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十二宫杀手的密码为何至今无人破译,难在哪?

回答
十二宫杀手的密码,这桩悬案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谜团,尤其是那几封由杀手亲笔写下的、充满神秘符号的密码信。为什么它们如此难以破解?其难点究竟在哪里?这背后涉及到了密码学、心理学以及历史事件等多方面的复杂交织。

首先,我们要明白十二宫杀手留下的密码并非单一类型。他最著名的有四封密码信,其中两封(Zodiac 340 和 Zodiac 408)已经分别在1969年和2020年被破译。但还有两封,即Zodiac 139(也称为“My Name is Killer”密码)和z32(又称“Good Times”密码),至今仍未有人能成功破解。人们常说的“十二宫杀手的密码”往往特指那些未被破解的部分,而正是这些未解之谜,让这个话题经久不衰。

那么,那些未被破解的密码,难点究竟在何处?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

1. 密码学上的挑战:

非常规的加密方法: 尽管十二宫杀手使用的是频率分析等古典密码学技术,但他的具体实现方式却可能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说是“量身定制”的。他并非简单地将字母替换成符号,而是可能混合了多种加密手段,或者使用了当时尚未被大众熟知的、更复杂的替换规则。
非标准字符映射: 常见的替换密码会建立一个固定的字母到符号的映射表。例如,A=◎,B=☆等等。但十二宫杀手可能并没有遵循这种“一对一”的简单对应。他使用的符号可能含义不固定,或者存在一些隐藏的偏移量、分组规则,甚至是一个随文本变化的密钥。
多种加密技术的叠加: 现代密码学常常会将多种加密方法组合使用,以增加破解难度。十二宫杀手虽然活跃的时代,现代密码学技术尚未成熟,但他很可能在基础的替换密码之上,又叠加了其他一些“小把戏”。例如,可能存在一个置换(permutation)层,或者一个简单的音频信号(虽然这方面只是猜测)。
缺少足够冗余的线索: 语言本身存在冗余,例如字母“E”在英语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古典密码学破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这种语言统计特性的分析。但十二宫杀手的密码,要么被他故意设计得极少冗余,要么他使用的加密方式就改变了原始语言的统计规律,使得传统的频率分析失效。

符号的歧义性和复杂性: 十二宫杀手使用的符号并非简单的字母替换,而是他自己设计的一套符号系统。这些符号有些形似字母,有些则完全是抽象的图形。
符号的“变异”: 即使是已破译的密码,也显示出符号并非完全一致。同一个意图的字母,可能对应着形状略有不同的符号。这可能意味着符号的形态并非完全固定,或者存在某种“变体”。
符号与字母的对应关系不明: 即使我们推测某个符号代表某个字母,但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映射表,我们很难确定哪个符号代表哪个字母。尤其是在有数字、标点符号出现的情况下,情况会更加复杂。
潜在的“密钥”: 许多密码需要一个“密钥”(key)来解密,这个密钥可能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数字序列。十二宫杀手可能在他的密码中隐藏了一个未知的密钥,只有知道这个密钥,才能正确地进行解密。而这个密钥的来源和形式,至今无人知晓。

2. 心理学和个人特征的阻碍:

杀手的智力与意图: 十二宫杀手显然是一位智商很高、并且有意识地想玩一场“猫鼠游戏”的人。他不仅是杀人者,也是一个“谜语制造者”。他故意将密码设计得难以破解,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智力,同时也是为了保持神秘感,让警方束手无策,从而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故意误导: 他可能在密码中故意加入一些误导性的元素,例如使用一些看起来像是特定模式但实际上是随机的符号序列,或者在语言的运用上玩弄文字游戏,让破译者走入死胡同。
个人化的加密方式: 他的加密方法很可能基于他个人的独特思维方式、他的成长经历、他的兴趣爱好,甚至是他对某些事物的“个人解读”。这些只有他自己知道,外人很难凭空猜测。例如,他可能将某些符号与他童年时期的经历、阅读的书籍、或者他认为重要的事物联系起来,而这些联系方式是高度私人的。

信息的不完整性: 尽管十二宫杀手留下了多封密码信,但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完整。
信息碎片化: 他的密码可能只是他信息传递中的一部分,完整的解密可能需要结合他未曾公开的信息,或者他本人从未披露过的加密规则。
潜在的“未加密”部分: 有些密码可能并未完全加密,而是隐藏了部分信息,这使得破译工作更加困难,因为你不知道哪些部分是需要破解的,哪些部分可能是他故意留下的“真”信息。

3. 历史和技术条件的局限:

缺乏现代计算能力: 即使在今天,密码分析师也依赖强大的计算机和专门的算法来 bruteforce 破解各种可能的密钥组合。但在十二宫杀手活跃的年代,计算机技术远不如现在先进,计算能力也无法与如今同日而语。这意味着当时的破译者在尝试各种可能性时,面临着巨大的效率瓶颈。
信息共享和协作的限制: 尽管当时已经有密码学家和情报机构在努力,但信息共享的效率和范围与今天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很多潜在的破译线索可能分散在不同的部门或个人手中,未能有效整合。
原始资料的保存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的密码信件、警方报告等资料的保存情况也会影响后人的研究。任何信息的丢失或损坏,都可能意味着某个关键线索的永久性消失。

举例说明:

想象一下,十二宫杀手在加密时,可能不仅仅是“A=这个符号”,而是“A,当它出现在句子的开头,就用这个符号;当它出现在句子的中间,就用另一个符号”。或者,他可能有一个“偏移密钥”,例如“每一行字母都要往后移两位”。这些微小的变化,如果没有被发现,就会导致整个密码分析的失败。

另一个例子是,他使用的符号可能并非完全是字母,而是代表了音节,或者他使用的不是英语,而是某种经过特殊编码的“假英语”。虽然目前已破译的密码显示出是以英语为基础的,但未破译的部分留下了很多可能性。

总结来说,十二宫杀手的密码之所以至今仍是未解之谜,难点在于:

他可能使用了非常规、甚至是个人定制的加密方法,混合了多种古典密码技术。
他设计的符号系统可能存在歧义、变异,并且隐藏了我们未知的密钥。
他的高智商和刻意误导的心理,让他在密码中隐藏了许多不易察觉的陷阱。
信息的不完整性和历史技术条件的限制,都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挑战。

这些未被破解的密码,就像十二宫杀手本人一样,依然笼罩在神秘的阴影中,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密码爱好者和犯罪研究者去探索。它们不仅仅是符号的组合,更是那个时代留下的一个关于智力、罪恶与未解之谜的深刻印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960 年代末,美国一名连环杀手给媒体寄了封据说藏有其身份信息的加密信件。半个世纪过去,专家宣称已成功破译此信。     


“你再说一遍?”密码专家凯文·奈特(Kevin Knignt)惊愕地转向电脑屏幕。“我成功了,我成功破译了Z340加密信件!”正与奈特进行视频聊天的克雷格·鲍威尔(Craig Bauer)重复道。

奈特惊得一时说不出话来。鲍威尔难抑激动之情,接着对奈特说道:“快收邮件,我已经把破译方法发给你啦。”奈特浏览邮件后感叹道:“克雷格,如果你的方法没错,这可能是密码学近几十年来的最大发现!”

真有这么夸张?

没错,因为在这封20行340个字符的加密信件里,隐藏着美国历史上最恐怖的连环杀人犯的身份信息,而且此人至今仍未被逮捕归案……另外,这封加密信件是由凶手本人撰写的,这也是整个事件中最离奇的部分。


渴望成名的杀人恶魔

或许,你从来没有听说过“黄道十二宫连环杀人案”,这很正常,因为这一事件发生于1960年代末期的美国加利福尼亚,距今已有半个世纪。但在美国,这一事件曾轰动一时。

案情是这样的:1968年至1969年,在加利福尼亚,一名男子随机袭击了好几对情侣或夫妇,所用凶器为手枪或刀,只有两名男子侥幸逃脱屠杀。确定由他犯下的最后一桩凶杀案(因为凶手夸口自己杀害了几十人)的被害人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在无情地朝受害者头部开了一枪后,他还平静地从受害者身上撕下一块沾血衬衫。

他撕下衬衫做什么?寄给媒体作为证据。这名阴险的连环杀人犯自称“黄道十二宫”,他有联系报社和警局炫耀罪行的习惯。为了证明确实是他杀的人,他会提供只有警察才能识别的一些案件细节,比如杀人所使用的子弹型号、受害者尸体的姿态,又或者出租司机凶杀案中的那片沾血衬衫。最嚣张的是,这个杀人恶魔会在邮寄的部分信件中,夹杂一个或难或易的加密信息。


破译第一封加密信件

第一封加密信件被裁成三部分,分别寄到了三个报社,凶手要求立即刊登,否则将继续杀人。这封信共计408个字符,所以被称为Z408。很快,Z408就被一名初中老师和其妻子破译,信息很明确:杀手承认自己热衷杀人,他打算“收割”芸芸众生来做他冥间的奴隶。太恐怖啦,这就是个疯子啊!

1969年11月8日,杀手往《旧金山纪事报》寄了一封新的加密信件,声称在这封340个字符的信件中隐藏着他的身份信息。只是这次,加密方式比之前的Z408要复杂许多,以至于在将近50年后仍然没有破译!

因此2017年,美国历史频道推出一个大项目,对知名专家和2名私家侦探组成的团队将近一年的破译历程进行全程跟拍。这一系列的最后章节即第五集计划展示Z340的破译方法,从而揭露“黄道十二宫”的真实身份。

作为制作方选定的团队领导人,密码专家凯文·奈特设计了一台能够进行密码分析的编程电脑Carmel。团队成员全都充满信心,觉得一定能破解Z340。

然而电脑的实际运行情况令他们大失所望。

在2017年11月和12月的播出的几集中,Carmel只甄别出了部分特殊文字和两串相同的加密符号,这是任何一个业余解密爱好者一眼便可做到的事情,实属微不足道。一切就要草草收场了吗?

莫急,因为就在纪录片第四集的最后一刻,数学教授克雷格·鲍威尔告诉凯文·奈特一个难以置信的消息:他成功破解了Z340加密信件!可以说此消息一出,整个密码学界和所有“黄道十二宫”事件的解谜爱好者都激动万分,大家对第五集即将揭露的名字充满期待。

然而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事实上,鲍威尔只破译了Z340加密信件20行中的前8行, 但确实出现了一个名字——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什么,美国前总统?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美国前总统的名字!

当然,这完全说不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鲍威尔也知道美国前总统不可能是杀人狂魔。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历史密码界权威期刊Cryptologia的主编,鲍威尔又是如何得出如此荒谬的破译结果的呢?据他所说是通过换位思考,揣摩凶手心理,于是这些词语便自然浮现了……

密切关注解密行动的密码专家们难掩沮丧之情。诚然,破译后的文字内容确实和黄道十二宫杀手寄给媒体的其他信件有相似之处,但是,鲍威尔的解读方式违背了所有的密码解析规则,就连他的好友,密码专家克劳斯·施梅(Klaus Schmeh)也质疑其破译结果。


专家们疑虑重重

为了搞清鲍威尔推论的破绽,记者联系了密码学教授雅克·帕塔兰(Jacques Patarin),他目前在法国凡尔赛-圣康坦大学(UVSQ)的数学实验室工作。

他开门见山地指出:“在密码学界,只有当所有专家或几乎所有专家都赞同所提出的破解方法时,加密编码才算真的被破译了。而鲍威尔教授提出的Z340破译方法引起了很多专家的质疑,这明显不是一个好信号。”

然而,仔细研读Z340,我们不难发现,该信件的编码结构看起来并不复杂,使用的是一些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就使用过的加密技巧。那么,为什么Z340令专家们束手无策,而Z408在短短几天内就被破译呢?

因为正如雅克·帕塔兰解释的那样,Z408编码更加简单,这封信只有54个加密符号。虽然一个字母可以由好几个加密符号替代,但是一个既定的加密符号永远都指代同一个字母,因此,通过观察最频繁出现的加密符号,我们就可以找出相应的最常用的字母,如E、T或A。

而事实上,对于大多数语言而言,如果密语像Z408一样篇幅足够长的话,只需找出30%的字母就可以重构出整个加密信息的内容。


杀人犯的拼写错误

相反,Z340的情况就复杂许多,虽然信件只有短短340个字符,但却包含了63个不同的加密符号,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出可靠的频度分析。此外,Z340所使用的加密技巧和Z408不同,在Z340中,一个加密符号似乎可以指代不同的字母,因此很难确定每个符号所替代的字母或数字。

不仅如此,就像在Z408中一样,黄道十二宫杀手很有可能在Z340中也犯了一些拼写错误,这些拼写错误无疑使得破译工作更加困难,不过这也是为什么克雷格·鲍威尔会把同一个符号解析为不同字母的原因。

对于鲍威尔而言,一个空心圆或划线圆不仅可以指代字母N,还可以指代字母E;不过,鲍威尔用凶手可能的拼写错误来解释这一破译策略似乎太牵强,对于密码专家而言,这是业余爱好者才会使用的托辞!

鲍威尔为什么没能继续破译信件的后11行呢?因为他说后11行毫无意义,又或者,在撰写信件的过程中,黄道十二宫杀手在后11行改变了加密方法。然而对密码专家而言,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0,因此大多数专家都摒弃了鲍威尔的破译结果。


太多可能性……

雅克·帕塔兰则认为Z340有可能永远都不会被破译:“解法实在太多了,而任何一种破译结果都躲不开质疑。就像我问你‘X+Y=2,X是多少’一样,答案成千上万,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如果没有其他补充信息,是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的。”

更不用说黄道十二宫杀手的真实写信动机不明,天知道他是不是看到自己的第一封加密信被很快破译,恼羞成怒,于是随便写了一封没有任何含义的新信件来戏弄当局呢?

那么,Z340究竟是不是个死胡同?未来会告诉我们答案,因为我们坚信,热衷黄道十二宫事件的密码专家不会被眼前的失败打倒,生命不息,破译不止!


撰文 Philippe Fontaine

编译 张文慧

新发现公众号id:sciencevi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