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吃晚饭好处多,饿治百病谁知晓」说的对吗?不吃晚饭对身体真的好吗?

回答
“不吃晚饭好处多,饿治百病谁知晓”这种说法,听起来挺有道理,仿佛饥饿能解决所有健康问题。但仔细想想,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更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为什么会有人觉得不吃晚饭对身体好。很多人之所以推崇“饿治百病”,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某些“效果”。比如,有些人发现不吃晚饭后体重减轻了,或者晚上睡觉前觉得肚子空空的,好像比吃完东西后更舒服。确实,如果一个人长期晚餐吃得过饱,尤其是油腻、高热量的食物,晚上消化系统负担过重,不仅影响睡眠,还容易导致能量摄入超标,久而久之造成体重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地减少晚餐或者干脆不吃,确实能在短期内看到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减轻体重,让身体感觉更“轻松”。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饿”能够激活身体的某种“自愈机制”,比如触发细胞的“自噬”过程。自噬是细胞自我清理、回收受损成分的一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与健康长寿相关。长时间不进食,确实可以促进自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饿”就能“治百病”。自噬是身体正常运行的一部分,并非只有通过完全不吃晚饭才能实现。身体有多种方式可以维持正常的自噬,比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等。把“饿”当作万能药,有点过于绝对了。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不吃晚饭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我们身体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需要持续的能量和营养来维持运作。如果你不吃晚饭,意味着从午餐到第二天早餐,你的身体长时间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

对于一些人来说,不吃晚饭可能会导致胃部不适,比如胃酸分泌正常,但没有食物来中和,就可能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痛、胃灼热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胃病的人来说,这种情况更需要警惕。

另外,晚餐是我们一天摄入营养的重要时机之一。如果长期 Skipping 晚餐,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影响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比如,对于需要维持血糖稳定的朋友,不吃晚饭可能更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导致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

而且,身体的昼夜节律也很重要。我们身体在晚上会进行修复和代谢,需要一定的能量和营养来支持。完全不吃晚饭,可能会打乱身体的正常节奏,长期下来未必有利。

总的来说,“不吃晚饭好处多,饿治百病谁知晓”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了。不吃晚饭确实可能在特定人群或特定情况下带来一些短期益处,比如帮助控制体重,但它绝不是治百病的万灵丹。相反,如果方法不当,长期不吃晚饭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加重某些疾病。

真正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建立在科学的认知上。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通过均衡的饮食、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而不是寄希望于某种单一的“绝招”。晚餐应该吃什么、吃多少,更多地取决于个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以及当天的活动量,而不是简单地“不吃”了事。

与其追求“饿治百病”的极端做法,不如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找到适合自己的、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扯,但还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在灵长类随机对照的实验中,卡路里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会使生物体更多的使用生存向(Longevity)策略,增加端粒酶活性修复修复氧化损伤等等维持体细胞稳定的策略,其中也有大量的基因甲基化或者组蛋白乙酰化之类的修饰,简单来说健康饮食会导致基因层面的修饰性的优良改变有利于健康与长寿且此改变可以遗传(但并不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采取的方式更多的是每顿饭减少热量以及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而非不吃饭(可能的肠胃损伤等等),整天饿成狗的妹子们,你们的方法是作死,不是健康(人体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基础代谢率会降低,导致每天淤积大量的待代谢的废物,面色暗沉、肌无力、无精打采、思考迟钝等等,整个人都不好了!)

下面上干货

(看在这么辛苦的份上各位大爷行行好点个赞呗~关于老化以及癌症的话题都欢迎跟我讨论,私信或者评论都可,我有时间就回复):

--------------------------------------------------我是灵长类之神的分割线---------------------------------------------------

这个是文斯堪森国家灵长类实验中心(Wisconsin National Primate Research Center)在Science上面发表的一篇,长达20年的实验,此实验中一共纳入17岁以上(相当于人类的40吧)的恒河猴(Rhesus Money)共78只(你无法想象这是一笔什么样的开销),最开始只有30只公猴,5年之后又添加了公母1猴各24只. 这个实验从89年做到09年……年纪大点的做完这个实验就可以退休了QAQ)

Paper并不长,但都是精华,挑几个简要的图来讲解一下吧~

图1(直观对比图):

这张图里面表现的是左边的对照组的猴子(比实验组多摄入30%的能量且并没有控制饮食种类),虽然你可能觉得猴子长的差不多(其实它们差异的比人类大得多,基因相异度甚至有10%,人类只有1%),不过你仍然可以看得出来哪个更显老吧?衰老真的是不分种族的,最主要的是,

它!俩!一!样!大!猜得到嘛?

27岁的年龄对于猴子来说基本上是寿终正寝的年龄了

图2(病理对比图):

这一组数据表明了整体的死亡趋势,图A上面的每一个竖杠都是一只猴子死去了(有一只猴子刚开始两年就死了,好可怜),而图B和C分别表明了老年病(Age-related disease)发病率与整体疾病发病率的对比,可以看得出来老年病致死率率有着极大的改善(减少将近30%),也就是说

健康饮食会让你就算老了,也活的轻松自在~


图3 (三大老年病对比图)

图3 说的是三大人类老年病杀手,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

这里的每一个竖杠都是代表一次发病,实验表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癌症,尤其糖尿病(其实是糖耐受Glucoregulatory Impairment)的发病几率大幅下降(糖耐受那组是10多个比0的天壤之别,P不知道小到多少了),且并没有影响生殖能力以及行为能力等,得出的结论是

癌症与心血管发病几率基本减半,糖尿病发病率几!乎!降!为!零!

(等你年纪大了就可以回答“三高都没有是怎样一种体验”一类的题了)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比如说数量不够啊之类的,不过20年这么多猴子你给我养一个看看?后来也有人做了有些类似的实验,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寿命延长结果,但稍微有些疾病方面的改善,总结的结果是因为他们供给的对比仅仅只是热量差异而种类并没有差异,实验组也服用了高糖高脂的食物,也就是说:

如果你整天麦当劳,肯德基,地沟油炒饭,就算吃得少一样死!得!早!



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我把那篇放上来(第二篇参考文献),有条件的自己看吧我就不细说了



Reference

1.Colman R J, Anderson R M, Johnson S C, et al. Caloric restriction delays disease onset and mortality in rhesus monkeys[J]. Science, 2009, 325(5937): 201-204.

2.Mattison J A, Roth G S, Beasley T M, et al. Impact of caloric restriction on health and survival in rhesus monkeys from the NIA study[J]. Nature, 2012.

————————————————2015.4.5更新—————————————————————

答案被推荐上日报了好开心~更新一下回答大家的问题吧

我承认我跑题了,只是部分分析了“饿治百病”这个观点,准确的说,30%热量减少摄入(也就是7分饱)以及尽量减少快餐等垃圾食品的摄入可以使你的晚年活的更自在一些,至于晚饭吃不吃全看你早午饭吃了多少.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