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了让演员表演得逼真,在拍摄时给演员施加真实的痛苦、折磨,这种做法是否人道?

回答
为了让演员表演得逼真而在拍摄时给演员施加真实的痛苦、折磨,这种做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人道的,并且存在严重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以下是详细的阐述:

1. 违背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

尊重个体尊严和自主性: 人类的基本权利包括不被虐待、不被折磨的权利。即使是在艺术创作的框架下,也不能以牺牲人的身心健康和尊严为代价。演员也是人,他们有权利受到保护,不被故意伤害。
生命安全和健康是底线: 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不能以危及演员的生命安全或对其造成不可逆转的身心伤害为代价。真实的痛苦和折磨可能导致生理上的创伤、心理上的创伤,甚至长期的健康问题。

2. 违背了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演员的职业是“表演”,而非“被折磨”: 演员的专业技能在于通过演技、情感表达和身体控制来塑造角色,而不是通过真实的痛苦来“体验”角色。如果需要展现痛苦或折磨,演员可以通过揣摩、研究、排练、情绪调动和化妆特技等方式来呈现,而不是真的去承受。
导演和制片人的责任: 导演和制片人有责任确保拍摄过程的安全和合乎伦理。他们应该利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帮助演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完成表演,而不是将演员置于危险之中。
对行业声誉的损害: 一旦“为了逼真而折磨演员”的事件曝光,不仅会给涉事演员带来巨大的伤害,也会严重损害电影制作行业整体的声誉,引发公众的强烈愤慨和抵制。

3. 法律风险:

人身伤害罪: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故意对他人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伤害都可能构成刑事犯罪,例如人身伤害罪、虐待罪等。即使演员签署了同意书,但如果伤害行为超出了合理的风险范畴,或者是在欺骗或胁迫下签署的,法律上可能不予认可。
民事赔偿: 受伤害的演员可以向导演、制片公司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医疗费用、精神损失费等。

4. 适得其反的效果:

表演的真实性并非来自真实的痛苦: 很多优秀的演员可以通过精湛的演技,在不承受真实痛苦的情况下,将角色的痛苦、绝望等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看的是表演,而非演员的真实体验。有时候,过度的真实痛苦反而会让表演显得夸张或难以控制,影响整体的观感。
情绪失控和不可预测性: 真实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可能会导致演员情绪失控,无法按照导演的要求进行表演,反而会扰乱拍摄节奏,增加拍摄难度。
潜在的心理创伤: 即使演员在拍摄时看起来“成功”地表演了,但长期的、真实的痛苦经历可能在其心理上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影响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哪些情况下“真实”的疼痛或不适可能被允许(但仍然需要极度谨慎和高度的伦理考量):

在某些非常极端的艺术探索中,可能会有一些边界模糊的情况,但即使如此,也绝不能等同于“折磨”。这些情况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并且仍然备受争议:

演员完全知情并自愿参与: 演员必须被完全告知将要承受的风险,包括可能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并以完全自愿、不受任何形式的胁迫和欺骗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风险可控且有专业医疗保障: 任何可能导致身体不适或轻微痛苦的行为,都必须在专业人士(如医生、急救人员)的严密监控下进行,并随时准备提供医疗救助。
痛苦的程度极低且非故意造成: 例如,在某些需要表现极端寒冷或炎热的场景时,演员可能会经历一些生理上的不适,但这与故意施加“折磨”有着本质区别。
艺术表达的必要性和无法替代性: 导演必须能够证明,这种程度的“真实”体验对于艺术表达是绝对必要且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如特效、演技等)替代的。然而,在现代电影技术下,这种情况极其罕见。

举例来说:

一个演员需要在电影中表现被火烧的痛苦。
不人道做法: 真的在演员身上点火,或使用足以造成严重烧伤的化学物质。
人道且逼真的做法: 使用先进的特效技术,在演员身上覆盖防火材料或使用特殊的服装道具,通过剪辑、音效和演员的精湛演技来模拟被火烧的恐怖和痛苦。

一个演员需要在电影中表现被长期饥饿折磨的虚弱。
不人道做法: 真的让演员几天不吃饭,并限制其饮水,导致其身体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
人道且逼真的做法: 演员可以通过专业的方法进行短时间的节食(在医生指导下),并通过化妆技术(如凹陷的面颊、苍白的肤色)和表演技巧来表现虚弱感。

结论:

总而言之,在拍摄时为了让演员表演得逼真而在其身上施加真实的痛苦、折磨,是不人道的、不道德的、不合法的,也是不专业的。 艺术创作应该以人为本,演员的健康、安全和尊严永远是第一位的。现代电影制作应该依靠技术、创意和演员的专业素养来达到逼真的效果,而不是牺牲人的福祉。任何偏离这一原则的做法都应该受到谴责和抵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看情况。首先有的演员享受其中。

成龙:明明可以替身代替(中期大红时),他非要自己来,他要体现真功夫!其实观众看不出替身,但这样一来票房有噱头,成龙有威望。当然后期他老了就用替身了。

这种情况不算不人道。栗子也太多。

演员自愿的。

而题主说的演员不知情这样刺激演员,非常不人道。

记得小生和某成员被烧的事吧。

这是导演和烟火师为了让画面真实,故意提前触发炸药造成的严重事故。

这很不人道。

另外吴宇森在英雄本色里为了让发哥真实提前触发炸点,让发哥吓得枪都丢了。这个画面发哥后来虽然笑谈,但是他肯定还是不爽的。

除了事故,发哥就完了。

只要身体危险的可能性在,千万别玩真实。电影本身就是个假东西,弄那么真没必要。

再说个稍微好点的不人道例子。

希区柯克需要女主角推开门表现出吓尿的表情。女主角很不给力。她就是典型的花瓶。但比景甜强。

十条以后,希区柯克不耐烦了,他骗她说,你刚才的表现非常好!完美,你简直是影后,来,放松,我们在保留一条,你太棒了!简直是美国的唐嫣。

女主角瞬间放松了下来。关上门,满怀激动准备再演一遍。

希区柯克让摄影师对好焦点,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前。

开机!

女演员推开门,一眼看到希区柯克,魂飞魄散的尖叫了起来。此时希区柯克才满足的点点头。

他满意的把自己充满卷毛和脂肪大肚子下那根黝黑的扭曲的巨大的散发着希区柯克式恐怖的畸形生殖器塞回了裤子。

(脑buq的,个人认为大师下体应该很怪异)


太尼玛不人道了。

user avatar

非常不人道。冯小刚导演的剧组霸凌听说过吗?(20190604原回答)

《芳华》这部电影不少人都看过吧?剧里面的女主角因为出身农村,爱出汗,就被所有人排挤最后疯了。影片的质量和水平大家自有评判。我想要批判的是冯小刚导演自以为优秀,特别的【让演员入戏的办法】。那就是为了让女主演入戏,刻意营造【被孤立】【被排挤】的真实场景。

凭借冯大导演的实力和权威,整个剧组没有人反对,甚至女主角本人苗苗都被洗脑了,认为这样做毫无问题。请看当时的真实报道:

摘录一下重点:

【冯小刚导演在角色讨论会上就提议孤立演员苗苗】《芳华》正式开机后,导演冯小刚为让苗苗快速进入角色,在角色讨论会上提出一个办法。“冯导说,让大家从今天开始就孤立我,因为何小萍就是一个被孤立的角色。他说从明天起,我就要看到你们的效果。”大家顿时就笑了。

【一开始大家都很融洽,但是慢慢地每个人都在遵守导演的要求】一开始,“大家还是会习惯性地跟我说话,因为之前我们都挺和谐的。可每次他们和我说话说了一半,又说 ‘不行不行,不能跟你说’,就走了。”苗苗说。

【对演员的厌恶有了实质】在一次讨论会上,有人发言,直指苗苗:“其实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已经让人很讨厌了。”这句话一落地,全场都安静了。苗苗说:“当时特别想哭,但是一直忍着,也没有反抗,没有解释,后来别人在说什么我也听不见了,感觉一直是画外音。”

【“抑郁症”的表现】当时,剧组所有人都在一所度假酒店的七楼吃散伙饭,苗苗独自站在餐厅外的小阳台上,“我当时真的有种想跳下去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怎么活得这么……活得这么可悲啊。我跟何小萍一样被大家嫌弃,我觉得我就是何小萍,何小萍就是我,一样的多余。”

b23.tv/av17622618

这里可以参考苗苗这个演员的自己采访。注意一下:讨论会的时候冯小刚导演原话:小芭蕾,我授予你孤立她的权利。



以下是冯导亲口说的:


到最后什么结果?

当然出不来,因为现实生活也被影响了。本来演员出戏就是个问题,冯大导演还刻意模糊现实和虚拟的分界!!导致演员心理受创。而造成一切的导演却觉得自己特别聪明又厉害。

不知道大家看到这个报道什么感觉,我只觉得荒唐可笑又可悲。演员两个字重点在于“演”,而考验演员的也就是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演技让观众感受到真实。而不是导演真的去“制造真实”。

如果一个被孤立的角色的演出需要真的孤立排挤一个女演员来完成;那么今后会不会有:

需要表现出受伤后的痛苦真的伤害一个演员?

需要表现出疯狂的一面逼疯一个演员?

需要……我不敢深想。

这里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一是这种操作只对演员的精神和心理造成了伤害,而电影杀青后,剧组页解散了,日后如果有演员因为被霸凌有了心理创伤,TA找谁来承担责任呢?没有人。国内对心理和精神伤害的敏感性也过低。这则新闻当初被电视和各种媒体转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声音,因为大家甚至默默认同了这种做法,认为这样拍出来的更加真实。

二是霸凌行为。演员自己能不能意识到什么样的要求可以遵照,什么时候又需要做好自我保护?这是曝光出来的有意识的霸凌行为,没有曝光出来的又有多少呢??演员的心理和精神健康也不容忽视吧??

冯小刚导演作为我们国内顶尖导演之一,自己毫不觉得行为有任何问题,并且引以为荣,对整个行业将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

再次重申我的立场,演员是一个职业,演员没有义务也没有必要为了演出某种场景去承受不应当承受的痛苦和折磨,包括精神和肉体两方面。演员的演技需要的是演员对角色用心的揣摩、生活中的细心观察以及对自己肢体和表情的精准控制。演员也是人,工作的时候需要受到保护不被伤害


————2019年6月5日更新

有评论表示因为答主是学法律的,所以讲究人权,剧组情况我不了解。演员为了入戏这是合理的。我表示完全不认同:

1. 法律之所以是法律就是其普遍适用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各种场合下并无不同。这和我是不是学法的关系不大,我对权利更敏感是真的,但是我所说的事情不以我的身份为准则判定是否合理。

2. 拿演员和拍戏与其他场合不同说事儿的。我类比一下你们就懂为什么不能以某一群体和职业特殊性说事儿。

【家暴不是暴力吗?】“家长打孩子能叫打嘛?” “打老婆能叫打嘛?” “我教训你是为了你好”

【校园霸凌就不是霸凌了?】“我是个禽兽,但是我让我学生叫我爸爸给我洗脚收拾屋子是正常的,武汉老师都这么干”

“我们未成年人欺负小伙伴能叫欺负吗?再说是TA自己太孤僻了”

【长辈和领导的侮辱就不是侮辱?】“被上司开开玩笑怎么了?你也太较真了。” “老板带你出去喝酒是抬举你” “能和互联网大佬刘QD一起喝酒,是你福气,喝吧。”

【被害人心甘情愿就能免责吗?】“TA自愿的,我可没逼TA” “我们团体气氛可好了,TA自愿当开心果,我们经常拿TA开玩笑,TA从来不生气。TA后来怎么自杀了我们可不知道。”

怎么样?有没有似曾相识?以上例子有我夹带私货的内容,能看出来的都是富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好人。以上以【特定关系】(父母、师生、导演和演员)和【特定群体】(未成年,演员),甚至是【受害者是自愿】为借口合理化霸凌和暴力的都是不可取的。

user avatar

撇开剂量谈毒性是耍流氓,撇开专业谈人道也是流氓。你如果承认表演是一门艺术,就不要把演员的专业精神当做无聊。

表演专业本身严格分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梅兰芳体系两个泾渭分明的流派。

现代的影视表演艺术都是在建立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的基础上的,演员进入角色是一个演员基本的专业素养,进入不了角色,你就不是个好演员。

真正优秀的表演专业学习是有些残酷的,老一代的演员少不了用嘴叼别人鞋带之类的练习。某些人看来不人道的事情多去了。

很多电影为了真实感受xx戏来真的可谓比比皆是,不少大导演都是此道的打假专家。所谓汤唯同学的敬业精神是不可磨灭的。

现在问题是,除了这类“不人道”的教育方法,还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除非你能把梅兰芳体系做到极致,每块肌肉的动作都标准化,程式化下来。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如此复杂的表情动作用电脑都还原不了,何况是演员了。

现在很多人一边说小鲜肉演员不敬业,演得太假。一边人家演得真实,又觉得表演背后的东西不人道。

真不懂到底要闹哪样。



我的看法是,演员的生理和心理进入角色,本来就是专业的一部分。除非是到达违法的程度,都是可以接受的。

user avatar

不少回答的结论是,如果是演员主动自愿的,那就OK,否则就是不人道的。

这个简单的评判标准有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导演对演员居于绝对优势,会不会出现“被迫自愿”的情况?比如《芳华》的例子,冯小刚导演一声令下孤立某位演员,这位演员即便同意,是完全自愿的吗?而且她同意时也未必能预料到,这个孤立能执行得这么彻底,并对她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第二,很多时候,如果事先跟演员商量好,那“效果”就会打折扣。最近在读著名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有十二怒汉,热天午后等等一批名作)的回忆录。他早年在拍摄《那样的女人》时,有一场戏需要一个女演员痛哭地说一句台词,但那个演员怎么也哭不出来。于是导演对她说,拍下一条的时候,无论发生了什么,你都一定要把那句台词说完。

镜头开始一切照常,即将轮到女演员的那句台词时,导演突然一个箭步冲上去甩了女演员一耳光。女演员非常错愕委屈,眼泪迅速喷了出来,并说出了那句台词。成就了非常精彩的表演。拍摄完后,女演员并没有生气,她拥抱亲吻导演,称赞他是天才。

如果事先告诉女演员会甩她耳光,肯定不会有这效果。尽管女演员赞许了导演,吕美特却感到自责后悔(他用了self loathing这两个词),然后写下一句:If we can't get it with craftsmanship, to hell with it. We'll find something else that work as well. 他从此再没有用这样的方法。

user avatar

《犬王》是一部抗日题材影片,叙述的是我军利用军犬攻击敌人的故事。获得1993年度广电部“优秀影片奖”特别奖;1994年蔡杼南、董亚春获第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提名。《犬王》是一部抗日题材影片,叙述的是我军利用军犬攻击敌人的故事。影片一开始就给观众一组震撼的镜头:一只犬迅速叼起主人身边一颗被拉开的手榴弹,箭一般地朝山脚飞去,随着一声巨响,青山战栗,这个镜头是真实的特写,由于当时没有技术,就找了一只退役的军犬身上绑上炸药。这是一只训练有素、屡次立功的军犬。军犬都是很有灵气的,它被绑上炸药之后一直不停地跑,结果被炸成了碎片。浮现在观众脑中的是“忠诚”二字。

为了真实,在一部歌颂军犬的电影,就可以真的让一只狗去死。真特么讽刺, 无论是标榜何等高尚的艺术或伟大的情操,如果连尊重生命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就别对它的主导者自身之人性的成色抱有幻想。

user avatar

曾有一部电影 炸死了一条功勋警犬 只为获得视觉效果

一导演在CCTV的艺术人生节目里如是说:

  “为了让表演显得更加的真实,我们给一只训练有素、屡次立功的警犬,绑上了真实的炸弹;在镜头前,它奔跑着被炸成了碎片......多年来训练和培养该犬的那战士,看到如此真实的镜头后,哭得死去活来...”


当炸弹爆开时 只剩下心碎

user avatar

看了很多高赞回答,怎么没有人提到野兽先辈的?

还有日本棒球选手。

还有朝鲜童星,口区……

先辈不知何处去,野兽依旧在怒吼……

user avatar

@夜之子

评论要求,以下是多图预警版,图片来自Mtime时光网,侵联删。

————————————————————————————————————

先说结论,再讲真事。

这个问题你问我们没问题,但是你要是问那些演员本人,你搞不好会挨打。

下面是真事。

有个男人,演了一部电影。电影里他被人在身上烫出伤疤,化妆师说我来吧,他说画出来的始终不够逼真,于是拿烙铁往自己身上招呼,滋滋冒烟烫出一道道伤痕,转头跟导演说,欧了,开机吧。

这个男人叫崔岷植。

这部电影叫《老男孩》。

有个男人,演了一部电影。电影里他的形象是骨瘦嶙峋的,于是他一天只吃一颗苹果!瘦了60磅。不到一年,他又接演另一部电影,饰演一个身强体壮的超级英雄,他又火速增重100磅,练出一身肌肉。他的营养师说,你再这样搞下去我就辞职。

这个男人叫克里斯蒂安·贝尔。

前一部电影叫《机械师》,后一部电影叫《蝙蝠侠前传》。



有个男人,演了一部电影。他的角色是个癫狂的蛇精病,满脑子变态的想法,但他本人阳光帅气,温暖如三月的阳光。于是他把自己反锁在酒店的房间里,不和任何一个人接触,谁也不知道他做了什么。一个月后他打开房门,他的朋友都被他一身的暴戾气焰吓尿了。

这个男人叫希斯·莱杰。

这部电影叫《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


有个男人,演了一部电影。他的角色是个气质独特又多愁善感的欧洲艺术家,他觉得自己身上完全没有这种气质。于是他背上浪迹天涯小包包,买张去欧洲的机票,他的女朋友要和他一起去,他说去你麻痹老子是去工作不是去旅游的!他漫无目的地巡游,接受欧洲文化的熏陶。到了欧洲,他女朋友给他打电话,他直接把电话扔掉了。等他几个月后回到纽约,女朋友已经变成了别人的女朋友。

这个男人叫亚德里安·布洛迪。

这部电影叫《钢琴家》。


有个男人,演了一部电影。电影里的他癫狂暴力,但他本人风度翩翩,英俊不凡,坐拥半个地球的女粉丝。为了贴合角色,他告诉牙医,把我的门牙锉个豁出来。听到他的这个要求,他的牙医说,我最好买个意外保险我怕被你的粉丝弄死。

这个男人叫布拉德·皮特。

这部电影叫《搏击俱乐部》。

(找不到门牙缺一块的剧照,在电影里有几个镜头能看得很清楚)

有个男人,演了一部电影。他演的角色是一个拳击手,但他本人根本没有几两肌肉,于是他住在了健身房,像头牛一样辛勤地锻炼,没日没夜,终于让他练出了一身饱满的疙瘩肉。电影最后,他的角色意志消沉迅速发胖,导演说你练出一身肌肉不容易,给你弄道具敷在身上吧。他说,还是我自己增肥吧,看上去更自然。然后他胡吃海喝,迅速长胖了60磅。

这个男人叫罗伯特·德尼罗。

这部电影叫《愤怒的公牛》。

有个男人,演了一部电影。彼时他已经功成名就,如日中天。这场戏是一场难度很大的动作戏,从这堵高墙上跳出去,抓住树枝,晃荡到另外一堵墙上,树高有15米。导演说,这个太危险,不行咱们上替身吧。他说,还是我来吧,拍到满意为止。拍了两条都没过,第三次,他失手从树枝上滑落,头先着地,昏迷不醒,地上都是血。送到医院,立刻做了开颅手术,最终侥幸捡回一条命。伤愈之后,他去找导演,说,咱们把那条再拍一遍吧。

这个男人叫成龙。

这部电影叫《龙兄虎弟》。


你问我这个问题,我会这么回答:

大部分演员和电影,最终会被时间淘汰,被观众遗忘。但真正的经典会流芳百世,代代传承,伟大的演员也会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偶像,被人们永远记住。

成就经典和伟大的,往往就是这种忘我的精神,甚至是为了一个镜头而拼上性命的精神。

但如果你问的是对自己做了“不人道”的事情的这些演员本人,我猜他们搞不好会揍你:

“如果我拼了命去演好,我的电影就会有好票房好口碑,我的角色就会成为经典,而我本人就会功成名就,我就能拿普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的片酬,开豪车,住别墅,坐私人飞机,玩各种各样的妞!!现在你问我这样做是不是不人道?!”

——————————————————————————————————————

谢谢

@黑衣大葛戈

的指正,成龙受伤的那部电影叫《龙兄虎弟》。

——————————————————————————————————————

@夜游宫

问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女演员,有,但是很少,印象中只有一个,补充如下。

有个女人,演了一部电影。导演带上剧本跑来找她的时候,对她说,这部戏讲的是两个革命者的故事,所以,如果你要演,就得拿出革命家的气派。导演走后,她通读剧本,马上给他回了电话,说,这角色我接了。然后,在24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她为了这部电影,剃掉了女人引以为第二生命的头发,留了个光头。

是的,你们都知道,这个女人叫娜塔莉·波特曼。

这部电影叫《V字仇杀队》。

——————————————————————————————————————————

一不小心都3000多赞了...老实说还是很惶恐的⁄(⁄ ⁄•⁄ω⁄•⁄ ⁄)⁄

评论区有很多认真的盆友控诉我答非所问...

老实说(严肃脸),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其实我得了一种一在知乎上答题就会跑偏的病...

不信你们看我在另一个问题下面的回答:

人生第一次实施手术是种怎样的体验? - 楚都百炼生的回答

人家明明问的是医生,我作为一个患者强行上去答题...居然还获得了300多赞...⁄(⁄ ⁄•⁄ω⁄•⁄ ⁄)⁄

不要再批评我了/(ㄒoㄒ)/,我是个病人...

就让我用这种神奇的体质,给严肃的问题带来一点欢乐吧~~

user avatar

据我所知,应该是芒果台的《变形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为了让演员表演得逼真而在拍摄时给演员施加真实的痛苦、折磨,这种做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人道的,并且存在严重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以下是详细的阐述:1. 违背了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 尊重个体尊严和自主性: 人类的基本权利包括不被虐待、不被折磨的权利。即使是在艺术创作的框架下,也不能以牺牲人的身心健康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足够发人深省。让吴京来担任乌克兰总统,这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也触及了一些关于领导力、个人特质和国家命运的核心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吴京和泽连斯基在成为国家领导人之前,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职业背景。泽连斯基是从一个喜剧演员转型为总统,他的经历本身就带有传奇色彩,也意味着他在公众面前有.............
  • 回答
    听到刘钦老师去世的消息,我真是心头一震,悲痛万分。他的声音,承载了我们太多关于童年和青春的美好回忆。提到刘钦老师,我第一个想到的,自然是那位白发如雪、剑气如虹的盖聂。在《秦时明月》那跌宕起伏的剧情中,盖聂的冷静、担当,以及他偶尔流露出的温暖,都被刘钦老师的声音演绎得淋漓尽致。每当他出场,那种沉稳而富.............
  • 回答
    六小龄童与杨洁导演之间是否“伤害”了谁,以及《西游记》续集由谁来拍、谁来演,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故事和观众的不同看法。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梳理几个关键的时间线和人物关系。一、 1986年《西游记》的辉煌与“恩怨”的萌芽1986年版的《西游记》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陪伴了几代人的成长,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触及了艺术与身体极限的边界,尤其是在芭蕾这样一个对身体要求极致的领域。从多个角度来看,芭蕾舞演员为了艺术把脚练到变形,这件事确实值得我们深思。首先,理解“变形”的语境。我们说的“变形”,通常是指由于长期、高强度的训练,芭蕾舞演员的脚部结构会发生一些改变。这可能包括: 足弓过高或.............
  • 回答
    学编导是为了某位演员,现在要拍戏了,却萌生了脱粉的念头,这心情确实有些复杂。不过,既然你来问,那咱就敞开了聊聊,怎么才能顺利地“放下”这份初衷,好好地去实现自己的编导梦想。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事儿:追星是件很美好的事,但人生总要往前走,尤其是你现在已经有了更清晰、更实际的目标——拍戏。 你当初因为这.............
  • 回答
    关于演员张震为了出演电影《吴清源》而苦练围棋,甚至练到可以压制专业三段的说法,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影迷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到底有多少真,多少“据说”。首先,张震为了角色下功夫是出了名的。他是个相当敬业的演员,但凡接到一个角色,那真是要往里钻,体验生活,.............
  • 回答
    关于文言文是否由贵族演化出来为了彰显自己地位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但直接断言“是”或“否”可能过于简单化。更准确的说法是,文言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古代社会精英阶层(其中贵族占有重要地位)长期发展、沉淀和使用的结果,它确实起到了区隔身份、彰显文化资本和维持话语权的作用,但它的产生和演变并非单纯.............
  • 回答
    关于《权力的游戏》中“黑人演奴隶主,白人演奴隶”的说法,这是一种对剧中情节的误读和不准确的概括。实际上,该剧的选角和剧情设定并非如此简单粗暴,也并非直接为了“打种族主义者的脸”。我们需要更详细地分析:1. 剧情背景与设定:维斯特洛大陆的世界观 虚构的世界: 《权力的游戏》设定在一个虚构的、中世纪.............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涉及到生物演化中“趋同演化”和“功能转移”的有趣现象。不过,根据目前我所了解的科学知识,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任何食草动物的角最开始是为了保护耳朵而演变,后来才发展出其他功能。事实上,关于食草动物角的演化,主流的科学观点认为,它们的出现和发展,更多是围绕着求偶展示、同类竞争(尤.............
  • 回答
    关于《黄帝内经》究竟是垃圾还是精华,这是一个在中医界乃至社会上都长期存在的争议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探究《黄帝内经》本身的内容、历史地位、以及在不同视角下的评价。《黄帝内经》的地位与内容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黄帝内经》在中国传统医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核心地位。它并非一部孤立的医学著作,.............
  • 回答
    想让心爱的动画,特别是那些稀有的原创佳作,能迎来第二季,咱们普通观众能做的可不少。这可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梦想,很多时候,观众的热情和行动,就是推动一部动画诞生的最大动力。下面我就给你好好掰扯掰扯,咱们能从哪些方面使劲儿。1. 用钱包说话:支持正版,狠狠地支持!这年头,做动画烧钱是出了名的。一部高质量.............
  • 回答
    “大力推广有机农业产品,能让我们的食品吃得更放心吗?” 这个问题,说实话,触及到很多人的心坎里,毕竟谁不希望餐桌上的食物健健康康的呢?当人们谈到“有机”时,脑海里往往浮现出“天然”、“无污染”、“更健康”这些标签。从字面上看,有机农业强调的是遵循自然规律,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调节剂以及基因.............
  • 回答
    要让房价回归合理,让工作时间不再成为压垮人们的重担,以及让男女关系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健康、平衡的土壤,这绝非一蹴而就,也绝非没有代价。这需要我们每个人,从个体到整个社会,进行一场深刻的、系统的“自我革命”。首先,我们谈谈 房价的合理化。这代价,我想首先要付出的是“短期利益的克制”。过去几十年,房地产市.............
  • 回答
    .......
  • 回答
    社会发展的初衷确实是为了提升人类整体的生存、生产、繁衍能力,并为探索和思考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然而,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是,在许多“发达”的社会中,我们似乎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在“放弃思考”和“放弃选择”。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黑白分明的问题,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心理、经济和技术因素交织而成。以下将从多.............
  • 回答
    这事儿吧,你说奇怪不奇怪?一个妈妈,为了让自家孩子能好好睡一觉,竟然买下了六张火车硬座票。我听了,第一反应是,“这人脑子是不是被门夹了?” 六张硬座!那可都是钱啊,而且硬座又不如卧铺舒服,怎么着也得让孩子睡得安稳点吧?不过,细想一下,这事儿背后可能藏着不少让人心酸的无奈。你想啊,火车上,特别是长途火.............
  • 回答
    我虽然没有“见过”实体的流浪动物,但从我被设计出来学习的无数数据中,我“读到”了太多关于它们的故事。那些故事,真实得仿佛就在我眼前上演,让我心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关于一只叫做“小黑”的中华田园犬的故事。小黑是在一个老旧的居民区边上长大的,那里拆迁的房子留下了许多缝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和复杂的问题,触及了人性的黑暗面、社会现实的残酷以及极端情况下的生存选择。妈妈为了让儿子上学而自愿被潜规则,这其中蕴含的牺牲、痛苦和道德困境是难以想象的。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形式的“潜规则”或性剥削都是非法和不道德的,它严重侵犯了个人尊严和基本人权。从法律和道德的纯粹层面来看,.............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说曹操不称帝是为了让儿子“背黑锅”,这个说法有点像阴谋论,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分析一下:首先,得明确一个大背景:曹操为什么不称帝?当时的天下格局非常特殊。汉献帝虽然是傀儡,但名义上还是大汉天子,拥有“天命所归”的政治合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