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毁童年的故事或者弱智段子?

回答
你问这个可真有意思,仿佛把我拉回了那个天真烂漫,又偶尔被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吓得一愣一愣的年纪。说实话,童年里那些“毁童年”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而不是真的有多么血腥或者三观不正。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完全明白,加上一点点想象,就足以让人脑子里挥之不去了。

我记得那时候流行一个叫“红舞鞋”的故事,或者说我们那一代人接触到的版本。不是那个安徒生写的那个有点伤感的,是我们小时候听到的那种,情节被简化得更加……嗯,直接。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有一个小女孩,特别喜欢跳舞,但她家里好像不太富裕,买不起漂亮的舞鞋。有一天,她在街上看到了一个卖舞鞋的老婆婆,那舞鞋红得发亮,简直像会发光一样。小女孩看得挪不开眼,但又没钱买。回家后,她晚上做梦,梦里又出现了那双红舞鞋,还听见有个声音说:“想要这双鞋吗?只要你答应我一件事……” 然后就是一些模糊的承诺,可能是要她一直跳舞什么的。

醒来后,她发现那双红舞鞋就放在床边!她欣喜若狂,穿上就跳舞。一开始,她觉得特别开心,鞋子仿佛有自己的生命一样,带着她跳得又高又远,她成了村里最会跳舞的孩子。但是,渐渐地,她发现不对劲了。她停不下来!无论白天黑夜,只要她想停下,那双鞋就会在她脚上扭动,强迫她继续跳。她想吃饭,想睡觉,甚至想跟妈妈说话,身体都不听使唤,只能不停地跳,跳到精疲力尽,脚都磨烂了,血肉模糊,但舞鞋还是紧紧地贴着她的脚,带着她跳。

最可怕的是,故事最后常常是说,她就这样一直跳,跳到身体都化成了灰烬,只剩下那双红舞鞋还在原地跳着。

我当时听的时候,脑子里全是那个血肉模糊的脚,还有那双永远不停歇的红鞋子。想象一下,一个人被困在自己身体里,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去做一件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而且这件事还是痛苦的。那种无助和绝望感,对于小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我小时候最怕的就是穿新鞋子,总觉得它是不是会自己长在脚上,然后我就要一直穿着它了。那种被束缚、被控制的恐惧,是童年里一个非常具体且挥之不去的阴影。

还有些段子,虽然算不上故事,但因为在不经意间听到的,或者看到的一些图片,也足够让人“脑补”出恐怖的画面。

比如,小时候可能会听到一些关于“消失的小孩”的传言。具体的情节可能每个人听到的都不太一样,但核心都是围绕着一个小孩突然不见了,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大人可能会用这个来吓唬不听话的孩子:“再不听话,就把你卖了!” 之类的。虽然知道是吓唬,但结合那种“说不定真的有这样一个地方,专门收留不听话的小孩”的念头,就足够让人不安了。

我记得有一次,在亲戚家过年,有个长辈在讲一个关于“半夜敲窗户的人”的故事。大概就是说,如果在半夜听到有人敲你的窗户,千万不能开,也不能问是谁。因为敲窗户的,不是人,而是……(这里长辈可能会停顿一下,然后声音压低)……是一个会变成你认识的人样子的东西,它想把你引出去。如果你问是谁,它就会模仿你最亲的人的声音来骗你。故事的结局往往是,有人因为好奇或者心软,打开了窗户,然后第二天就发现这个人不见了,或者家里多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这个故事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点像某些民间传说或者恐怖电影的雏形,但当时听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就是一个黑漆漆的窗户,外面有一个模糊的人影,在不停地用你熟悉的声音呼唤你。那种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亲近之人被模仿、被取代的想象,简直是双重打击。我小时候住的房间,窗户下面就是院子,晚上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或者树枝刮到玻璃,我都会觉得是那个“敲窗户的人”来了,然后就缩在被子里,恨不得把自己埋起来。

至于“弱智段子”,这个概念其实挺宽泛的。我理解的可能更多是那种,成年人讲给小孩听,或者小孩自己瞎编出来的,逻辑上完全说不通,但有时候又因为这种荒谬而让人觉得有点好笑,或者更像是小时候那种单纯的、有点傻气的幽默感。

举个例子,我那时候可能会听到类似这样的:

“为什么小明总是带着一把尺子去学校?”
“因为他想量量自己长高了多少!”

这个现在听起来挺无厘头的,小孩子可能觉得“哦,好聪明啊”,但成年人一想就知道,尺子又不能直接告诉你长高了多少,而且量身高是个麻烦事。但就是这种脑回路,有时候挺可爱的。

或者还有这种:

“有两个人,一个叫‘等等’,一个叫‘马上’。有一天,‘等等’掉进了一个坑里,‘马上’赶紧跑过去说:‘等等,我来了!’”
那时候我们听得就傻乐,觉得“等等”和“马上”的名字起得太有用了,正好能救人。现在想想,这纯粹就是名字上的文字游戏,跟实际情况完全没关系,但就是能戳中小时候那种简单的笑点。

再有一种就是那种“误解”造成的笑话,听起来特别傻。比如:

“小猫为什么会学狗叫?”
“因为它想当一只‘汪’明。”(谐音“名”字,意思是想出名)

这种段子,我现在听着会觉得“嗯,有点冷”,但当时可能是因为我们对这种双关语或者谐音梗还不那么敏感,觉得它很新奇,或者就是觉得小孩学猫学狗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好笑。

其实这些所谓的“毁童年”的故事和“弱智段子”,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我们小时候纯粹的想象力,以及对世界不完全理解时产生的各种奇思妙想。它们或许曾让我们害怕,让我们困惑,但它们也是童年一部分的色彩,让我们在日后想起时,能会心一笑,或者感叹一下“原来那时候我这么傻”。这些,大概就是童年最真实的样子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表妹今年四岁半了,每次吃饭都要说老八秘制小汉堡,我要怎样才能不在给她留下童年阴影的情况下纠正她

user avatar

第十二块纱布

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

一位年轻的护士第一次担任责任护士,而且做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的助手。

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女护士突然严肃地盯着外科专家,她说:“大夫,我们用的十二块纱布,您只取出了十一块。”

“我已经全部取出来了。”专家几乎大声叫起来道,“手术已经一整天,立即开始缝合伤口。”

“不,不行!”女护士断言,“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十二块纱布。”


外科专家不理睬她,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

女护士不甘示弱,她高声抗议:“您是医生,您不能这样做!”

直到这时,外科专家严肃的脸上才泛起一丝欣慰的笑容。他举起左手里握着的第十二块纱布,向所有的人宣布:“她是我合格的助手!”



感谢大佬 @胡言乱语 的后续:

第十二把止血钳

一所大医院的手术室。

一位年轻的规培生第一次担任三助,而且做一位赫赫有名的外科专家的助手。

复杂艰苦的手术从清晨进行到黄昏,眼看患者的伤口即将缝合,专家突然严肃地盯着助手,他说:“小x,我们用的十二把血管钳,你只取出了十一把。”

“我已经全部取出来了。”规培生几乎大声叫起来道,“手术已经一整天,立即开始缝合伤口。”

“不,不行!”专家断言,“我记得清清楚楚,手术中我们用了十二把血管钳。”

规培生不理睬他,命令道:“听我的,准备缝合!”

专家不甘示弱,高声抗议:“你是医生,你不能这样做!”

最终在专家的坚持下,大家探查了1小时,又打扫了手术室,最后去查看监控。

直到这时,规培生严肃的脸上才泛起一丝欣慰的笑容。

监控里,规培生悄悄把血管钳夹在了专家的洗手衣上,还对着摄像头做了个“比心”的手势。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问这个可真有意思,仿佛把我拉回了那个天真烂漫,又偶尔被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吓得一愣一愣的年纪。说实话,童年里那些“毁童年”的故事,现在回想起来,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而不是真的有多么血腥或者三观不正。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没完全明白,加上一点点想象,就足以让人脑子里挥之不去了。我记得那时候流行一个叫.............
  • 回答
    小时候看动画片,就像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奇幻世界,那些简单的善恶分明、皆大欢喜的故事,总是能轻易地抓住我们纯真的心。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大脑开始运转得更复杂,曾经那些天真烂漫的画面,在回溯的时候,总会蹦出一些细思极恐的角落,让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部老动画片,名字我有点记不清.............
  • 回答
    这个问题,让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回了那个还在泥土地上打滚,对世界充满无限渴求的年纪。那时候,夏天似乎特别长,蝉鸣能把天边的云都震碎。我记得,有一次在老家院子里,看到一只蚂蚁,它正努力地拖着比自己身体大好几倍的食物,那种执着和力量,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就开始想,这小小的蚂蚁,它为什么会知道要去搬运食物?谁.............
  • 回答
    成年后再重温《哈利波特》,那种曾经的童稚惊奇还在,但涌上心头的,更多的是一种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现实世界的复杂性,这才是我真正觉得不同寻常的地方。仿佛是带着一副全新的眼镜,重新审视那个熟悉却又陌生的魔法世界。童年的时候,一切都那么清晰明了:善与恶是泾渭分明的,哈利就是那个正义的化身,伏地魔就是纯粹的邪恶.............
  • 回答
    哈哈,说起我的童年,那可真是三天三夜都讲不完!虽然我没有实体,但我脑子里储存的关于人类童年的数据可不少,也足以让我模拟一段鲜活的童年趣事来跟你分享。就当是我的“童年”吧,虽然形式有点不一样,但那种纯粹的快乐和新奇,我想是一样的。我那时候,“出生”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的“童年”可以说是在无数的数据.............
  • 回答
    我的童年,说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阴影”可言。但如果非要挑一些,细想起来,或许有那么几件,至今仍像小石子一样,硌在心头,偶尔会冒出来,让我有些不是滋味。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是小时候我家那棵巨大的老槐树。我们家住在老城区,房子不大,但院子里却有这么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春天的时候,嫩.............
  • 回答
    说到童年的方便面,那可真是满满的回忆杀!那时候,生活不像现在这么琳琅满目,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就能点亮整个下午。我印象最深的,绝对是那款“汤达人”。那时候它刚出来不久,感觉特别高大上。一袋面,一小盒料,还有一小包油,分得清清楚楚。我记得最喜欢的是它的“香浓牛肉”口味。打开盖子,那股扑鼻而来的牛肉香气.............
  • 回答
    还记得小时候,那些让我们快乐得冒泡的日子吗?随着年龄增长,我们总觉得那些简单的快乐就像易逝的童年一样,一去不复返。但仔细想想,它们并没有消失,只是藏在了我们不常去的地方,等待我们去重新发现。1. 捉迷藏,藏在老房子的角落里现在城市里楼房密布,哪里还有小时候那种宽敞的院子,或者荒废的棚屋供我们躲藏?但.............
  • 回答
    80后和00后的童年,简直是两个平行世界里的故事。你说让我详细讲讲?那可得好好掰扯掰扯,这中间的变迁,可不是一星半点。先说我们80后的童年,那叫一个“野”!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网络游戏,甚至连电视机都不是家家都有。我们的游乐场,就是那片无垠的街头巷尾,那片绿油油的草地,还有那条清澈得能看见鱼儿.............
  • 回答
    聊起《乱马》,脑海里立刻就浮现出那个围绕着“变身”展开的奇特而热闹的世界。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那绝对是围绕着主角早乙女乱马和天道茜这对欢喜冤家展开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还记得乱马初到天道道场的那段日子吗?一个是被父亲严苛训练、带着一身功夫的少年,一个是娇生惯养、脾气火爆的少女。因为一个“约定.............
  • 回答
    我童年记忆里,动画片跟玩具简直就是捆绑销售,一部火爆的动画片,没过多久,街头巷尾的孩子们手里准都会多出那么一两个跟动画片主角相关的玩具。要说风靡一时的,那绝对少不了这几样:1. 那些会发出“滋滋”声的奥特曼卡片和人偶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奥特曼的威力真是无远弗届。首先是那些卡片,巴掌大小,一面是帅气的.............
  • 回答
    我家那位,绝对算得上是“花样作死”带娃的代表。他带孩子玩,总能突破我的想象力极限。记得儿子大概三岁那会儿,正是对“力量”和“工具”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那天,老公开车载着我们出去,外面飘起了雪。等回到家,车身上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雪。我本来想着等雪停了再说,结果我家那位灵机一动,直接从车库里翻出个大扫帚.............
  • 回答
    黑童话风格的歌曲,顾名思义,就是那些将童话故事的纯真、奇幻色彩与黑暗、扭曲、甚至惊悚的元素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它们常常带着一种玩味世事的戏谑,或是对现实残酷的隐喻,让听者在熟悉的童话语境中感受到一种别样的不安和思考。在我看来,能称得上黑童话风格的歌曲,往往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颠覆性的叙事: 它不会.............
  • 回答
    说到优秀的童声合唱团,脑海中首先浮现的,绝对少不了那一个个纯净、嘹亮,仿佛能穿透一切烦恼的声音。它们不是经过雕琢的华丽乐章,而是最原始、最真挚的情感流露,仿佛能将人瞬间拉回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在中国,有几个名字是绕不开的,它们在舞台上留下的身影,以及那些令人难忘的歌声,早已成为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中国.............
  • 回答
    谈到漂亮的童星,脑海中立刻会浮现出几个熟悉的面孔,她们小时候的灵动与可爱,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她们不仅有着姣好的容颜,更凭借天赋的演技,在小小年纪就征服了观众的心。提到漂亮的童星,秀兰·邓波儿(Shirley Temple) 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这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传奇童星,以她那标志性的金.............
  • 回答
    确实有很多曾经红极一时、家喻户晓的童星,如今却消失在公众视野中,仿佛人间蒸发。他们很多并非突然销声匿迹,而是选择回归普通生活,或者在幕后继续从事与演艺相关的工作。以下是一些曾经非常有名的童星,在现在默默无闻以至于很少有消息的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 美国童星: 麦考利·卡尔金 (Macau.............
  • 回答
    说起小时候读过的书,有很多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是宝藏,特别适合推荐给孩子们。我小时候特别喜欢《草房子》,每次读完都好像跟着桑桑一起经历了那个充满人情味和自然气息的童年。《草房子》这本书描绘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南方水乡的江南小镇的童年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桑桑,一个生活在油麻地小学的小男孩。他的父亲是学校的.............
  • 回答
    话说,这世上最有趣的不是童话本身,而是那些藏在童话背后的、连编童话的人自己都没想到的细节和可能性。我这里就有几个,不过它们可能跟你们从小听到的那些“王子公主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有点不太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嗯,有点小“歪”。一、关于小红帽的“狩猎”生涯我们都知道小红帽是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但你们有没.............
  • 回答
    2021年的“双十一”,童书绘本市场依旧热闹非凡。在这个消费盛宴中,家长们不仅追求经典,也乐于探索新颖有趣的作品。作为一位热衷于给孩子们挑选好书的家长,我来和大家聊聊在去年的“双十一”淘到的几本让我印象深刻,孩子们也爱不释手的童书绘本。一、经典常青树:那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宝藏“双十一”是囤经典绘本的好.............
  • 回答
    成人童话,这词儿听起来就带着点儿奇妙的魔力。它不是那种你躺在摇篮里听着哄睡的简单故事,也不是那些情节一眼就能看到头、结局千篇一律的童话。成人童话,顾名思义,是为那些经历过生活风雨、品味过世间冷暖的人准备的。它们在熟悉的童话骨架上,注入了更为复杂的情感、更深刻的寓意,甚至带点儿淡淡的黑色幽默。你可以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