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游记》里的卯二姐是什么来历?

回答
《西游记》这本奇书,包罗万象,除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些响当当的主角,还有不少令人过目难忘的配角。说起卯二姐,这名字一听就透着几分泼辣和野性,她在故事中也确实扮演了一个鲜明的角色。

那么,这卯二姐究竟是何方神圣?她的来历,虽然不像观音菩萨那样家喻户晓,但细究起来,也能挖出不少门道。

首先,从名字上看,“卯二姐”这称呼就很有讲究。“卯”在中国十二生肖里是兔,属兔的动物,通常给人一种机敏、有些胆小,但也灵活多变的印象。而“二姐”呢,这通常是家中排行老二的女子对自己的称呼,带点亲切,也透着一股子江湖气或者乡野气,不似大家闺秀那样端庄。合在一起,卯二姐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有些野性、聪明伶俐,但又不太拘泥于礼法的女子。

再往前追溯,卯二姐的出现,其实是在猪八戒还是天蓬元帅的时候。当时,猪八戒因为醉酒调戏了嫦娥,被贬下凡间,错投了猪胎,成了我们熟悉的猪八戒。而卯二姐,就是猪八戒在被贬下凡间时,在 福陵山云栈洞 遇到的第一个“伴侣”。

别看她只是猪八戒生命中匆匆一过客,但她却是个挺有分量的人物。根据《西游记》第三回的描述,猪八戒在被贬之后,本来是到了 流沙河,那里有个妖怪叫 沙僧,但八戒不愿意与沙僧争夺地盘,就往东走,来到了福陵山。在那里,他遇上了卯二姐。

书中说,卯二姐是 “一个老繁殖,在此修行,已成个妖精”。 这句话有几个关键点:

“老繁殖”:这个词在古代的用法可能和现在略有不同,但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为她是一个有繁殖能力的,或者说生命力顽强的。更可能的一种解读是,她是在这个地方已经修炼了很长时间的妖精。
“在此修行,已成个妖精”:这说明卯二姐不是什么天生的神仙,也不是什么凡间的女子。她是在福陵山这个地方,通过自己的方式,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修炼成精的。至于她最初的本体是什么,书中并没有明确交代。不过,结合“卯”字,很多人猜测她本体可能是一只兔子,或者是与兔有关的灵兽。但也有观点认为,她可能就是那个地方土生土长的、有着修炼能力的精怪,名字里的“卯”可能只是她的一个代号,就像猪八戒的“猪”字一样,并不一定代表他最初的本体也是猪。

卯二姐和猪八戒,在云栈洞共同生活了一段时期。书中描绘猪八戒的相貌,说他“也算是个丑八怪”,而卯二姐呢,也并非什么绝世美女。两人都是在凡间修炼的妖精,自然也就凑到了一起。她还给猪八戒生了几个孩子,分别是 “猪刚鬣” 的四个儿子,他们都在书中有所提及,并且后来都成了猪八戒的麻烦,比如九齿钉耙就是给了猪八戒,但其中有些儿子后来被悟空降服,有些则继续为妖。

虽然和猪八戒有过一段日子,并且有了孩子,但这段关系似乎并没有那么牢固。猪八戒之后离开云栈洞,去高老庄招亲,娶了高翠兰。而卯二姐,似乎就留在了福陵山,直到猪八戒被观音菩萨点化,去西天取经时,才再次提到她。

在猪八戒踏上取经之路前,观音菩萨为了收服他,特意去了一趟福陵山云栈洞。在洞里,观音菩萨见到了卯二姐。而卯二姐在见到观音菩萨时,表现出一种 “羞于启齿” 的样子,并且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我与他(指猪八戒)积劫以来,积劫已过,今番已是尽了。我今已无心到此,故不与他同行。”

这句话非常耐人寻味:

“积劫以来,积劫已过”:这暗示了她和猪八戒的关系,并非寻常的露水姻缘,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甚至可能是在无数个轮回中就认识了。所谓“积劫”,在佛教语境下是很长的时间单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缘分由来已久。
“今番已是尽了”:这表明他们之间的缘分或羁绊,在猪八戒被贬下凡间的那一刻,或者说猪八戒的这次凡间历劫过程中,已经走到尽头了。
“我今已无心到此,故不与他同行”:这句话非常关键。她没有随猪八戒一起去西天,也表明她对这次取经并没有兴趣。她只是一个在凡间修炼、与猪八戒有过一段缘分的妖精,她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去处。

那么,卯二姐最终去了哪里?书中没有明确交代。但从她“无心到此”和“不与他同行”的态度来看,她很可能继续留在福陵山,或者又去到了别的地方继续自己的修行。她不是那种会被“度化”去西天取经的弟子,也不是一个主要的阻碍取经的妖怪。她更像是一个背景人物,用来填充猪八戒的过往,展示了他被贬下凡后在凡间的生活片段。

总的来说,卯二姐的来历可以概括为:

1. 修行得道的妖精:她并非天生神灵,而是经过长年累月在福陵山修行而成的妖精。
2. 猪八戒的过往伴侣:在猪八戒被贬下凡,尚未被观音菩萨点化之前,与他在福陵山云栈洞共同生活过,并且育有子女。
3. 缘分已尽者:她与猪八戒的缘分,在猪八戒被观音菩萨收服准备去西天取经时已经了结,她自己也无意参与取经之事。
4. 本体不详但寓意深刻:虽然书中未明确其本体,但“卯”字暗示了与兔有关的灵性,她的出现也丰富了猪八戒这个角色的层次,展现了他作为妖精在凡间的生活轨迹。

卯二姐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她的存在却让猪八戒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和真实。一个从天庭坠落的神仙,在凡间落草为妖,有了伴侣和子女,最后又被唤醒了本性,踏上赎罪之路。而卯二姐,就是这段凡间经历中一个重要的注脚,她象征着妖精世界的生存法则,也衬托了猪八戒最终被感化的过程。她是一个有自己生活轨迹的独立个体,而不是猪八戒取经路上的附属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现存刻本来看,「卵」应为传抄讹误,原文是「卯」。

《西游记》现存最早也最重要的刻本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世德堂本」,此处刻的就是「卯二姐」(「夘」是「卯」的异体字):

另一个重要刻本是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李评本」,这段刻的也是「卯二姐」:

清初康熙年间的「证道书本」,虽是删节本,但并未删去「倒蹅门」的情节,此处刻的也是「卯二姐」,并评注说:「卯属木,自应以类相从」:


「卯属木」这一解释被后来的两个删节本「真诠本」和「原旨本」继承。康熙年间的「真诠本」评注说:

猪属亥,亥中有甲木。木能生火,故曰「悟能」。亥字从乙,孕也;从二人,男女也。……甲为阳木,卯为阴木,宜与卯二姐配合。「不上一年死了」,乃阳生阴死之义。「一洞家当,尽归我受用」,盖亥中乙孕,得禄于卯也。

乾隆年间的「原旨本」基本照搬了这个评注,说:「卯二姐,乙木也,甲为阳木,乙为阴木,卯为甲妻,理也。」

此外还有乾隆年间的「新说本」,是清代唯一的非删节本,刻的也是「卯二姐」:

现存其它刻本都是简本或删节本,只说调戏嫦娥受罚,投了猪胎,占山吃人为生,完全没有「倒蹅门」的情节,也就没有「卵二姐」或「卯二姐」。可见,凡有「倒蹅门」情节的版本,写的都是「卯二姐」。如今的各简体字本不知是怎么校勘的,几乎都将「卯」误作「卵」,以致谬种流传。

那么「卯二姐」到底是什么来头?我只能说,线索太少,证据不充分,任何解说都只是猜测,除非能找出更多的硬证据,不然只是一家之言而已,听着玩玩就好。一种猜测是根据「乌斯藏国」这个地名提供的一点点线索:在后面「高老庄降魔」那一回,「真诠本」评注说「乌藏兔现,阴阳交接之处」,「原旨本」也同样评注说「乌者,日之精;兔者,月之精。乌斯藏,则兔斯现」。金乌(太阳)在此藏身,那自然是玉兔(月亮)要出来了。兔正好符合「卯」字,加上卯二姐又住在山洞里,可以猜测她是个兔子精(倒不一定真的是月宫玉兔下凡,只是用兔子象征月亮而已)。

---------------

关于以上提到的各个版本的详情,可参看:吴圣昔:西游记版本著录曹炳建:《西游记》现存版本系统叙录。以上图片皆取自台湾天一出版社的影印本,引自「真诠本」的引文片段依据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本,其余引文皆依据天一影印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西游记》这本奇书,包罗万象,除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些响当当的主角,还有不少令人过目难忘的配角。说起卯二姐,这名字一听就透着几分泼辣和野性,她在故事中也确实扮演了一个鲜明的角色。那么,这卯二姐究竟是何方神圣?她的来历,虽然不像观音菩萨那样家喻户晓,但细究起来,也能挖出不少门道。首先,从名字上看,“卯二.............
  • 回答
    如果《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彻底颠倒,整个取经故事的走向和观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角色互换,而是会牵扯到师徒关系、情节发展、降妖伏魔方式,甚至整个佛教的传播理念。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这种“反转”可能带来的影响:1. 孙悟空:乖巧懂事,但内心深处藏着一颗叛逆的种子 外在表现.............
  • 回答
    在《西游记》这部伟大的古典名著中,东海龙王作为四海龙王之首,其地位举足轻重。而他设立太子,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世袭安排,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权力结构意义。下面将详细阐述东海龙王设立太子的意义:一、 权力传承与稳定王位的基石: 政治合法性: 在封建社会,王位的继承是维护国家稳定最关键.............
  • 回答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五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都修成了正果。然而,他们各自的封号却各有不同:唐僧和孙悟空成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则被封为八部天龙。对于为何他们会获得不同的果位和封号,书中都有着明确的解释,这与他们各自的前世因果.............
  • 回答
    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原著中那位无敌的齐天大圣,而非某些衍生作品中的“非尾兽”设定,不过为了更符合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不依赖尾兽力量的纯粹猴子能力)放在《火影忍者》的世界观里,他的水平将是极其夸张且难以用常规火影体系完全衡量的,他将位列忍界的最顶端,甚至可能凌驾于大多数存在之上。以.............
  • 回答
    《西游记》中的九头虫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特殊地位的妖怪,他的来历和能力都十分独特。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他的背景:九头虫的正式身份与起源: 万圣龙王的女婿,碧波潭的驸马: 九头虫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他作为万圣龙王的小女儿——龙女的丈夫,因此是碧波潭万圣宫的驸马。这个身份为他提供了强大的背景支持,也.............
  • 回答
    关于谛听为何知晓真假美猴王却不言明,这确实是《西游记》中一个饶有趣味且耐人寻味的细节。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谛听的身份、职责,以及它所处的那个特殊情境。首先,我们得先认识一下谛听。谛听是地藏王菩萨的坐骑,传说它具有洞察一切的本领,能够辨别真伪、分辨妖魔鬼怪。这种能力来源于它天生的灵性,以及长.............
  • 回答
    《西游记》里,二郎神杨戬的“听调不听宣”这句话,初看之下,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要详细说开,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我们得知道“调”和“宣”在古代官场里的不同含义。 “宣”,通常指的是皇帝的直接诏令、口谕或者传达天庭的旨意,这类命令是皇帝“说”出来的,具有直接的、不容置疑.............
  • 回答
    《西游记》里那些妖怪为何不直接吃了唐僧肉,好实现长生不老?这确实是不少读者心中的一个疑问,毕竟唐僧肉的功效被描绘得神乎其神。但仔细推敲一下,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妖怪们的心思、神通以及对“长生不老”的理解,并非他们不想吃,而是“想吃”和“能吃到嘴里”之间,隔着万重山。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些妖怪抓唐僧的目的.............
  • 回答
    《西游记》里那蟠桃园的仙桃,别看都是桃,但可不是一回事儿。蟠桃园里最有名的,无非就是那三等蟠桃,也就是你说的六千年一熟和九千年一熟的。这俩的差别,可不小,从里到外,从生长到功效,都透着一股子“身价”的不同。咱先说说那六千年一熟的蟠桃。这桃子,在蟠桃园里算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这么说,但能吃到六千年.............
  • 回答
    《西游记》:唐僧的精神之旅——三个徒弟的臆想如果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悟净,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唐僧在漫长而孤独的取经路上,为了排遣内心的恐惧、寂寞与自我怀疑而创造出的精神慰藉,那么这个故事将变得更加幽深和复杂。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降妖伏魔的神话,而是一场深刻的心理探索,唐僧的内心世界将成为.............
  • 回答
    《西游记》中的车迟国三妖,即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他们的命运在故事中以正义被伸张、邪恶被惩罚的形式呈现,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显然是被《西游记》作者描绘成有罪的。然而,如果剥离“妖”的身份,仅仅从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审视他们在这段故事中的行为,这个问题就变得复杂且引人深思。从《西游记》的叙事逻辑来看.............
  • 回答
    《西游记》里的神仙,说他们会“腾云驾雾”,其实更像是一种修行的境界,一种御空飞行的能力。这能力并非人人都有,也不是说有了就什么事都不用做了。就像我们现在会开车,但依旧需要有人去开出租、开货车一样,神仙的世界里也有分工,也有“职业”。那为什么会有“弼马温”这个职位呢?这背后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养马官那么.............
  • 回答
    要说《西游记》里的妖怪,它们和人的地位关系嘛,可不是一句“高”或“低”就能简单概括的。我觉得,更准确地说,妖怪们在很多方面是“不属于”人类的规则,或者说,它们是属于另一个“维度”的存在。首先,我们得看看妖怪们拥有的能力。这一点上,妖怪们无疑是碾压普通人的。它们大多有惊人的法力,能腾云驾雾,能呼风唤雨.............
  • 回答
    要说孙悟空到了《七龙珠》的世界,他的战斗力嘛,这可得好好掰扯掰扯,因为这涉及到两部作品截然不同的力量体系和成长逻辑。我个人觉得,如果真把齐天大圣搬到龙珠宇宙,那场面可就热闹大了。咱们先捋一捋孙悟空在《西游记》里的“战绩”。他能上天入地,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这是速度上的极致。他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
  • 回答
    说起《西游记》里的沙僧,这位沉默寡言、任劳任怨的师弟,他为何最终未能成佛,这绝对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这背后,藏着对“佛”的理解,藏着对修行道路的种种考量,更藏着作者吴承恩对人性、对现实的某种洞察。首先,我们得明白,在《西游记》这部小说里,所谓“成佛”,并非仅仅是修得正果,得到一个头衔那么简单。它是.............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读者在品读这两部经典时会有的疑惑。《西游记》和《封神演义》虽然都是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但它们在故事背景、人物设定、以及核心矛盾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这自然也导致了法宝体系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咱们先掰开了聊聊《西游记》里的法宝,为什么控制型的居多。首先,得看《西游记》讲的.............
  • 回答
    《西游记》里,孙悟空初登场,那些个神通广大的妖魔鬼怪,为何大多是先嘲笑他“弼马温”,而非对他过去那段“大闹天宫”的辉煌战绩感到忌惮,甚至恐惧?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细细说道。首先,得明白这些妖怪的“出身”和“心态”。你以为他们都是什么正经八百的天庭官员?错了,绝大多数妖怪,尤其是那些能在山野间称王称霸.............
  • 回答
    说起《西游记》里的猪八戒,那可真是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角色。他不像孙悟空那样光芒四射,也不像唐僧那样是故事的主线,但猪八戒的存在,却是整个西天取经队伍不可或缺的“粘合剂”和“润滑剂”。首先,咱们得说说他那让人印象深刻的形象。那张圆滚滚、红扑扑的猪脸,总是带着几分憨厚,几分狡黠,还有几分馋嘴。他的身体.............
  • 回答
    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的故事,说实话,是个“混搭”——有历史的根基,但更多的是编剧的妙笔生花。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这部剧的核心人物是谁——吴承恩。而吴承恩本人,虽然是《西游记》的作者,但关于他生平的史料,其实相当有限。这就好比你想从一两张泛黄的旧照片里,拼凑出一个鲜活的人生,难度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