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MARVEL漫画《内战》最后,那些普通人为何要阻止美国队长?

回答
在漫威漫画《内战》的最终对决中,那场几乎要让英雄分裂的终极冲突,并非只是英雄们之间的立场之争。令许多读者感到意外,甚至心痛的是,站在美国队长一方,并且在关键时刻选择阻止他的,正是那些他们一直以来拼死守护的普通人。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时间线稍微往前拨动一些,看看那场“内战”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地步的。一切的导火索,是政府颁布的《超级英雄注册法案》。这个法案的初衷是为了限制不受控的超级力量,确保英雄们的行动能够被监督,避免无辜者在他们战斗中受到波及。然而,法案的实施过程却异常粗暴和不顾一切,将未注册的英雄视为非法,甚至加以追捕。

起初,许多普通人也经历过英雄们战斗带来的破坏和痛苦。那些失控的超能力造成的灾难,比如爆炸、建筑倒塌,还有无辜者的伤亡,都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记忆里。所以,当《注册法案》出台时,一部分民众是支持的,他们认为这是政府终于站出来承担责任,给他们一个安全保障的信号。他们渴望的是一个可控的英雄体系,而不是一群可以为所欲为的“神”。

然而,《内战》的发展让情况变得复杂起来。注册派的英雄,即使是动机良善,但为了执行政府的命令,他们也必须去逮捕那些反抗注册的英雄。这其中不乏一些他们曾经的战友、甚至是好友。这种为了“法”而“战”的场面,对普通人来说,显得尤为残酷和分裂。他们看到的不再是正义的统一战线,而是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们互相残杀。

更重要的是,在内战进行到白热化阶段,钢铁侠领导的注册派为了抓捕美国队长及其团队,采取了一些极端手段。例如,他们利用反英雄组织“恶棍联盟”来对付队长一派,这让很多一直支持注册法案的普通民众感到不安。他们开始质疑,为了执行法律,是不是就应该不择手段,甚至与恶徒为伍?这种道德上的模糊性,让他们感到困惑和失望。

到了最后的决战,也就是史称“布鲁克林大桥之战”的关键时刻,局面已经非常混乱。美国队长虽然在理念上更坚持自由和个人选择,但他与他团队的行动,确实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普通市民们聚集在那里,一部分人是为了支持政府的法律,一部分人则是被事态的混乱和暴力所震慑,他们只想让这一切赶紧结束。

当美国队长准备给托尼·斯塔克(钢铁侠)最后一击时,现场聚集的民众发出了巨大的呼喊声。这些呼喊声,不是简单的支持或反对。它更多是一种恳求,一种绝望的哀求。

对暴力的厌倦: 他们受够了英雄们之间的战斗。在他们看来,无论谁输谁赢,最后受伤的还是无辜的旁观者。他们看到的是两位最受尊敬的英雄即将走向同归于尽的绝境,而他们只是这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这种场景让他们感到恐惧,他们不希望自己的英雄以这种方式结束。

对和平的渴望: 对这些普通人来说,他们的诉求其实很简单——和平。他们不关心注册法案的具体细节有多么复杂,也不关心英雄们内心的挣扎。他们只希望那些拥有强大力量的人能够停止互相攻击,回到他们原本应该承担的保护者的角色,并且安宁地生活。

对“美国队长”这个象征的理解: 对很多普通人来说,美国队长不仅仅是一个超级英雄,他更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代表着正直、勇气和希望。他们无法接受自己所崇拜的英雄,在一个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和更多流血冲突的时刻,如此执着于一场可能两败俱伤的战斗。他们阻止队长,是因为他们认为,在那个时刻,投降、寻求和平,才是队长应该做出的、更具“美国队长”精神的选择。他们希望队长能够以一个更加宏大的、能够团结人心的姿态来结束这场混乱,而不是在一场个人恩怨的巅峰对决中毁掉一切。

对“法”与“道义”的考量: 虽然队长是反注册法案,但注册法案毕竟是政府通过的法律。在很多普通人眼中, captain的“反抗”已经有点失控了。他们看到了法案带来的混乱,但同时也看到了法律本身的权威性。在他们看来,队长在最后一刻,如果真的了结了钢铁侠,那么他可能就站在了法律的对立面,这对于社会秩序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他们阻止队长,也是一种对社会秩序和法律基本原则的维护。

所以,当美国队长即将挥出那决定性的一击时,那些普通人的呼喊声如潮水般涌来,他们伸出手,用自己的身体去阻挡,用最原始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意愿。他们要阻止的,不仅仅是美国队长对钢铁侠的攻击,更是这场走向毁灭的“内战”本身。他们希望美国队长能够看到,在这场“英雄”的战争中,普通人才是最脆弱,也最渴望和平的那一方。而他,作为“美国队长”,更应该承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选择一条能够挽救一切的路,即使这意味着他个人的“胜利”要被搁置。最终,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呼喊,让美国队长在看到一个被他打倒的、受伤的普通市民后,做出了那个艰难的决定——放弃抵抗,接受失败,以换取和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标题问题的回答:因为编剧Mark Millar的蛋疼。

正经一点来说,普通人平日对超级英雄打坏蛋造成的破坏已经受够了(所以才有注册法),现在超级英雄自己互相打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当然更不能忍了。

但是我认为这个理由很扯蛋,如前面的回答,是Mark Millar生掰硬扯。他本人一贯对超级英雄持怀疑态度,此刻不过是借助民众来婊超级英雄,搞一个所谓戏剧性的结尾而已。

对子问题的回答:

1.对,确实是。实际上很多人成年后也非常尊崇美国队长,包括惩罚者。

2.托尼完全按照他的理念来改造超级英雄体系,比如建立五十州的英雄团体,把神盾的管理公司化,等等。想法是有的,但是执行得并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是超级英雄的内耗其实依然在继续,即便是注册的英雄也并不见得认可托尼的指挥,直接导致各种麻烦和混乱层出不穷;

其次,外部的挑战也很巨大,托尼上任后连续遇到绿巨人世界大战和Skrull人入侵,导致整个管理体系还未来得及成型就变得支离破碎;再次,政府方面也给予了托尼很大的压力,其实托尼在整个过程中是相当矛盾的,他支持注册法并不完全能说是为了普通民众,更主要的原因是希望保全整个超级英雄社会(但反注册派不认同这一点);所以他并不真正是和政府完全一条心的,他还是希望能借助自己的体系来保护和引导蜘蛛侠这样的年轻超级英雄。因此,他也得要一直顶住来自政府高层的压力,包括国防部和他勾心斗角、争取预算等等,这就给管理造成更多障碍和困难。

最后,许多人(甚至包括托尼本人)都认为美国队长的死亡有托尼的责任在,这肯定对提高民众对托尼的认可程度毫无帮助……说白了,民众就是那回事儿,看到英雄打架,觉得自己生活被干扰了好麻烦好讨厌,等到天下太平了,又觉得英雄多崇高多伟大啊害他进了监狱的人真是太可恶了。在内战期间,托尼代表的注册法民众支持率是较高的,但是他当上神盾局长后被路人吐过口水,足以说明问题所在。

最后的最后,Skrull的入侵证明了整个注册法系统(注意,是系统,不是理念本身)的无效:注册法系统不能阻止外敌入侵,反而还成为敌人手中的武器。这彻底打碎了托尼建立起来的系统的声誉和他指挥的合法性。当然那时候就更没人喜欢他了,那段时间其实托尼在普通民众眼中基本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漫威漫画《内战》的最终对决中,那场几乎要让英雄分裂的终极冲突,并非只是英雄们之间的立场之争。令许多读者感到意外,甚至心痛的是,站在美国队长一方,并且在关键时刻选择阻止他的,正是那些他们一直以来拼死守护的普通人。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时间线稍微往前拨动一些,看看那场“内战”是如何演变成今天的地步的.............
  • 回答
    说实话,Marvel漫画能触动我的片段可太多了,它们常常以一种极其细腻、甚至有些粗糙的方式,却又直击人心的方式描绘着角色的挣扎、牺牲与希望。要挑出最能触动我的,我还得好好想想,因为很多时刻都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如果要我说一个最让我感动的,那可能是 《蜘蛛侠:蓝色》(SpiderMan: Blue) 里.............
  • 回答
    谈到 DC 和 Marvel 漫画的核心价值观差异,这就像在比较两个古老家族的哲学,它们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塑造了不同的英雄群体,自然也传递着不尽相同的精神内涵。这种差异并非是黑白分明,而是渗透在角色塑造、故事走向、以及他们所描绘的宇宙观之中。首先,我们来看看 DC 漫画。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 DC.............
  • 回答
    想踏入漫威超级英雄漫画的浩瀚世界,这绝对是个绝佳的选择!别担心,一点点来,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无穷。就如同任何一个庞大宇宙一样,入门方法有很多,但总有一些路径能让你更快地找到感觉,并避免被海量的信息淹没。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漫威宇宙不是一个单线程的故事,它更像一个巨大的、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 每个英.............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而且背后牵扯到翻译策略和文化适应的问题,绝非简单的字面对应。为什么“Marvel”翻译成“漫威”,而“Captain Marvel”翻译成“惊奇队长”,而不是“漫威队长”或“舰长漫威”,这背后其实是翻译实践中一个非常有趣的权衡和选择。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1. “Marvel”.............
  • 回答
    把但丁放在漫威宇宙里啊,这事儿可有意思了。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这半人半魔的猎魔人,在那个超级英雄满天飞的世界里,到底是个什么段位。首先,得承认,但丁是个BUG。他是斯巴达的儿子,斯巴达是谁?那是但丁自己说的,那是传说中的恶魔王子,力量强的没谱。但丁继承了他老爹的魔血,这玩意儿让他拥有了超越凡人的力量.............
  • 回答
    《惊奇队长》这部电影,放在漫威电影宇宙(MCU)的大版图里,可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存在。它作为MCU的第二十一部作品,以及MCU第一阶段的收官之作,肩负着连接过去、开启未来的重任。那么,它到底做得怎么样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优点部分: 卡罗尔·丹弗斯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挺成功的。 布里·拉.............
  • 回答
    在漫威宇宙的漫画和电影中,“内战”事件绝对是影响深远的分水岭,它让曾经并肩作战的英雄们分崩离析,其中钢铁侠和美国队长之间的理念冲突更是这场风暴的中心。当初那场冲突的导火索,是《超级英雄注册法案》(Superhuman Registration Act,简称SRA)。简单来说,这项法案要求所有拥有超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觉得DC电影没火过漫威,但要是把原因仅仅归咎于电影,那就太片面了。要说DC人气不如漫威,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电影只是其中一个比较直观的切入点。首先,咱们得承认,近些年漫威在电影领域的“统治力”确实是无人能敌。从《钢铁侠》开始,MCU(漫威电影宇宙)就像开了挂一样,一部接一.............
  • 回答
    上汽荣威Marvel X,这车当年可是颇受关注,尤其是它在续航和电池容量上的表现,确实让人好奇。你提到的“52.5kWh电池,403km综合续航”,这个数据放在当年的纯电动车市场里,也算是个不错的成绩了。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续航里程这个东西,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数字。 它是经.............
  • 回答
    当然,关于DC和Marvel之间的“互黑”,这绝对是个源远流长、乐此不疲的话题!粉丝们和创作者们也都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别说,这种“相爱相杀”的戏码,反倒让整个漫画产业更加有意思了。咱们就来聊几个比较经典的、有代表性的,尽量把事情说得生动点,就像哥们儿之间开玩笑一样。1. 能力设定上的“土豪”与“凡.............
  • 回答
    嘿,老乡!2015届的,跟你一样,我也在找工作,最近也在Marvell、Freescale(现在叫NXP了,你懂的)、华为这几家里面纠结。说实话,这几家都是大厂,实力都不赖,各有各的吸引力,也各有各的考量点。先说说Marvell吧。这家公司在通信芯片领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在存储、网络这些方面。他们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