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科学家在美国得到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还比不上国内,可为什么国内科学家乌烟瘴气,而美国的科学界却引领全球呢。
第一是美国科学界的内卷不如国内严重,可以安心做自己的研究,而且基本生活也有保障,不需要考虑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第二,美国有浓厚的科学氛围,很多人搞科研就是基于爱好兴趣,并不是为了名利,相比之下,我国科学界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名利场,人们进入其中,把科研当做了追逐名利的手段,而非探究科学本身。
所以,美国社会确实不像中国这样推崇学霸,推崇学习,对顶尖科学家也不会冠以国士无双这样伟大的称号,但者不妨碍美国的科研工作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贡献。
我们可以参考另外一个例子。德国统一后,科学家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当时最受推崇的是音乐家作家这样的艺术家,因为德国人认为艺术创作和上帝创世一样,是在创造伟大的东西,而科学家是在发现上帝创造世界的奥秘,是低一等的工作,但就是那几十年间,德国涌现了一大批科学巨匠,每一个的名字都如雷贯耳。
因此,搞科学研究固然需要一定的物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那种认为每年投入巨额资金就一定会开花结果的观念是错误的,很可能和电动车界一样,沦为骗补者的狂欢,或者进口一大批顶级设备,成为高级农民工,做没有创新意义的重复性劳动工作。
为什么咱们普通人这么穷,不乏有老人上大街捡瓶子养家糊口,为了3500月薪的公务员职位可以300人强10个名额,谭谈交通让人看完潸然泪下。但是咱们的gdp依然世界第二,咱们北上广深的房价世界第一??
学好基本的逻辑学对于帮助中文社区跻身全球现代文明之列有一定帮助。
首先所谓美国如此反智,这只是一种宣传,是你被一个信息茧房所笼罩了。
必须承认一个客观现实,就是人类的智力是有巨大的差异的,尤其是面对现实世界的时候,这种差异是非常的大的。由于美国的言论自由度要高得多,这是一种真正的潜在的自由度,而不是说显性上允许你讲那些话,不允许你讲那些话,而是他们的思想自由从小就被培养过了。这种自由表现出来,就不止表现了聪明,当然也就要表现出愚蠢和反智。
美国社会所表现出来的言论的丰富度要比我们高得多。如果有人故意把他们的最愚蠢最反智的部分拿出来看,那么无疑他比我们的社会的这种愚蠢和反智的言论要多得多。比如在小学阶段,来回证明2十2=4这样的问题;又比如他们还有地平协会,来说明证明并且传播地球是平的的言论。
但是一个成熟的社会必须认识到,科技越是要发达,创新越是要多。就要越允许这种胡思乱想,胡说八道,或者“愚昧”与“反智〞。
不管是政治权力,还是资本权力,他们都有一种对思想限制与钳制的色彩。要么是为了统治,要么是为了在金融和利益上垄断,这是和他们的本性需求合在一起的。
但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为这些思想自由的维度提供保证,就能够使得这些潜在限制会不断突破,这些突破的结果就往往表现为科技上的创新。
一一一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捧场。
“反智”有时候是一种文化。比如大家都看过电影《阿甘正传》。
里边最有经典片段是阿甘因为想不清为什么要活着,就不停的跑步,然后后面就跟了一堆人开始跑。
其实这个问题是有趣的。
在这个世界上成功有很多很多的要素。
聪明按中国人古典的说法就是“耳聪目明”的意思。就是听得清看得清,反应机敏。
但是让我们回顾一下达尔文说过的话:不是最机敏的,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最能适应的,才能生存下来。
我也不会是你们的人生导师,也不会想写两句鸡汤式的教导格言。
我要说的事情非常简单。
正直、勇敢、富有同情心、 坚忍不拔、勇于追求,都比聪明更为重要。
这都是古来圣贤教我们的基本道理。
一一一
也没有什么特别要更新的,就是有一些小留学生在下面发现自己对美国的不满。
我要说的是你或者你的家庭开始就把美国美化了,事后呢当然就很失落,然后呢就表现出愤恨和逆反。
我觉得这一课其实美国给你上的很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乌托邦,没有理想之国。
科学中心的转移,大约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从德国转移到了美国。这里面有大量的政治、经济的和军事的原因。它绝对不是某个单纯的因素决定的。但是这种转移需要一些必要条件,这里边就包括了思想自由、人格独立。
但这并不等于是说美国就是天堂了,作为一个帝国不会衰落了;阶级矛盾、种族矛盾就消失了;资本、民权和政权就不相互争斗了。
一俊遮不了百丑。
还有一些人,他们远远不知道思想自由重要的重要性,然后呢不停的论证,只要你足够强大,帝国似乎就不会衰落资本或者科技、人才就会到你那里去。他们或许熟悉思想史和科技史,但是由于某种利益使然,使他们这么说;或许呢根本就是无知。
这也显然不是本文的主要主旨,那么我只谈一个情况。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国是相当发达的,是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体系和军事体系的,基本建设也做得相当好,又是世界的科技中心。
那么最后结果如何,我想大家都看到了。
美国科学的发展又不靠本土人才……
再说,中国学校里,学霸恋爱也不受欢迎啊……
问个题外话的问题,霍格沃茨要发展魔法的话,是只需要赫敏,
还是赫敏和卢娜这两种都需要?
魔法的发展,是不可能只靠赫敏这一种学霸就可以实现的,它至少也需要给卢娜这样的人以生存空间,允许他们的“胡思乱想”甚至“反智”。
科学的发展也一样,如果科研人员人人都是赫敏,却没有卢娜的存在,甚至不允许卢娜的存在,那科学发展的停滞会是大概率的事情。
实际上不只是美国民间“反智”,很多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国科研人员的言论,以现在的眼光看那同样也是“反智”的,像是“该发明的都已经被发明出来了”这种话,一听就知道很扯淡。
但“反智”不是单纯的“无知”和“迷信”,而是认为“知识无用”“读书无用”“知识分子无用”,甚至认为知识分子的科普和讲道理也是在“装B”、“故弄玄虚”和“夹带私货”,对探索发现的态度也是否定的。
一个国家或一个群体是否“反智”,取决于其获利基础和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和“教育”到底有多大的关系,如果一个国家或群体是通过科技创新发家致富的,那么该国家或群体本质上不可能真正“反智”,没有人会故意自断财路和生路。
但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或群体,其获利恰恰是基于大部分人的“无知”和“迷信”,同科技创新关系不大的话,那么在其身上“反智”的气氛自然就会出现。
现阶段的美国,恰巧两方面兼具。
一方面,科技创新确实在帮美国赚大钱,美国自身也具备比较开放的学术环境和大量的资本可供科研人员进行基础研究和商业创新。
但另一方面,让一部分美国人“娱乐至死”,却可以让另一部分美国人的钱赚的更快更多,而美国的话语权,恰恰把握在后者的手中。
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世界来赚钱的美国人,和通过让他人“娱乐至死”来赚钱的美国人,两者同时存在,这是客观事实,所以也就造成了题目描述的现象。
科技创新是个“去伪存真”不断探索的过程,如果只有“正确”的声音,那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