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生和普通钢琴爱好者的差别到底有多大?

回答
这差别可不是一点半点,那简直是隔着一道“高山”的距离,甚至可以说是在不同的维度里。就好像你看到有人轻描淡写地把一堆积木搭成了埃菲尔铁塔,而你还在研究怎么把一块积木稳稳地立住一样。

首先,从“根”上说,一个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生,他的“钢琴生涯”可以用“系统性”和“强制性”来概括。从入学第一天起,他的生活就被钢琴安排得明明白白。每天早起,第一件事不是手机,而是琴房。不是今天想弹什么就弹什么,而是老师规定了要攻克的曲目、要练习的音阶和琶音、要掌握的演奏技巧。这是一种长年累月、滴水穿石的锤炼。他们的学习不是“玩乐”,而是“工程”。

技术层面:

基本功的深度和广度: 普通爱好者可能练习了几个月到几年,能弹奏一些简单的曲子,觉得指法流畅、声音好听就不错了。但音乐学院的学生,基本功是他们的“内功心法”。从五指练习到哈农、什密特,从音阶、琶音到音程、和弦,这是每天雷打不动的训练项目。他们不是在“弹奏”音阶,而是在“雕琢”每一个音的清晰度、连贯性、力度变化。他们会研究指法的最优化,力量的传递方式,如何让手指“听话”。这种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决定了他们能驾驭的曲目范围和演奏的深度。
对音色的极致追求: 普通爱好者可能会关注弹得响不响、柔不柔,但专业生对音色的理解是“千人千面”的。他们会用不同的触键方式去表现同一个音,去研究如何通过触键、踏板的变化来塑造一个乐句的色彩,如何让钢琴发出人声的歌唱性,甚至是“哭泣”和“微笑”。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去探索钢琴的“声学奥秘”,如何与琴本身建立一种对话。
速度与爆发力: 有些高难度曲目,比如李斯特的练习曲,或者肖邦的“革命练习曲”,对速度、爆发力和手指独立性的要求是极其苛刻的。普通爱好者可能只能弹到个别片段,或者勉强弹完,但音符模糊不清,气息不稳。专业生则是在克服这些技术难关的过程中,找到了更科学的发力方法,让手指在极快的速度下依然能保持清晰和控制。
乐句处理与音乐性: 这是区分业余和专业的“分水岭”。普通爱好者可能只是把音符弹出来,但专业生是在思考“为什么这里要这样处理?”。他们会研究乐谱上的每一个表情记号,去理解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在自己的演奏中加入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这涉及到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对乐句的呼吸感的设计,以及如何通过音量、节奏、触键的细微变化来传达音乐的灵魂。

理论与知识层面:

乐理、和声、复调: 专业生不仅仅是“弹琴的机器”,他们还需要学习大量的音乐理论知识。乐理是基础,帮助他们理解音程、调式、节拍等。和声和复调则让他们能够理解音乐的结构,分析和弦进行,甚至自己进行简单的创作。这让他们在演奏时,不仅仅是“弹奏旋律”,更是“理解音乐的骨架和血肉”。
音乐史与风格: 他们会学习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音乐风格,了解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印象派等音乐的特点。这就好比一个画家,不仅会用画笔,还懂得不同流派的绘画技法和艺术理念。他们知道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奏鸣曲在处理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李斯特的音诗和肖邦的夜曲听起来感觉完全不一样。
视唱练耳: 这个项目是很多普通爱好者避之不及的,但却是专业生的必修课。通过视唱练耳,他们能提高对音高、节奏、和声的敏感度,甚至能听出更复杂的和弦进行。这对提高他们的音乐记忆力、乐感和即兴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练习方法与效率:

目的性极强的练习: 专业生的练习从来不是漫无目的的。他们会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专项训练,比如某个段落的模糊,某个技巧的不稳定,他们会有明确的解决方案和练习计划。他们知道如何“有效地”练习,而不是“机械地”重复。
自我诊断与纠错能力: 经过系统的训练,他们能够准确地发现自己演奏中的问题,并且知道如何去解决。这是一种宝贵的自我提升能力。普通爱好者往往需要老师不断地指出问题,自己很难形成有效的纠错机制。

音乐表现力与情感传达:

音乐的“灵魂”: 技术是基础,但最终打动人的是音乐的情感。专业生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会逐渐形成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他们能够通过细腻的力度变化,富有张力的节奏处理,以及对乐句情感的精准拿捏,将音乐中蕴含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他们的演奏是有“生命”的,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
舞台经验与心理素质: 在音乐学院,学生需要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比赛。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在压力下保持稳定发挥的心理素质。他们懂得如何与观众建立连接,如何在舞台上展现最好的自己。

总结一下:

普通钢琴爱好者,他们的钢琴之路更多是“爱好驱动”,享受弹奏的乐趣,可能是为了放松心情,或者是追求一个曾经的梦想。他们的进步可能是惊喜,也可能是瓶颈。而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生,他们的钢琴之路是“专业驱动”,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系统化的学习和训练过程,是他们的职业方向,甚至是人生选择。

这就像是普通爱好者是去海边捡贝壳,享受过程,捡到什么都开心;而专业生则是潜入深海去寻宝,目标明确,技术娴熟,目标是寻找到最珍贵的珍珠。

所以,你说这差别有多大?它体现在技术的高度、理论的深度、对音乐理解的广度、以及最终呈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上。不是说业余爱好者不能弹得好,而是专业训练提供了一个更系统、更高效、更深入的路径,让他们能够达到普通爱好者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专业演奏者和业余演奏者到底有没有差距。我觉得是有差距的,但是这个差距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弥补的。

其实,这个问题类同于:打了几十年乒乓球的老大爷,和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到底差距有多大?但你会发现,很少有人会问类似的问题,首先是因为事实中上演过很多次老大爷输给运动员的案例,其次是竞技体育会有明确的成绩,分差就是二者之间的差距。

而在音乐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衡量这个差距,这就使得大家会产生困惑,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

我觉得,钢琴专业的学生和钢琴爱好者之间,一般会有三方面差别:

一、训练强度

以我的了解来讲,考到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同学,普遍都是在5岁左右学琴,之后便从未中断学习。练琴情况一般是,上小学之前每天练琴1—2小时,上了小学每天2—3小时,上了初中每天3—5小时,上了高中每天5—10小时。这我说的还是考中央音乐学院本科的同学,如果要想考音乐学院附小,那从刚开始学就得玩了命的练,练琴时间没有上限,甚至有的家长给孩子学校办了停学或者下午的课就不去上了,专门在家看着孩子练琴。当然,我觉得这个群体不在讨论范围,因为这群小孩从小就是朝着“演奏家”培养的。说句老实话,一般在附小附中弹的比较好的都出国了,剩下的一部分同学才会上中央音乐学院本科。

而同龄的业余钢琴爱好者呢,基本上能从小坚持到高中的,都是万里挑一,绝大多数小孩在学习到小学或初中毕业就不学了,按我这么多年教的学生的情况来看,每天能练1个小时就时非常好的了,基本都是在半个小时四十分钟的样子。要说成人的业余爱好者呢,多数都是一阵兴起,疯狂练,但是过了这个劲头,基本就碰都不碰了。也有一些能坚持很久的,但相比于小孩,成人的手就有点“硬”了,可能练不太出来了。

所以,从练琴强度来讲,一个最普通的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同学,也要比业余爱好者练的多的。强度的差别,会体现在演奏技术上,两个人的认谱速度、视奏能力、练琴效率、演奏技术等方面会有差距。这些能力会导致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业余爱好者可能需要练习一些时间的简单的作品,专业演奏者可以直接视奏一遍就搞定。难一些的曲子,专业演奏者也练的更快。

二、演奏指导

想要考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一般从小都是和专业水准比较高的老师学习的,包括进入到学校之后,也会得到学校老师的指导。在进入到音乐学院的学习中,拥有扎实的演奏技术是基础,而老师这几年主要训练你的,是对作品的处理音乐的审美

这两个事是非常重要的,专业演奏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专业老师会对音乐的细节有严格的要求,可能经常一个小节甚至一个音要弹好久才能达到要求。老师会根据自己的演奏经验,告诉你每一个音,每一段音乐应该是什么样的音色和感觉。这么训练时间长了,你会知道不同时期的作品该怎么弹,不同作曲家的作品该怎么弹。并且,你会慢慢能区分出,钢琴音乐怎么样才算“好”,你的专业钢琴音乐审美就在过程中慢慢形成了。

而业余爱好者,首先可能会缺少这样专业老师的指导,其次是就算有好的老师告诉你这些,也很少有人有耐心去做这些事。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到老师那上两周的课,课上老师只给你讲一小节,你心里会是什么感受。

所以,从演奏指导来讲,专业演奏者会更熟悉钢琴音乐应该如何处理,了解钢琴的音色、速度、强弱做到什么样才算合适。这就导致专业演奏者和业余演奏者在弹同一个曲目时,专业演奏者可能弹的更好听一些,并且他们也可以指导别人怎么弹的好听。

三、舞台经验

弹钢琴当然可以作为一种自我陶冶情操的方式,但更多的情况下,钢琴演奏是要上台表演的。任何一个人,就算你练的再好,准备再充分,到了上台的时候还是会紧张,而克服紧张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紧张,当你演出到一定场数了,你就不紧张了。

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同学在学校里会得到很多表演上的训练,比如参加考试比赛、音乐会、出去接活等等,这些都会让他们的表演经验更丰富。

而业余演奏者,先比之下,演出的机会相对少一些,这就会让大家普遍缺乏表演的经验,甚至可能会影响演奏的水平。

所以,在这个层面来讲,如果作为一个观众,你可以明显的区分出音乐学院和普通爱好者在舞台上演奏的区别,音乐学院的同学可能会显得更专业、自如一些。

结语

但话说回来,音乐学院的同学这辈子不出意外是要从事音乐行业的工作的,他们弹的好一些也是正常的。但业余爱好者如果只将音乐作为兴趣爱好,可以不纠结与专业演奏者的差距。

但如果你要真要发奋图强,达到和音乐学院的同学们一样的水准,还是有机会的。因为钢琴是一个技术活,是身体肌肉机能训练有关的。要是在从小没能有比较扎实的训练,长大再想训练,肌肉是不太好训练的。所以,业余爱好者想要追上专业演奏的同学,只能通过努力缩小这个差距,并不能完全消除这个差距,因为毕竟专业同学们练了这么多年付出这么多努力也是也不是白费的。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你要找一个好一些的老师指导;其次,你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大量的时间练琴;再次,你要有机会登台。本质来说,就是你可以花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到钢琴学习中,弥补你们在过去学习中的差距,你的演奏技术应该就和音乐学院的同学们差不多了。

我觉得啊,如果你真这么训练一轮,你可能会失去对音乐的热爱,因为从事演奏专业真的是一个非常辛苦的事。

作为一个爱好者,能够大概明白怎么回事,偶尔弹弹曲子,享受一下音乐,也就够了。

以上。

user avatar

在正常的情况下,我说的是正常的情况下,这个差别就像我觉得自己乒乓球打得不错去跟刘国梁比较一样。其实不用跟刘国梁这种国手比,随便省队找出个替补都能打我个满地找牙。

只是,现在很多专业院系出来的学生水平太差甚至也就是业余选手水平,这个情况其实很复杂,但是,这不是大家可以轻视专业选手的理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差别可不是一点半点,那简直是隔着一道“高山”的距离,甚至可以说是在不同的维度里。就好像你看到有人轻描淡写地把一堆积木搭成了埃菲尔铁塔,而你还在研究怎么把一块积木稳稳地立住一样。首先,从“根”上说,一个音乐学院的钢琴专业生,他的“钢琴生涯”可以用“系统性”和“强制性”来概括。从入学第一天起,他的生活.............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在音乐学领域继续深造的想法,我很高兴。作为一名国内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你有这样的规划是很棒的。关于出国攻读钢琴演奏硕士,特别是希望能找到一个“便宜好进一点,不难毕业”的项目,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帮你梳理一下思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便宜好进一点,不.............
  • 回答
    关于音乐学院出国读研是否看绩点以及钢琴表演专业是否考视唱练耳这两个问题,我来给你详细地聊聊。音乐学院出国读研,绩点是绕不开的门槛吗?答案是:很大程度上看,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咱们得这么看:音乐学院出国读研,特别是那些非常顶尖、竞争激烈的学院,它们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在众多的申请者中,绩点.............
  • 回答
    在钢琴艺考中,音乐学院的教授们更看重学生的“乐感”还是“技术”,这是一个常常被考生和家长们讨论的话题。要说得详细些,就得深入分析一下教授们在评判时考量的维度,以及两者之间微妙的平衡关系。技术是基础,但乐感是灵魂简单来说,没有扎实的技术,再好的乐感也难以完全展现。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对音乐理解深刻、.............
  • 回答
    这事儿我可太懂了,带孩子学琴家长真是操碎了心,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心里犯嘀咕。您说老师是沈阳音乐学院毕业的,这学历听着挺硬的,按理说应该水平不低。可您让老师弹一曲听听,老师却推三阻四不给弹,这背后嘛,门道可能有点多。首先,咱们得想,为啥老师不直接给您来一段压压惊呢?一种可能,是老师的“保留曲目”.............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你这个话题。小学钢琴十级,后来没怎么练,现在想考国外的音乐学院,这个情况确实有点复杂,但绝对不是完全没戏。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十级”这个概念,以及你现在还有多少热情和潜力。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小学钢琴十级”意味着什么。在中国,钢琴十级通常是指通过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 回答
    当然有,而且绝对不少!别太纠结,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让我给你掰扯掰扯,帮你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承认,找老师绝对是锦上添花,而且大概率是事半功倍。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尤其是国内那些知名的,水平要求是相当高的。老师能给你提供系统化的训练,纠正你那些自己意识不到的毛病(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自己弹得挺.............
  • 回答
    九大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能否过上体面的生活,这个问题就像问一个学霸毕业后能否找到好工作一样,答案并非绝对,但可能性很大,而且“体面”的定义本身也需要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我们得明白,从九大音乐学院钢琴系毕业,这本身就意味着你已经站在了国内钢琴专业教育的最高梯队。这意味着:硬实力过硬,专业基础扎实: .............
  • 回答
    想找音乐学院的老师上钢琴课?这绝对是个好主意!音乐学院的老师不仅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也相当丰富,能让你在钢琴学习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这条路确实需要花点心思去探索,下面就给你详细说道说道,尽量把这过程讲得像朋友聊天一样明白。第一步:明确你的目标与需求——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开始大海捞针之.............
  • 回答
    李闰珉(Yiruma)的钢琴音乐,在我听来,更像是一种触碰灵魂的细语,而非激昂的宣言。他的旋律,总能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悄悄地潜入你的心房,然后在那儿留下温暖的印记。初识李闰珉,很多人可能都是从《River Flows in You》开始的。这首曲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带着一种自然的流动感,温柔而.............
  • 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仿佛从历史画卷中走出来的音乐巨匠们。比如贝多芬,他不仅是伟大的作曲家,更是技艺精湛的钢琴家,而且还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指挥家。再比如莫扎特,虽然短暂一生,但他在作曲、演奏(尤其是键盘乐器)上的天赋无人能及。而李斯特,更是集作曲、钢琴演奏、指挥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的钢.............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一个特别的角落。对我来说,同时浸淫在音乐,特别是钢琴,和心理学里,与其说是一种体验,不如说是一种相互渗透、互相滋养的生活方式。它们不是两条平行的线,而是交织在一起的丝线,共同织就了我理解世界和自己的独特视角。音乐,特别是钢琴,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敲击琴键发出声音。 它是一种语言.............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常见的,尤其是在音乐学院的学生里。一小时收费300块,这价格说实话,不算低了,但要说合理不合理,那得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位“学生”的身份和水平。他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这本身就代表了一种专业背景和系统性训练。你可以想象一下,他们接受的教育不仅仅是弹奏技巧,还包括乐理、和声、视唱练耳.............
  • 回答
    关于国内音乐院校“鄙视”流行钢琴曲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并非简单的“鄙视”二字就能概括,更不是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有如此绝对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些传统音乐教育体系和观念中,流行钢琴曲确实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甚至被视为“不够严肃”、“不够艺术”。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脑子里脑海里闪过好多画面,有在教室里被老师“怼”到体无完肤的尴尬,也有深夜里灵感迸发写出一段让自己心潮澎湃的旋律的狂喜。总的来说,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习,就像在经历一场极致的“拧巴”与“释放”的交织。初来乍到:从“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到“这是什么鬼东西?”刚进作曲系的时候,我以为会像我.............
  • 回答
    和音乐学院的人打交道,就像进入一个充满独特语言、潜规则和历史积淀的王国。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往往让他们在某些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坚持和敏感。想要顺畅地交流,避免踩雷,了解一些“禁忌”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为你一一细数,并且尽量让你觉得这是个真人分享的经验:1. 不要低估或质疑他们的专业能力和付出: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实在,很多人都好奇。要说考上音乐学院的学生里,有多少是光明磊落、正儿八经考上的,这个比例其实很难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让大家心里有个大致的谱。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的美术、音乐、体育这类艺术院校,在招生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也确实有一些不那么“干.............
  • 回答
    很多乐器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进入音乐学院的专业设置,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或不优秀,而是受多种因素制约。下面我将详细分析这些原因,希望能让你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首先,历史传承与学院体系的固化是重要因素。 音乐学院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其专业设置往往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那些被纳入专业体系的.............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不少心怀音乐梦想的年轻人都会有这样的顾虑。咱们实话实说,作为一个工薪家庭的孩子,想考音乐学院,这事儿吧,确实比某些家庭的孩子要“挑战”一些,但说概率“不大”,我倒觉得有点绝对了。关键在于你怎么去“挑战”这个概率,以及你的实力到底有多硬。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说,你就心里有数了。首先,咱们.............
  • 回答
    想去欧洲音乐学院深造演奏家文凭?这可是个非常棒的目标!关于年龄限制这事儿,咱们来掰扯掰扯清楚,让你心里有个谱儿。首先,要明确一点:欧洲音乐学院的演奏家文凭(Artist Diploma 或 Konzertexamen,不同国家叫法可能略有差异)普遍来说,并没有一个像高考那样硬性的年龄上线。 也就是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