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游记》里的二郎神杨戬「听调不听宣」是什么意思?

回答
《西游记》里,二郎神杨戬的“听调不听宣”这句话,初看之下,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要详细说开,得从好几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我们得知道“调”和“宣”在古代官场里的不同含义。

“宣”,通常指的是皇帝的直接诏令、口谕或者传达天庭的旨意,这类命令是皇帝“说”出来的,具有直接的、不容置疑的权威性。接到“宣”,你就得立刻奉旨行事,通常是皇帝有什么事需要你去做,直接点名。
“调”,则更偏向于一种职务上的调动、分配,或者是在特定场合的差遣。比如,玉帝要调集天兵天将去某个地方平乱,就会发布一个“调令”,列出需要出动的各路神仙的名字和职责。这种命令,更像是一种统筹安排,而不是针对某一个人单独下达的直接指令。

好,理解了这两个词,我们再来看杨戬为什么会“听调不听宣”。

杨戬的身份很特殊。他是玉帝的外甥,也就是王母娘娘的亲外甥。这层关系让他既有亲戚的便利,也有可能因此招致一些非议和猜忌。在天庭,亲属关系有时候是双刃剑。

在《西游记》中,杨戬通常是以灌江口二郎显圣真君的身份出现,驻扎在自己的地盘,有一定的自主权。他不像哪吒那样,是直接听命于托塔天王(虽然哪吒也算有背景,但他的直接上司是父亲),更不像其他许多天兵天将,是固定在某个部门,受某位天神(比如太乙天尊、太白金星等)的直接领导。

所以,“听调”意味着:

接受整体调动,履行职责。 当天庭有重大任务需要调集人手时,比如剿灭花果山的水帘洞,或者捉拿孙悟空,玉帝发出“调令”,把杨戬的名字列在其中,要求他出兵出力。这个时候,杨戬是会响应的,会按照调令的要求去执行任务。他明白自己是天庭的一份子,有保卫天庭的责任。
这是基于“官职”和“任务”的层面。 他是以“灌江口二郎显圣真君”这个职务来接受调动的。天庭有事,需要你这个“真君”来帮忙,他会来。

而“不听宣”,则意味着:

不受皇帝(玉帝)的“点名”式直接传唤。 如果玉帝仅仅是因为私人原因,或者没有经过正常的天庭汇报和调配程序,直接口头传唤杨戬,或者有什么事情专门点名只让杨戬去做,而不经过正常的调令下达,杨戬就可能不理会,或者不那么积极地响应。
这是在维护自己的某种“独立性”和“体面”。 杨戬并不是天庭的普通小兵小将,他是战神,有自己的封地和声望。如果玉帝有什么事,直接“宣”他过去,这在他看来,可能有点像是在呼唤一个下属,而不是在调动一个同等地位的战神。他可能觉得这样不够尊重,或者说,他认为天庭的命令,应该有更规范的程序来下达,而不是皇帝一时兴起就叫过去。他是在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己并非玉帝随意差遣的奴才。
也可能是为了避免被利用或算计。 杨戬深知天庭内部的复杂,他与孙悟空一样,都不是那种完全死板的服从者。他可能担心玉帝的“宣召”背后隐藏着一些不利于他的安排,或者只是为了让他去当炮灰,或者背黑锅。通过“不听宣”,他给自己留下了审慎判断的空间。

可以这么理解,杨戬的“听调不听宣”,是一种在遵守天庭整体秩序的前提下,维护个人尊严、独立性和判断力的姿态。

他在天庭内部,可能和其他神仙的关系并不是那种特别亲近,或者说,他也不想仅仅因为自己是王母娘娘的外甥,就什么都得听玉帝的。他有自己的骄傲和底线。

比如,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帝为了对付孙悟空,确实是发出“调令”,让杨戬率领天兵天将去降妖。这时候,杨戬就接受了这个“调”,并且和孙悟空打得有来有回,最终成功擒获了孙悟空。这显示了他“听调”的一面。

但如果玉帝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比如让杨戬去当某人的“陪衬”,或者去办一些在他看来“不入流”的事情,而没有通过正式的“调令”程序,他可能就会以“不听宣”来回应。

简单来说,杨戬是在说:“天庭有需要,作为神将,我会履行职责,参与集体行动(听调)。但是,如果你只是皇帝个人的一句话,不经过正常的流程,想把我当成你的私人保镖或传声筒,那就不行(不听宣)。”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平衡,既不公然反叛,也不完全被动服从。他用这种方式,在维护自己在天庭中的一个相对独立和有尊严的地位。而且,他本身的武艺和能力也非常出众,这让他有资本说“不”。想想看,如果他只是个普通的天兵,估计也就没这个底气了。

所以,“听调不听宣”,是杨戬作为一位战神、一位有背景又有实力的神仙,在天庭这个复杂的官场中所表现出的一种非常具有个性的行事风格。他忠于整体,但不受个人随意的支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二郎神是谁?

user avatar

我打野,没事别叫我,不然就送。

user avatar


听调不听宣这个说法在传统演义小说里是很常见的一个说法,除了二郎神和天庭的关系是这样,隋唐演义里罗艺和隋朝的关系也是这样,都是听调不听宣。

听调不听宣是什么意思呢?先看看隋唐演义里罗艺和隋朝的关系。按照书里的交代,罗艺是秦琼的姑父,是前朝旧将,是在前朝大势已去的情况下,不得已投降了隋朝,条件就是听调不听宣。实际上,在每个新王朝推翻旧王朝的过程中,为了迅速推翻旧王朝,都会接收大量前朝旧将,都会给予类似罗艺这种待遇,也就是听调不听宣,允许你保留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地盘,只要不参加反对朝廷中央的活动,其它事情都可以在自己的地盘上独立自主。

也就是说,听调不听宣一般也就意味着,相对于朝廷来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独立性。比如说罗艺,朝廷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调动罗艺参加军事行动,但是不能宣召他入朝觐见皇帝,因为这有可能意味着他被剥削原有的权力,也就打破了原来的承诺。如果朝廷强行下令要求他入朝,那就等于向他发出了明确的削藩的信号,会导致他们铤而走险,直接起兵造反,反对朝廷。

这其实是每个朝代初期都会面临的问题,也就是在开国时期的战争中,为了打倒主要对手,不断以各种许诺的条件拉拢过来的临时盟友。比如汉朝开国时的英布、彭越、韩王信、张耳、燕王臧荼,都是这种类型。因为对当时的汉高祖来说,主要任务是打倒项羽,所以这些人加入刘邦阵营,并不是刘邦真的要他们一起打项羽,而是要给最低限度的要求,也就是说,只要他们不参加项羽阵营,出兵帮助项羽打刘邦就可以了。



还有清朝初期的三藩,以及在大同的姜骧等明朝降将,和清朝的关系都和这种关系类似。他们都有自己的地盘,在自己的地盘里完全可以自主,相当于国中之国。在清朝尚未完全平定全国的时候,他们还有用,所以不会动他们。等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时候,没有其他重要敌人了,他们就会成为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对手。所以,当康熙明确要求三藩入朝的时候,对三藩的吴三桂等人来说,这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削藩信号,要么他们的地位下降到和清朝其它的地方官员一样,也就意味着完全失去之前相对于朝廷的半独立性,如果不接受这个要求,那就只能造反了。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和华北地区的藩镇同样是这种关系,每个藩镇都是半独立的,名义上服从唐朝中央,但实际上是半独立的,军事、财政、人事、行政都是藩镇自己说了算,朝廷无力干预。在必要的情况下,朝廷可以下诏要求一些藩镇参加朝廷的军事征讨行动,比如调动几个藩镇对付一个刺儿头藩镇,但是不能轻易要求这些藩镇的藩帅们入朝中央,如果有这个要求,就会激起直接反对朝廷的叛乱。当然,也有些藩帅们在自己的地盘站不住脚了,会主动请求入朝中央,放弃独立性。

二郎神和天庭玉皇大帝的关系就是如此,他名义上是服从玉皇大帝的,但实际上只要做到不公开反对玉皇大帝就可以了。而他之所以有这个待遇,就意味着他曾经反对过玉皇大帝,发生过正面冲突,最后是在玉皇大帝的天庭无法完全把他镇压下去的情况下,双方达成的一个妥协局面,让二郎神成了天庭的一个政治特区。可以说,名义上二郎神和天庭是君臣关系,但实质上带有盟友性质。当天庭遇到没办法解决的麻烦的时候,可以征调二郎神出兵参战,但是不能让其他人去指挥他。

所以,在孙悟空出世之后,天庭的镇压行动是逐步升级的。先是派比较低级的将领去剿灭,剿灭失败,再派天庭的大将托塔天王李靖出战,李靖率领十万天兵天将和哪吒一起去征剿,还是被孙悟空打败了,玉皇大帝迫于无奈,只能让太白金星去请二郎神参战,去打孙悟空。这也就是二郎神和哪吒之间的区别,哪吒是天庭的将领,是必须要服从玉皇大帝的命令的,还要听挂帅出征的李靖的指挥,但二郎神并不完全隶属于天庭,李靖也指挥不了。二郎神完全是自己去单干,凭一己之力去和孙悟空单挑。



而当二郎神也搞不定孙悟空的时候,玉皇大帝就只能派人去请和他完全没有臣属关系的如来佛祖了,这就是请外援了。如果打个比方说,就相当于抗战的时候,首先是国军抵抗日军,中央军抵抗不住,然后就是各地方部队参战,地方部队还不行,就是八路军,都不行了,那就只能请苏联、美国支援了。二郎神之于天庭,就相当于民国时期地方军阀与国民政府的关系。国民政府可以调动地方部队抗日,但不能直接干预他们的地方行政事务。二郎神也一样,天庭可以调动他去打哪吒,打孙悟空,但是不能要求他到天庭来参加玉皇大帝主持的御前会议。

所以说,天庭的这套政治秩序,其实和地上人间的政治秩序的结构其实是相同的。中国作为一个广土众民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在政治上必然是复合型的,包含着多种政治秩序,相互之间既有重叠之处,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既是现实政治的需要,也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的政治经验。而每一种类型的政治秩序的形成,都是在多种力量的斗争和妥协之后才形成并稳定下来的。二郎神和天庭的关系就是在经历了斗争之后形成的妥协方案,但在处理孙悟空的问题的时候,天庭耍了不少小手段,就是利用了孙悟空对天庭政治秩序不了解,实际上是利用了信息不对称。

孙悟空要求的齐天大圣地位,实际上应当和二郎神一样,听调不听宣,但天庭却给了他一个虚假的名号,又派他去当弼马温,看守蟠桃园,这就是对孙悟空的政治欺骗了。也是因为这种政治上的欺骗,导致了孙悟空的自我定位错误,没有找准自己位置,他以为自己和其他的赤脚大仙等一样,和天庭是平等关系,结果却发现他只是天庭的中下级官员,导致他再次造反。假如天庭没有请如来佛祖来帮忙镇压,那么经过孙悟空与天庭的斗争,也是有可能参照二郎神的待遇,形成类似的听调不听宣的格局的。

user avatar

不知道大家看过西游记后传没有,那里面如来给斗战胜佛的待遇也是听调不听宣。

斗战胜佛负责整个佛界的护法,同时佛界里只有孙悟空免朝见免跪。

平时你跟花果山待着,不用到灵山来跪我,不用听我讲课;一旦佛教有劫难了,你来帮我把无天弄死

这个设定就是借鉴的二郎神听调不听宣。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