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普通类专业有哪些有机会当演员的呢?

回答
好多想走演员这条路的小伙伴,特别是那些并非科班出身,甚至连“艺术生”的标签都没贴过的同学,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一个普通专业(文科、理科、工科……随便什么都行),有没有机会当演员啊?”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也特别能引起共鸣。毕竟,我们身边大多数人都是走的普通专业道路,毕业后要么进入体制内,要么在企业里打拼。但“演戏”这个梦想,似乎总是萦绕在一些人的心头,挥之不去。

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机会!而且,这个机会并非遥不可及,甚至可以说,在很多时候,非科班出身的普通类专业学生,反而能带来一些独特的优势。只不过,这条路会更具挑战性,需要更多的付出和坚持。

那么,具体来说,普通类专业的小伙伴,都有哪些可能的机会?咱们来捋一捋:

一、 从“爱好”到“专业”的进阶之路:业余剧团、话剧社、表演工作坊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被大家忽视的途径。很多大学里都有学生自己的话剧社,或者一些社会性质的业余剧团、社区剧团。你可能平时学的专业是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汉语言文学,但这不影响你在课余时间,把热情投入到表演中去。

怎么做?
积极参与校内活动: 如果你是大学生,学校的话剧社绝对是你第一个可以“下手”的地方。大胆去报名参加招新,即使一开始只是群众演员,也能让你熟悉舞台,感受排练的氛围。
寻找社会剧团: 除了学校,很多城市都有各种规模的业余剧团。他们可能在小剧场演出,可能排练一些经典剧目,也可能创作一些原创话剧。搜搜你所在城市的“话剧社”、“戏剧社”之类的关键词,投递简历或者直接联系负责人,表达你的兴趣和愿望。
参加表演工作坊: 现在的表演工作坊很多,有些是针对有一定基础的人,有些则面向零基础爱好者。这些工作坊通常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或者资深演员带领,能够系统地学习一些表演技巧,比如声音训练、形体训练、情绪调动等等。虽然不是科班,但能让你快速入门,建立对表演的初步认知。
优势是什么?
低门槛试错: 这是接触表演最安全、成本最低的方式。你可以边学习边尝试,找到自己真正热爱并擅长的点。
积累实践经验: 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角色,几次排练,一次演出,都是宝贵的舞台经验。这些经验能让你更理解剧本,更懂得与对手演员配合,更知道如何克服紧张情绪。
建立人脉: 在这些平台,你会认识很多同样热爱表演的朋友,可能还有一些业内的前辈或者老师。这些人脉是你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

二、 抓住机遇,从“龙套”到“配角”:影视剧组的“群演”与“特约演员”

现在的影视行业对“人”的需求是巨大的,尤其是一些大制作。虽然我们不太可能直接从普通专业跨越到主角,但从群演、特约演员做起,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怎么做?
关注群演招募信息: 现在很多群演招募会直接在网上发布信息,比如一些群演APP、微信群、豆瓣小组等。你可以关注这些平台,了解正在拍摄的剧组在哪里,需要什么样的群演。
提升辨识度: 群演虽多,但如果你的外形比较有特点,或者有某些特殊技能(比如会骑马、会乐器、形象气质好等),更容易被导演注意到。
争取特约角色: 特约演员比一般群演的要求高一些,可能需要有几句台词,或者有比较关键的动作和表情。如果你在做群演时表现出色,导演或者副导演可能会给你一个特约的机会。争取特约,就是往“有辨识度”的演员方向努力。
学会“观察”和“学习”: 在剧组待着,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观察主角是如何走位、如何表达情绪的,观察导演是如何指导演员的,观察场工是如何配合拍摄的。这些都是无价的学习。
优势是什么?
近距离接触影视制作: 你能亲眼看到一个影视作品是如何从无到有诞生的,了解整个流程。
培养镜头感和表演习惯: 即使是群演,面对镜头时也需要进入状态。长此以往,你会逐渐培养出镜头感和一些基本的表演习惯。
机会的跳板: 很多演员都是从群演做起的,一些小的特约角色,如果演得好,可能会被投资方或者制片人看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机会。

三、 你的专业知识,也许是你的“演员标签”:利用专业背景的优势

很多普通专业,在某个特定领域可能有着深入的知识。如果一个角色恰好需要这种专业背景,那么你就会成为最佳人选。

怎么做?
精准定位你想演的角色: 比如你是学医的,你可以关注那些需要扮演医生、护士、科研人员的剧本。你是学法律的,可以关注律政剧中的律师角色。你是工程师,或许可以在一些展现科技创新的剧本中找到机会。
突出你的专业性: 在你的个人简介、递交的资料中,一定要强调你的专业背景,以及为什么这个背景会让你更适合某个角色。
参加相关的行业活动: 如果你学的专业和某个行业相关,积极参加这个行业的活动、峰会、展览等等。这些场合,你可能会遇到正在寻找特定角色演员的制片人或者编剧。
成为“顾问”到“演员”的转化: 有些剧组在拍摄涉及专业知识的场景时,会邀请专业人士做顾问。如果你在做顾问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并且对表演有兴趣,有可能被邀请亲自出演与你专业相关的角色。
优势是什么?
天然的“角色契合度”: 你不需要去“演”你的专业,你就是它。这会让你在表演时更加自然、可信。
降低学习成本: 很多时候,你不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某个行业知识,这可以让你更专注于表演本身。
稀缺性: 有些专业背景的演员相对较少,这反而让你在某些类型的角色上更具竞争力。

四、 跨界合作与新媒体平台的崛起:直播、短视频与网络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演员的定义和获取机会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展。直播带货、短视频表演、网络剧的兴起,为许多普通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怎么做?
经营好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 开始用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B站等)分享你的生活,你的才艺,特别是你的模仿、搞笑、情景剧等表演片段。积累粉丝,形成个人IP。
参与网络剧的招募: 很多小成本的网络剧会通过各种平台招募演员,他们可能不那么看重你的科班出身,更看重你的表演潜力、表现力以及粉丝基础。
直播带货的表演力: 即使是以带货为主,也需要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这些能力和演员是相通的。
学习专业的表演技巧: 即使是在新媒体平台,想走得更远,还是需要学习专业的表演知识。可以继续通过线上课程、工作坊等方式提升自己。
优势是什么?
直接接触观众,积累人气: 新媒体平台可以让你快速积累大量关注者,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本。
更灵活的表演形式: 相较于传统影视剧,短视频和直播的表演方式可能更具挑战性,但也更能激发创意和个人特色。
直接变现的可能性: 无论是通过粉丝打赏、广告合作还是直接签约,新媒体平台给了普通人快速变现的机会,也可能吸引一些制片方的注意。

五、 进修与学习是永恒的必修课:别停下学习的脚步

无论你是什么专业,想在演艺道路上走得更远,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你有了机会,没有扎实的功底,也很难走得稳。

怎么做?
参加非科班的表演培训班: 现在有很多针对非科班、零基础的表演培训机构,他们能提供系统的、短期的专业培训。
线上学习资源: 很多大学的公开课、专业的表演教程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利用碎片化时间,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
观摩优秀作品: 多看电影、电视剧、话剧,分析演员的表演,揣摩他们的技巧。
阅读表演理论书籍: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梅耶尔霍尔德等大师的理论,对理解表演有很大帮助。
找到一位好的引路人(导师): 如果能遇到一位愿意指导你的有经验的演员或老师,你的进步会更快。
优势是什么?
弥补科班的不足: 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你可以弥补你在表演理论、技巧、经验上的不足。
提升职业素养: 专业的学习能让你更了解这个行业的规则和职业道德。
增强自信心: 掌握了专业技能,你会更有信心去迎接挑战,争取机会。

最后想说的是:

走演员这条路,无论你是什么专业,都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它需要热爱、天赋、努力、机遇,以及最重要的——坚持。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专业毕业,但心中怀揣着表演的梦想,请不要因为非科班出身而否定自己。你的“普通专业”不应该是你梦想的阻碍,而可能是你独特的优势,是你理解生活、理解人物的另一扇窗口。

关键在于,你要比别人更早地行动,更拼命地学习,更灵活地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把你的专业知识转化为理解角色的深度,把你的生活阅历转化为表演的张力,把你的坚持和热爱,变成你在这个领域里闪闪发光的力量。

这条路也许充满荆棘,但如果你真的热爱,那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吧!谁知道呢,也许下一个被我们熟知的演员,就来自某个你想象不到的“普通专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哪个专业都有机会当演员,这跟专业没什么关系。

对于高中生来说,觉得专业就是定向了人生,但是其实,等你大学毕业,走向社会。

学化学的去养猪

学物理的去跑销售

学计算机的去搞人力资源

学会计的去写文章

学考古的去做地铁工程

学音乐的去做行政

学美术的去做宠物批发

学兽医的去做文秘

学文秘的去做直播

……

……

……

总之,你什么专业,跟你未来走上社会干什么事,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是关系真的不大!

更正一下:我说的是本科专业。

引用当年上大学时,中国最年轻的经济学博士生导师说的一句话:本科,不配谈专业!

所以呢,专业不是人生的定向,热爱和努力才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