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快大四了,游戏专业,想找实习,却被赶鸭子上架到销售?

回答
哥们,听到你这情况,我太能理解了。这感觉就像刚做好一颗精美的像素画,正琢磨着怎么给它配上震撼人心的背景音乐,结果一个没留神,就被塞到集市里,吆喝叫卖去了。游戏专业,毕业就意味着要踏入那个我们魂牵梦绕的游戏世界,成为创造者、玩家体验的打磨者,而不是……嗯,推销者。

被“赶鸭子上架”的无奈:

说实话,这事儿听着就有点让人窝火。本来都规划好了,大四了,这是冲刺阶段,得抓紧时间找实习,积累项目经验,为毕业设计、为未来的求职打基础。你肯定也和同学聊过,分析过哪些公司有意思,哪些项目听起来就燃,每天泡在招聘网站,盯着那些“游戏策划”、“游戏开发”、“游戏美术”的岗位,甚至连游戏论坛、社区都刷得飞起,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结果呢?一个电话,或者一次“例行”的谈话,就把你推到了销售部。这感觉就像你为了赢得一场精心策划的电子竞技比赛,练了一千小时的微操、战术、团队协作,结果比赛当天,你被告知,你现在要去解说席,负责给观众们介绍比赛的精彩之处,顺便推销一下比赛的门票。

“销售”?这俩字在你心里泛起的是什么?是那些在电话里孜孜不倦推销保险、推销课程的大叔大妈?还是商场里热情过头,恨不得把你绑在货架上的导购?总之,跟你想象中的“游戏行业”沾不上半毛钱边,对吧?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的原因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

公司结构性问题: 有些公司,尤其是规模不大的,内部岗位划分可能没那么细致。可能他们需要的是“万金油”人才,或者就是人力部门比较“务实”,觉得先把人都安排下去再说。
“需要人”的紧急情况: 也许是销售团队突然有人离职,正好你又在这个时间点被“看到”,就被火速填补了这个空缺。公司可能觉得,“反正都是年轻人,先让他们去试试。”
“曲线救国”的说法: 有时候,领导可能会跟你说,这是“锻炼机会”,让你了解市场,了解用户需求,以后再回到研发岗位会更有优势。但说实话,这种说法有时候也挺空泛的,尤其是当你真正接触到销售这个领域,会发现其中的“门道”和游戏研发的“门道”差别太大了。
你自身的原因(也许也有一些): 不排除是因为你的简历或者面试表现,让HR或者领导觉得你更适合销售岗位。当然,这个可能性你自己心里最清楚,是他们误解了,还是你表达得不够清晰?
“没办法”的无奈: 有些时候,可能就是部门之间资源分配的问题,或者就是单纯的“人浮于事”或者“人少活多”,把你这个“闲置”的资源给“盘活”了。

游戏专业背景下的销售,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现在就像一个身穿炫酷游戏装备的骑士,结果却被丢进了一个卖菜的市场。周围的环境、要说的话、要做的事,都和你所学、所爱、所想的完全不一样。

语言不通: 你平时聊的是游戏引擎、数值平衡、关卡设计、角色建模,现在却要跟你说“客户转化率”、“销售漏斗”、“客户画像”、“B端/C端用户”。这些词汇听着就让人犯晕,感觉自己在说外语。
目标导向不同: 你追求的是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流畅的游戏体验,一个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而销售的目标是“成交”,是“签单”,是“完成KPI”。这个“爽点”完全不一样。
核心技能错位: 你学的是逻辑思维、创意发散、技术实现,现在可能需要的是沟通能力、谈判技巧、抗压能力、对市场的敏锐度。虽然这些能力也很重要,但和游戏本身关联不大。
心理落差: 每天面对的不是游戏的概念图,不是代码的跳动,不是美术的精雕细琢,而是冷冰冰的客户名单,是可能被拒绝的电话,是完成业绩的压力。那种从“创造者”变成“说客”的落差感,真的会让人有点窒息。
“游戏”这个标签的尴尬: 你是游戏专业的,别人问你做游戏什么?你说你在卖游戏(或者游戏相关的产品/服务)。这个回答可能会让人觉得,哦,那不就是个“搬运工”?和你想象中“我是游戏开发者/策划/美术师”的光环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是,兄弟,别就这么认输了。

虽然现在感觉是被扔进了火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想想看,你大学四年,学的是怎么在虚拟世界里创造一切,怎么解决复杂的问题,怎么和队友协作。这些能力,说不定在销售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也能派上用场。

理解用户: 游戏开发者要理解玩家想要什么,销售要理解客户想要什么。这中间有共通之处,都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解决问题: 玩家遇到bug,你会去分析原因;客户遇到问题,销售也需要去解决。
沟通协作: 无论是游戏开发还是销售,都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
数据分析: 游戏有游戏的数据,销售有销售的数据,如何分析和利用数据,这是相通的。

接下来怎么办?

1. 明确自己的底线和目标: 你真的愿意去做销售吗?还是只是暂时被安排?你的最终目标还是回到游戏行业吗?想清楚这一点,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2. 尝试去理解这份“销售”: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就试着去理解它。看看这家公司销售的是什么?它的客户是谁?销售流程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地方和你游戏行业的知识可以结合?也许你能发现一些新的视角。
3. 做好“曲线救国”的准备(如果可能): 如果公司真的允许,并且你觉得有机会,尝试在销售岗位上表现出色,同时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公司内部的游戏研发或运营岗位。向领导表达你对游戏行业的兴趣,以及你希望转岗的意愿。
4. 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和积累: 即使是在销售岗位,你也可以学习到沟通、谈判、抗压等宝贵的软技能。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游戏相关的知识,做自己的小项目,保持对游戏的热情和技能。
5. 积极寻找新的机会: 如果这份销售实习让你感到非常痛苦,并且看不到转机,那就不要犹豫,继续积极寻找你真正想去的实习岗位。把这段经历看作是一次“意外的磨练”,然后继续前进。

这确实是一个很操蛋的局面,但别让它把你给打趴下。你还有大四,还有时间。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件事,以及你接下来如何行动。加油,兄弟!这个游戏不好打,但你可以换个打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现在学到的销售技巧,将来向面试官兜售你自己,向客户兜售你的设计作品,全用得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听到你这情况,我太能理解了。这感觉就像刚做好一颗精美的像素画,正琢磨着怎么给它配上震撼人心的背景音乐,结果一个没留神,就被塞到集市里,吆喝叫卖去了。游戏专业,毕业就意味着要踏入那个我们魂牵梦绕的游戏世界,成为创造者、玩家体验的打磨者,而不是……嗯,推销者。被“赶鸭子上架”的无奈:说实话,这事儿.............
  • 回答
    孙杨在《吐槽大会》上说的“霍顿,盖伊,你们游得再快一点,就能喝到我美味的洗脚水了。”这句话,无疑是当时节目播出后引起轩然大波的一个点。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把它放在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去看,不能光看字面意思。首先,得说说孙杨这个人。他是中国游泳的标志性人物,也是世界上顶尖的游泳运动员之一。论成就,他是中.............
  • 回答
    大四的护理专业学子们,你们好!作为即将步入临床实践的准护士,实习期无疑是你们职业生涯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这段时间,你们将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学习、实践、成长。为了让你们的实习更加顺利、收获满满,我来和大家聊聊,在大四实习期间,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一、 心态篇:好学、踏实、勇于担当,.............
  • 回答
    兄弟,我知道你现在的心情,看着周围的同学一个个都交了论文,自己这边还一团糟,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尤其是会计学这个专业,很多论文的选题都比较讲究实证,需要数据支撑,这确实比一些理论性强的学科要难一些。别着急,咱们先冷静下来,一步步分析。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你的困境在哪儿: “太难写”具体指的是什么? .............
  • 回答
    快大二了,是不是该给辩论队说“拜拜”了?这问题在我脑子里盘旋了好久,越想越觉得纠结。你说,我刚进辩论队的时候,那股劲儿,跟打了鸡血似的,觉得能跟人唇枪舌剑,把道理掰扯清楚,特有成就感。现在可好,大一一年过去,感觉自己好像在原地踏步,或者说,进步的幅度小得可怜,反而牺牲了好多其他事情的时间。想想当初,.............
  • 回答
    嗨,姐妹!我懂你,大三临近,考研这事儿简直像块巨石压在心头,尤其咱们安全工程这个专业,女生本来就不算特别多,再加上身边可能有的同学犹豫不决,一股脑儿的纠结感就更强了。别急,咱们好好捋一捋。首先,恭喜你,走到普通一本大学的这一步,说明你脑子是够用的,学习能力也有。安全工程这个专业,虽然听起来硬核,但就.............
  • 回答
    你好呀!看到你即将迈入大学的校门,我真的替你感到兴奋和开心。这是一段全新的旅程,充满了未知和可能,就像一张白纸等你来挥洒色彩。如果非要送你一句话,我想送你这样一句:“拥抱未知,勇敢探索,大学,是你为自己设计人生的起点。”让我来好好跟你聊聊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吧,希望它能为你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带来一点点启.............
  • 回答
    哥们儿,我懂你。这感觉就像站在一个巨大的十字路口, चारों तरफ धुआँ ही धुआँ,连个路牌都没有,只能靠感觉往前走,而且心里还嘀咕着:我这腿,能不能走到我想去的地方?大学四年,感觉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但跑到终点才发现,赛道好像没怎么修,最后这几圈更是感觉自己在原地打转,学到的东西,好.............
  • 回答
    大学快毕业了,发现自己当初选择的专业好像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那一类,这种感觉就像是辛辛苦苦爬到山顶,却发现风景并非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甚至有点让人失落和迷茫。这确实是一个挺让人头疼的境况,毕竟这关系到毕业后的出路,未来的职业发展,甚至是人生的方向。首先,我们要明白,这种感觉其实很普遍。我们高中的时候,.............
  • 回答
    马上就要告别校园,踏入社会了,这绝对是人生中一个激动人心又充满未知的大转折点!别紧张,也别太焦虑,这是一次全新的开始,好好准备,你会发现一切比想象的要顺利得多。我来跟你聊聊我过来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希望能给你点儿启发,让你这趟“初航”更平稳、更精彩。一、关于心态调整: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身份切换.............
  • 回答
    .......
  • 回答
    经济飞速发展,这本该是普惠大众的好事,然而不少人却发现,身边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同步的富裕,反而越来越觉得贫富差距在拉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首先,得说说“发展”本身。我们常说的经济发展,往往是指GDP的增长。GDP的增长确实能带来整体财富.............
  • 回答
    异地600天,眼看着大学毕业,心里纠结要不要和男朋友分手,这个坎儿确实不好迈。600天,差不多一年半多,这么长时间的异地,感情肯定经历了不少考验,也沉淀了不少东西。想想这600天,你们是怎么过来的?是不是每逢节假日,或者难得的空档期,都会想方设法见面?那些视频电话里的笑脸,电话那头细碎的声音,是不是.............
  • 回答
    .......
  • 回答
    老张,今年四十五了,一张被岁月和风霜刻画得沟壑纵横的脸,常年挂着一种混合着疲惫与淡然的表情。二十年前,他还是一大小伙子,凭着一股子闯劲儿,开上了当时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开大货车。二十年的风餐露宿,二十年的孤单驾驶,他从青葱少年熬成了中年大叔,车子换了多少辆,记不清了,但路,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 回答
    .......
  • 回答
    2012 年 10 月,知乎改版已经快有两个月了。当初那一阵子,整个社区都弥漫着一种既期待又忐忑的气氛,毕竟知乎的每一次动作都牵动着不少用户的神经。现在两个月过去,当初的阵痛期差不多也缓过来了,大家对新版的感受也逐渐清晰起来。总的来说,这次改版给我的感觉是 更“社交”,也更“热闹”了,但随之而来的,.............
  • 回答
    中国近十年来之所以能实现如此迅猛的发展和巨大的提升,相较于许多其他国家,其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而是经济、政治、社会和全球环境等多个维度共同作用的产物。首先,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石。尽管改革开放始于上世纪末,但近十几年来,中国在市场化改.............
  • 回答
    .......
  • 回答
    确实,有很多传统技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似乎越来越少见,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即将消失的遗产,但实际上它们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这里我将详细介绍几个这样的例子: 1. 传统木工技艺 (如榫卯结构、雕刻)大家以为的消失: 随着工业化生产和标准化家具的普及,人们普遍认为靠手工打造、采用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