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古人可以发现一大堆依靠现代技术也发现不了的四气五味,六淫外邪,气血经络吗?中医发现了经络,那么血管,淋巴,神经在中医里对应的名称又是什么。中医先发现了虚无的经络,而对于更容易发现的这些实体结构视而不见?
它都已经把一个“骗”字写在额头上了,你还坚持什么?坚持当骗子吗?
欲成大树,不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蝼蚁。
网上信息请主要参考权威官方发布及学界论文如文末介绍,多接触临床实践,有空去人流量大点的诊所坐坐亲自观察了解,信心是来自实践而不是网上言论。你真正要学的东西很多,哪里还有时间去看一些莫名其妙没有任何可靠背景与营养的网上评论,很多都是外行,键盘党要么就是资本驱动。中医界肯定有不少骗子黑幕以及真正的发展问题,这放任何行业学科基本都有,但这种需要业内人士结合现实积极改进,不是与网上各种喷子中医黑能讨论清楚和解决的。
讲一个身边例子给你参考。爱人也是学中医的,而且是从国内top5高校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转行去学的,科研论文不少但对科研厌倦了,现在马上考医师证。不过之前身边义务帮帮忙治疗熟人朋友的例子不要太多。今年暑假火车一个六十左右的大妈上铺爬时不小心跌下来扭伤脚完全走不了路,列车员呼叫全车没找到执业医师来治,我们就在旁边铺,爱人就以紧急救助名义给大妈扎针止痛,因为跌下听到明显咔嚓声,所以单靠针刺很难立即治愈,正骨手法不熟没把握就没动。但下针后,大妈就说痛感明显减轻,原来不碰都痛,腿稍微屈伸就更痛,扎后能慢慢屈伸,专门扭压或走路才痛,这样至少大妈车上能轻松多了,到站就被列车员扶着下车去医院急诊科看了。开始还千恩万谢要塞200给我们,拒了很多次都不行,就先收下了,不过趁帮她拿泡面拿食物时又偷偷塞回她包里。这就是实践,你作为中医学生多经历这些事情自然会有信心,老百姓的口碑也自然起来没必要网上和人争论,浪费时间。
就现在的疫情,国家对中医药都是持大力发展与肯定态度,可以找一些官方发布参考,中医学生大有可为,加油学吧,有空读读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更明白中医人的素养与社会担当。
至于网上中医黑的谩骂涉及的内容,大多数有争议的言论其实都需要三个考察就能解决,一是语境条件,什么情况的说法,完整说法是什么,二是提到概念的定义认识,比如大多数人黑或反的中医只是存在于其个体理解能力所及的中医概念和真正临床有效及一些明医的认识不是一个东西,包括国家大力提倡的中医也并非某些人以为的中医,即使相关名词解释似乎差不多。三是动机或利益相关。这种就是专门颠倒黑白,为黑而黑的人,也不是少数。三类人经常混在一起,于是…… 请再读庄子齐物论,不多说了。
注: 想看论文的,中医药在疫情的应对研究成果也有很多,比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牵头开展的化湿败毒颗粒治疗COVID-19感染患者研究结果《Combination of Hua Shi Bai Du granule (Q-14) and standard care in the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A singlecenter, open-labe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被JCR一区杂志《Phytomedicine》接收。本研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首个也是唯一一项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规范、完整实施并报告的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研究结果表明,化湿败毒颗粒对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和肺部炎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安全性良好。
更多参考:
我作为一个艺术生 我来支持你一下,曾几何时我也是一个“中医黑”。直到后来我打过一个“豁免中医药经典名方上市前临床评价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的比赛,了解了一些浅薄的知识。
为此我们查阅了差不过400篇论文(以下是部分论文节选),经过中医药经典名方和现有西药(或者其他常规疗法)对比发现。中医药经典名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普遍现有西药或者其他常规疗法要高。
我给大家随机截一点当时哦我们的调查
叹气~未来可期~~
更新 再聊聊最近比价火的疫情
先上结果相较于单用西医治疗的普通型 COVID-19 患者,连花清瘟颗粒联合西医治疗可显著缩短 SARS-CoV-2 核酸 转阴时间,而平均住院时间、发热时间也呈缩短趋势——出自《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实 施与效果分析》
《连花清瘟胶囊在新冠肺炎中早期抗病毒、抗炎的疗效观察》更是做了丰富的试验
结果
这这这
叹气~~~
还有说民众信任度低的
在“2017中国生命小康指数”调查中,有94.68%的受访者表示相信中医。(这是为了针对部分答案说国人不相信中医)
评论区只接受友善讨论
评论区怎么又开始类比了,还有类比地心说的,能解释解释部分中医有效性比西药高,(约14%),安全性高(约6%),咱们平时都是这么举证的么
评论区说中医无效的好歹贴贴数据啊~~日心说是怎么回事~~
8.17
大闲人又来了(诶,中医药管理局应该给我打钱)
有人说到证据等级的,依据医学证据等级
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使用的证据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来自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在2001年制定的证据等级标准(证据水平分为5级,推荐建议分为A、B、C、D 4级)以及在2004年推出的将各个分级标准综合而形成的GRADE标准(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等级;推荐建议只分为“强”、“弱”两级)。
荟萃分析(Mata-andlysis)和随机对照试验(RCT)所提供的证据,理论上多是属于高级别的证据,在牛津循证医学证据等级标准中多被列为Ⅰ级水平的证据,属A级(优秀)推荐意见。
所以我随手找了几个 中医荟萃分析(为了避免说论文水,这次特地仅搜索 核心期刊的)
中医药辨证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的荟萃分析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的荟萃分析
中医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荟萃分析
核心期刊+荟萃分析这个证明力可以了吧
乘着中饭没来 贴点 随机对照试验+核心期刊组合
好了 证据等级和论文等级也都提升升升升升升了~~~~
能不要再打比方了么~~~~
8.18更新
国家核心期刊成了哄人玩的东西,“最高证据等级”也哄人玩?
这不就是一直嚷嚷要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这是谁家的孩子,玩具这么别致~~
那这个在SCI19分杂志发表的中医文章也是哄人玩?
如果这样能多哄哄我么~~署我名字,我掏钱还不成~~~
8.20更新
评论区真热闹,相应知友“号召”,补充 安慰剂对比试验
叠一个 meta+核心期刊+千人样本+对比安慰剂 的BUFF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