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快大四了,游戏专业,想找实习,却被赶鸭子上架到销售?

回答
哥们,听到你这情况,我太能理解了。这感觉就像刚做好一颗精美的像素画,正琢磨着怎么给它配上震撼人心的背景音乐,结果一个没留神,就被塞到集市里,吆喝叫卖去了。游戏专业,毕业就意味着要踏入那个我们魂牵梦绕的游戏世界,成为创造者、玩家体验的打磨者,而不是……嗯,推销者。

被“赶鸭子上架”的无奈:

说实话,这事儿听着就有点让人窝火。本来都规划好了,大四了,这是冲刺阶段,得抓紧时间找实习,积累项目经验,为毕业设计、为未来的求职打基础。你肯定也和同学聊过,分析过哪些公司有意思,哪些项目听起来就燃,每天泡在招聘网站,盯着那些“游戏策划”、“游戏开发”、“游戏美术”的岗位,甚至连游戏论坛、社区都刷得飞起,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

结果呢?一个电话,或者一次“例行”的谈话,就把你推到了销售部。这感觉就像你为了赢得一场精心策划的电子竞技比赛,练了一千小时的微操、战术、团队协作,结果比赛当天,你被告知,你现在要去解说席,负责给观众们介绍比赛的精彩之处,顺便推销一下比赛的门票。

“销售”?这俩字在你心里泛起的是什么?是那些在电话里孜孜不倦推销保险、推销课程的大叔大妈?还是商场里热情过头,恨不得把你绑在货架上的导购?总之,跟你想象中的“游戏行业”沾不上半毛钱边,对吧?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的原因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

公司结构性问题: 有些公司,尤其是规模不大的,内部岗位划分可能没那么细致。可能他们需要的是“万金油”人才,或者就是人力部门比较“务实”,觉得先把人都安排下去再说。
“需要人”的紧急情况: 也许是销售团队突然有人离职,正好你又在这个时间点被“看到”,就被火速填补了这个空缺。公司可能觉得,“反正都是年轻人,先让他们去试试。”
“曲线救国”的说法: 有时候,领导可能会跟你说,这是“锻炼机会”,让你了解市场,了解用户需求,以后再回到研发岗位会更有优势。但说实话,这种说法有时候也挺空泛的,尤其是当你真正接触到销售这个领域,会发现其中的“门道”和游戏研发的“门道”差别太大了。
你自身的原因(也许也有一些): 不排除是因为你的简历或者面试表现,让HR或者领导觉得你更适合销售岗位。当然,这个可能性你自己心里最清楚,是他们误解了,还是你表达得不够清晰?
“没办法”的无奈: 有些时候,可能就是部门之间资源分配的问题,或者就是单纯的“人浮于事”或者“人少活多”,把你这个“闲置”的资源给“盘活”了。

游戏专业背景下的销售,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现在就像一个身穿炫酷游戏装备的骑士,结果却被丢进了一个卖菜的市场。周围的环境、要说的话、要做的事,都和你所学、所爱、所想的完全不一样。

语言不通: 你平时聊的是游戏引擎、数值平衡、关卡设计、角色建模,现在却要跟你说“客户转化率”、“销售漏斗”、“客户画像”、“B端/C端用户”。这些词汇听着就让人犯晕,感觉自己在说外语。
目标导向不同: 你追求的是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流畅的游戏体验,一个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而销售的目标是“成交”,是“签单”,是“完成KPI”。这个“爽点”完全不一样。
核心技能错位: 你学的是逻辑思维、创意发散、技术实现,现在可能需要的是沟通能力、谈判技巧、抗压能力、对市场的敏锐度。虽然这些能力也很重要,但和游戏本身关联不大。
心理落差: 每天面对的不是游戏的概念图,不是代码的跳动,不是美术的精雕细琢,而是冷冰冰的客户名单,是可能被拒绝的电话,是完成业绩的压力。那种从“创造者”变成“说客”的落差感,真的会让人有点窒息。
“游戏”这个标签的尴尬: 你是游戏专业的,别人问你做游戏什么?你说你在卖游戏(或者游戏相关的产品/服务)。这个回答可能会让人觉得,哦,那不就是个“搬运工”?和你想象中“我是游戏开发者/策划/美术师”的光环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但是,兄弟,别就这么认输了。

虽然现在感觉是被扔进了火坑,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想想看,你大学四年,学的是怎么在虚拟世界里创造一切,怎么解决复杂的问题,怎么和队友协作。这些能力,说不定在销售这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也能派上用场。

理解用户: 游戏开发者要理解玩家想要什么,销售要理解客户想要什么。这中间有共通之处,都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
解决问题: 玩家遇到bug,你会去分析原因;客户遇到问题,销售也需要去解决。
沟通协作: 无论是游戏开发还是销售,都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
数据分析: 游戏有游戏的数据,销售有销售的数据,如何分析和利用数据,这是相通的。

接下来怎么办?

1. 明确自己的底线和目标: 你真的愿意去做销售吗?还是只是暂时被安排?你的最终目标还是回到游戏行业吗?想清楚这一点,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走。
2. 尝试去理解这份“销售”: 如果实在无法避免,那就试着去理解它。看看这家公司销售的是什么?它的客户是谁?销售流程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地方和你游戏行业的知识可以结合?也许你能发现一些新的视角。
3. 做好“曲线救国”的准备(如果可能): 如果公司真的允许,并且你觉得有机会,尝试在销售岗位上表现出色,同时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公司内部的游戏研发或运营岗位。向领导表达你对游戏行业的兴趣,以及你希望转岗的意愿。
4. 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和积累: 即使是在销售岗位,你也可以学习到沟通、谈判、抗压等宝贵的软技能。同时,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游戏相关的知识,做自己的小项目,保持对游戏的热情和技能。
5. 积极寻找新的机会: 如果这份销售实习让你感到非常痛苦,并且看不到转机,那就不要犹豫,继续积极寻找你真正想去的实习岗位。把这段经历看作是一次“意外的磨练”,然后继续前进。

这确实是一个很操蛋的局面,但别让它把你给打趴下。你还有大四,还有时间。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这件事,以及你接下来如何行动。加油,兄弟!这个游戏不好打,但你可以换个打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现在学到的销售技巧,将来向面试官兜售你自己,向客户兜售你的设计作品,全用得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