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经济发展这么快,贫富差距反而更大了呢?

回答
经济飞速发展,这本该是普惠大众的好事,然而不少人却发现,身边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同步的富裕,反而越来越觉得贫富差距在拉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说清楚的。

首先,得说说“发展”本身。我们常说的经济发展,往往是指GDP的增长。GDP的增长确实能带来整体财富的增加,但这份蛋糕是怎么分到每个人手里的,却是另一回事。举个例子,一项技术创新可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让企业利润大幅上升,但也可能因为技术壁垒,只有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或企业才能从中获益。他们的财富会迅速膨胀,而那些只能从事低技能劳动的人,他们的收入增长速度可能就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自然会感觉差距拉大了。

再来看“资本的力量”。在现代经济中,资本(包括金融资本、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等)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拥有资本的人,比如投资股票、房产、专利技术的人,能够通过资本的增值获得远超普通打工者收入的收益。经济越是活跃,资本的流动性越强,其增值速度也越快。那些没有多少资本积累的人,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劳动收入的增长速度往往难以与资本增值相媲美。这就好比玩游戏,一开始拥有一点点资源的人,通过投资和经营,资源会滚雪球般增长,而没有资源的人只能靠一点点体力去获取,速度自然慢很多。

接着,我们得谈谈“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全球化使得资本、技术和人才可以更自由地流动。这对于一些高技能人才和跨国公司来说是巨大的机遇,他们可以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高的回报。但对于一些低技能劳动者来说,他们可能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甚至是被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取代的风险。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项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或个人会因此成为赢家通吃者,而那些没有抓住机遇或者技能落后的人,则可能被边缘化。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策和制度设计”。政府的税收、社会保障、教育、劳动法律等政策,都会对贫富差距产生深刻影响。例如,如果税收体系对高收入人群和资本收益征收的比例较低,那么贫富差距就更容易拉大。反之,如果税收体系更加累进,并且有有效的社会保障和再分配机制,那么贫富差距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此外,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否公平,也直接决定了不同阶层孩子未来的发展机会。如果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地区或少数家庭,那么贫富差距就更容易代际传递。

再深入一点,我们还可以看看“机会的不平等”。虽然理论上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现实中,这些机会的获取往往受到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来自发达城市、父母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家庭的孩子,可能更容易获得进入名校、找到好工作的机会,而一个来自偏远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即使同样聪明努力,也可能因为缺乏资源而步履维艰。这种“起跑线”的差异,在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往往会被放大。

最后,从“社会心理”层面来看,当经济快速发展时,人们的期望值也会提高。看到身边少数人通过各种途径迅速致富,而自己虽然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感觉进步缓慢,这种对比效应会加剧贫富差距的“体感”。媒体的广泛传播也可能加剧这种感觉,因为媒体往往更倾向于报道成功案例,让人们更容易感知到富裕阶层的存在及其财富的增长。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快而贫富差距拉大,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全球化、技术进步、资本运作、政策导向、机会不均以及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看待社会现象,并思考如何通过更公平的政策和制度设计,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再开始回答问题之前,读者可以思考一个问题:

1)生产力不足时均分思想好?还是市场化资源配置好?

这其实就是改开前所面临的问题,生产力上不去,市场流通的商品就这么多,多数人就是享受不到,当时从日本带过来一台彩色电视卖掉就可以足够盖一套房子,农村还有公粮,穿衣缝缝补补,吃饭也就只有逢年过节有肉吃,行最远到最近的市区,草房子也是有的,生产工具感觉和一百年前没啥区别。那么问题来了,即便把所有的商品均分,有些还不能分,比如电视工作的条件是一整套,所有人平均也享受不到多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有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就要给市场自由度,让市场自发的配置资源,均分思想不再试用,比如一个企业,天天磨洋工的人和努力工作的人总是拿一样的待遇,长期的结果是大家都去磨洋工,生产力发展会极大的受限。与此同时,经济体又会极力的控制基本生存物质的价格和供应,比如粮食油电,这也是经济常年维持在8%以上的增速,而粮食等价格则几十年可以维持稳定的原因,这个点后面讨论用得到。

90年代经济感受最为明显,脑子灵活的,勤劳肯干的家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积累财富,万元户就是当时对富人家庭的评判标准,其实当时富裕家庭所消耗的商品和劳务远不如现在普通家庭的,好一点的买个摩托车,再有钱的买个大哥大,水果蔬菜的消耗完全依赖附近种什么菜。相反,也有不少家庭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病以致穷,穷以致病是相互的。如果从数学上理解两个循环,可以用70规则,也就是如果一个家庭每年财富增加10%,那么用70去除10得到的是每7年财富储量翻一翻,并且呈现出幂指数级别的增加,假设一个家庭的财富增长每年3%,那么需要23.3年财富翻一倍,刚开始差异会很小,发展时间越长在数学上差异越大,这就是高速发展时期贫富分化的来源,而家庭中财富增加比例的参考值与宏观经济增速有关,结合本人对农村发展的观察,这个影响在08年之前非常契合,人们是相信勤劳致富的,08年之后事情就变了。

2. 信贷扩张时期资本收益压过劳动收益

这个问题也是老生常谈了,根据费雪公式,MV=PQ,当货币供应与社会产出匹配时,可以维持较好的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水平,一旦货币供应量增速与社会产出背离过大,一定伴随着商品价格的增加,虽然长期来看货币与商品会形成新的平衡,但人们活在短期,篡利就在其中。比如某些人在货币供应已经增加,但还未传导对市场产生影响之前大量购入相对低价的资产,谁原本积累的财富越多,谁的筹码越多,可获利的预期越高,而且银行喜欢把钱借给这些有一定资产积累的人,相反资产积累更少的人却没有这个机遇,当货币供应大量涌入市场推高资产价格时,这些囤积资产的人财富量大幅度的提升,而其他紧靠劳动收益的人不仅没有获得增值,还会反过来承担大水漫灌带来的生活成本提升的压力,最大的影响是人心,不再相信自己做大蛋糕能比别人投机能更快的积累财富,正常人的做法并不是去抱怨,而是加入,这就有了之后债务扩张下的资产泡沫,没有负债的资产是没有泡沫的,宏观负债率越高,经济泡沫越大,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就越大。

怎么产生影响呢?同样根据70法则,运用了货币政策利好的群体,本身财富体量就大,预期收益又高,是一个正反馈,反过来财富积累更少的群体紧靠劳动收益根本赶不上经济增速的财富积累,又要承担货币政策所带来的生活成本提升,是一个负反馈,收益率即便是正的,也要比资本收益低得多,这就是08年之后贫富分化被进一步加速的原因,财富更加流向少数群体,而负债更多的流向多数群体的原因,但经济增长是一个统计概念,不会细分谁的财富增加多,谁的财富增加少,而且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初衷并不是消除贫富分化,而是刺激经济增长,07、08年经济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或者说贫富分化加速本就是刺激经济增长下的代价而已,至此经济增长快,贫富分化加大的问题已经回答了。

贫富分化往往会激化社会矛盾,但也有例外,就是基本生存物质的价格的控制,我们知道,货币供应量极高时原则上会推高所有商品的价格,这里就应用到了上文中提到的一个点,政府会控制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衣食住行医,除了居住以外,几乎都是性价比增加的,衣服比以前性价比更高了,很少见有人再把一套衣服缝缝补补,更多的是发愁旧衣服堆积太多如何处理,食品价格中基础物资价格被严格控制,行的话铁路客运几乎都是不赚钱的,由宏观资源补贴,城市交通也是同理,当然你自己买车除外,即便如此,车的性价比也是在逐年增加的,车子只会越来越便宜。医疗的话,虽然支出明显,但是因为现代医疗的进步导致服务质量的提升,我小时候农村五六十岁的老人去世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疾病,更不用提治疗的事情,近几十年我国居民的平均寿命极大的提升,要感谢现代医学的普及和进步,也要感谢全民医保的普及,让更多的疾病被检查出来并予以及时的救治,以前很多放弃治疗的家庭相对敢于治疗,也就是说居民生活质量实际提升缓解了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

当先有情绪和结论的时候看待一些问题,就会放大一些问题而忽略一些进步,08年前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大是客观事实,但也应该意识到发展确实是解决多数社会问题的方法,并且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肉眼可见的提升了。同时所有的发展阶段也确实掩盖了很多问题,尤其是资产收益压倒劳动收益加剧的08年之后,并且矛盾点就在于刺激经济的副作用就是贫富分化,而非传统劳动生产积累差异导致,具有明确的货币政策驱动型。问题还没有完,债务驱动型最大的问题就是对未来具有透支型,用未来的经济增长潜力置换现在的增速,未来的经济增长就会疲软,边际效应非常明显,比如15年6次的大幅度降息,虽然给经济体注入了大量的货币,也在第二年引发了全国性的房价上涨,但结果上来看经济增速不升反降。什么时候内卷感觉最严重呢?就是增量做不动的时候,大家都在努力用所积累的资源在存量中取得更高的比例,都想分蛋糕而不是去做蛋糕,就好比那些站好位置的投资者等着瓜分年轻人储蓄和负债一样,二手房涨的再高也不过是财富的再分配而已。客观情况是没人会主动让利,坐什么位置说什么话,增量做不动,贫富分化矛盾、资本收益与劳动收益的矛盾、甚至延伸为阶层矛盾都会进一步激化,直至宏观政策主动矫正,或者让市场自发矫正来临为止。

user avatar

因为资本家追求的就是贫富差距。仅仅“富”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在市场经济中作为资本的货币实际的意义是操控他人命运的权力。只有当杨白劳足够贫穷时黄世仁才有可能吧喜儿买来当xing奴。只有贫富差距足够大才能保证资本对社会稀缺资源的掌控力。单单“富”是没有意义的,还要有“贫”供其奴役。

user avatar

放水,又不是雨露均沾。

当然是某些大蓄水池先灌满了再说。

剩下的小水泡蒸发了也就蒸发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