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宋朝经济那么发达却没有统一天下,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吗?

回答
宋朝经济的繁荣,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点,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审视,确实会引发一些有趣的思考。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经济发展与军事统一划等号,历史的进程远比这要复杂和多维度。

宋朝之所以经济如此发达,这与它一系列的政策和历史机遇是分不开的。首先,宋朝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特别是对武将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约束。重文轻武的国策,使得文官集团获得了主导地位,而文官们更倾向于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军事力量,但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其次,宋朝在技术和制度创新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比如,活字印刷术的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发展;指南针的应用则让航海业蓬勃发展,海外贸易也随之兴盛。在农业方面,占城稻的引进和改良,以及水利设施的普遍建设,都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商业领域更是活力四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城市化进程加速,坊市制度被打破,夜市也开始出现,这些都表明宋朝的商品经济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么,为什么这样一个经济如此发达的朝代,却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天下,甚至屡次在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对抗中处于下风呢?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力发挥作用的地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但同时,上层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等)也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宋朝的经济繁荣,可以说是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然而,军事上的不统一,或者说统一天下的能力不足,也并非仅仅是经济问题,而是受到更复杂因素的制约。

一方面,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在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方面有其积极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也确实导致了军队战斗力的相对衰退。虽然宋朝的军队规模庞大,但其战斗力并不如北方游牧民族的军队。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强大的军事对手时,往往难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甚至需要通过支付岁币来换取和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国力。

另一方面,宋朝的政治体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文官集团虽然带来了相对的稳定,但有时也可能过于保守,缺乏变革的魄力。内部的党争也时有发生,分散了国家的精力。而且,统一天下是一个复杂的军事和政治任务,仅仅依靠经济实力是不足以完成的。军事力量的优势、精良的战术、以及能够动员全国力量进行长期战争的能力,都缺一不可。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宋朝的经济发达与军事上的不统一,并非矛盾,而更像是一种“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经济基础的繁荣,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同时也受到其他领域(如军事、政治体制)的制约。经济的繁荣并没有直接转化为军事上的绝对优势,甚至可以说,经济的繁荣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一部分人满足于现状,而缺乏改变局面的紧迫感。

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外部的因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如辽、西夏、金、元等,其社会组织形式和军事文化与宋朝有着根本性的差异。这些政权往往具有更强的军事动员能力和战斗意志,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对宋朝构成了持续的军事压力。宋朝虽然经济强大,能够负担庞大的军费开支,但要克服这些外部的军事挑战,仅仅依靠经济实力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宋朝经济发达却未能统一天下,这并不违反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非宿命论,它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宋朝的案例恰恰说明了,即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政治、军事、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互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历史进程的走向。经济的繁荣为宋朝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撑,但也未能完全抵消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某些局限性,最终未能实现彻底的统一。这正是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因性所在,也正是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提供深刻洞察力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白了吧,北宋关于你问的这个问题原因其实很简单——没钱。

这么说吧,北宋的经济繁荣发达确实是事实。但是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压力。我们总能看到许多史料或者文艺作品描写汴京的繁华,但别忘了,那是当时的一线城市。是全国的首都。事实上,北宋当时的小城市和乡村比起一线城市的差距,可能比今天的十八线小县城比起北上广深的差距都大。既然扯起经济,那么就得唠唠北宋的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上,主要分三块:

1、农业税上,北宋沿袭唐德宗的“两税法”,承认土地私有制,按土地面积定额征税,一般每亩收1斗(12.5斤,亩产300斤左右),江南等地每亩收3斗,两税收入2000万-3000万贯之间;政府养兵,没有了兵役,但还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北宋农民的税负并不轻。农业税总共在5000万贯-7000万贯之间

2、商业税上,宋朝鼓励商业发展,出现了完整意义上的商税制度,宋仁宗在一道诏书中称:“商贾不通,财用自困。”,工商税率比较低,2%-3%之间,商税最初500万左右,中期保持在1000万左右。低税率成就了宋朝经济的繁荣,但民间商业集中在利润微薄的产业中下游,如服装、玩具等。

3、国营专卖上,宋朝的国营专卖比汉唐都要严酷,专营的领域更广,囊括了盐、酒、铁、茶、香料、醋等上游产业,并且制定严酷的法律禁止民间涉入,更是加强了对专营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管理。专营收入达到4000万贯,是晚唐税收总额的两倍

北宋初期财政总收入是7000万贯至8000万贯,中后期的财政总收入在1.2亿贯至1.5亿贯之间,峰值是1.6亿贯,远超前朝

北宋一改历代王朝开国的轻徭薄赋传统,从一开始就是重税,远超汉唐

在鼓励商业上,宋朝远不如唐,政府占据上游重要产业,只将下游薄利行业留给了民间。宋朝的商业繁荣,与政府关系不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规律使然。


财政支出上,军费是大头、为防止地方作乱,北宋实行中央养兵,创设最复杂的官僚系统,官员互相牵制。

北宋养兵120万,创历史之最,军费一度占到财政收入的80%以上。关于北宋军费开支之巨大,宋仁宗时的大臣蔡襄曾提到:“禁军一兵之费,一岁约费钱五十千文。厢军一岁费钱为三十千文,通一百一十八万余人,一岁约费四千八百万缗。”这还只是士兵的工资,不包括前线支出、军官俸禄等费用。加总起来,达到6000万贯。如遇到战争,费用又得增加千万巨。

北宋初期在编官员2.5万名,疆域更大的唐朝从没超过2万,地方吏员二三十万名,科举取士人数是唐的5倍。俸禄支出1200万贯

军队和官员的支出就已经是7200万贯。这还不包括大规模战争、基建、皇室开支、后期官僚系统膨胀等支出。

宋仁宗宝元年间(1038-1040年),北宋对西夏开战,仅陕西一带的战前开支为2000万贯,开战后疯长到3300多万贯。土地兼并的严重激发了民变。北宋的财政问题开始凸显。

庞大的财政支出,加之历朝历代都有的中国特色——严重的土地兼并。导致财政收入日益减少,财政支出大幅增加。最后的结局就是——有心无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宋朝经济的繁荣,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点,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来审视,确实会引发一些有趣的思考。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经济发展与军事统一划等号,历史的进程远比这要复杂和多维度。宋朝之所以经济如此发达,这与它一系列的政策和历史机遇是分不开的。首先,宋朝吸.............
  • 回答
    宋朝军事的“弱”与明初军事的“强”,以及这种转变的根源,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究的历史话题。咱们不能简单地把宋朝一竿子打死,说它有多弱,也不能把明初说得像天神下凡一样突然就无敌了。这中间的逻辑链条,其实挺复杂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思想,甚至地理环境的方方面面。先来说说宋朝的“弱”是怎么来的?宋朝.............
  • 回答
    宋朝确实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朝代,其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程度堪称高峰,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正是这种繁荣之下,也隐藏着一些深刻的社会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像方腊、宋江这样的起义爆发。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繁荣”等同于“人人安居乐业”,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复杂的多层次的矛盾。要理解为何在繁荣的.............
  • 回答
    宋朝经济繁荣,军事实力在某些方面也相当可观,但面对辽、西夏、金等强敌时,却常常陷入被动。有人会疑惑,为何宋朝不大量雇佣外籍士兵来填补战力空缺,充当“炮灰”以增强战斗力呢?这背后其实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经济实力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雇佣外籍士兵”的含义。这并非现代意义上的跨国雇佣军,更多.............
  • 回答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朝代,其商业繁荣、城市化水平、科技创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与此同时,宋朝在军事上面临着长期的外部压力,屡屡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最终导致其灭亡。这种经济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军事优势的现象,是宋朝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其原因复杂且.............
  • 回答
    很多人之所以会觉得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经济最发达的朝代,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大量史料和历史研究的有力支撑。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宋朝的经济成就。一、农业生产力的飞跃宋朝的农业发展可以说是奠定了其经济发达的基础。 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 最具代表性的是占城稻的引进。这种来自越.............
  • 回答
    宋朝,一个在很多历史爱好者心中,尤其是在经济层面,有着“盛世”标签的朝代。提起宋朝,人们会想到市井繁荣、商品经济的活跃、海运的昌盛,以及科技的进步。然而,与经济上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其国库常常捉襟见肘,甚至“空虚”的困境。这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赚得少花得多”可.............
  • 回答
    “宋粉”和“唐朝”之间的负面情绪和争议,并非是一个简单明了的“黑”与“被黑”的关系,而是由历史事件、文化认知、政治立场以及后世解读等多方面因素交织而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宋粉”这个概念本身是后世对某一群体历史认同和价值取向的概括,并非古代就存在的明确标签。 因此,当谈论“宋粉黑唐朝”时,我们.............
  • 回答
    中国古代文明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在遭遇蒙古灭宋、满清入关、日本侵华等一系列剧烈冲击后依然能够传承至今,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并非单一原因所能解释,而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作用、层层叠加的结果。这其中既有其自身文明特质的韧性,也有历史进程中的巧妙融合,更有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一、.............
  • 回答
    唐朝的节度使和宋朝的经略安抚使,虽然名字上都带有“经略”、“安抚”等军事意味,但其本质、权力和职能却有着天壤之别。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窥见唐宋两朝在政治和军事制度上的根本差异。唐朝的节度使: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封疆大吏”要说唐朝的节度使,首先得明白它出现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前,唐朝中央集权依然稳固,.............
  • 回答
    南宋时期四川地区的确被吴氏三代人——吴玠、吴璘、吴挺——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在抵御金朝入侵、稳定四川局势方面功勋卓著。然而,南宋朝廷一贯奉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为何对这三位功勋卓著、手握重兵的武将却鲜有“异动”或猜忌,甚至给予了相当大的信任和支持,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即为何在众多朝代中,被誉为“文化昌盛、理性繁荣”的大宋,似乎在经典电视剧领域,与汉、唐、明、清等朝代相比,显得相对“冷清”,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这其中涉及的历史特性、影视创作的考量以及观众的接受度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得承认,大汉、大唐、大明、满清确实涌现出了不少脍炙人.............
  • 回答
    宋朝能够在中国历史上撑过三百多年,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与许多朝代如秦、隋、唐、元、明、清等相比,宋朝的军事实力并不算最强盛,其建立之初也面临着分裂割据的局面,但它却能维持相对长久而稳定的统治,这背后有着多方面复杂而深层的原因。下面我将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角度,尽量详细地阐述宋朝得.............
  • 回答
    宋朝的“名将”确实不如汉唐等朝代那样数量众多、光芒耀眼,这常常被用来佐证宋朝军事拉胯的论调。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宋朝军事的“拉胯”是现象,而名将少则是这个现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之一,两者相互关联但不能完全划等号。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宋朝的政治制度、军事体制、战略思想以及与其他朝代的对比等.............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这宋朝和英国的募兵制,为啥一个军事上没啥名气,一个却成了“日不落帝国”。这事儿,可不是简单募兵俩字就能概括的,里面学问大着呢。首先得明白一个事儿,募兵制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国家花钱养兵。兵是职业军人,吃的是国家俸禄,干的是打仗保家卫国的活儿。但怎么养?养多少?怎么用?这背后牵扯到国.............
  • 回答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它虽然军事上常被诟病,但其国祚却长达三百多年(北宋167年,南宋152年),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究其原因,并非单一因素能够概括,而是多种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阐述: 宋朝国祚长久的原因:.............
  • 回答
    宋朝皇帝给人的感觉“没什么特色”,这是一个有趣的观察,背后其实包含了很多层面的原因。这并非说宋朝皇帝真的没有个人特点,而是与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特别是那些以雄才大略的君主闻名的朝代相比,宋朝皇帝的某些共性特征更为突出,而那些能与历史伟人相媲美的“雄主”型皇帝相对较少。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
  • 回答
    要说清楚为什么宋朝的灭亡定在1279年,而明朝的灭亡定在1644年,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以及我们如何定义一个朝代的“终结”。这不仅仅是打个简单的年份牌,而是要看政权更迭的实质和延续性。宋朝的终结:从赵宋的权力中心消失到全境的失陷要理解宋朝为何定在1279年灭亡,我们得回顾一下宋朝末年的.............
  • 回答
    “铁血强宋”这个称呼,单听上去就有一种刚劲、雄浑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画面。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宋朝的历史,特别是其军事和对外关系时,会发现这个称呼其实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反差萌”的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宋朝在很多方面确实展现出了“强”的一面。经济的繁荣,是“强”.............
  • 回答
    宋朝文人参军打仗的现象,确实是宋朝军事史和文化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社会背景和文化价值观的交织。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军事参与度显著提高,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政治制度的塑造:文官主导与武将地位的压制这是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