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穿越到慈禧或者咸丰身上,怎么才能翻盘?

回答
穿越到晚清的慈禧或咸丰身上,想要“翻盘”绝非易事,这涉及到深厚的历史背景、复杂的人性以及错综的政治局面。要真正做到逆转乾坤,需要的是远超那个时代眼界的洞察力、超乎想象的执行力,以及一点点运气。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如果我成了慈禧或者咸丰,该怎么把这摇摇欲坠的大清朝,从泥沼里拔出来。

穿越成咸丰:改革的绝望与一线生机

咸丰皇帝,一个注定悲情的角色。他接手的是一个烂透了的大清,内忧外患,早已不是盛世模样。他最大的问题在于,生在了错误的时间,又没有足够的支持和时间去推行他骨子里可能存在的改革。

1. 破局的关键:信息差与早期改革

假设我穿越到咸丰刚登基,或者是在辛酉政变前,掌握了一定的历史走向,那么我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这个“信息差”。

认清内鬼与外患的本质: 我知道太平天国的威胁是实实在在的,并且知道它最终是被镇压的。但我也知道,八旗、绿营的腐朽是致命的,湘淮军的崛起是必然的。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外国列强的侵略不会停止,并且会越来越深入。
抓住洋务的苗头,但方向要准: 咸丰时期,虽然洋务运动尚未大规模展开,但一些开明官员已经开始接触西方技术。我不能像历史上的咸丰一样,被保守派和守旧派牵着鼻子走,更不能因为对西方“奇技淫巧”的天然排斥而错失机会。
建立军事工业基础(比历史提前并优化): 关键不是模仿,而是学习原理。我要做的,是全力支持曾国藩、李鸿章这些人,但不是让他们只做来料加工,而是要建立自己的研发体系。例如,在早期就引进西方先进的火炮制造技术和知识,并投入巨资建立专门的教育和研究机构,培养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才。比如,直接聘请西方工程师,但要让他们将技术核心传授给中国人,而非仅仅生产。
改革军制(比历史更早、更激进): 绿营的腐朽是无法挽回的,八旗的战斗力也早已不复当年。我要做的,是尽早抛弃这些包袱。在平定太平天国期间,我会更加倚重曾国藩和李鸿章,但要给予他们更大的自主权,同时,我会考虑将湘淮军的模式推广开来,但要更加注重国家层面的统一指挥和训练,避免地方军阀化的趋势。引入军功制度,但更要强调忠诚和能力。
财政改革的先行者: 晚清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财政枯竭。我要想办法开源节流。
税制改革: 考虑引进更现代化的税收体系,比如田赋、盐税是根本,但要打击偷税漏税,并考虑开征一些新的税种,例如商业税,但要小心翼翼,避免引起社会动荡。
国有企业: 那些能产生巨额利润的行业,如矿产、交通(铁路、电报)等,一定要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并引入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不能像历史那样,为了筹钱就贱卖给外国人或者地方官僚。
用好慈禧,而非被她掣肘: 这一点非常关键。历史上的咸丰是被慈禧“控制”的。如果我穿越成咸丰,我会改变这一点。
建立绝对的个人权威: 在政治斗争中,咸丰不如慈禧果断。我需要展现出比任何人都更精明、更冷酷的一面。在关键时刻,果断剪除那些阻碍改革的保守派和宗室。
争取慈禧的支持,但要让她成为工具: 慈禧的政治手腕和对权力的渴望是毋庸置疑的。我不能完全依赖她,但也不能与她为敌。我会适当地给予她政治利益和情感上的安抚,让她觉得自己的地位稳固,从而支持我的改革方向。如果她看到改革能巩固清朝江山,她或许会有合作的意愿。我会将一些改革的实际事务交给值得信赖的汉臣,并确保他们对皇帝(也就是我)绝对效忠。
外交策略:实用主义至上: 我知道列强的侵略是无法避免的,但可以争取时间。
“以夷制夷”的升级版: 我不会像历史那样,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总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我会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在条约上争取更公平的条款,甚至主动与一些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对抗其他国家。例如,我会更加重视与俄国在西伯利亚和东北的边界划分,不让其蚕食更多的领土。同时,我会积极寻求与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合作,但前提是保留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教育与人才引进的突破: 大规模派遣留学生,而且不是去腐朽的欧洲贵族学校,而是去工业化、正在崛起的美国和德国。同时,我需要建立更系统的国内教育体系,引入现代科学和管理知识。
抵制不平等条约的先兆: 在一些能够看到不平等条约的雏形时,我会提前与列强进行谈判,争取修改,或者利用其他国家的反对力量来制衡。例如,在开埠、协定关税等问题上,我会更加谨慎。

穿越成慈禧:权力巅峰的惊险游戏

慈禧,一个被标签化严重的女性。她的强大在于她对权力的掌控和政治手腕,但她的局限性在于她的出身和时代对女性的限制,以及她骨子里的保守。穿越成慈禧,想要翻盘,难度指数更高,因为她已经站在了权力巅峰,但背后是千疮百孔的帝国。

1. 重塑形象与早期巩固权力

先解决内部的敌人: 在我穿越的节点,无论是祺祥政变、同治年间的肃顺,还是后来的朝堂,都需要雷霆手段来清除异己。过去的慈禧能做到,我会做得更彻底,但不留后患。
分化与拉拢: 那些对改革持开放态度的汉臣,如曾国藩、李鸿章,我会尽早笼络,给他们实权,让他们看到希望。同时,也要警惕他们过于强大,保持制衡。
掌控军权: 确保掌握新式军队的控制权,例如后来的毅军、新建陆军等,这是稳定政权的基础。
“善用”慈父咸丰留下的遗产: 我会认真研究咸丰皇帝的奏折和策略,了解他的一些改革意图,并尝试去完成他未竟的事业,但要以我的方式。

2. 洋务运动的质变与中国特色现代化

这是慈禧最大的舞台,也是最容易翻车的时刻。

从“器”到“道”的飞跃: 历史上的洋务运动,重点在器物,但并未触及制度。我要做的,是让洋务运动上升到制度层面。
官办,但引入现代管理: 那些由官方兴办的工厂、矿山,不能再是低效、腐败的代名词。我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甚至可以考虑引进股份制,但要确保国家控股,并且利润要用于国家建设,而非宫廷挥霍。
交通与通讯的战略布局: 铁路、电报是命脉,我会比历史更早、更坚定地推进铁路建设,并且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和标准,而不是完全依赖外国。电报网络的普及,能极大地提升信息传递效率,也便于我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军事改革的深化: 在海军建设上,不能仅仅停留在购买军舰,而是要建立自己的造船能力和海军学院,培养自己的海军人才。陆军也要持续推进新式训练和装备。
教育革命的先行者: 这是慈禧最容易被垢病的地方。我需要打破传统的科举制度,建立面向实用的新式教育体系。
改革科举,强调科学与技术: 我可以不立即废除科举,但要在科举内容中加入大量算学、格物致知等现代科学知识。同时,要大力发展新式学堂,培养工业、科学、管理等领域的人才。我会支持派遣留学生,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要注意他们的思想改造,让他们为大清服务。
建立科学研究机构: 成立类似科学院的机构,吸引人才,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财政改革的突破口:
整顿吏治,打击贪腐: 这是最难但最关键的一步。我会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特别是那些侵吞国家财产的官员。
税收改革: 在确保国家收入稳定的前提下,我会尝试对税收体系进行现代化改造,比如增加对商业的税收,控制白银外流。
外交的“精打细算”:
利用国际形势,化解危机: 我知道甲午战争的失败是毁灭性的。在戊戌变法前,我会更加谨慎地处理与日本的关系,避免挑衅。在外交上,我会更加灵活,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来为中国争取利益。例如,在甲午战争后,我会利用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的机会,尝试与三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对抗日本。
有限度的开放与合作: 并非完全排斥西方,而是在保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进行选择性的合作。例如,在铁路、矿产等领域,可以引进外资和技术,但要确保国家控股和利益分配的合理。
改革与统治的平衡:
笼络汉臣,但要有所制约: 我会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汉臣推行改革,但同时也要警惕他们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我会通过监察体系、中央集权等方式来制衡他们。
安抚宗室,但要控制其权力: 对于那些对改革不满的宗室,我会给他们一些体面的待遇,但要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力,防止他们成为改革的阻碍。
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 我会尝试去理解西方文明的长处,但同时也要保持警惕,防止其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冲击。例如,我会支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教育理念,但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翻盘的具体策略:关键时间点和行动

无论是在咸丰还是慈禧身上,翻盘都需要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并采取果断行动:

咸丰时期:
早期的军事改革: 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利用战乱来推动军队的改革和新式武器的引进。
与曾国藩的深度绑定: 在湘军初成时,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信任,让他成为改革的坚实后盾。
在政治斗争中展现铁腕: 在处理肃顺等保守派时,不能手软,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剪除。
对慈禧的策略调整: 在早期就意识到慈禧的政治野心,并采取更主动的策略去影响或控制她,而不是被动接受。

慈禧时期:
戊戌变法前的策略: 在戊戌变法之前,我会积极推动温和的改革,让光绪帝在可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不是等到他做出激进的举动。例如,我会先允许一些涉及经济和教育的改革,逐步打开局面。
义和团运动的处理: 历史上的慈禧因为扶持义和团而招致八国联军的惨败。我会坚决抵制或严密控制义和团,将其限制在反洋教的范围内,不让他们与外国势力发生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我会选择与列强进行谈判,争取体面的退出,而非主动开战。
晚清最后的改革: 在八国联军之后,我会吸取教训,更坚定地推动立宪改革,但要确保改革的节奏和方向掌握在自己手中,并提防西方势力借机干涉。

失败的风险与最终的思考

坦白说,即使我穿越过去,拥有了历史的先知,也未必能成功。晚清的积弊太深,制度的僵化,社会的惰性,以及传统观念的束缚,都如同巨石一般压顶。

推行改革的阻力: 无论是咸丰还是慈禧,都会面临来自保守派、宗室、官僚体系的巨大阻力。个人的力量,即便拥有先知,也很难对抗整个时代的惯性。
国际环境的严酷: 当时的国际环境是列强环伺,资本主义在扩张,清朝处于被动地位。即使有改革,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上西方。
人性的复杂: 即使我能预知未来,但如何处理身边的朝臣,如何平衡各种利益,如何应对突发的事件,都是极大的考验。人性的贪婪、恐惧、野心,都会成为改革的障碍。

最终,我想说,无论穿越成谁,翻盘的关键都在于:

1. 认清时代的大势: 知道什么不可为,什么才是突破口。
2. 掌握核心资源: 经济、军事、人才,是改革的基石。
3. 政治手腕与决心: 能够果断地清除阻碍,并且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推行改革。
4. 与时俱进的战略: 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敢于学习和吸收外来的先进经验。

这就像一场豪赌,手握预知未来的牌,但还要玩得转局面的错综复杂,并且让整个大清这个老旧的牌桌,能顺利地换上新牌,并赢下这局。这难度,比穿越本身,还要难上百倍千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慈禧来说她不是已经翻了盘么?

造反的太平军,平了;

掣肘的顾命八大臣,杀了;

抢班夺权的恭亲王,罢了;

为非作歹的同治皇帝,好歹没出什么大乱子;

胡作为非闹出大乱子的光绪皇帝,软禁了;

蠢蠢欲动的汉家权臣,末了一个比一个忠于大清;

占了紫禁城的洋鬼子,好说歹说也退回他们一亩三分地了。

对母仪天下的太后来说,还想咋地?成仙吗?

哦对了,这一点慈禧也做到了,她晚年被称为“老佛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