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利比亚和叙利亚天天打仗、混乱不堪,那他们打仗用的钱和粮食都是哪里来的?

回答
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战乱,其资金和物资的来源,绝非简单的“天上掉下来”或“国内自给自足”。这是一个复杂交织的体系,其中涉及国际援助、非法贸易、国家资源挪用,甚至是外国势力暗中的支持。要详细地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视角拉远,看看这场旷日持久的混乱背后,钱和粮的“供应链”是如何运作的。

钱从哪里来?—— 军费与政权维系的资金来源

在利比亚和叙利亚这样的冲突地区,维持一场战争不仅仅是枪炮弹药,还包括士兵的工资、武器的维护、情报的收集、宣传的费用,甚至是对民众的收买和控制。这背后所需的庞大资金,主要有几个渠道:

国家资源的挪用与控制:
石油和天然气(利比亚): 利比亚的经济命脉在于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在分裂和混乱的状态下,控制了石油生产和出口的武装派系,就能掌握巨大的经济命脉。无论是民族团结政府(GNA)还是国民军(LNA),都在争夺对石油设施的控制权。石油收入被用于支付士兵、购买武器、维持其控制区域的运作。
国家财政(叙利亚): 叙利亚政府虽然受到制裁,但仍然控制着部分国家财政、税收以及国有企业的收入。这些收入被优先用于支持其军事行动和保障其核心支持者阶层的利益。巴沙尔·阿萨德政府能够调动的资金,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对国家主要经济区域的控制力。
被占地区的资源与税收: 双方控制的区域,都会通过税收、对商人的“保护费”,甚至没收私人财产来获取资金。这种无序的征税和敲诈,构成了地方武装的“造血”能力。

外部势力支持(援助与军售):
外国政府的直接援助: 这是最显而易见的资金来源。例如,在利比亚,土耳其支持民族团结政府,而阿联酋、埃及、俄罗斯则被指支持国民军,这些国家可能通过提供军事装备、训练、甚至直接的财政支持来援助其盟友。叙利亚方面,伊朗和俄罗斯是其最重要的外部支持者,不仅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还在国际舞台上为阿萨德政府提供外交掩护。
非国家行为体的资助: 一些地区性大国或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可能通过秘密渠道向冲突方提供资金。这些支持可能以“意识形态援助”、“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出现,但实际目的却是推动其地缘政治议程。
军售与武器交易: 尽管存在国际禁令,但黑市军火交易依然活跃。武器制造商或中间商,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将武器出售给冲突中的任何一方,从中牟取暴利。这些交易的资金流向往往非常复杂,难以追踪。

非法贸易与犯罪活动:
走私: 武器、毒品、管制商品,甚至是人口贩卖,都是冲突地区常见的非法活动。这些活动能为武装团伙提供巨额的“黑金”,用于购买武器和维持运作。
掠夺与劫掠: 在混乱中,一些武装力量会通过掠夺民间财产、控制关键交通节点进行勒索等方式获取资金。

粮食从哪里来?—— 维持生计与战争机器的“口粮”

在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家,粮食的来源同样充满挑战,既有“合法”的进口,也有“非法”的掠夺和援助:

国家进口与储备:
政府采购: 叙利亚政府和利比亚的各个政府分支(无论其合法性如何),在有资金的情况下,都会尝试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粮食,并通过国家储备系统进行分发。然而,由于经济困难、制裁以及运输受阻,这种方式常常效率低下,且难以覆盖所有人口。
私营部门进口: 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商人或企业,也会从国外进口粮食,然后在国内进行销售。但这通常价格昂贵,只有少数人能负担得起。

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联合国及国际组织: 世界粮食计划署(WFP)、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等国际组织,是许多冲突地区重要的粮食援助提供者。他们通过国际捐赠获得资金和物资,然后尝试在冲突地区分发。
非政府组织(NGOs): 大量的国际和本地NGOs也参与到粮食援助中。他们深入到前线,为受战乱影响的民众提供食物。
援助物资的挑战: 然而,人道主义援助的效率常常受到当地安全局势、政治阻碍、援助物资被挪用等因素的严重影响。一些援助物资甚至可能落入武装分子手中,被用于收买支持者或换取其他资源。

走私与黑市:
边境走私: 邻国(如土耳其、埃及、伊拉克)的边境往往存在着非法的粮食走私活动。这些粮食价格可能比官方渠道便宜,但质量难以保证,且增加了对当地市场的冲击。
武装力量控制的交易: 控制关键交通枢纽或生产区域的武装派系,会主动参与到粮食的交易中。他们可能垄断当地粮食供应,或通过控制运输通道来收取过路费,从中获利。

农业生产的崩溃与依赖:
战争对农业的破坏: 持续的冲突、土地被占领、农民逃离家园、化肥和种子供应中断,导致当地的农业生产能力急剧下降。曾经的粮食产区可能因为战争而荒芜,使得民众更加依赖外部供应。
转向依赖性: 这种农业生产的崩溃,直接导致了对外部粮食援助和进口的巨大依赖。

总结起来,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战乱“供应链”是一个扭曲且复杂的生态系统。 资金来源多样,从国家资源的控制到外国势力的支持,再到非法贸易的黑金,共同驱动着这场战争机器。而粮食,则是在国家进口、国际援助、走私黑市以及勉强维持的农业生产之间艰难地流动。理解这场混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战斗,更需要看到其背后错综复杂的经济、政治和地缘博弈。这些资金和粮食的流向,往往也揭示了谁在幕后操纵着这场悲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利比亚和叙利亚两国都处于地中海沿岸,是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而且也是各个列强势力范围的重合点。那么很明显,从2011年一直打到今天,背后必然有其他域外列强的支持,扩大势力范围

美国是敲响丧钟的人,2011年阿拉伯之春席卷伊斯兰世界,背后得益于美国出人出钱大力支持,但他们却中途早退了。所以和很多人想象的不同,目前中东打代理人战争的主角并不是美国

截至目前叙利亚的局面,犬牙交错、各方控制区混乱一片。整体上叙利亚政府已经控制局面,打垮了自由军主力,和民主力量暂时合作,形式上号令全国。

战争至今,叙利亚有40%的人口逃亡国外沦为难民,10年的长期战争也彻底摧毁了叙利亚的国民经济与生产体系。如果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有力支持,叙利亚政府最迟在2016年会彻底崩溃。

但叙利亚外交工作做得好,他们在中东各国长期有大量的外围组织,在战争中他们都站在叙利亚政府一方。而最核心的,就是叙利亚成功拉到伊朗、俄罗斯两国的支持,才能在自身经济崩溃的情况下逐渐反败为胜,否则不说经济援助了,就连粮食和军火都是不能自给自足的

叙利亚反对派和库尔德武装也非常依赖这些「金主」们的支援。像自由军在叙北地区坚持多年,控制区内几乎全民皆兵,经济活动完全停滞,如果没有西方国家和海湾国家的经济援助,别说多年作战了,估计早就弹尽粮绝而投降了

库尔德族建立的「联邦」,在得到多国支持时十分凶悍,是屡战屡胜的常胜之师。当各国放弃他们后,在土耳其面前就节节败退,几乎是予取予求。原因也很简单,没了列强支持,他们手里的武装就是无根之水,面对土耳其这样的工业国必然会失败。而且库区本就经济衰败

以前有人算过,2016年时叙利亚自由军普通士兵薪水每月1500美元。根本就没有正常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每个月仅仅是人员薪水就要数亿美元,还不算其他消耗......如果不依靠海湾金主们,这些“民主战士” 从哪里稳定筹集这么多钱?

在目前,利比亚国民军占据优势,但民族团结政府也并非毫无余力,双方都想打,战争短期内还很难分出胜负。

从2011年以来,利比亚已经动荡了10年。虽然民族团结政府于2016年成立,该政府得到了国际普遍承认。但位于东部的国民代表大会不承认其合法性,所以内战还在持续,并且牵涉了许多其他国家,让利比亚内战实质上是大国棋盘。

利比亚在2015年就已经实质上经济崩溃,自然更没有能力供养双方拼杀,所以核心因素依然是域外大国的干涉。利比亚在地中海沿岸的位置重要,所以「内战」也会实质上牵涉许多欧美国家和周围的邻国,他们希望本方代理人获胜。

和叙利亚内战各方泾渭分明不同,利比亚各方利益复杂交错,互相关系不同,往往会出现让人大跌眼镜的场面。

同为西方国家,美国、英国、意大利支持政府军,法国、德国支持国民军。

和俄罗斯、叙利亚长期合作的伊朗,在利比亚却和美国是同一阵营。

利比亚政府原本在2017年追随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一起,与卡塔尔断交了。但卡塔尔还是选择支持利比亚政府。

俄罗斯和土耳其近年来正“恋奸情热”,但在利比亚却彼此水火不容,甚至有两方的军人直接大打出手。

法国、土耳其同为北约盟友,结果在利比亚却立场相左,屡屡爆发冲突。甚至出现了两国军舰在利比亚外海对峙。

埃及、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同叙利亚关系不共戴天,但叙利亚在利比亚内战时却选择和他们积极合作,联手对抗关系尚可的伊朗、暂时和解的土耳其。


或者说的更明白一些,这两场内战目前最大的干涉主力,就是土耳其

在叙利亚,土耳其支持自由军,打击库尔德武装。站在美国、俄罗斯、伊朗、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的对立面。并且完成了大部分战略目标:实际占领了叙利亚北部的「安全区」,重创库尔德武装,扩大了土耳其的势力范围。

在利比亚,土耳其支持政府军,基本是扛线主力。敌对阵营的俄罗斯、埃及、希腊、法国、叙利亚都出兵或准备出兵,还有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这样的大金主。但土耳其依然挫败了国民军的势头,并不断反攻,战局逐渐对政府军有利。

虽然美国没有出太多力,但余下一些国家的干涉也足以维持长期动乱了。

至于维持一场局部冲突要花的钱,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但以这些强国(至少是地区强国)来说,只是一些流水,只要能换来政治利益就无关紧要。

毕竟现在全球产能过剩,以前被各国当成宝贝的反坦克导弹,目前在叙利亚都被当成RPG在用了。利比亚只是一个800万人的小国,内战却打出了米格-29、苏-24这类先进兵器。小国获得先进武器的门槛实际上在降低,只要你投靠的国家有这些,那么不用多久你也有了

user avatar

骚年,这是21世纪了,不是19世纪也不是20世纪初,打内战的国家有一个算一个,任何一个势力派别背后都至少有一个中型国家在支持。

另外虽然打仗没生产,但可以卖国啊,利比亚虽然95%是沙漠,但人家可是正经的石油出口国,军阀们控制住油田之后整个打包卖了不就什么都有了吗?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利比亚国民军没钱了,把原来卡扎菲时代的油田加炼油厂加码头这块地区抢下来,然后跟法国人说,这边出产的石油我以市场价5折卖你,要不要,前提是我没人会运营,你们要自己来,并且自己负责安全——你信不信第二天法国外籍兵团就会出现在利比亚国民军的附近甚至双方一起站岗巡逻。

而且卖了之后签个合同,先来个3成的预付款不是什么难事吧——一个油田一年出产的产值打1.5折那也是个天文数字,要什么没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战乱,其资金和物资的来源,绝非简单的“天上掉下来”或“国内自给自足”。这是一个复杂交织的体系,其中涉及国际援助、非法贸易、国家资源挪用,甚至是外国势力暗中的支持。要详细地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视角拉远,看看这场旷日持久的混乱背后,钱和粮的“供应链”是如何运作的。钱从哪里来?—— 军.............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深度,触及了地区政治动荡和人道主义危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确实,萨达姆·侯赛因和胡斯尼·穆巴拉克政权的倒台并没有像叙利亚内战或利比亚乱局那样引发大规模的、持续的难民潮,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1. 动荡的性质与规模:内部冲突 vs. 政权更迭 萨达姆.............
  • 回答
    战争之前的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这三个国家的人民是否幸福,这个问题远比一句简单的“是”或“否”要复杂得多。要细致地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去理解当时社会的脉络、民众的生活状态,以及幸福感这种主观感受的形成。伊拉克:石油的阴影与萨达姆的统治在2003年海湾战争爆发之前,伊拉克的民众普遍.............
  • 回答
    关于土耳其人如何看待罗姆苏丹国以前的安纳托利亚历史和安纳托利亚人,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土耳其国家认同和历史叙事的根源。要详细地讲述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挖掘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群体以及官方宣传所塑造的观念。一、 罗姆苏丹国以前的安纳托利亚:一个复杂的前奏首先要理解的是,罗姆苏丹国(大约公元1.............
  • 回答
    看待将利比亚、叙利亚难民潮的悲剧完全归咎于美国的言论,需要进行多角度、深入的分析。这种言论虽然存在,但将其定性为“归罪”,说明其通常带有指责和简化因果关系的意味。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 为什么会有“将利比亚、叙利亚难民潮悲剧归罪于美国”的说法?这种说法之所以出现,往往是基于以下一些事.............
  • 回答
    美欧在干预利比亚和叙利亚的行动背后,确实存在着复杂的动机,并且“摆脱经济危机并转移国内矛盾”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并非唯一原因。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经济危机与国内矛盾转移的考量: 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 当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如高失业率、债务危机、通货膨胀等.............
  • 回答
    客观地看待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利比亚的军事行动,需要剥离情绪化的解读,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过程、结果以及多方面的长远影响。这三场军事行动虽然都发生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但它们都对地区和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暴露了美国外交政策和军事干预的一些复杂性和争议性。以下将尝试详细地、尽可能客观地.............
  • 回答
    的黎波里(Tripoli)这个名字在地中海区域并不罕见,它既是指利比亚的首都,也是地中海东岸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这两地虽然都带有“Tripoli”的名称,但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地方,各自拥有独特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它们之间的关联更多体现在名称的共同来源上。首先,我们来看看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这座城市位于非.............
  • 回答
    俄罗斯与土耳其大军云集:利比亚战争推向新高潮的可能性分析利比亚战争,一场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的代理人战争,近年来随着外部势力介入的加深,局势愈发紧张。近期,俄罗斯和土耳其在利比亚的军事存在显著增强,引发了外界对其可能推动战争走向新高潮的广泛担忧。要理解这一情况,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两国在此地的角色、动机以.............
  • 回答
    外媒报道的“武装人员占领利比亚首都政府总部和国防部大厦”事件,如果属实,无疑是一个极其严重的信号,释放出多层面的复杂信息,指向利比亚政治安全局势的持续动荡和脆弱性。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详细解读:一、对利比亚国内政治稳定性的严峻打击: 中央权威的瓦解或被挑战: 政府总部和国防部是国家权力的核心象.............
  • 回答
    利比里亚、美国和黑人人种这三个概念交织在一起,历史悠久,也充满复杂性。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从历史的深处挖掘,去感受那些塑造了无数个体命运的潮起潮落。利比里亚:自由的灯塔,却也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谈到利比里亚,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它作为非洲第一个独立的共和国,以及它与美国之间那种独特的历史渊源。19.............
  • 回答
    理解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深入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去。简单来说,它们在量上是相等的,但这个“量”的背后,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和分析视角。更重要的是,不能仅仅将两者划等号,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生成逻辑和所蕴含的社会经济关系。我们先来谈谈“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
  • 回答
    当然,咱们来好好聊聊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这其中的门道,以及为什么有人愿意多交那笔首付。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不是一句“套利”或者“省钱”就能完全概括的。关于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是否存在“套利”咱们先说说这“套利”的事儿。理论上讲,如果存款利率比贷款利率高,那确实存在套利空间。你可以把钱存进银行,.............
  • 回答
    .......
  • 回答
    《苏联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一致》这一书名在现有的学术文献和历史资料中并不常见,可能是对某部苏联时期著作的误译、误记或误解。根据苏联历史和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背景,可以推测该书可能涉及以下主题: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国家利益与全球人类利益的统一性,或者探讨苏联模式与国际主义的关系。以下从历史背景、理论内容、.............
  • 回答
    “大局计划”:英超权力洗牌的野心与隐忧2020年10月,英格兰足球界被一份名为“Project Big Picture”(大局计划)的秘密方案震动。这份由英超六家豪门俱乐部——利物浦和曼联牵头——提出的改革蓝图,其核心在于重塑英格兰足球的金字塔结构,将权力与利益更加集中于头部俱乐部,并以此换取对英格.............
  • 回答
    利玛窦和马嘎尔尼,这两位名字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他们对中国的描述,却仿佛来自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如迷醉的朝圣者,另一个则如失望的勘探者。理解他们描述的差异,不仅是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视角,更是洞察中西文化碰撞与误读的绝佳窗口。利玛窦:文化的桥梁,抑或浪漫的想象?利玛窦,这位意大.............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