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特朗普称学校若推行「1619项目」,将奴隶制作为美国历史的开端,将得不到经费,你怎么看?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联邦政府将拒绝为推行“1619项目”的学校提供经费的言论,无疑触及了美国历史教育中最敏感和最具争议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理解和教授美国的起源,特别是奴隶制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过去几年美国社会围绕历史叙事、身份认同和种族问题展开的更广泛辩论的一个缩影。

“1619项目”的核心论点与背景: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1619项目”是什么。它是由《纽约时报》于2019年推出的一项大型新闻和文化倡议,旨在纪念首批非洲奴隶抵达北美洲的400周年。该项目的核心论点是,奴隶制及其遗留的种族主义是理解美国历史和塑造美国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因素。它将1619年,即第一批被运往英属弗吉尼亚殖民地的非洲奴隶抵达的那一年,视为美国的“真正”起源,而不是1776年《独立宣言》的签署。

“1619项目”试图将奴隶制及其对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造成的持续影响置于叙事的中心,挑战了长期以来将美国描绘成一个从一开始就致力于自由和民主理想的国家的主流叙事。它强调奴隶制不仅是一种经济制度,更是一种塑造了美国宪法、法律体系、种族隔离政策以及当代社会不平等的基石。

特朗普的回应及其逻辑:

特朗普总统的回应,特别是其威胁停止联邦经费的声明,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对历史叙事的“修正主义”的抵制: 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普遍认为,“1619项目”将美国描绘得过于黑暗和负面,是对美国建国原则和“伟大”传统的抹黑。他们倾向于强调美国的“建国理想”(Founding Ideals)和进步历程,认为将奴隶制作为美国历史的开端,是对国家精神的根本性否定。他们可能认为,美国是建立在独立宣言的“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之上,尽管这一理想在建国之初并未惠及所有人,但其追求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政治动员和意识形态斗争: 在政治上,特朗普经常利用文化战争来团结其基本盘。将“1619项目”描绘成一种“激进左翼”的议程,能够有效地激发那些对历史叙事变化感到不安、对“政治正确”感到厌倦的选民。他试图将自己塑造成捍卫传统价值观和美国历史“真实性”的领袖。
对教育内容的影响力诉求: 通过威胁削减联邦经费,特朗普试图对教育内容产生直接影响。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阻止“1619项目”的思想渗透到公立学校的课程中,并鼓励学校推行他所认为的“爱国”教育。这反映了政府试图在教育领域施加意识形态控制的尝试。
对“爱国教育”的推崇: 相反,特朗普政府曾积极推动一项名为“爱国主义教育”(1776 Commission)的倡议,旨在强调美国建国原则和历史上的进步成就,以对抗他所认为的“激进左翼”对美国历史的扭曲。这种倡议与“1619项目”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争议的核心所在: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

1. 美国历史的起点与本质: 美国到底是从1776年的独立宣言开始,还是从1619年第一批奴隶抵达的港口开始?是建立在理想之上,还是建立在矛盾之上?
2. 奴隶制的历史地位: 奴隶制在塑造美国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国家认同方面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仅仅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污点”,还是构成美国历史的“基石”?
3. 历史叙事的“负罪感”与“爱国主义”: 反思奴隶制和种族主义的历史,是否必然导致对国家的“负罪感”和“不爱国”?还是说,承认并理解历史的黑暗面,才能更诚实、更全面地认识国家,并最终实现更深层次的“爱国”?
4. 教育的客观性与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传授事实真相,还是培养爱国情怀?在教授历史时,我们应该优先强调什么?

更深层次的思考:

特朗普的声明虽然直接且具有政治色彩,但也迫使我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历史的复杂性: 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美国之所以是美国,正是因为它在矛盾和斗争中不断演进。奴隶制是其黑暗的起点,但同时,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理想也一直是驱动国家发展的力量。优秀的教育应该能够呈现这种复杂性,而不是选择性地强调某一侧面。
叙事的权力: 谁来讲述历史,以及如何讲述历史,都充满了权力博弈。主流叙事往往由胜利者或现有权力结构所塑造。“1619项目”的出现,正是对这种叙事的一种挑战,它试图为那些被边缘化或被忽视的声音提供平台。
对未来的影响: 我们如何理解过去,直接影响着我们如何构建现在和未来。如果不能正视奴隶制及其遗留的种族主义,就很难真正解决当代美国社会面临的结构性不平等问题。

对联邦经费的担忧:

对于联邦经费的担忧,这确实是一个实际的问题。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资金支持上,通过资金可以引导教育内容和方向。然而,将经费作为武器来压制某种历史叙事,可能会引发以下问题:

学术自由的侵蚀: 这种做法可能被视为对学术自由和教育自主性的干涉。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能够根据研究和专业判断来决定课程内容,而不是屈从于政治压力。
教育质量的下降: 如果学校因为担忧失去经费而被迫修改课程,可能会导致课程内容的僵化和片面化,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加剧社会分裂: 这种政治化的介入,可能会加剧社会在历史认知上的分裂,让教育本应成为弥合分歧的桥梁,反而成为制造对立的战场。

总而言之,特朗普关于“1619项目”的言论,是美国社会围绕历史认同和种族问题的持续争论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不仅关乎历史的教学,更关乎国家身份的构建以及如何处理其过去和现在的不平等。一个健康和成熟的社会,应该能够在一个相对开放和包容的环境中,围绕历史展开深入的对话和反思,而不是用政治力量来压制不同的声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也许,两百年后的美国历史,应该把美国分为四个历史阶段


1619-1783:北美第一奴隶帝国时期,欧洲奴隶主匪帮在新大陆的杀戮和争夺

1783-1865:北美第二奴隶帝国时期,新英格兰奴隶主的崛起和独立

1865-20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帝国时期,工业资本和美国精神的神话塑造

2030年代-2400年代:种族共和时期,回归历史真相的民族和解

或者

2030年代-2400年代:种族纷争和帝国衰亡,帝国原罪的历史轮回

我个人坚决支持1619项目,还原历史真相。美国号称自由的土地,为什么不敢把历史真相讲出来啊?这个项目需要筹资的话,我自愿捐助十美元。

user avatar

真是能闹的孩子有奶吃。

美国的开端,明明是屠杀印第安人,夺取他们的土地,让黑人一说就变味了。

而且,欧洲人之所以大量贩卖黑人来美洲,就是印第安人没法适应欧洲人带来的病毒,成批量的死亡,没法奴役。

整个美国的发家史,首先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然后才是黑人的血泪史。

现在印第安人数量少,选票少,没法成规模的闹,就被忽视了。黑人数量多,能闹,选票多,就能搞“1619项目”。

这就是文明灯塔的现状,一点也不文明。

--------

我发现很多人对美国早期历史了解的非常少,欧洲殖民者除了大肆屠杀印第安人以外,还把很多印第安人抓做奴隶。可是,在反复爆发的瘟疫环境中,印第安奴隶死亡率非常高,最后只能引入黑人奴隶。

我写这部分内容,只是说明欧洲殖民者已经抓捕印第安人做奴隶的情况下,为何还要从非洲那么远的地方运奴隶过来。

可有人却觉得我在否认对印第安人的屠杀,真是莫名其妙。

user avatar

山高县一直说美国独立战争是“北美反贼”。

然后把整个美国独立战争乃至于建国史说的一文不值。

大家觉得他是暴论。

纽约时报表示:对啊对啊,就是这样啊。

你看我弄个项目,就叫1619。


你以为山高在第二层,殊不知山高县是和纽约时报呆一起的。

由此推论:山高县在纽约时报上班。

user avatar

美国现在的情况确实不太好办,一方面有很大一部分人是不愿意放弃1776的光荣建国作为美国开端的,但另外一方面随着少数族裔人口的增长,1619的影响力恐怕也会不断增长。我认为美国不要再这样内耗下去了,最好是两方妥协采取新的美国历史叙述法,而这个历史叙述法可以和投共有机结合起来。

我先说一下投共方面的考虑。我在以前的见证文中零零星星的讲过,一旦美国投共势必联俄,然后中美俄在联合之后必须讲一个新的地球故事作为新的政治神话。这个政治神话我认为可以由三个方面组成:改元,地球三结义和三英像。我简要回顾一下。

改元,就是取消公元纪年,建立新纪元,称为世界纪元,简称世元。世元的起点是公元1945年,理由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暨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地球三结义就是中美俄三大地球英雄一起在20世纪除邪恶建功德,但之后由于误解斗了约100年,现在三兄弟冰释前嫌决定携手带动人类跃上新境界。三国需要进行一次宏大的兄弟再结义仪式,正好和改元的叙事配合上了。

三英像就是三国各推出一位英雄,分别为毛泽东、斯大林和罗斯福,然后在三国以及投靠三国的各国人口稍多的城市广立三英雄巨型雕像。

投共的以上三措施和美国内部妥协的新型历史叙事有什么关系?借着搞世元,三结义和三英像的机会,美国在历史叙事上进行断代。这个我以前也提过,就是把现有的历史分成三段,第一合众国,第二合众国,第三合众国。第一合众国从华盛顿开始到南北战争,第二合众国从林肯开始到1929年大萧条,第三合众国从罗斯福开始。第一合众国之前要不要再加一个前合众国时期从1619开始?我觉得都可以。要点在于指出第一合众国和第二合众国的种种历史包袱是第三合众国不需要背的,因为第三合众国相对于前两个合众国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重大转变,相对前两个合众国有巨大的历史进步。第一共和国的先辈要批判就批判好了,反正现在已经是第三合众国。

不仅如此,还可以借着改元的机会宣布改元就是第四合众国的开始,是美国终于走向心态成熟愿意分享愿意共同领导的时代。搞了第四合众国,不仅可以趁机做政治改革,也可以借机卸掉第三合众国的一些历史包袱。

这样搞历史叙事,那1619与1776两史观之间的激烈争端就可以大为缓解。

user avatar

双方争论的,实质上并不是对于自身文明立基合法性的追溯和反思的立场差别。

双方的立场,在根本上都是为了奠定白人统治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路径。

其中不同的,只是双方是一种以【体面的沉默】还是【高尚的喧嚣】的不同方式,来进行这种白人至上维护的形式象征的差异。

【体面的沉默】意识,来自于【从国父宣言到美国崛起】的美利坚伟大叙事的旧的光荣传统的正统性教育与宣导结果。

其根本,在于默认美利坚建国的恶劣行径是必然的和必要的文明进化过程,并以搁置矛盾聚焦为遮羞布。

【高尚的喧嚣】意识,则来自于美国成为二战后世界性主导国家带来的一种【俯视天下的权力心智】的国际意识形态掌控意志和唯吾独尊的群体纯洁性自恋。

其根本,在于认定美国文化潮流,应当是世界上最为先进和最具道德优越性的白人文明代表,从而以掀翻和清算旧辈恶行为手段,来造成一种【拯救者降临】的前卫姿态。

在美国国力强盛时,这两种意识处于一种完美互补的状态。

体面的沉默语境场中,是时而兴起的高尚的喧嚣。

高尚的喧嚣辐射面上,是持续不断的体面的沉默。

但随着美国国内矛盾的冲突激化和世界范围内套利空间日间萎缩,进而影响到国内利益结构平衡。这导致正统性和前卫意识的斗争,成为【双方认定自身是美国问题解决方案象征】的斗争。

正统性自觉是美国的底盘,前卫意识自觉是美国的冠冕。

一个里子,一个面子。

前卫意识渴望趁着美国内部疲惫不堪之际,幻想以自身力量彻底解决国内种族矛盾。正统派则认定在其天下体系不断面临冲击和挑战之时,内部定性的混乱,只会火上浇油。

但其实,双方都在互相造势,进行【美利坚民族意识自反】的炒作。

即正统派通过宣扬正统受到前卫意识的威胁,来哄骗底层选票。前卫意识,通过宣扬对正统性的种族罪恶清刷,来争取年轻选民。

但说到底,双方都在【打太极和掩耳盗铃】。

双方企图以一种【单一的黑人种族冲突】来掩盖【美国本身作为多元化民族种族熔炉的合法性基础不明】的尴尬事实。

双方企图以一种【历史性的节点和人物评价问题】,来掩盖美国本身内部的结构性的、制度性的种族歧视来源。

双方企图以一种【意识形态的冲突对立问题】,来掩盖种族矛盾背后的阶层利益分配不平衡与其国际体系主导性日渐衰退的现实挑战。

无可置疑的是,种族融合的基础,就是放下【白人至上】的根本立场。

这是当下的美国无论如何不肯放下的,无论是正统派还是前卫派。

美国现在远不是一个熔炉,它更多的是一个【种族融合和民族重塑的试验场】。种族矛盾的解决趋向,会为其内部的其他族裔的进取方向指明参照系。

美国的潜力,在于它以一种【吞噬原生民族特性和重塑新面貌的人类文明叙事体系】的建构特征存在。

充分挖掘潜力的美国,将走向无可置疑的历史性伟大。

而陷入彻底失败的美国,则会面临着分崩瓦解的必然结局。

问题在于,中国将在这两种不同的进程趋向中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user avatar

有些人号召大家学美国,复制美国的一切。从制度到文化,恨不得和腾讯抄袭同行一样copy过来。

这些人最怕的从来不是他们的否定者,他们觉得那些抱着传统不松手的人越跳约好,有一万种方法可以把那种前朝遗老一般的老顽固给骂的狗血淋头。也有一万种方法把对立意识形态形容成土包子。

但他们最恐惧的是那些一学就学全套的家伙。

他们扯一些美式优越,比如科技的高度,价值的普世,秩序的成就。

而那些人冷静的看着他们,点着头,最后问了一句:原始积累呢?我能不能学这个?

这时他就语无伦次了,说你法西斯吧,又好像骂了主子,说时代变了吧,人家说“对啊,现在该我了。”说当我没说吧,人家说“行,那现在该我说了。”

秩序中心我能不能进?是你让我学美国的,一提到要紧的地方怎么又不让学了?你在怕什么呢。

这就是现在为什么一些人宣传美国时思维短路的核心逻辑缺失。

大部分不去深究问题本质的人,更容易被眼前的感受包裹,沉醉于眼前的对比,片刻的利益,以及暂时轻抚自己的双手。他们会沉溺于最短暂的得失,把长远的规划交给别人,享受着这份福利还骂着替自己规划的人,如同巨婴。很悲哀的是,这些人有相当的规模。

美国可以制造这样的幻象,只要把美国的建国真相盖住一些,就会吸引来不少这些“唯眼前感受者了”,而那些愿意“刨根究底”和”“真正的全面复制”的嵩式人物,数量根本就不足为惧。

而且根本不需要和海贼王一样设计一个历史空白一百年。只要大部分人不愿意承认原罪,每个既得利益者的脑子里都会自动把它化作空白。所谓盖住历史,甚至都不需要毁掉资料,你不提,我不提,大家就当没有这事。

而我们脑子很清楚,我们也没想真的全学美国,我们没法复制也不想复制奴隶制三角贸易,只是想在那些宣扬学美媚美的人面前,顺着他的逻辑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就欣赏他们尴尬断片儿的样子。

“我能不能去美洲贩卖白奴,杀印第安人一样的杀光红脖子,然后完成原始积累?”

不,不能,那是法西斯。

原来你让我效仿的是法西斯啊,你不早说?我为什么不能走自己的道路?

.......


另外,在这件事里,特朗普并不愤怒。

他得到了一个机会,告诉他的支持者

“选我,我能让你们抹去原罪。”

从这个角度讲,BLM是特朗普的机遇,不一定是阻力。我甚至觉得他对此机遇的把握很低于我的预期了,他大概是让媒体撼动了部分意志。做地堡男孩的时候远低于他对机遇把握的水准。

他其实还应该更加变本加厉得抹去不堪历史,并且引起更多的BLM的奇怪提议,别人提一个他抹一个,让那些不愿正视不堪的人发现,这才是我们的救星!他这样他才能站的稳。

特朗普是不太在意意识形态的对外可信性的。他在意的从来不是美国故事本身。上次他都把入侵伊拉克的正当性给否了,已经没有什么不敢说的了。反正国内不会真的对侵略外国感到亏欠。

但是对屠杀本族人如果有太多原罪,那么白人就如切肤之痛了。特朗普当然要站出来。

我们要在这个拉锯战中,捡取意识形态的碎片。

因为对我们有利的,是这个勘破迷瘴的机会。

user avatar
History proves the white man is a devil.
Anybody who rapes, plunders, enslaves, steals, and drop hell bombs on people... ...Anybody who does these things is nothing but a devil.
The white liberal differs from the white conservative only in one way: the liberal is more deceitful than the conservative.
——Malcom X

翻译:

  • 历史证明白人是恶魔。
  • 奸淫、掠夺、奴役、偷窃、武力消灭,做出这些的就是恶魔。
  • 自由派白人和保守派白人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开明者比保守者更虚伪。

——马尔科姆·X(美国黑人运动领袖之一,主张暴力斗争)


从这一点上,我们应当夸奖瞎说大实话的川普(笑)

user avatar

欲亡其国,先灭其史。

没有了史,就没有了国家建构的基础。隔壁欧盟为什么一体化推行不下去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没有共同的历史文化,互相做买卖搞经济同盟还行,要真变成一个国家纯粹是异想天开。

独立宣言作为美国的开端是没什么疑问的,是这份宣言宣告了美国存在的合法性,确定了自由民主的基石。但问题是,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当时的美国了,国家建构的基石和实际情况之间产生了分歧。一边吸收世界各地的移民,另一边却坚持白人至上,导致新加入进来的所谓多民族融合,正在逐渐挑战美国的立国之本。

美国要么抛弃那些被歧视的种群,守住自己当前白人至上的国家建构,要么主动改变,成为一个心怀世界的多种族国家,让所有人感受平等、自由和民主,不然就只能拖着种族冲突的包袱前进,随着矛盾加深其国家建构也会被逐渐瓦解。

如果美国人自己都不能搞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美国,那美国离完蛋也就不远了。所谓分离主义本质上就是不认为我和你是同一个国家的人,所以要闹独立,一旦大难临头就会选择各自飞。

国内在这方面也可以吸取一些教训,就比如以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为代表的民族政策倾斜。这种区别对待反而会加重民族冲突,成为许多皇汉攻击的出发点,最好能改成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扶持,而不是对少数民族的扶持。以少民为理由进行优待,是把少民架在火上烤,歧视就是这样形成的。而当不同民族之间没什么差别的时候,大家也就不会那么在意民族了。

user avatar

不论拖了多久,清算最终还是要来的。清算方式有两种:

一,还钱,例如14万亿美元;

二,破产,例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有人说印第安人人少,这是错误的。美国的战争罪犯非法侵占了墨西哥的领土,并按照自己强行划定的国界把印第安人分成了印第安人和墨西哥裔(这种种族划分,既无关种族也无关文化,纯粹是侵略者按照自己非法划分的国界划分的),从而制造了印第安人人少的假象。继黑人之后,墨西哥人也应自强,向美帝讨回在自己的北方被占领土(伪加利福尼亚州,伪德克萨斯州,伪犹他州,伪新墨西哥州,伪亚利桑那州,伪内华达州等)自由旅行,自由生活的权利。

盖棺定论,盖棺方可定论。我们之所以可以毫无负担地公正评价秦始皇,是因为秦始皇及其帝国已经死了,死透了。到美国死透那天,我们也会盖棺定论,公正地评价美国的历史贡献的。而现在是不能这么做的,因为美国还没死。现在的重点在于打死美国,把棺材板盖上。

user avatar

呜呼哀哉!国将不国!

每念自此,涕泪泗流。

这是要动国之根本。

毁我大美利坚万世基业,民主党这批老杂毛,老子跟你拼了。

帝国危亡之秋,危亡之秋矣。

这就是特朗普的震怒。

美国的叙事怎么能以奴隶制开头呢?

美国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美国是一系列历史机遇经过血与火的碰撞形成的国家。

美国的开国元勋全都是大奴隶主,这样描述的最后就是美国是建立在奴隶们的枯骨之上。

虽然这是一部分事实,但是美国将如何自处?

美国赖以支撑的得国之正如何自圆其说?

诡异的是,印第安人的头皮怎么没有人提及?

美国为什么有大量的黑人奴隶?

因为印第安人几乎被灭绝了,北美大陆上找不到劳动力。

按照当时华盛顿的政策,一个12岁以下包括印第安人的婴儿和女人的头皮价值50美元。一个男性印第安人的头皮价值100美元。

这一点就被避开了。

说明这不是什么正义之举,所谓要正视历史。

而是有人要蓄谋推翻美国。

哎呀,这怎么可能?

按照洗脑说,美国每四年就是要推翻一次政府,这是民主自由的力量。

事实上,就是有人根本不满这稀烂的美国政治制度,要彻底推翻重来。

所谓思想先行,一切暴动都是从思想工作开始的。

讲一部分事实,将另一部分隐藏起来,满满的私货嘛。

说奴隶制,那么就应该先给印第安人昭雪,把国家广场矗立的华盛顿纪念碑打烂,原址上建一个高高的印第安人大屠杀纪念碑。

以此来表达悔恨之情。

再选一位印第安人的后裔,实在不好找,找一个有印第安人血统的妹子来当总统,不也是很好吗?

美国的历史真要说开始,那必须的要以第一个印第安人死于白人之手开始。

承接印第安人死亡的才是黑人奴隶。

这才是真实的因果关系。

说话不能说一半。

美国搞了几个印第安人博物馆算个什么东西?

这是在纪念亡灵吗?

印第安人的头皮是有价格的。

凭什么成了博物馆?

什么叫双标?

黑人就是一颗最好的棋子,以达成某个不可告人的目的。

什么目的?

权杖、金钱统统交出来。

有人等着急用。

在古罗马议会上,凯撒被元老一人一刀,捅死在会议厅。

凯撒死于传统势力的反扑,美国建制派将死于新力量的崛起。

所谓殊途同归。

黑人们有点兴奋的过了头。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什么角色。

完全没有不知道这场斗争最后会演变成什么?

这是元老们的战争,是一次密谋,最终会血流成河的。

凯撒死了,但是美国建制派绝不会束手就擒,要拿命来拼。

恺撒身亡后,其甥孙及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罗马帝国并成为第一位帝国皇帝。

这是罗马的历史,杀死凯撒最后会改变什么?

帝国皇帝冉冉升起。

推倒美国国之根本,最后会带来什么?

痛心疾首?

这是美国人的事情。

我愿一盏香茗,笑看浮云。

user avatar

知道什么是“颜色卫兵革无可革,革到自己头上”“吃掉尾巴填饱肚子”了吗?

匪帮这个判词,你以为只是随性而发,张口就来的?这是被掩盖了几百年的,对美国这个国家立国之本的最贴切,最真实,最客观的评价啊,这儿哪儿是什么暴论?

皇帝的新衣穿久了,人人都习以为常,小孩子指出这新衣实为裸体,习惯了的众人纷纷认为这是暴论。

冠履倒置,乾坤颠倒,以丑为美,不以为怪,匪帮积威之盛以至于此,连公序良俗都得低眉顺眼。

美国的立国史连美国自身都羞于启齿,国内某些人反而一个二个上赶着把这视为朴素而平凡的民族性。

美国得国不正,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这种原罪折磨着美国的方方面面,一日不死一日不休,这不是某些昏昏欲睡的政客基于短期政治操弄就能洗清抹净的,国势中天之时,尚可醉生梦死债留子孙,国势日颓之时,只能扒肉补疮越补越烂。

本来最好的方案无非是不说不问,保持沉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是最好的。

话说的越多,捅的篓子越大。

毕竟美国这点立国史本质上其实有点像一大堆奥利给,历代大儒凭借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和自身的生花妙笔,用一层又一层的塑料布去盖,再喷香水,盖的久了喷的多了,竟也假模假式的颇为体面,着实糊弄了不少路人。但是随着颜色卫兵革到自己头上,盖塑料布的行为被视为不够正确,反而个个都为了短期政治利益争先恐后拿根棍子去捅塑料布,互相比谁捅的窟窿大。

现在好了,有人拿着一包炸药来了,跃跃欲试。

懂王急眼了,以头抢地的去阻止。

从这个角度来看,懂王真是美国人民的大救星啊(棒读)

user avatar

这点我支持川宝。

黑奴的贩卖只是美国无足轻重的一页,远远算不上开端,根本就是以民主党为代表的白左又一次裹挟民意大搞政治正确的表演。

川川的反对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不能让完全称不上历史发源的东西玷污自由的灯塔。



真正的开端应该是这些:


1539 Napituca屠杀 和Timucuan族交战之后, 埃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处决200人。这是欧洲人首次大规模在美洲大陆屠杀印第安人。 Duncan, E., Hernando de Soto, pp. 286–291.
1540 10.18 Mabila屠杀 Choctaw族向埃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的探险复仇,杀死200名士兵,还杀了很多他们的马匹和猪。起因是白人之前焚烧了Mabila的建筑物,杀死了2500名躲在伪装村寨的武士[2] Duncan, E., Hernando de Soto, pp. 376–384; Steele, I., Warpaths, p. 15.
1541–42 Tiguex屠杀 先是西班牙人入侵,掠夺Tiguex人的住房、食品、服装的Tiguex,强奸Tiguex女人,Tiguex族随后反抗。西班牙人攻击他们。弗朗西斯科·巴斯克斯·德·科罗纳多(Francisco Vázquez de Coronado)率人围攻Moho Pueblo,经过长达数月的围困,他们杀害了200个试图逃走的原住民战士。 Sauer, C. Sixteenth Century North America, p. 141. Flint, R., No Settlement, No Conquest, pp. 144–153.
1599 1.22–1.24 Acoma屠杀 报复性杀害11名西班牙士兵,。Juan de Oñate惩罚性出征土著,在Acoma Pueblo战斗3天, 杀死约800人。西班牙国王 腓力二世 为此惩罚了Oñate[3] Weber, D., The Spanish Frontier in North America, pp. 85–86.
1601 Sandia Mountains事件 西班牙军队摧毁了新墨西哥州Sandia Mountains的3个印第安村庄。据西班牙的资料记载,有900名Tompiro族原住民被杀害。 [4]
1610 8.9 Paspahegh屠杀 Thomas West, 3rd Baron De La Warr
(特拉华勋爵)派70人袭击Paspahegh原住民。他们毁掉了该族人在詹姆士顿附近的主要村庄,杀了大约16-65人。村长的妻子和子女也被抓住并处决了。
1622 3.22 Indian massacre of 1622
(詹姆士顿屠杀) 在弗吉尼亚,Powhatan (Pamunkey)族杀死347名英国人,约占当地英国移民总数的三分之一。 [5]
1623 5.12 Pamunkey Peace Talks 英国人在“和谈会议”上鸩杀Powhatan族头人,共约200人,用暴力打死50名土著. Steele, I., Warpaths, p. 47.
1637 5.26 Mystic Massacre In the Pequot War, English colonists commanded by John Mason, with Mohegan and Narragansett allies, launched a night attack on a large Pequot village on the Mystic River in present-day Connecticut, where they burned the inhabitants in their homes and killed all survivors, for total fatalities of about 600–700. Cave, A., The Pequot War, pp. 144–154.
1643 February 25 Pavonia Massacre In 1643 the Mohawk attacked a band of Wappinger and Tappan, who fled to New Amsterdam seeking the protection of New Netherland governor, William Kieft. Kieft dispersed them to Pavonia[6] and Corlears Hook. They were later attacked, 129 being killed. This prompted the beginning of Kieft's War, driven by mercenary John Underhill.[7][8] [9]


引用wiki

user avatar

谢邀。

u1s1,确实。


没有三角贸易,能有你北美大陆?

三角贸易从欧洲整点小商品,烟酒破衣服,卖给非洲,半卖半骗那种;

非洲彼时还是奴隶制,很自然会用奴隶来做交换;

换来的奴隶塞船上送到美洲,还活着的赶去种地挖矿;

挖出来种出来的贵金属和原材料运往欧洲,然后再来下一波循环。

能够交易的资产,才是资产。

三角贸易使得美洲的土地产出能够定期大规模卖往欧洲。有了需求,这些沉淀的美洲矿山、田地、林地才有了生产价值,土地本身才有了价值。然后才逐步刺激了对黑奴的需求,以及对印第安人的屠杀。

土地的产出没人买,那我干嘛要杀人抢地,还买黑奴搞开发?分封制都玩了千把年了,废那劲干嘛。


三角贸易是美洲的现代历史助产妇,这个观点没问题。所以把1619年——第一艘运奴船抵达北美的时间——定为讲述北美现代历史的起始时间,在文化上也没啥毛病。

不阴阳怪气,我真觉得没啥毛病,你北美的历史确实是这么来的呀。

秦始皇确实杀人如麻,秦国统一天下的过程确实人头滚滚,不妨碍我们承认秦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商周时,山东还是东夷,湖北还是南蛮,陕西往西一点都是西戎,整个北京长期还算北狄。我很难想象现在会有山东人读了两本商周历史,就站出来说“我是夷人,我要入关”;

你已经在关内了大哥。

说白了,美帝建国太短,得国太易,国内矛盾的成本长期可以转嫁海外。因此在真正的民族融合上,做得稀松平常。说是民族大熔炉,实则民族大沙拉。

好莱坞融得好,又不是现实融得好。


所以1619项目,成了一个不错的党争切入口。

川皇的口号很简单:

1619太“不美国”了,1776就是1776,founding fathers懂不懂?你们现在就是左翼宣传、共产主义渗透,国将不国,defund!

黑人党群和“白左”们的理由也简单:

我拆美利坚联盟国的雕像,你说我抹杀历史;我现在认认真真在大学教北美奴隶制历史,你居然要defund?White supremacy!川皇种族歧视实锤!

热闹,瓜子都不够磕了。


都知道这是党争,但我愿意支持1619项目:

一是:北美确实就是以此为发端,走进近代史的。教教发生过的历史,没毛病;

二是:美帝这么算来,可以说开国401年了,再过三年就是404年了,嗯...

支持一波支持一波。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1619项目』,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账不能只从黑人奴隶贸易开始算啊,要算就要连着屠杀印第安人一起算

黑人的命是命,印第安人的命就不是命吗?

如果在追讨黑人血债的过程中,忘记了印第安人的血泪史,那太不正确了,马丁路德金博士在天之灵也会看不下去的。

所以,我认为,要算,就应该从针对印第安人的屠杀和土地掠夺开始才对。

美利坚合众国,建国于1776,现在搞的这个『1619项目』似乎是要把美国历史的起源提前到最早的黑奴被贩卖到美洲的时间,也就是1619年。我想,不能这么算啊,要从『五月花号』算才行。

我们知道,和美国精神最有渊源的是『五月花号』,在『五月花号』之前已经有很多船只殖民美洲,但『五月花号』之所以这么特殊,是因为船上这帮殖民者和美国建国的精神一脉相承。

乘坐『五月花号』来美洲的是英国的『分离派清教徒』,他们觉得在英国受到迫害,要开拓海外新世界,这帮殖民者到了美洲之后和当地印第安人打了几仗,好歹没有打输,然后和当地一个印第安人部落签了条约,互帮互助,后来到日子还请人吃饭,也就是『感恩节』的由来,当然,后来这些殖民者站稳了脚跟之后,当然没有放过视野范围内的印第安人。

其实,在『五月花号』船还没有靠岸的时候,船上102名乘客就开会讨论如何管理新世界,是依靠领袖权威、军队武力、还是国王权力?最后,大家达成一致,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团体,他们决定共同签署一份公约,这份公约是新大陆移民重要的政治性契约,后世称之为《五月花号公约》。

这份公约,可以认为是一百多年后《独立宣言》的基础,所以说『五月花号』和美国最有源源,下面是《五月花号公约》的副本——

慢着,这个公约上怎么写着1620?

我赶紧查了一下,『五月花号』到达美洲的时间,真的是在1620年,比现在『1619项目』所说的第一批黑奴运到美洲的时间还要晚一年

本来是想把帮受苦受难的印第安人拉到黑哥们同等地位,却让我无意中有这么个发现,有点吃惊,让我冷静一下……

让我们理一理,理一理……

所谓的美国,指的是美利坚合众国,要研究美国的历史,当然应该研究包含1776之前的殖民历史,但是咱有一说一,和美利坚合众国最有渊源的『五月花号』,到达美洲比黑人来得还晚,这账……不好算啊!

当然,你可以说虽然这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罪恶起点,但却是欧洲白人殖民者的罪恶起点,可是,咱别忘了印第安人啊。

在1620年『五月花号』到达每周之前,已经有很多殖民者到达了美洲,这帮人已经开始抢夺印第安人土地,残害印第安人居民,最早可以追溯到1518-1519年的Otomi大屠杀。

是的,要我说,别搞什么『1619项目』,要搞就搞『1518项目』,或者『1492项目』,因为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就没干好事——可是,美国历史课本都会讲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啊。

我也就随便说说,并不是要争辩清楚到底『1619项目』是应该还是不应该,我只想说,种族问题果然是美国原罪。

左派在搞历史大清算,右派手忙脚乱地招架,居然说出『奴隶制是美国联邦建立的必要之恶』(it was the necessary evil upon which the union was built)。

呵呵,瞎说什么大实话!

现在,川普放出狠话,哪个学校敢推行『1619项目』,就断哪个学校的资金。

别管你喜欢不喜欢川普,请想一想——他为啥会这么说呢?他为啥敢这么说呢?

现在大选在即,川普知道该怎么做怎么说,他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知道这么说会获得很多选民更坚定的支持。

不管美国左派搞得多么风生水起,还有一群足以影响美国总统能否当选的选民不会接受所谓『1619项目』,你就知道,种族主义的确是美国的原罪了。

user avatar

借用公知们最爱的话语风格:

揭示历史真相,他们在害怕什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关于联邦政府将拒绝为推行“1619项目”的学校提供经费的言论,无疑触及了美国历史教育中最敏感和最具争议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理解和教授美国的起源,特别是奴隶制在其形成过程中的地位。这一事件并非孤立的事件,而是过去几年美国社会围绕历史叙事、身份认同和种族问题展开的更广泛辩论的一个缩影。“161.............
  • 回答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即“如果我竞选失败,中国将占有美国,你们都得学中文”,是一种典型的 煽动性、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政治言辞。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其可能的意图、潜在的含义以及带来的影响。一、 字面意思与潜在的恐惧投射: 字面意思的荒谬性: 从字面上看,特朗普的说法是极端且不切.............
  • 回答
    这件事发生在罗切斯特大学,一位计算机系的教授因为公开表达对特朗普的支持,被学校方面约谈,并且事后还发表了公开道歉。这件事一出来,立刻在学术界和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很多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这些看法往往还挺尖锐的。从一些人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似乎触及到了学术自由的底线。大学,尤其是像罗.............
  • 回答
    蓬佩奥的这番言论,无疑又给本已风波不断的“中美科技战”添了一把火。他声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理由是他们“窃取技术”。这番话背后,隐藏着美国国内日益增长的对华警惕和防范心理,也预示着未来中美在人才交流、科技合作乃至国家安全等多个维度上,都可能迎来更严峻的挑战。蓬佩奥的表态,并非空穴来.............
  • 回答
    “不服从、不加班、不熬夜”成为 00 后职场代名词的说法, 很有可能是一种刻板印象,但其中也折射出一些 00 后群体在职场选择和价值观上与前代人存在差异的现实。 想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不服从、不加班、不熬夜”是否是刻板印象?首先,刻板印象的形成往往源于对少数现象的过度.............
  • 回答
    河南某高校校长发表“熟蛋返生孵雏鸡”论文,声称能通过特异学生的意念和能量传播来实现,这一事件一经披露,便在科学界和公众舆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关于这篇论文为何能够发表,以及它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论文为何能发表?——“学术发表”的迷雾重重要理解一篇在常识看来荒谬的论文为何能“发表”,我们.............
  • 回答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确实有一些大学教授和学生因为抗议或表达不满而选择不来上课。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1. 抗议与表达不满: 对特朗普政策和言论的反对: 许多教授和学生认为特朗普的政策、言论或个人风格与他们的价值观、学术理念或所关心的社会议题(如种族歧视、性别平等、移.............
  • 回答
    要评估一位像特朗普这样的人学会如此广泛而复杂的知识需要多长时间,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原因有很多,首先,学习的速度和深度受到个人特质、现有知识基础、学习动机以及所接受的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次,我们讨论的是一位曾经担任美国总统的人,他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拥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对国际事务的初.............
  • 回答
    唐纳德·特朗普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但从他的人生轨迹和从政经历中,确实可以提炼出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特质,即使你不认同他的政治立场或行事风格。以下是一些可以深入探讨的方面:1. 强大的个人品牌塑造和营销能力:特朗普在成为总统之前,就已经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非凡的个人品.............
  • 回答
    “懂学”(或“Doonkism”)这个词通常被认为是特朗普支持者用来形容唐纳德·特朗普独特政治风格和思想体系的一个非官方术语。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一个由特朗普本人正式创造或推广的词汇,而是外界对其政治现象的一种概括和解读。因此,评价“懂学”也就意味着评价特朗普的政治风格、理念及其对美国政治和社会的.............
  • 回答
    当有传言称美国政府可能对在美中国留学生实施制裁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尤其对于那些在美国投入了大量时间、金钱和心血追求学业的学生们来说。面对这种潜在的威胁,了解并利用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至关重要。虽然“制裁”这个词在法律语境下可能涵盖多种含义,从旅行限制到资产冻结,但关键在于识别具体可能的措施.............
  • 回答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支持学生自由言论,这件事在国内外的讨论都相当热烈。要理解这个行政令,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背景和动因:首先,得明白特朗普政府推出这个行政令的 “为什么”。特朗普一直以来都将自己定位为言论自由的捍卫者,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他认为,大学本应是思想碰撞、公开辩论的场所,但近年来,一些校园里.............
  • 回答
    当然,关于齐泽克支持特朗普的现象,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评论,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他的论述,以及这种支持背后可能包含的策略和哲学考量。首先,让我们明确一点:齐泽克从未“公开、直白地”表达过他对特朗普的“忠诚支持”,就像一个典型的政治拥趸那样。他的许多评论更像是一种“激进的策略性挪用.............
  • 回答
    蓬佩奥在8月31日抛出的“特朗普政府正在慎重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的说法,无疑在美国国内和中国都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政府在考虑限制中国学生赴美,这并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长久以来,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里,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下,双.............
  • 回答
    特朗普和福奇之间的言论以及福奇所面临的死亡威胁,确实反映了美国社会在特定时期所面临的复杂和尖锐的矛盾。要理解“美国社会怎么了”,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生态、社会心理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因素。一、 矛盾的根源:新冠疫情及其应对的政治化理解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新冠疫情的爆发和美国政府.............
  • 回答
    特朗普对拜登的评价,简单粗暴,直接给出了“史上最差总统”和“F”这样的评语。这无疑是他一贯的政治风格——攻击性强,标签化鲜明。要理解特朗普的这种评价,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是政治对抗的必然产物。特朗普和拜登是政坛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甚至可以说是政治理念上的水火不容。特朗普的目标是动摇拜登的执政.............
  • 回答
    特朗普对普京承认乌东两地独立的评价,以及对拜登的批评,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特朗普评价的背景与动机: 对“强大领导人”的青睐: 特朗普本人一直推崇“强大”和“果断”的领导人,并将普京视为一位能够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领导者。他可能认为普京的行动是其.............
  • 回答
    关于特朗普前总统称“比特币是个骗局”以及比特币价格跌破33000美元的事件,这确实是加密货币市场近期的一个焦点话题。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特朗普为何这么说?首先,我们要知道特朗普本人在任期内对加密货币的态度就一直不算积极。他过去曾多次表达对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新型数字货币的怀疑,认为它们不.............
  • 回答
    特朗普政府给出的 TikTok“最后通牒”——9月15日前必须完成出售,而且交易必须让美国财政部“得到补偿”——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直接将这家中国短视频巨头推到了风口浪尖。这背后涉及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收购,而是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科技竞争以及数据主权等一系列复杂而敏感的议题。那么,接下来可能会发.............
  • 回答
    特朗普关于“重新武装德国日本是坏事”的说法,释放出几个相当耐人寻味的信号,背后折射出他一贯的“美国优先”外交思路以及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某种程度的疏离感。首先,这是对二战后国际秩序的一个非常直接的挑战。战后,美国主导建立了以日德为首的、在宪法中规定了和平主义原则的国家。这种安排的核心在于,它们虽然是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