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台几百公斤的战略级电子干扰系统能压爆那个年代朝鲜战场所有美军的通讯指挥系统,叫不来空中支援只能祈祷上帝给你留个全尸了
计算机。现代计算机和硬盘。刻满当今高精尖的科学理论和制造技术。物理科学,化学,炼油的,电脑的,高铁的,火箭的,飞机的。各种软硬件制造技术。也不送到毛同志手上,得送到邓同志或者周同志手上。
这些技术不是朝鲜战争用的,朝鲜战争该怎么打怎么打。如果这些科技放到了朝鲜,让中国大比分胜利,除了会增加战争烈度外,很可能还会改变世界格局,中国会提早进入世界各国针对的国家。让中国少了几十年安静的发展时间。这就变成了一针兴奋剂。得等小平同志揣着,改革开放的时候用。
你想想给中国20多年时间积累科技的学习。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国内直接开始建高铁,架构光纤宽带和4G网络,成熟的通信基站,还有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玩的贼溜的互联网经济,升天的直接就是嫦娥,北斗。加入WTO,自己用着八核,再把2,3,4核逐渐甩给西方圈钱。那时苹果是中国的,三星是中国的,sony ,任天堂全是中国的。航母老早就下海了,飞机直接跳到歼20。想象90年代中国得牛成啥样,2018年说不定中国就直接霸主了。
如果每个月给诸葛亮两百吨东北大米(没包装袋),他能北伐成功吗?
给诸葛亮五千台挖掘机(配备使用说明和柴油五十万吨),北伐能否成功?
给诸葛亮一百个关羽、两百个张飞、三百个赵云、四百个黄忠、五百个马超,能否北伐成功?
还不如就带一轻武器穿越到1949年的汉城,毙了李数学家,救出金九。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志愿军了。
党史第二卷,一吨够发给营团级干部一人一套了吧。
一个卢本伟是75kg,那一吨约等于13个卢本伟。自瞄八倍不屏息29杀,算20分钟一局,那十三个卢来佛祖就能干掉377名敌人,一小时就是1131人。抗美援朝美韩联合国军共出动兵力120万人,1131个小时就能全部干掉,约等于44天就能结束战争。
看时间吧,如果是50年的1月份。那就买如下的东西,送到中南海。
1.科学计算器至少满足5000人的需求
2.足够大的3块硬盘。每块存储相同的工科,农科,理科,经济学的大学教科书和足够多的论文。
3.剩余的重量用无电池的笔记本电脑代替,能买多少买多少,配10个充电稳压器就可以了。
在战争未开始之前,要杀死战争,才是最大的胜利。
多维片。
在国共内战时期,因为在国内作战,战士有较为丰富的蔬菜肉类补充营养,体内维生素并不缺乏。但是作为第一次出国作战,朝鲜赤地千里,战士口粮主要以淀粉为主,根本摄取不到维生素,导致大量疾病丛生,战士们苦不堪言。一吨多维片可以解决大问题。一吨其他的东西,数量太少,起到的作用有限。
我父亲就是一名志愿军战士,前期战役中不断随部队作战,受够了缺乏维生素的苦,干粮袋都是炒面,偶尔会餐也是清汤寡水,菜和肉都很少。
后期在38线对峙中,父亲除了放哨和冷枪冷炮战斗(我父亲是迫击炮手)他最热衷的就是在战壕里搞一小块土种菜,全连战士如同保卫战友一样保卫这一小片菜地,和生命一样珍贵,这几乎就是他们唯一可以吃到的新鲜蔬菜了。
我父亲以前是个好农民,善于种植,任何蔬菜种子在他手里都可以发芽生长。这个种菜的主意是怎么来的呢?因为当时有很多人给他们写信,大多是写明给 最可爱的人,这些信是随机分配的。我父亲就不喜欢这些信,他觉得这有个毛用,吃又吃不得,用来擦屁股又怕有政治问题。后来就往上建议(也可能上面本来就有这个想法,他的建议只是碰巧了),与其寄这些信,不如往信封里装些蔬菜种子,这个实际得多。领导知道后,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前线战士缺乏维生素的问题一直都很难解决,但是国内维生素的生产能力有限,供应不了,大量的蔬果运输也不现实。由各地组织一些种子到前线有意义。于是后来我父亲的连队就收到了不少种子,在他的带领下,各个连队还开展了种蔬菜比赛,互相交流学习,效果不错。不过部队终究是在打仗,经常换防,命令一来,看着还没长好的菜只有留给接防部队了。有的部队慢慢就不种了,只有我父亲一直坚持,口袋里总是装着种子,只要有机会就种,哪怕是就吃个芽芽也好。所以父亲最得意的事情就是,他们连队没有大面积出现过夜盲症。
写到这里,我忽然觉得,中国军队种菜的传统是不是从这里开始的。南泥湾时期虽然也种菜,但是那是在后方,和前线战壕可不一样。
我的父亲在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也有许多故事,惊险、悲壮,感人至深,只是不知道写在这里是不是合适。有机会我会写出这些,让大家更多地了解这场战争。
这几天,我才注意到,这是个穿越的话题,看到一些朋友提到通过提供一些现代技术思想等改变历史进程,从而改写命运的回答。
我是觉得这样不好吧。虽然目前没有一个方法可以实现这个计划,但是历史进程被人为破坏,说不定是一大祸害。
比方带去2颗小型核弹。但是题主设定的总重量1吨的限额,那么你是不能带去核弹运载工具的,那么,带去的核弹可以攻击哪里呢?也许可以带去一些核原料提取技术,制造技术,哪怕运载火箭的生产技术等,但是当时的人们要完全吃透这些技术,依然是需要时间的。
带去一些高科技产品和现代技术,在战场上占据绝对优势,从而可以完全达到获取战争的全面胜利。虽然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有没有想过,在朝鲜半岛的胜利只是一个局部胜利,这依然无法伤害到美国的军事政治实力,如果美国意识到中国已经拥有了来自未来的技术,那么战争会不会停留在38线?
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最终会形成现在的局面?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美国蛇鼠两端,它不能抽出欧洲的兵力,而且美国的防御重心一直是在欧洲,在朝鲜半岛美国是设定了兵力总数的,只有装备和弹药可以无限量供给。在志愿军的全力抵抗下,而美国又不能投入全部力量作战的情况下,最终以谈判解决。在我看来,这几乎就是一个最完美的局面,对于各方面的力量平衡来说是一个最佳平衡点,没有比这个方案更好的态势了。想一想,如果金日成将军在我们的迅猛攻势下得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这样的一个朝鲜真的好吗?
回到这个重点-------如果美国意识到中国已经拥有了来自未来的技术,那么战争会不会停留在38线?然后,再加上如果苏联也知道中国已经拥有了来自未来的技术(苏联肯定不会是意识到而已,当时中国那么多的亲苏派,这个秘密是保守不住的)他们可能不会坐视中国将这些技术转换为现实力量。这就会把一个局部战争升级为争夺全面制高点的战争,中国将是他们将要面临的最可怕的敌人,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垂涎这些技术,除非我们愿意共享这些资料,否则必将会是一场生死大决战。
当时中国的基础工业非常薄弱,没有大量的有文化的工人,更没有大量的工程师,即便是有了技术图纸,但是短时间内是造不出东西来的。不会有人给你这个时间,他们会倾其所有来毁灭你,然后占有这些来自未来的知识。
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里,作了最好的诠释,江湖上的血雨腥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九阴真经》《九阳真经》《葵花宝典》这些可以取得江湖崇高地位的最高级武林技术资料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金庸先生的: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向伟大的中文作家金庸先生致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