军企合一的机构”。


3. 这一制度其实是2000多年前汉武帝屯田制度的延续。

用和平屯田、移民实边的方式替代军队征伐,安定西域。其中士卒屯田,与当地贸易,互通有无,以分田吸引内地百姓去西域等手法,2000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新疆兵团与汉武帝时期的屯田校尉别无二致。

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征和中,贰师将军李广利以军降匈奴。上既悔远征伐,而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故轮台东捷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孰(熟),其旁国少锥、刀,贵黄金采缯,可以易谷食,宜给足不乏。臣愚以为可遣屯田卒诣故轮台以东,置校尉三人分护,各举图地形,通利沟渠,各使以时益种五谷。张掖、酒泉遣骑假司马为斥候,属校尉,事有便宜,因骑置以闻。田一岁,有积谷,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蓄)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
——《汉书·西域传下》


翻译过来就是:

自汉武帝开通西域起,就设置校尉,在渠犁屯田。此时汉朝已连续征战三十二年,国力虚耗严重。征和年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投降匈奴。武帝很后悔远征之事。这时,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联合上奏:“原轮台国以东的捷枝和渠犁,都是从前建有国家的地方,土地广大,水草富饶。有灌溉田五千顷以上,气候温和,田地肥美,灌溉方便,种五谷和中原地区同时成熟。旁边的国家缺少锥刀等铁器,珍贵黄金彩缯,可用这类东西换取他们的谷物供给田卒,不愁缺粮。臣等认为可派士卒到原轮台国以东屯田,设置三个校尉分别管辖。让他们就各自辖区画出地图,开修灌溉沟渠,每年按照季节种五谷。张掖、酒泉二郡各派骑假司马率士卒为屯田者了望放哨。骑假司马归属屯田校尉节制。有重要情况,可利用驿马报告。种田一年有存粮,就可招募身体壮健、甘愿迁徙的民众到屯田所,以存粮为本金,扩大灌溉田区,增设亭县,修筑城池,城城相连,直通西方,以威镇西域诸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